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锦里先生家里作客,诗人看到迎接他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平民打扮;进门的园子里种了不少竽头,树上的栗子也成熟了。说“未全贫”,是说他的家境并不富裕。可是从主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的谦谦君子,满足于眼前这种朴素无华的田园生活。进了屋,孩子们笑语相迎,原来这家子时常有人来往,连儿童们都很好客。正在台阶上啄食的雀鸟看到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就没有人去惊扰和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多么的合谐、宁静!在这幅绝妙的写意画中,连主人耿介诚恳的性格都表现了出来。
下半篇是一幅江村送别图。
“白沙”、“翠竹”显示了明净无尘,在新月的照映下意境特别清幽。这就是主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树枝做的木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涨了秋水也不过四五尺深。“野航”是乡间摆渡的小船,能够承载两三个人过河,恰好适应这里的需要。在暮色的掩映中,客人杜甫在主人锦里先生的“相送”之下,登上了这“野航”回家。殷殷之情难以言表。可以想见,杜甫来时也是这野航摆渡的。为了不冲淡主题,所以诗中毫无交代。
从“儿童喜”到“月色新”,可以看出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这是诗人的剪裁,犹如画家的选景一样巧妙。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1]。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2]。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3]。
注释:[1]缘客扫:因为客人的到来而打扫干净。蓬门:茅草屋门。[2]盘飧(sūn):盘中之熟食,指菜肴。兼味:菜肴品类多。旧醅(pēi):原来的没有过滤的浊酒。[3]肯与:如果愿意。邻翁:田父野老。呼取:呼唤。余杯:剩余之酒。
鉴赏: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天草堂初成之时。据诗原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为唐时的县令,崔明府何人,无考定。诗人初到成都,草堂四周无亲无故,花径不扫,蓬门常关,时与田父野老相往还。今有崔县令来访,诗人自然十分高兴。
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写草堂四周之景及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草堂四周,春水荡漾,群鸥翩飞,境闲景幽。一个“皆”字展现了川西平原因都江堰自流灌溉,四周稻田蓄满春水的情景。“群鸥”写鸥鸟之多,在古人笔下鸥鸟常作为水边隐士的伴侣。“日日来”显示草堂之清幽闲静,无人打搅,只有群鸥来访。客人正是在这春光明媚之日,到草堂来访诗人。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正写客至。由上联的“鸥来”兴起,引来“客至”。诗人以与客谈话的口吻表白:庭中院落里长满花草的小路还没有因为客来而打扫过,言外之意是过去少有人来,自己也不轻易迎客。今天,一向紧闭的家门才特地为“君”(崔明府)打开,欢迎你的到来。表明了诗人对客人的敬重和深情厚谊。
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正写殷勤待客。诗人仍以自谦自歉的口吻边劝酒边对客人说:“草堂离市街远,买东西不便,盘中的菜肴简单,品类少;因为家贫,买不起好酒,只有用家酿的陈酒来招待你了!”家常话语,人间真情,既表现了杜甫生活的困窘,又表现了主客之间亲密、真诚相待的情谊。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诗人笔锋陡转,以征询客人意见之口吻,如果愿与邻翁饮酒,立刻就请他们过来陪你喝酒。在文字上是峰回路转,在意境上是别开生面。诗人居草堂常与农民交,情谊笃厚。他有诗云:“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寒食》)还有诗云:“步履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从中可看出诗人的平民意识和人文精神。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诗人以门前景、家常话、朋友谊、邻舍情交融在一起,编织成了一幅颇富农家情趣的“春酒宴客”图,极富人性美和人情味。
绝句漫兴九首(选三)[1]
杜甫
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2]。
注释:[1]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次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漫兴者,兴之所致随手写出之意也。不求写尽写全,也不是同一时间写成。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实为由春至夏相继成章,亦有次第可循。[2]造次:匆忙、仓促。丁宁:同“叮咛”,再三嘱咐,反复交待。
鉴赏:杜甫寓居的成都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杜甫并未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似锦,家园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故“客愁”二字是九首漫兴绝句的纲领,全部都是围绕这个纲领来抒发自己客居成都时对国难家恨的愁思,属情景诗的范畴。
本诗即围绕客居之愁来写杜甫“恼春”的心绪。
首句概括地说明眼下作者正沉浸在客居之愁思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通人情。次句把“春色”描绘成一个“无赖”,它硬要莽莽撞撞地闯进江亭,闯进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但在浸入“客愁”的作者心目中却成了干扰他“愁思”的无赖之徒。三、四句写这个“无赖”就在作者的眼前急匆匆地催遣百花开放,又令莺语频啭,似乎是故意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游子们。
