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长寿就这么简单
19769000000004

第4章 长寿——人类比钻石还恒久的话题(2)

原因很简单,任何时候,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破坏健康的元凶,而健康的生活习惯则让生命受益。所以,一个人能否长寿更取决于习惯,即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果你能养成下面这些良好的习惯,那么,长寿这份大礼就是你的了。

1.每天早晨起床,在进食之前喝一大杯水,然后吃一顿优质的早餐,既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又不容易发胖,记忆力也比较好。

2.如果你脾气欠佳,那么请把坏脾气丢掉,更乐观、更平和地面对生活。研究表明,大笑可以减少压力负荷。学会感恩,感谢生活给予自己的东西,多帮助他人。

3.眼睛累了要休息,缓解眼睛疲劳的最佳方式是让眼睛休息。当你打电话时,如果不需要读什么或者写什么,就把眼睛闭上。刻意眨眼并转动眼球10次,一天重复若干次,有助于清洁眼睛,缓解眼部疲劳。

4.亲近水果和蔬菜,远离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最好把蔬果放在最容易看到、随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提醒自己多吃蔬果;也可以将蔬果切丁,当做点心,代替那些会令你发胖的零食。

不要懒得运动,每天运动30分钟就可以得到运动的好处,包括预防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肥胖、抑郁症等。运动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增强自信心。如果你很久没有运动,可以从走路运动开始,走路是最简单、最省钱的心肺功能训练,每天快走20~30分钟,持续走下去,一定能感受到许多好处。

此外,还要挺胸抬头,吃饭时关掉电视,不要因为身体不适就随意服用抗生素,杜绝“病从口入”,戒烟,少饮酒,打开窗户把阳光请进屋子,亲近大自然……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健康不利的习惯,如果你觉得在一天里逼迫自己改掉所有的不良习惯很难,那么不妨每天坚持一个好习惯,并且一直坚持下去,这样,用不了多久,你的生活习惯从整体上就会大有改观。当你年过百岁的时候,你会感叹,其实我也生活在自己的长寿村里。

第二节 提高生命质量,拉伸生命长度

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长寿

我国自古就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说法,从健康方面来说,经常有些人感觉到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得了某种大病,甚至是不治之症,这时人们往往会觉得太突然了,接受不了。实际上,疾病绝不是在医院检验报告出来的那刻才发生的,它也有一个长期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反过来说,长寿也是一样的。人们要想活得有质量,活得更长久,也不是仅靠一朝一夕的调养、进补等就可以的,同样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一个事例:

意大利山区有一个叫坎普迪米里的小村庄,那里的居民以长寿著称。在该村的850名居民中,有10人超过100岁,50多人在90岁以上,还有很多超过80岁,仍显得格外健康和精力充沛的老人。据说20年前,当地曾有一家医院,因10多年没有一个病人上门而被迫关闭。

有人认为当地人长寿的原因可能与当地清新的空气和饮水有关。因为坎普迪米里人数百年来都饮矿泉水,这些矿泉水除了为村内多个喷泉提供水源外,据说还可以预防血管硬化。

还有人认为当地人长寿与他们的健康饮食有关,他们常吃的食品主要包括橄榄油及新鲜的自制面包、意大利粉、胡萝卜、洋葱、西红柿、海鲜、青豆、豌豆等。103岁的玛吉说:“避免喝碳酸饮料、咖啡和任何含有咖啡因的物质,每天坚持锻炼。我在早饭前和早饭后都要慢走1.6公里,并在健身房骑车大约10公里,还坚持举5磅重的哑铃。”

当地居民普遍认为,他们没有刻意追求长寿,只是简单的山区生活习惯使他们健康长寿。一位104岁的老人表示:“我们只是呼吸新鲜的空气,饮用清纯的泉水,进食健康的食物,过着非常平静的生活和享受子孙满堂的安乐日子。”热爱生活和劳动也是他们长寿的原因之一。

由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他们长寿的秘诀。生活方式包括嗜好(如吸烟、酗酒、吸毒)、饮食习惯、风俗、运动、劳动与交通行为等。生活方式对健康来说是一种长期而稳定的因素,正如许多慢性病是由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长寿也要由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保障。养生是一件长期不间断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是否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时看来可能没什么分别,长此以往则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看健康,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长寿的真正秘诀。

人的寿命究竟应该有多长

人的寿命究竟应当有多少年?关于这个问题,自古众说不一。古人相信人可以长生不老,为了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他们炼仙丹、找仙药,尝试了各种方法,最终都没有成功。其实,长生不老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人作为一种自然界的生物,不可能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并接受了人固有一死的观念,但另一个问题随之又出现了:人究竟应该活到多少岁才是正常的寿命呢?

