1964年初,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号召:"工业学大庆"。
大庆油田是新中国工业的一个传奇。从它1959年诞生开始,就从物质上、精神上给共和国工业不断提供着崛起、振奋的力量:
--它的发现,振奋人心,打破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
--它的开发,使新中国原油实现自给,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
--由它的实践而引发的"工业学大庆"运动,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
......
半个世纪以来,大庆油田这面工业战线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愈加鲜艳。
"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
我国的石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到1949年,只有甘肃的玉门、新疆的独山子和陕西的延长三个小油田,年产量不足12万吨。当时,中国的化工产业和生活用油,基本依赖于"洋油"的进口。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952年2月,毛泽东亲自发布命令,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集体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支援石油工业建设。1953年,毛泽东对地质部长李四光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我国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也把勘察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工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1956年2月26日,毛泽东在听取石油部负责人工作汇报时,对石油生成、储油构造、如何找油、石油炼制等作了详细了解。
当毛泽东得知西北地区、东北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的广大地区都是很有希望找到石油的地区时,他说,美国人(指有些美国地质学家)讲中国地质老,没有石油,看起来是有的。怎么样,石油部也给我们树立点希望。这段话语重心长,既是鼓励、期望,又是极大的鞭策。当他得知1955年天然石油年产量不足50万吨,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世界先进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还没有掌握,用于天然石油勘探的资金很紧张,在戈壁、荒滩、沙漠野外勘探开发工作十分辛苦时,很有感慨地说:"搞石油艰苦啊!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毛泽东这些意见,成为发展石油工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要尽快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打开石油工业的新局面,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为以后大庆油田的发现和石油会战,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1959年9月26日,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松基三井终于喷出了棕褐色的原油!在场的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喜讯迅速传遍松辽盆地,传到长春、哈尔滨、北京。松基三井是松辽盆地的第一口喷油井。这口井的喷油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在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当时,在外国专家断定中国是贫油国家的情况下,根据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勘探发现大庆油田,无疑大长了民族自信心。
1960年1月,石油工业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准备加快松辽地区勘探和油田开发,集中石油系统力量,"来一个声势浩大的大会战"。2月13日,石油工业部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党中央、毛泽东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这一创举。1960年2月20日,中央下发文件,迅速批准关于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大会战的报告。中央在批示中指出:"我国的石油工业特别是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在两年中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目前仍然是一个薄弱的方面。积极地、加快地进行松辽地区的石油勘探和开发工作,对于迅速改变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状况,有着重大的作用。"中央并且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接着,周恩来就此作了具体指示和部署。于是,一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的石油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大庆石油会战是在"大跃进"、"反右倾"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开始的。"大跃进"的结果是玉门油田的自喷油井几乎全部停喷,原油产量急剧下降。当时集中石油系统的主要力量,在四川川中地区进行了石油会战,但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大庆石油会战是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区、困难的条件下展开的。
1960年3月,在余秋里、康世恩等的领导下,石油工业部集中全国30多个石油厂矿、院校的4万名职工,调集几十万吨器材设备,来到了茫茫的大草原。当时,松嫩草原仍是严冬,广大会战职工不畏艰辛,进行了百里搬迁。有的工人曾用"打油诗"来描绘当时的情景:"迎面刮风沙,遍地冰雪滑;北上闹会战,艰苦算个啥!"
面对着种种矛盾和重重困难,余秋里等会战领导者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从领导思想上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为此,他们决定组织全体会战队伍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每到夜幕降临,人们便围着篝火学"两论",整个会战现场出现了"青天一顶星星亮,草原一片篝火红;人人手里捧毛选,'两论'学习方向明"的动人画面。学习"两论"的成效是显著的。几万名会战职工掌握了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会战中的种种困难和矛盾,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坚定了搞好石油大会战的决心和信心。
4月份,大庆会战初战告捷。继杏树岗、喇嘛甸第一口预探井喷油后,以萨尔图为中心布置的一批探井先后出油,控制了200平方公里含油面积,证实萨尔图是个大面积高产区。
这时,大庆石油会战的核心地带萨尔图大地上依然覆盖着一米多深的冻土层。数万人马的突然到来,在这片只有几处民房和少许牧场住房的荒原上,住首先成了一大难题。在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几万会战人员,包括大学教授和博士在内的几千名工程技术人员,一无房屋,二无床铺,有的住在牛棚、马厩、地窖或临时支起的帐篷里,有的干脆蓝天当被,大地当床,在大草原上过夜。吃饭也很困难,缺粮少菜,连锅灶、炊具都不够,不少职工用铝盔盛饭,脸盆熬汤。天冷后,他们又自己动手修土房子,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挖土打夯,没有工具的用脚踩,建成30多万平方米的"干打垒",就这样度过了严寒的冬天。吃的也很困难。粮食蔬菜供应不上,就打草籽、挖野菜充饥。后来又发动职工、家属集体开荒种地、养猪等,解决生活困难。
不但生活方面艰苦,生产方面同样困难重重。没有公路,道路泥泞,供水供电设备缺乏,工作条件很差。几十台大钻机在草原上一下子摆开,设备不齐全、不配套,汽车、吊车数量也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大庆人硬是团结一致,苦干硬干,采用人拉肩扛加滚杠的办法,把几万吨的设备器材从火车上卸下来,连五六十吨重的大钻机也是用这种方法,拖到几公里之外的井场上安装起来的。钻机安装好以后,水供不上来,大家就排成长队,用水桶脸盆从几百米以外的水池打水传递过来,一打就是几十吨,保证了钻井需要。
在开发大庆油田的大会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大庆石油会战中,他始终坚持在最艰险的岗位上,任劳任怨,拼死工作,被誉为"铁人"。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56年4月,王进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提拔为贝乌钻井5队的队长。1958年,石油部在玉门和新疆发动了以"高速优质钻井"为中心的群众运动。王进喜以主人公的姿态,带领他的贝乌5队以前所未有的苦干、实干精神,创出了月钻5009米的全国最高纪录。从而使贝乌5队成为"钢铁钻井队",王进喜也被誉为"钻井闯将"。
1959年10月,王进喜被甘肃省劳模会议推举为国庆观礼团代表和出席"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在京期间,他亲眼看到由于缺油,连首都的公共汽车上都背着又笨又难看的煤气包,心如刀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远在东北的松基3井喷油,一个特大油田渐渐撩起了面纱。回到玉门后,王进喜主动请缨,要求参加松辽石油大会战。
1960年3月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日夜兼程来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1960年4月14日,1205队到大庆打的第一口井--萨55井开钻。参加会战的各大局的先进钻井队,无论是已经开钻的,还是没有开钻的,都派来了"观察员",学习1205队的经验。王进喜在现场会上讲了话。他站在一个钢丝绳的滚筒上大声说:"我一到大庆就想开钻,恨不能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黑天盼,白天盼,这一天终于到了,我们一定要狠狠地打,细心地打,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萨55井打好。创出一个全国高纪录,向党报喜!"萨55井开钻后,王进喜日夜围着钻台转。饿了,啃几口冻窝窝头;困了,裹着老羊皮袄在钻杆上打个盹。4月19日上午,1205队胜利打完了第一口井。这也是整个大庆石油会战打出的第一口油井。这口井只用了6天时间,质量达到全优。经过电测、下套管、固井、射孔、安装采油树、接油管等工作,到4月28日萨55井正式喷油。如今人们把这口井称作"铁人一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