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文化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19760700000012

第12章 神奇的远古帝王(7)

赫赫声威和强大的国势,使查理踌躇满志,“蛮族”人的国王称号,显然已与他的声势不相适应,威震四方的“恺撒大帝,,才是他推崇和效法的榜样。恰巧,罗马教廷内部的倾轧斗争,为他加冕称帝提供了条件。795年,教皇阿连德一世逝世,新教皇立奥三世以阴谋手段登上教皇宝座,与教廷中有势力的大贵族发生矛盾,遭到强烈反对。于是立奥三世便向外寻求援助。他致函查理,表示忠诚,以换取查理的支持。796年,查理在给立奥三世的复信中说:“正如我们与您的前任哈德良达成过协议,我们同样愿与您建立牢不可破的信仰与仁爱的团契。……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而圣父,您的职责则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这番话鲜明地反映了新教皇与查理的亲密关系。但是,罗马的贵族对日耳曼人包括查理在内,一向是非常蔑视的。因此,立奥三世的行为遭到罗马大贵族的反对。799年4月25日,罗马贵族首领以教皇对法兰克人软弱为借口,将立奥三世逮捕入狱,备加虐待,几乎使立奥三世致盲致哑。后来他在法兰克使臣的帮助下设法逃了出来,潜出罗马城来到法兰克,向查理“鸣冤叫屈”。查理勃然大怒,于800年12月亲率大兵护送立奥三世回罗马,召集所有主教、神职人员及贵族开会,帮助立奥三世复位,并对反对立奥三世的人处以重刑。立奥三世对查理感激涕零,视同再生父母,不惜抓住一切机会报效查理的恩典。12月25日圣诞节那天,当查理跪在圣彼得大教堂做弥撒时,立奥三世便为查理戴上一顶金皇冠,封他为“罗马人皇帝”,并颂赞道:“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这位伟大的和带来和平的罗马人皇帝,万寿无疆,永远胜利。”这样。在西罗马帝国灭亡300多年后在它的领土上又建立了一个“罗马人的帝国”。从此,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帝国”,查理国王变成了“查理大帝”,亦称“查理曼”。

查理的加冕,是世界中世纪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它奠定了教权与王权对西欧进行教俗双重统治的政治思想基础。但是,查理大帝的“加冕”曾引起史学家的热烈争辩。据为查理作传的爱因哈斯所述,查理对“加冕”一节事前毫无所知,因而对立奥三世的做法感到突兀,并且很反感。爱因哈德在《查理大帝传》中这样记述道:查理“非常不喜欢这种称号,他肯定地说,假如当初能够预见到教皇的意图,他那天是不会进教堂的,尽管那天是教堂的重要节日”。事情结果真如此吗?现代许多西方历史学家对此表示怀疑。有人认为,查理既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又能严密控制局势,绝不可能容许心非所愿之事,从当时立奥三世的处境看,他也绝不敢做冒犯查理的事。有的史家则强调指出,800年时,拜占廷(即东罗马帝国)正缺少一位皇帝,查理曾向拜占廷皇后艾琳商谈联姻事宜,未能如愿。这一事实也足以表明查理对拜占廷的“帝冠”是感兴趣的。另外,在立奥三世给查理戴上皇冠时,立即受到在场的罗马贵族和僧侣的热烈欢呼和拥戴,显然这一事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因此,爱因哈德说查理对“加冕”事前毫无所知,纯系心非所愿的偶然事件,很难令人置信。

但是,也有一些西方史家认为爱因哈德的记述是可信的。因为此人学识出色,才智过人,20岁时即被查理延聘到宫中供职。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跟随查理左右,掌管秘书,参与机要,还几次衔查理之命出使国外,深得查理的宠信。在查理死后,他还继续留在“虔诚者”路易的宫廷,恩宠不衰。由于爱因哈德的优越身份和特殊地位,使他对查理的行为举止和宫廷内幕了如指掌。他本人在自序中曾这样说道:“我认为没有人能够比我更真实地记述这些事情”。同时代的学者瓦拉夫里德·斯特拉博也曾称赞他“提供了丝毫不假的真实情况”。因此,他撰写的《查理大帝传》是建立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的,具有可靠的史料价值,其中对“加冕”的记述,应当说是可信的,不能视为杜撰之语。我国的有些教科书也倾向于这种观点:如朱寰先生主编的《世界中古史》在叙述这一事件时写道:“圣诞节这一天,当查理跪在圣彼得大教堂作弥撒时,教皂立奥三世突然把一顶金冠戴在他的头上。”“突然”说即体现了这一事件的偶然性,也与爱因哈德记述的查理对“加冕”感到突兀相吻合。