关于这个问题,历代都有不同论述。在我国,彭祖被视为长寿的象征。传说彭祖生于夏代,至商末时活了800岁;到《黄帝内经》时,认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也就是人能够活到一百岁;哲学家王充说“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尚书》中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同意这一看法的还有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嵇康也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得出:中医认为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左右。

现代医学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解答的方式虽各不相同,但结论基本一致,目前一般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20岁左右。常见的推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生长期测算法。哺乳动物的最高寿命相当于其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因此人的自然寿命应当为100~175岁。

二是性成熟期测算法。哺乳动物的最高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人在13~15岁左右性成熟,因此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10~150岁。

三是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测算法。即哺乳动物寿命是其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的乘积。人体细胞自胚胎开始分裂50次以上,分裂周期平均为2~4年,因此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20岁左右。

总结上述结论,人的寿命至少应该在100岁左右,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均寿命仅为70岁左右,与自然寿命差了30年。那么是什么夺走了我们本应好好活在世上的这30年时间呢?这个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如何提高生命质量,拉伸生命长度

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拉伸生命的长度,是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在研究的问题。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到决定人们健康的“关键点”。中医学中有这样的说法:“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这里的“气”是指人体的元气,元气充足免疫力就强,就能战胜疾病;如果人体元气不足或虚弱,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免疫力去战胜疾病;而元气耗尽,人就会死亡。由此可见,要提高生命的质量,达到长寿的目的,关键还在于“养元”,也就是滋养元气。

元气,亦称原气,是由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的阴气与阳气。之所以说元气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是因为“气聚则生”,人先天的元气是父母给的,如果不吃不喝的话,这些先天带来的元气只够维持7天的生命。要想活下去,就要保住先天的精气,就要吃东西,呼吸自然之气。《黄帝内经》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是从天得来的,这里的天是指父母。所以说,母肥则子壮,如果打算生孩子,一定要先把夫妻双方的身体都调养好,给孩子比较充足的元气,要知道怀胎十月可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

元气虽然是先天带来的父母之精气,由后天的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自然之气来补充,但元气毕竟是有限的,有一个定数。人活着的这些年就是不断耗散这些元气的过程,元气足的时候,人的免疫力就比较强,身体也比较健康。随着元气慢慢耗散,人的免疫力开始下降,疾病开始上身,有一天元气耗尽了,也就是生命结束的时候。

总之,父母身体都很好,孩子将来身体也会比较好,免疫力也比较强,不容易得病。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长寿,因为还有一个后天保养的问题。如果他总是倚仗先天的元气,尽情地透支,寿命也不会很长。而有的孩子父母身体不是很好,先天元气没有那么充足,这样的人自小免疫力低、体弱多病,如果他知道自己先天条件不好,很注意养生,懂得养护自己的元气,也能长寿。因此,父母的先天精气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状况,至于能否长寿,还是要看他本人能不能好好养护体内的元气。元气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希望大家珍惜父母赐给我们的生命力,好好养护元气,不过度透支,这才是长寿的根本所在。

生病也不怕,带病一样可以长寿

医学发展至今,还远不能使所有的人与顽症痼疾“一刀两断”,仍有许多疾病人类无法根治。事实上,绝对健康的人也很少,一位医师就说:“几乎每个40岁以上的人,我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出至少四种病。”这种说法并不夸张,但是现代人在40多岁就去世的还只是少数。

在临床医疗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例子,有人得了癌症,医生已经下了定论,说他最多只剩几个月的寿命。多数人知道这个消息便痛不欲生,每天精神委靡,非常消极,这样的人一般存活的时间比医生说的还要短。但是也有的人不这样,而是想:反正就剩那么几个月,我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该我享受享受了,于是,该吃吃,该喝喝,还到处游山玩水。这样的人一般存活的时间都会长一点,还有的甚至复查的时候病就好了,不但没有印证医生的预言,反而优哉游哉地活到了七八十岁。这一现象被称为“医疗史上的奇迹”。在中医看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奇迹,正是中医养生中的“带病延年”。

“带病延年”一语,古已有之,系清代医学家王孟英之言,出于《王孟英医案》。书中认为:患了慢性病——痼疾——很难治愈,只能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所以王孟英用“带病延年”救助患者。今天,这句话可以被我们推而广之,作为正确对待疾病态度的典型代表。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想一下,为什么带病也可以长寿呢?

首先,带病者知道自己身体上的弱点,因此奉行“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经常学习养生知识,善于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比如做健身锻炼,他们不会像健康者那样自恃强壮而一曝十寒,而是持之以恒进行适当的锻炼。又如饮食调养,带病者因没有“本钱”放纵自己,常吃得谨慎、科学,不敢像强壮者那样敞开肚皮无所顾忌地胡吃海塞,因而不会导致体内垃圾堆积、脂肪过剩。带病延年者胜在时有远虑,对于身体,他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长期坚持下来,这些“零存”的健康就成为“整取”的长寿了。

另外,带病者一般体质不好,这使他们领悟到了“巧者有余、拙者不足”的道理,因而善于以“巧”取胜。他们一般不争强好胜,不做力不从心的事。一遇冷热气候,“病身最觉风霜早”,他们能及时防范,因而活得从容、仔细、不急不躁,这样,能量代谢便相对缓慢,自然节约了“能源”,使有限的生命得以“细水长流”。

所以说,疾病来袭时不要害怕、哭泣,这样的话,你首先就被自己打倒了。只要与疾病和平共处,慢慢调养自己的身体,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你身体里的正气就会自动把疾病的这股邪气打得落荒而逃。退一步讲,即使疾病一直存在,只要它不肆意干涉你的生活,带病延年,你同样可以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