作者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本诗中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他在《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近。只不过《春望》写在乱中,愁思激切;本诗写在暂安时,客居惆怅。这种“乐景中写哀愁”的手法,产生了“哀愁感倍生”的艺术效果。故诗中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叮咛。这种表现手法充分描绘出了作者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也就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
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1]。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释:[1]茅斋:杜甫给草堂书房取的名字。
鉴赏:本诗以烦乱的心绪描写燕子飞入“茅斋”扰人的情景。
上联说那扰人的燕子早就知道我这草堂书斋非常低矮狭窄,是它们筑巢育雏的理想之地,所以频繁地从江上到屋内、又从屋内到江上飞来飞去。这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光飞出飞进就引起主人烦恼吗?下联就具体描绘燕子在屋内的活动,点明引起烦恼的两个原由:一是筑巢衔泥时之漏嘴,泥点掉下来弄脏了主人的琴与书;二是为了迅速地追捕和接近飞虫时不时地撞到了主人的身体。
全诗以明白如话的口语,对“燕子扰人”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通过这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草堂书斋,由于江燕的侵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表达出诗人草堂长期闲居,心境诸多烦恼的情态。客愁无绪,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表现手法,颇具匠心。全诗极富韵味。
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1]。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2]。
注释:[1]糁(sǎn):散落。毡:毡毯,用以铺地。点:点缀、点染。[2]雉(zhì)子:小野鸡。凫雏:小水鸭。
鉴赏:这是一首明快的,描写初夏风情的状景诗。前两句写静景,后两句状活物。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美妙明快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乡间小路上,好像给小路铺上了薄薄的一层白毡;平静的溪水中一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掉转目光仔细一看:一只只小野鸡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被人发现;岸边沙滩上一群小水鸭亲昵地偎依在母鸭身边安然入眠。诗中“糁径”二字形容杨花纷纷散落于地面,语词精练而富有形象感。“点”、“叠”二字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后两句在美妙明快中微寓萧瑟静寂之感。
四句诗一句一景,亦是一句一画,皆可各自独立;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画面宏阔的初夏郊野自然景观图。细细品味,则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风光的流连欣赏,闲静心情中微寓客居异乡的萧寂之感。写法上针脚细密,前后照应;对仗工整,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且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充满着深挚醇厚的生活情趣,不愧为名家风范。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
注释:[1]潜:秘密的、悄悄的、偷偷的。润:浸润、滋润。[2]锦官城:指成都。
鉴赏:这是杜甫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首联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足以唤起人们对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人格化,说它知道时令节气,懂得满足万物的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发、蓬勃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雨就应时而下了,实在是太好了颔联承首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春雨一般都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的狂风暴雨甚至夹杂风雪的“倒春寒”,这种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是“好雨”。所以,仅是“当春发生”的、“知时节”的雨,还不足以表明其“好”。只有伴随着和风的细雨,才使这个“好”字得到了落实,才会令人欣喜。全联用拟人化的手法,表明今夜的春雨是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白天下来,并且下得声势很大,甚至雷鸣电闪,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首联和颔联写在室内听到的情况,第三联写在庭外看的情况。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好事”就没有做到底。由于好雨是细无声地润物,诗人听不真切,生怕它停了,所以出门去看。若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小路因为黑云沉重而看不清了,江面也烟雾茫茫,只有那船上的灯火忽明忽暗还看得见一点光明。
