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七情六欲,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的生物体,有着非常丰富而又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若情欲激动过度,则可导致内脏功能失常,气血不调而发生疾病,唯有心志平和,性淡平易,才可以免忧虑、避外邪,才可以怀天心、施德养。鬼谷子在漫长的修炼和洞察世事中总结出了清静无为、忘我无欲、恬淡虚无的养生观。
2.守时保身
鬼谷子认为天、地、人三者之间是互相侵害的关系。饮食可以治疗百病,但饮食不当就会生百病;运动可以平复万物,但运动不当就会伤害万物。所以把握时机是最关键的,不能有一点差错,早了会太过,晚了又不及。所以,贤能明达之士善于把握时机。
3.仿生养生,动静相宜
养生爱好者一般都知道“华佗五禽戏”。其实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中已有了类似的养生方法,如“盛神法五龙”、“养志法灵龟”、“实意法螣蛇”、“散势法鸷鸟”、“转圆法猛兽”、“损兑法灵蓍”等。
这是我国古代人们为追求躯体上的健康圆满,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及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流传下来的一种让肢体运动和呼吸运动相结合的养生方法,即通过吸进新鲜空气、吐出浊气的调息法和模仿自然界禽兽动作的方法调心、调气、调形,从而促进精神和躯体的健康。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尽管内容复杂,不尽言仿生之术,其方法也不尽具体完善,但从总体上仍可给人以某些启示,不失为中国传统仿生理论的一个源头。
孙思邈:精于养性,节欲保精
“药王”孙思邈是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杰出的养生学专家,其著作《千金方》、《千金翼方》为我国古代医药学的经典,其中《千金方》专辟“食疗篇”,是现存的最早的营养学专论。
修身养性之道是孙思邈对中国医学作出的最杰出的贡献。他非常重视精神调养,认为一个人应尽量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勿使悲欢过极,以免出现“悲能伤肺”、“大喜伤心”的局面。他还非常强调生活方式的健康,提出生活起居一定要有规律,要注意节制饮食,保持膳食平衡。特别要防止夜间大吃大喝甚至酒醉,以免引起停食、消化不良或伤胃、伤肝等不良后果。在生活习惯上,要注意少吃刺激性食物,更不可偏食。
孙思邈认为节欲保精对养生尤为重要,他说“常固精养气不耗,可以不老”。现代的一些研究也表明,性爱时的刺激和运动会导致肾上腺素产生。这些荷尔蒙还能增加皮肤的透明度,使整个人看起来容光焕发。此外,性爱对心和血液循环系统有裨益,还可减少压力,消除紧张,舒缓经痛,帮助延寿,促进男女生殖系统的健康,等等。
不过,性爱虽然有益健康,但纵欲过度会适得其反。衡量性生活频度是否适当的客观标准是,第二天早上是否精神饱满、身心愉快。如果在性交后第二日或几日之内出现以下情况,又查不出其他原因,就可认为是过度了,应当有所节制,适当延长性生活的间隔时间。
如果性生活过度,往往会出现精神倦怠,委靡不振,无精打采,工作容易感到疲乏,学习精力不集中,昏昏欲睡;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懒得动,头重脚轻,头昏目眩,两眼冒金星;面色苍白,两眼无神,神态憔悴,形体消瘦;气短心慌,时出虚汗,失眠多梦,不易入睡;食欲减退,不思饮食,胃纳欠佳,并有轻度恶心感。
孙思邈认为房事太过,不仅影响本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优生优育,波及下一代的身心发育。所以,孙思邈主张养生必须节欲。
由此可见,孙思邈的养生思想比较全面,他把自己的思想和前人的养生精髓结合在一起,对现代人的生活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第二十二节 佛教高僧的长寿秘籍
修心——佛家养生的核心
佛教养生注重在思想和精神上下工夫,强调心性的修炼,功法以禅修为代表,追求解脱自在、超越生死轮回的涅槃境界,佛家的养生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虽然佛家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是脱烦恼、超生死、度众生,而只把养生作为这些的副产品,然而佛教养生祛病延年的功效还是很显著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佛教是怎样通过修心来实现养生的。
1.解开人生“烦恼结”
在佛家看来,人们的身心是相互影响的,人的心理变化会直接影响生理,乐观、豁达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的健康;反之,如苦闷、抑郁、悲观等情绪变化,使得意志消沉,也会导致身体出现羸弱、气血两衰等情况。因此,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必须杜绝各种不良心态。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专门用来解开人生无数的“烦恼结”的,比如暴戾的人,教他学慈悲;患了“贪嗔痴”的烦恼,可以用“戒定慧”来解,等等。
