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19768900000011

第11章 被戳穿的行为艺术——偏见(2)

与人交往,不要只从交往对象的性格、地位、背景出发去交往,不要穿着“印象外套”交往,要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的人和事物。评价一个人,首先要有大系统思维观,切忌单线条或者直线思维,要考虑事情原因和结果的多样性、复杂性,而不是“一个事物、一种现象、一个结果”,要建立多原因、多结果论。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世界是时时刻刻在发展变化的,如果用“刻舟求剑”的办法处理问题,是落后的、要闹笑话的,最终会导致严重的错误。最后,要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社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多角度观察,才有可能比较全面地认识一个人。

世人偏爱马后炮——事后聪明式偏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体验到事后聪明。比如在事件发生后,大多数人会说“我早就知道了”,“我早就知道会这样”,而这并不代表我们真的早就洞察了问题的真相,才对结果不感到意外。

人们的这种马后炮的心理现象被称为“事后聪明式偏见”。在“事后聪明式偏见”的影响下,人们会在知道结果之后把一切都归于自己的聪明和预见性,在事实发生后想起或者是引导自己想起“我早就知道”,并觉得什么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的工作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开会时,老板追究某件事情的责任,开始时基本上没有人开口说话。气头上的老板问了他的秘书,问了主任,大家的口径都一致“我不知道,这不是我的责任。”“这好像不属于我的工作范围。”四十分钟后,老板费尽精力终于找到责任人与处理方法,散会。老板一出门,参会人员就突然都变成了诸葛亮,“我早就知道是这小子没有落实责任”、“我早就发现是这个部门没有负到责任”、“我早就觉得该这么做了”……

许多民营企业经常会出现类似场景。“做个事后诸葛总是很容易的。但是,作为企业中的一员,你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主见,不要随波逐流。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提出来,不要怕出错,不要怕被别人笑话,不要怕得罪人,也许别人和你是一样的想法。维护企业的利益、落实责任是不能当闷葫芦、老好人、马后炮的,因为责任心是一个员工必备的职业操守,公司兴亡是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企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个人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不只在工作中,生活中也是一样。

“事后聪明式偏见”不只影响到我们对社会人和物的判断,也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判断。比如那些经常觉得自己“早就知道”的人,其实只是他们的自大心理在起误导作用。

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上课时也是个积极分子,老师讲的内容他都能跟着附和,有时候老师讲练习册上的题,他光靠猜都能猜对一些答案。上了初中的第一次考试,小明的成绩排在班里中下等,这让他很不能接受,觉得是有人判错了试卷,连老师和同学都以为他发挥失常。在以后的上课中,小明还像一个优等生一样老师讲什么他都很配合地跟着“哼,哈”,期末成绩下来时,小明的分数仍不见增长。班主任想可能是小孩子心理素质不强,不适合考试,于是在给小明做了心理释压和开导之后,又按照试卷上做错的题出了相同的题型拿给小明做,然而这下小明可真的傻了,在憋了一个多小时后,他尴尬地找到老师“我一直以为我会的呀,可是我好像真的不会”。

小明的问题不是直接的“事后聪明式偏见”,而是长期“事后聪明式偏见”导致的后果,让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是会的。“事后聪明式偏见”给我们带来的困扰还不只如此。

刘明阳作为同辈中的“大姐夫”,又是个文化人,自然要承担起小叔子的“婚礼策划”。他也很得意,觉得这是件手到擒来的事,正好也因此显示一下他的做事风格。婚礼那天,事情不是一般的多,村东头到西头的人全来了,老的,小的,还有十里八村的亲戚,大家都想看看村里首富娶儿媳妇的场面,刘明阳这个县委的公务员一时也忙得晕头转向。一周后,小叔子的婚礼光碟出来了,一家人围着DVD回顾当天的情景,渐渐的,小叔子、弟妹、岳父,连老婆大人的脸都跟着沉了下来。原来,在那天的忙乱中,刘明阳把娘家的客人安排在了靠后的脚落,以至于典礼的时候,娘家人都站了起来才能勉强看到新娘;开席吃饭的画面就更窘了,刘明阳只事先运了几十瓶酒来,为显档次还全是红酒,很多亲戚在嚷嚷,一个村里的首富连瓶白酒都不招待,红酒这玩意味道多怪呀。刘明阳那个悔呀,丢了脸面不说,还给小叔子和弟妹造成了“阴影”。此时,刘明阳已经从“就说让我办一定没问题”变成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在别人处理事情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并及时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不要等不好的结果发生了,才在那里事后聪明地幸灾乐祸、指指点点。同样,个人在事情发展前应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在事情发展时尽心尽力全面考虑,以避免事后聪明式的“后悔了”。

谁说“胖子”就不可爱了——偏见和歧视

“身轻如燕的胖子邀请您共同参与焰火晚会!”