查理“加冕”的真相究竟如何?是教皇立奥三世别出心裁的偶然性举动,还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谜团,尚须认真研究、考证,才能揭开。

“普雷斯特·约翰”其人其国的传说

从12世纪起,欧洲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个神秘人物“普雷斯特·约翰”的传说。这是由一封信引起的。1170年,正当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处于高潮之际,拜占廷帝国皇帝曼奴依尔(1143~1180年)在君土坦丁堡金碧辉煌的皇宫中突然收到一封内容离奇的来信。信中叙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如果你真的希望知道我们伟大的国家存在于何方,那么请不要怀疑地相信:我,普雷斯特·约翰……在财富、德行和一切上天赋予的创造力方面都是世所罕见的。72位部族首领向我纳贡称臣。……我们神明的权力统治着三个印度邦国,并扩及整个印度,那里是基督信徒圣·托马斯的安息之地。帝国神明的影响,通过沙漠地区和靠近通天塔的巴比伦沙丘地带,远达太阳升起的地方。

“在我们的领土内可以看到大象、骆驼和各种各样的珍禽奇兽。……蜂蜜在我们的土地上流淌,牛奶溢满于各个角落。……如果您能计算出天空的星座和海中的沙粒有多少的话,你就能由此估量出我们的帝国和国家地域的广阔程度。

“我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并将在任何地方保护本帝国的基督信徒。”

信末的署名为“普雷斯特·约翰”。这是何许人也?曼奴依尔对他毫无所知,闻所未闻,信中讲述的内容更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他让人把整封信抄写了若干份,分别致达欧洲各国君主,希求揭开“普雷斯特·约翰”这个神秘人物的面纱。然而,欧洲各王国的君主和其麾下的幕僚臣属及饱学之士,无一人知道“普雷斯特·约翰”的名字和来历,所有的人都对信中的内容感到震惊不已。特别是这位异邦君主在信中提到的他所统治的国家,地域广阔,生活丰裕,信仰基督教这三点内容,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时,普雷斯特·约翰其人和他统治的王国,成为欧洲各国宫廷中王公大臣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无数人在四处奔波、寻找,以求解开这个谜团。然而,普雷斯特·约翰的王国究竟在何处呢?从13世纪~15世纪,欧洲人为寻找这个神秘的王国花了200年时间,均无果而终。

1217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曾亲笔为普雷斯特·约翰修了一封书信,以欧洲基督敦世界的忠实信徒的名义,向池及其治下的基督教臣民们致以衷心的敬意和问候。教皇在信中还向这个异邦基督教君主承诺道,他要在罗马修建一座神殿,以此表示愿将整个基督教世界联合起来的诚意。这封信写好后,派信使按当时的地理概念送往与埃及毗邻的“中印度”,实际地点即今天的埃塞俄比亚一带。但是,那里根本没有“普雷斯特·约翰”其人和他的王国,教皇当然也没有收到这位异邦基督教君主的复信。

1220年,欧洲又出现一条传闻:普雷斯特·约翰为寻求基督教世界的统一,曾准备到欧洲与罗马教皇和各国的封建君主会商大计。不幸恰遇到成吉思汗西征,大肆烧杀掳掠,普雷斯特·约翰不幸遇难。许多人对这一传闻将信将疑,更多的人则不相信这条传闻,认为法力无边的普雷斯特·约翰绝不会这样轻易死去。他们继续寻找,希求得满意的答案。14~15世纪,欧洲人特别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相继掀起航海探险热潮,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普雷斯特·约翰的王国,因此这个时候又出现了许多关于普雷斯特·约翰的传闻和猜测。1520年,葡萄牙人为了排挤阿拉伯人,控制红海商路,急于在埃塞俄比亚找到普雷斯特,约翰的后裔,企图利用信奉同一基督教教友的力量,打击阿拉伯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支探险队经过半年的考察后,在一份报告中声称“看到了普雷斯特·约翰曾经住过的帐篷和宿营地“。但是,在埃塞俄比亚上至皇帝、下至臣民都从来没有听说过普雷斯特,约翰其人其事。因此,他们的发现还缺乏可靠的佐证,无法让人信服。1558年,一位名叫迪雅格·荷曼的葡萄牙探险家,绘制了一幅地图,在这幅地图上,普雷斯特·约翰头戴王冠,手持王仗,威武非凡地坐在王位上。人像所处的位置是在红海南岸的陆地,并在旁边注有埃塞俄比亚的字样。显然,荷曼是认为普雷斯特·约翰的王国是在埃塞俄比亚的。然而这仍然是一种主观臆测而已,并没有提出科学的根据。

