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的资本: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全新实用版
19770700000020

第20章 成功资本:成功需要精益求精(6)

4.要得体。赞美要注意配合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等,要使对方乐意接受,令他听起来不是在溜须拍马。

不失时机地以赞美和感谢来回报对方,不但会带给对方巨大的心理满足,而且会加深彼此的情感和心灵的默契程度。但赞美要讲究方法:

1.注意发掘对方的闪光点。

2.请教式赞美。此方法既成功地赞美了别人,又能给人留下虚心好学的好印象,可谓一箭双雕。

3.语言要有新意。新颖的语言具有吸引力,即使简单也可能振奋人心。但是,赞扬的语言如果单调重复地使用,不但会显得平淡无味,而且会遭人反感。

4.角度要有新意。赞扬要独具慧眼,即使一时没有发现对方身上有更新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在表达的角度上有所变化和创新。

说话要简洁明了

有人说:“说话一定要简洁爽快,因为还有许多正事等着我们去办。”说话应简洁明了,不要拖泥带水。那些说话繁冗,不识时务的人要早点醒悟,不要妨碍别人办事的进度。想说就说,说完就打住,是快节奏的社会对每个想获得成功的人的要求。

只有抓住要点谈话,才不会浪费彼此的时间。作为一个商人,最厌恶的就是遇到这两种人,一种是说话东拉西扯,不着边际的人;一种是讲话很快,但不经大脑,永远抓不住整体的人。要成就大事,首先就要做一个说话明确简约,切中要害的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想法都表达不清楚,还怎么去说服别人?

有人说:“演讲要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不仅演讲如此,说话也是一样。简洁的话语常能让人有意犹未尽、余音绕梁之感。冗长乏味的语言,不但无趣,而且会让人觉得啰唆,使人听了昏昏欲睡。

同样的名词不可用得太多。有一个人在解释月球上不可能有生物存在这个问题时,在几分钟内,把“从科学上的观点来说”一语用了二三十次。无论什么新奇的名词,多用都会失去它的价值。英国诗人王尔德说:“第一次用花来比喻女人是最聪明的人,第二次再用的人便是愚蠢的了。”我们虽不必拘泥于王尔德所说的那样,每说一事,都要创造一个新名词,但把一个名词在短短的时间内反复使用,确实是会使人厌倦的。

多说“我们”,少说“我”。说话时,说“我”和“我们”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在说话时,我们要注意这样的细节,多说“我们”,用“我们”来做主语,善用“我们”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对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说得越多,说出更多愚蠢的话的可能性就越大。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把话说得简洁一点,神秘一些,多给人留一点遐想,那么即使是老调重弹,别人也会觉得我们的见解独到。那些有权力的人,总是说得很少,但他们给人的印象很深刻,而且总能威慑到别人。言多语失,说话应谨慎,要舍弃那些不可说的话,即使是可以说的话也应该按需要的程度,能省则省。要知道,虽然有时我们说话并无恶意,但有可能伤及听者的自尊心。

“不”只是个选择

慎重的“不”要比轻率的“是”更让人尊重。有的人总是把“不”字挂在嘴边,尽管他们也会在事情结束后做出让步,但因为刚开始他们就让人感到失望,所以最后也不会使人对其产生好感。不要直截了当地拒绝他人,而要让人逐渐感到失望,进而接受被拒绝的事实。

为了避免直接拒绝带来的伤害,我们可以巧妙地拒绝他人,比如可以用沉默表示“不”,可以对别人的兴趣点不表态,也可以一笑置之。巧妙的拒绝不仅能显示出我们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会使我们与他人的交往变得更加轻松。

勇敢说“不”,并不一定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反而会为我们减轻压力。如果现在不愿说“不”,持续积压心中的不快,那么有一天当忍耐到了极限时,我们会失控地大吼“不”。那时,面对难以收拾的残局,别人可能会反过头来不谅解地问:“你为什么不早说?”

