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青年学生党课培训教材
19761100000014

第1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基本途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党的十七大《党章》指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党章修改中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在总纲部分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总纲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修改的内容,都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再比如,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干部的要求和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的修改,都增写了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

第一,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之上的。不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发展,就不可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展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而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紧紧抓住发展这第一要义,就要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科学发展观时,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民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着生产力的水平和发展速度。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途径,通过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把发展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二是要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三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按照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就必须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首先,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而且还包括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促进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社会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的互动中,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其次,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结构、质量、效益目标的重要前提。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的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

最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认识所达到的较高境界,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规律相结合,努力为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第二,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认识到控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促进优生优育,保持低生育率水平,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第三,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资源,加强综合治理,实现永续利用。第四,要强化城乡污染治理,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大中城市的污染治理,强化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综合治理,坚持走边发展边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五,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第六,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努力建设低投入、少排污、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