探险者没有我到普雷斯特·约翰的王国,研究者也没有作出统一的结论。西方学者通过长期研究、考察,大致作出了下列几种结论。

一、埃塞俄比亚说。有学者认为,埃塞俄比亚就是普雷斯特·约翰治理过的国家。理由是:其一,从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到15世纪的航海探险家均持此说。其二,“约翰”(John)一字,可能就是埃塞俄比亚皇朝名号“赞“(Zan)的谐音变化。其三,埃塞俄比亚从公元4世纪开始一直尊奉基督教为国教。其四,本世纪初,一位葡萄牙传教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处墓葬中,发现一些古代基督教徒用过的宝剑和旗帜,认为这是普雷斯特·约翰时代的文物。后来一些欧洲考古工作者,又在埃塞俄比亚发掘出一个十分豪华壮观的中世纪时代的皇宫遗址,认为这就是普雷斯特·约翰居住过的王宫。但是,这些解释,均显得有些牵强,不能令人信服。

二、东欧说。有学者认为,公元5世纪时,君士坦丁堡主教聂斯托利曾因倡导一些新教义而吸引了大批信徒,他们被称为聂斯托利派。而欧洲东部很多地方的基督教徒,实行的就是聂斯托利派宗教礼仪。因此普雷斯特·约翰的王国可能就在东欧某个地区。1250年编年史家琼恩威尔曾宣称,普雷斯特·约翰死于蒙古人对东欧的入侵。1298年,马可波罗也曾提出成吉思汗西征时,曾杀死了一名很有势力和影响的聂斯托利派领袖。有人推测这个被杀死的“领袖”可能就是普雷斯特·约翰,因为这同琼恩威尔的说法是相吻合的。

三、印度说。有学者认为,普雷斯特·约翰自称“统治着三个印度邦国,并扩及整个印度”。他统治的王国很可能就在印度。因此,在新航路开通之后,很多探险家和学者到印度考察,希求寻访到普雷斯特·约翰的踪迹。但在印度的考古发掘和民间传说中,均没有找到这位神秘人物的影子。另外,印度长期流行的是佛教和印度教,基督教是在17世纪以后随着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才传到印度的。这与普雷斯特·约翰信中说印度居民信奉基督教不相符合。因此,“印度说”也难以令人置信。

四、虚构说。有的学者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普雷斯特·约翰其人,关于其人其国的那封来信完全是伪造的。一种意见认为,那封信可能是欧洲某个国家的一些僧侣凭想象编造出来的,其目的可能是想同拜占廷帝国的君主开个大玩笑。另一种意见认为,这封信很可能就是拜占廷帝国的皇帝曼奴依尔本人指使宫中文人编造的。因为这时拜占廷帝国的国势较前有所削弱,而曼奴依尔依然没有放弃保持旧的大国地位的幻想,他仿效查土丁尼,又提出了以君土坦丁堡为基地,恢复统治全世界的罗马帝国的计划。为了恢复东西方的统一,他协助亚历山大三世重登教皇之位,并向教皇提出联合各教会及消灭教会分裂的计划。那封伪造的信,很可能就是他为了实现其政治计划,在外交上施放的一个政治气球,以探测欧洲各国君主的政治态度。此说能否成立,也是值得研究的。

上述种种说法,似乎均有些道理,但又疑窦重重。历史上究竟存在不存在“普雷斯特·约翰”其人其国,这是一桩至今仍无法解开的历史悬案,尚须学界认真考辨。

法三亨利四世是“西班牙阴谋”的牺牲品揭谜

亨利四世是法国波旁王朝第一位国王,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原是法国南部那瓦尔的国君,胡格诺教徒的首领。在圣巴托罗缪之夜那场大屠杀中,他作为太后的乘龙快婿和刚刚改宗的天主教徒藏身卢浮宫而幸免于难。尔后,在法国两大教派的战争中,亨利再次改信胡格诺敦,成为胡格诺军队的统帅。华洛瓦王朝最后一个国王亨利三世与以吉斯家族为首的极端天主教势力闹翻以后逃出巴黎,与亨利·波旁联合围攻首都。但是亨利三世在军营中被一名修道土刺死,王位传给了亨利·波旁,是为亨利四世。1594竿,巴黎人同意他为国王,条件是必须改变信仰。亨利四世又戊了天主教徒,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为了巴黎,值得做一次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