“不”固然代表拒绝,但也是一种选择,一个人通过不断地选择来形成自我,界定自己。因此,当我们说“不”的时候,也等于说“是”,表明我们是一个不想成为哪样的人。做人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主见,不能随波逐流或受某种外在因素的控制,否则,人生就会遭遇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困境。

不要彻底拒绝他人,否则人们就不会再对我们抱有任何希望。经常留一些希望,让我们的拒绝变得柔和一些。即使不能提供对方希望的帮助,也要做得有礼有节,要用友善的言语作补偿。“不”与“是”说出来很简短,但要说得稳妥适当,实在是颇费脑筋的事。

即使拒绝一个人也要让对方把话讲完,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这样做,为的是更确切地了解对方请求的内容,我们既要表现出已为对方的热忱所打动,又必须保留作决定性答复的余地。经过几次交谈后,说:“经过一番考虑,还是不便接受,实在对不起。”从而拒绝对方。这种办法,会使对方有一种满足感。用这种理由做借口,对方被拒绝后的不愉快,往往会淡化很多。

无论是谁,都会觉得拒绝对方的请求是件很棘手的事。可是,如果什么都接受我们很可能会迷失了自己,失去自主。如果能巧妙地做到难以拒绝的请求,就能很好地做自己的事情。

1.如果不能做就要明确地拒绝。

2.具体说明拒绝的理由。

3.说些有效的措辞。比如“实在对不起……”,“真是过意不去……”,“我很愿意为你效劳,可是……”

4.说明自己的能力范围。能力所不及的事,一定不要硬挺,这会导致很糟糕的后果。如果对方仍然强塞给你,那么你可以把丑话说到前头。最好的做法就是:力所不及就不要答应。

5.提供一些代替方案。比如,“也许他可以帮助你做些什么”……这样会让别人感受到你的诚意。

有些人不能与之为伴

与浑身烟草味的人为伴不可能一身清香。如果与人频繁地交往,我们就很有可能被他们同化,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他们的兴趣、观点、价值观以及他们的思维习惯。如果所交往的人缺乏素养、对事物的判断标准过于偏激,就会对我们产生有害的影响。鉴于这种危害的严重性,我们应该谨慎地与他人交往。

注意自己的言辞,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谈论高尚的话题或是很有哲理的话题。我们也可以闲谈,但是如果总是注意那些琐碎无聊的事情,并且毫无节制地谈论它们,那我们也将成为一个琐碎无聊的人。如果总是喜欢谈论他人,其中包括责备、褒奖和攀比,那我们就只能成为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有两只聪明的鹦鹉,一只会骂人,一只会唱赞美诗。主人将会骂人的鹦鹉和会唱赞美诗的鹦鹉放到一个笼子里,希望会骂人的鹦鹉能够学会唱赞美诗,可是没想到,会唱赞美诗的鹦鹉却先学会了骂人。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的恶意隐藏在友谊的外套之下,那他会很容易就让我们丧失防御力。这样的人不是朋友,而是需要我们躲避的敌人。交友一定要慎重,结交品德高尚的朋友,远离品行不好的人。

败坏的品质就像传染病一样,能够相互传染。就好像将一个健康的人关进一间充满有害气体的密闭空间里一样,时间久了,他就会被有害气体侵害。不良的朋友就像这些有害气体,在不知不觉中毒害着我们,而我们还不自知,等到觉醒时,往往为时已晚。

我们无法像发现琴弦音不对就马上调准音色一样调整我们的朋友圈,所以要谨慎地选择与谁为伴。并不是别人对我们友善,我们就必须与他们在一起,也不是别人对我们的事情感兴趣,我们就要与之交往。尽量选择那些能够提升我们的品格、激发我们身上最大优点的人。

不要与使自己黯然失色的人为伴。一个人越是完美,就越能获得众人的敬仰。这样的人总是远远地走在最前面,而我们只能追随在他的身后。即使我们能够赢得人们的敬仰,也不过是他人施舍给我们的残羹冷炙。月亮独挂天空时,能够与群星争辉,可是等到太阳出来后,它就会失去原有的光彩,甚至消失不见。因此,不要与使自己黯然失色的人为伴,而要结交那些能够为自己增添光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