尾联诗人驰骋想象,如果“好雨”下上一夜,万物都得到足够的水分滋长繁荣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不信,你等到天亮的时候出去看看吧!整个成都市到处是花的海洋,一片“红湿”,那一朵朵、一枝枝,红艳艳、沉甸甸的,多美多壮观呀!而田里的禾苗,山上的树木,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想象得到。
人们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本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人们喜爱的春雨,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杜甫的,也是一切“好雨”的高尚人格。喜“好雨”就是喜“好人”。题目中的“喜”字在诗里虽没有再现,但“喜”意贯穿全诗,其表现手法确实高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2]。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3]。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4]。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5]。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6]。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7]。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8]。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9]。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10]。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B11]
注释:[1]歌:古代诗歌的一种。这首诗写杜甫因安史之乱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草堂暂居。诗成于公元761年,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茅屋即指成都草堂。[2]三重茅:几层茅草。三概指多数。[3]酒:散落。罥(juàn):挂着、挂住。长林:高高的树林。沉塘:深塘。坳:水边地。[4]忍能:竟然能。对面:在我对面(当面)。为盗贼:跟做盗贼一样。[5]竹:竹林。“唇焦”句:意思是自己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不得,没有结果。[6]俄顷:一会儿。漠漠:灰蒙蒙的颜色,指天空。向昏黑:渐渐黑下来。向,渐近。[7]布衾:布做的被子,为穷人所用。富人用丝绸做被。“骄儿”句:可爱的小儿子不会睡觉,把被里子蹬破了。恶卧,睡相不好。[8]雨脚:雨点。[9]丧乱:战乱使家破人亡。指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长夜”句:指一整夜的漏雨打湿了布被,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彻,彻晓,到天亮。[10]广厦:高大的房屋称厦。广厦指又宽又高的房屋。庇:遮蔽、掩护。寒士:贫寒的人。[B11]突兀:高耸的样子。庐:简陋的房屋。
鉴赏:这是杜甫写的一首古体诗。
公元759年,陕西发生饥荒,安史之乱未平,杜甫弃官西行,最后抵达成都,年底在西郊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栖身。不料次年八月,突遇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杜甫饱经风雨,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诗篇。
全诗可分为四个段落来赏析。
前五句为第一段,描写“秋风破屋”的情景。
首句点明时间为“八月”,接写“秋风怒号”,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怒”字则把秋风拟人化,不仅使首二句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感情色彩:好不容易盖起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作对,怒吼而来,卷走了屋顶的层层茅草,怎不令人焦急万分呢卷起的茅草到哪儿去了?没有落到屋旁,而是随风飞过江去。有的分散地飘洒在江边上,有的高高地挂在树枝上,有的低低地散落在深水塘边。“飞”字紧承上句“卷”字,加上接下来的“渡”、“洒”、“挂罥”、“飘转”等字,一个接一个的动词组成了一幅鲜明的图画——秋风怒号图,紧紧地牵动读者的视线,拨动读者的心弦:这些茅草是很难弄回来了。杜甫该怎么办呢?读这几句诗,我们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顶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散落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怒愤之情,也就自然而然地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下五句为第二段,写“群童抱茅”的感叹。这是对第一段的发展,也是对第一段的补充。
远处、高处、低处的茅草无法收回,那是不是还有落在附近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来的“群童”抱跑了。全段以“群童欺我老无力”为着眼点。如果不是“我老无力”,而是正当壮年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现在这些顽童竟然敢当着我的面像强盗一样的胆大妄为,公开抱起我的茅草往竹林里跑去了。为了表明自己受欺侮的愤懑,杜甫说这些顽童跟盗贼一样,不过并不是真的给他们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去办罪。所以杜甫只是无可奈何地呼喊他们不要“抱”,喊得唇焦舌干不能再喊了,也不起作用,只好回到破屋中倚着拐杖长久地叹息。
细品诗意,诗人如果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不听招呼地抱走那么些不值钱的茅草。这一、二段,实为结尾的伏笔。不因穷困,何至有此!正因为“四海穷困”的现实,才产生“广厦万千庇寒士”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