小唐拿过刘阳手上的传单,看了一眼上面的广告词,冷冷一笑:

“一个胖子还身轻如燕?有没有搞错!本来我是想去参加焰火晚会的,可一想到一群胖子围在身边,我就觉得难受。那样子傻乎乎的,做什么事都费劲,也许嘴边还流着口水,哎呀,一想到这些,我就没兴趣了。这家游乐园也真是的,也不知道是请哪个三流广告公司做的传单。真扫兴!”

“不见得吧,凡事都有个例外不是。”刘阳说道,“也许人家只是用了个噱头。再说胖子也不都是你想的那样,很多人都有不少特长,绝对小瞧不得。我想去看看。”

次日九点,刘阳打来电话,没说话就一个劲地笑,这让小唐有点发毛。笑了一分钟左右,刘阳才开口:

“小唐,经验主义害死人呐,我昨天晚上玩得那叫一个痛快淋漓。那些胖子虽然是够胖的,但胖得实在太可爱了,而且干什么都很利落,能说会道的,陪着你一起玩各种娱乐项目,那感觉别提有多美了。后天还有一场,你也去试试。”

“真的假的?你不会忽悠我吧。”

小唐的观念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一提到胖子,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胖人动作笨拙、思想迟钝、行为幼稚,这正是刘阳说的“经验主义”,而这种经验主义就是人们的偏见与歧视。

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偏见和歧视是一对邪恶的兄弟,虽然人们一直在要求消除偏见和歧视,但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的行政总裁,世界级富豪艾里森是一个个性张扬、敢作敢说的人,在美国耶鲁大学300周年校庆时,他应邀参加了典礼。

艾里森当着耶鲁大学校长、教师、校友、毕业生的面,说出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他说:“所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的师生都自以为是成功者,其实你们全都是失败者,因为你们以在有过比尔·盖茨等优秀学生的大学念书为荣,但比尔·盖茨却并不以在哈佛读过书为荣。”

艾里森接着说:“众多最优秀的人才非但不以哈佛、耶鲁为荣,而且常常坚决地舍弃那种荣耀。世界第一富比尔·盖茨,中途从哈佛退学;世界第二富保尔·艾伦,根本就没上过大学;世界第四富,就是我艾里森,被耶鲁大学开除;世界第八富戴尔,只读过一年大学;微软总裁斯蒂夫·鲍尔默在财富榜上大概排在十名开外,他与比尔·盖茨是同学,为什么成就差一些呢?因为他是在读了一年研究生后才恋恋不舍地退学的……”

艾里森然后又“安慰”那些自尊心受到一点伤害的耶鲁毕业生,他说:“不过在座的各位也不要太难过,你们还是很有希望的,你们的希望就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习,终于赢得了为我们这些人(退学者、未读大学者、被开除者)打工的机会。”

这番话令全场听众目瞪口呆,当时典礼会场鸦雀无声。他告诉大家比尔·盖茨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读过一个好大学,而是因为个人的不懈努力。他给有着“身份荣耀感”的哈佛人、耶鲁人上了一堂“告别哈佛最牛偏见”的课程。

艾里森的话虽然有些偏激,可是也不无道理,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身份荣耀感”,都有一种错觉,都难免会有偏见和歧视。

因此,让人们放平心态,不歧视那些比自己还平凡的人是很难的。

孟尝君是战国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养有三千食客,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

有一位叫冯谖的人因穷困潦倒,无以维持生计,便托人请求孟尝君,表示愿意在他的门下寄居为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他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又问他有什么才能,回答说没有什么才能。孟尝君听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

旁边的人因看到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供给他粗劣的饭菜。按照孟尝君的待客惯例,门客按能力分为三等:上客吃饭有鱼,外出乘车;中客吃饭有鱼,外出无车;下客饭菜粗劣,外出自便。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要求改善生活待遇。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便改善了他的伙食。

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的人都取笑他,并把这件事告诉给孟尝君,孟尝君于是给他配备了马车。

这使冯谖深受感动,后来为孟尝君政治地位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孟尝君虽将他的食客分为三等,上等、中等和下等食客的待遇截然不同,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不歧视地对待冯谖,因此得到了冯谖的回报。

偏见和歧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客观地看待他人,不要以偏概全地看问题,更不要武断地评价一个人,对于弱势群体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但同样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点。黑人奥巴马通过努力成了美国总统,比尔·盖茨没上完大学却成为IT翘楚,杰克逊患有白癜风还离过两次婚却是世界舞王。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带着偏见去歧视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