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19768900000044

第44章 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社会心理学与环境发展(2)

3.而经济学是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因为一方面工业化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4.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城市化既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也是一个人为主导的建设过程。而对于当今的城市化来讲,人为主导的因素更加重要。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把城市化进程引导向正确的方向,避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人是城市的主体,人民生活的幸福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城市化的过程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明确城市应该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场所,而不仅是一个从事生产活动的地方。城市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长久之路。

谁来为我们的慢性咽炎埋单——空气污染

小李最近嗓子很不舒服,恶心、痰多还干呕,他把症状告诉当医生的朋友,朋友告诉他:“你这是慢性咽炎,很多人都有,没事。这种病吃药也解决不了大问题,多锻炼……”这让小李略感欣慰。最后朋友叮嘱说:“就你们城市那空气,说实在的,你真是很难康复的,你以后经常戴着口罩吧。”“城里招商引资进来了不少企业,24小时大烟囱浓烟滚滚。”小李郁闷道。朋友哈哈大笑:“那完了,恭喜你哥们,你得的是绝症了。”

人们总认为空气污染这个话题太大,是国家和政府要管的事,和小公民关系不大。事实上,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

环境污染的事件屡屡曝光,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威胁也更加为人们所重视。拿二噁(待造字)英来说,是一种自然界中本没有的化合气体,最大的产生源来自垃圾中的塑料制品的焚烧,此物极难降解,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垃圾焚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空气污染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的健康有着重大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黏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比如,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发生的煤烟雾事件死亡4000人。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据分析,这是因为那几天伦敦无风有雾,工厂烟囱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废气烟尘弥漫在伦敦市区经久不散,烟尘最高浓度达4.4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竟达到3.83毫升/立方米。二氧化硫经过某种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液沫附着在烟尘上或凝聚在雾滴上,随呼吸进入器官,使人发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这也就是所谓的光化学污染。

(2)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①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据观测统计,在大工业城市烟雾不散的日子里,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没有烟雾的日子减少近40%。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就会导致人和动植物因缺乏阳光而影响生长发育。

②增加大气降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具有水汽凝结核的作用。因此,当大气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条件与之配合的时候,就会出现降水天气。在大工业城市的下风地区,降水量更多。

③下酸雨: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④增高大气温度:在大工业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作“热岛效应”。

⑤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近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经过研究,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从地球上无数烟囱和其他种种废气管道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空气温度增高,叫做“温室效应”。经粗略估算,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可以增加0.5℃~2℃。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温度可以增高1.5℃~6℃。有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继续增加下去,若干年后会使得南北极的冰融化,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

面对空气污染这个劲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学习环保知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低碳出行,坚持环保。我们要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呼吁全社会的公民加入到空气保护的行列中,对于污染行为零容忍。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家园,更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

别了,最爱的海鲜——海洋污染

2011年,对于爱吃海鲜的人来说,是失落的。因为他们再也不能安心地邀朋唤友坐在街边大排档,要上几扎啤酒,吃着心爱的海鲜了。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起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严重威胁了亚洲地区的人民健康。一时危机四伏,人心惶惶,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限制进口日本农水产品。

2011年夏天,对于中国大连人民来说,应该是永生难忘的,因为在7月16日,他们引以为傲的大连海顷刻成为黑色的海洋,陆域污染源引起的大面积海域污染,使大连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大连市和国家都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

海洋污染事件的不断发生,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弦,这不光是能不能吃上海鲜的事,海洋环境和生态正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世界不得不再次把目光放在海洋污染上。

“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是海洋污染的特点。污染造成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海域的生产力,对鱼类也有危害。堆积在海洋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会对海洋动植物产生毒害,并间接伤害海鲜食用者——人类。流入海中的石油在海洋表面形成大面积油膜,阻止海水对氧气的吸收和溶解,同时,石油分解还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气,导致海洋生物、海鸟及其他近海生物缺氧。

海洋污染的污染源广泛,人类在海洋周边活动会对海洋造成直接污染,同时人类在陆地活动产生污染物,最终通过河流也会汇进海洋;海洋污染的持续性强,由于地势低,进入海洋的污染物不能像河流污染物一样能够通过汛期转移,只会越积越多。海洋污染的扩散面也广,全球海域紧密相连,一旦形成污染,就很难彻底清除。

海洋污染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很恶劣的影响: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有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污染海洋的物质众多,从形态上可分为废水、废渣和废气。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毒性和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的方式,污染物又分为石油及其产品、重金属和酸碱、农药、放射性核素几种。海洋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渔业发展并威胁到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

海洋污染主要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人类的工业活动直接威胁着海洋。

海洋污染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开始明白,海洋问题已经不只是环境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保护海洋,迫在眉睫。

中国为了进一步保护海洋环境及资源,防止污染损害,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海洋事业发展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法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2000年4月1日起施行。

海洋污染作为一项世界性的大工程,需要各国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健全法律法规,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调整海洋开发和环境生态间的关系,实现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建立海上排污组织;宣传教育;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海洋环境。社会公民更要担负起海洋保护的责任,防止海洋污染,从我做起。

有人曾发表过这样一则日记:“周末来了,我带着三岁的小女儿,来到了美丽的海边,无垠的大海,美丽的浪花,我知道这是对孩子视野和胸怀的熏陶,女儿忙着捡贝壳,我则用相机把这珍贵的一刻留下。过后女儿把冰激凌的袋子扔在沙滩上,我生气地问她:‘这么美丽的海边,扔了垃圾不是很难看么?’小女儿觉得很委屈,她说:‘妈妈,你看那边不是有好多的垃圾么,大人能扔孩子为什么不能扔呢?’我一时无语。我不敢想象几十年后,这美丽的海边会怎样,近处是垃圾,不远处还有企业。那一天的下午,女儿停止了捡贝壳,开始捡垃圾装到袋子里,但是这样的下午却显得格外美好。”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社会,一个美好的时代,它拥有前所未有的繁荣。但是,我们也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挑战,不只是海洋污染,不只是空气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受到了更多环境污染的侵害。因此,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能够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端正态度,以身作则,倾力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