2.清心静性,静以养生
佛教讲禅定,就是在讲静,提倡摒除杂念,专心致志。“静”能使人心洁意纯,能够净化人的灵魂,涵养人的道德。《圆觉经》说:“由静力故,永断烦恼。”故佛家修炼精神,重在守意明心,认为心是极其微妙的,若被尘世污垢蒙蔽则失去明亮与清澈,不能获取智慧而进入“涅槃境界”,故也成为佛门中明心见性的主要方法。
3.上善若水,滋养心灵
佛教崇尚“善”,以善为本、善待众生是佛陀说教的中心。虽然佛教在传承中衍生出了众多派别及各种学说,但仍没有脱离其“以善制恶”的主脉。佛教认为,养生的关键是养心,而养心就必须去恶,心一旦存有恶,身体就危险了。《涅槃经》中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莫追!”因而,佛家把“善”当做修心养性的根本。
4.克己修身,以德养心
佛教认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应该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而疾病的发生也往往与不良的道德行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许多佛教徒远避尘世,长伴青灯,生活清淡,修身养性。即便是佛祖本人,也是沿街乞讨,托钵化缘,过着刻苦克己的炼净生活。守“五戒”、“四大皆空”奠定了佛教徒不恋尘世,向往来生幸福的美好期望。“克己修身,以德养心”,目的只有一个,修成正果,涅槃成佛。佛教在人间教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去恶行善,净化人生,改善社会。而提倡以五戒十善、六度四摄为内容的佛教,使佛教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佛教道德的基本内容为“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都是旨在通过修养道德来帮助人们解除烦恼、净化身心及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获得身体的健康。
知足常乐——佛家养生的最高境界
佛教经典著作《坛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意思是说修行者如果能够不生邪恶的念头,节制欲望,知足常乐,淡泊钱财和色欲,就能使智慧与福德圆满无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能够做到节制欲望、知足常乐,同样能够养生延年,实现人生的圆满。
有句话说,世界上最昂贵的保养品都比不上快乐给身体带来的好处。而快乐和幸福又是建立在知足的基础上的。
在白俄罗斯有位寿高116岁的老太太,很多人都很好奇她是如何长寿的,她却认为长寿很简单,只要知足就够了。她家里很穷,但她感觉生活得很幸福。她说:“我这辈子从没有到饭店或餐厅吃过饭,没去过大城市,只到过邻近的村子,现在除了去药店拿药,几乎寸步不离家门。我从不相信天堂和地狱,航天员满天飞,他们在天上没有看到任何人。人们把地球几乎挖了几遍,也没有发现地狱。其实天堂、地狱都在每个人的心里。”她长寿的秘诀就是淡泊一切功名利禄,知足常乐,平平安安活到老,轻轻松松过一生。知足者身贫而心富,知足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最幸福的人。这位老太太悟出了养生的最高境界。
的确,知足常乐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可以帮助我们在纷繁芜杂的生活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外面的风云变化泰然处之。因为知足,便不会患得患失,没有了负担,轻装上阵自然如鱼得水。任何事都可以从它本身发现快乐的源泉,问题就在于我们从什么角度去看。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早上醒来,你发现自己还能自由呼吸,你就比在这一周离开人世的100万人更有福气。如果你从未经历过战争的危险、被囚禁的孤寂、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饥挨饿的难受……你已经好过世界上5亿人。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足够的衣服,有屋栖身,你已经比世界上70%的人更富足。如果你银行户头有存款,钱包里有现金,你已经身居世界上最富有的8%的人之列。如果你的双亲仍然在世,并且没有分居或离婚,你已属于稀少的一群。如果你能抬起头,带着笑容,充满感恩的心情,你是真的幸福——因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这样做,但是,他们没有做。如果你能握着一个人的手,拥抱他,或只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你的确有福气——因为你所做的,已经等同于上帝才能做到的。
当你读完这段话,你的内心是否受到震撼了?你或许是平凡的,但你不一定就是不幸福的。你的财富往往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东西,只要你拥有一颗知足的心,就不会被虚荣蒙上眼睛。是的,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过不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知足是一种大度,大“肚”能容天下事,在知足者的眼里,一切纷争和索取都是多余的,在他们的天平上,没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理平衡的了,而这种宽容、乐观的心态,会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自然条件恶劣,喇嘛为何能长寿
关注藏密的人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修习密法的人一般都是年岁很高,身体轻健,面如童子。据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索朗顿珠对40例宁玛派学者的调查统计,其中年龄最小者为80多岁,年龄最大者达140多岁,大多数在100岁以上。这是什么原因呢?按照常理,西藏地处高原地带,大气压低、严寒缺氧、风大、干燥、紫外线强,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当地人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且西藏变幻莫测的天气对人体的健康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有这么多不利健康的因素,喇嘛们是如何做到长寿的呢?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喇嘛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由于藏传佛教的独特,使得喇嘛的生活较之其他宗教也有很大差异。茶是藏族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寺院里更是如此,每天早、中、晚都是边喝酥油茶、吃糌粑边持咒诵经。在学习上,先学藏语基本知识,同时背诵一些简单的颂词及祷文。然后学习佛教经典。学经过程重学习,更重辩经。通过一系列的诵经、学经、辩经活动之后,熟谙经典。
其次,动静结合的养生理念。佛教修行以禅定为核心,养生自然以静养见长,但对于运动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视的。密宗认为,长寿之道在于经常做些必要的运动和劳动。佛教的戒律中也贯彻了这些原则,因此绝大多数虔诚奉行戒律的僧俗信徒基本上都“乐其天年而不中夭”,获得健康长寿。
最后,佛教的“调五事”有益身心健康。所谓“调五事”,即调食、调睡、调身、调息和调心。如《坛经》说:“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就是说调饮食可以使人健康长寿。而睡眠也必须有定时,有节制,常常让神志保持清明,才可以入座。调身则是调整躯体姿势和动作的锻炼,也是静极而动的自发功或是自我保健按摩。调身一方面有助于大脑进入入静状态,同时也有利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并影响全身各个系统。调息是对人体呼吸系统的调节,要求用主观意志去控制和引导自动呼吸,使呼吸自然达到深、长、柔、缓的目的。调息得宜,可以祛病强体,延年益寿,体舒心旷。调心通过调整神经系统功能,可以增强皮层和皮层下各级中枢的协调性,降低机体的应激状态和对环境劣性刺激的敏感性,提高机体的修复和抗病能力,有利于身心健康。总之,佛教的“调五事”是佛教徒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养身之道,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合理的因素,对促进健康长寿不无益处。
处于恶劣自然条件下的喇嘛们,就是通过这些方法,常年坚持,才避免了病痛,获得了长寿。虽然我们无法与这些高僧相比,但是他们的一些养生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粗茶淡饭营养生
我们都知道,佛家讲究“五荤三厌”。素食是佛家饮食最显著的特色,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在饮食养生方面所提倡的:饮食清淡,多食素,少食肥甘厚味,而非禁止肉食,与佛教中的素食制度颇有相似之处。从前的高僧们生活俭朴,粗茶淡饭而怡然自得,健康长寿。到了现代,粗茶淡饭也发展成了一种养生观念。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蔬菜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由此可见,孙先生也认为粗茶淡饭是利于养生延寿的。但又有专家站出来说粗茶淡饭养生是行不通的,而是要吃肉、鱼和鸡蛋等食品。各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那么粗茶淡饭到底对养生有没有益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