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未解知识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19760600000015

第15章 趣味人体(11)

但在50年代以后,全世界的气候变得比以前暖和了,而人类身高增加的速度却一点儿也没有减慢。这又怎么解释呢?

不少科学家认为,人越长越高是由于孕妇和儿童的营养越来越好的结果。社会进步了,科学知识普及了,人们开始重视营养,维生素和蛋白质确实有促进肌肉和骨骼生长的作用。

但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最近几十年来,欧洲许多国家居民的营养并没有明显增加,但他们身高的增长速度却一直继续着。在日本,人们的营养水平还比不上美国,可日本人的身高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人。我们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营养水平是不能跟这些发达国家相比的,但我国青少年身高的增长速度却超过了欧洲人。所以,“人类营养增加”说也不能让人信服。

也有的学者推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电、电视、雷达、X光和微波等电磁辐射的增加,以及核辐射和来自宇宙空间的各种辐射,促进了人体的生长发育,人也就越长越高了。但至今没有这方面的可靠根据。一些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指出,人类身体增高的趋势早在多少年前就出现了,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电磁辐射、核辐谢,这又怎么解释呢?也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人体生长速度加快跟宇宙射线的辐射有什么联系。

还有科学家解释说,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改变了人类的生态环境,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人们的个子才越长越高了。

俄罗斯科学家布诺克,从遗传学角度提出了一个新奇的观点,他认为,人越长越高是由于“异地通婚”、“异族通婚”不断增加的缘故。不同的民族、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之间通婚,生下的孩子会比他们的父母高大。混血儿特别高大健壮,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一个不易察觉的事实:人们改变居住地点也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据日本科学家考察,搬迁到夏威夷群岛居住的日本人,比他们过去的同乡平均增高10厘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些不同的说法,到底谁是谁非?科学家们还在争论、研究之中。

人类为什么越长越高?人类的身高有没有极限?至今还是一个谜,只有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才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人类性别差异之谜

说到性,有趣的是,就在性科学十分发达的今天,科学家们甚至也无法完全肯定人类怎样在最初阶段会产生两性,而不是像有些物种那样仅仅是单性,或者是三性。

美国加州大学行为学家梅丽莎设计了个“玩具实验”。受试孩子年龄从2岁半到8岁不等,供他们选择的有警车、拼板和“巴比木偶”等玩具。在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之际,研究人员实录下他们的表情、取舍决定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梅丽莎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绝大多数父母、长辈以及幼儿园教师业已熟知的那些差异作为两个对照组,男孩们喜欢赛车和大卡车等,而女孩子更多为洋娃娃和过家家玩具所吸引。

但是,也有一批女孩始终如一地喜欢男孩子们玩的把戏。她们属于少见的遗传学反常。

至于这种反常是因为胚胎期造成的还是后天父母施加的影响所造成的,科学家们尚无定论。

此外,新一代的父母们也发现,尽管他们对女儿施予最佳的缝纫技术影响,然而却收效甚微,女孩仍沉溺于过家家,男孩则照旧疯于打仗游戏。归根到底,很可能天生本性远比教养和环境重要。

在医学方面,科学家们证实,对年轻人而言,男性患心脏病的可能比女性高若干倍,这是因为女性对紧张有更加节制的温和的生理学反应。

目前,有关性差异的研究几乎已经扩展到了生命科学的每一分支。比如,男人比女人更习惯用左手,反映了大脑右半球的支配作用。比较而言,女人多采用双耳均等地听,而男人则偏爱用右耳。

心理学试验证明,男人和女人是以各自有微妙差别的方式去观察世界。在男人的脑海中,物体以三维空间的立体方式运作,而女人则更善于用感情去理解图片和文字。这些差异反映了男女大脑功能的差异。

科学家们推测,或许出生前过量的睾丸素分泌促使大脑右半球产生了支配整个大脑的效力,从而导致惯用左手的现象发生?因为男孩的睾丸素水平一般比女孩高,所以这个原因被用来解释为何男孩惯用左手。

科学家们把寻找性行为差异的许多精力放在对下丘脑的研究上。动物实验已经发现,支配性功能的部位处于下丘脑的前部,且雄性略大于雌性。

然而这个“性功能支配”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发现,当一条雄鱼成为群鱼的“鱼王”时,脑中的这部分器官里的一些细胞显著膨胀,当它被夺去“鱼王”宝座时,这些细胞便明显萎缩。

华盛顿大学的神经外科学家乔治·奥吉曼的一系列实验引人注目,这些实验绘出了人脑中错综复杂的语言中心图。

一组复杂的性差异由此发现,低语言智商的男性是因为他们将其语言能力“置于脑后”,而女性则不论其语言智商的高低,一律将语言能力“聚于脑首。”

但即使这样,女性在智力循环的试验中仍无法与男性抗衡。约克大学的心理学家埃尔文和马里恩推断是环境久而久之的施压,使男性发展了更强的空间技能以成为出色的猎手。

于是两位学者设计了一个侧重于分辨和随后回忆物体位置的复杂的随机试验。受试者有一分钟的时间研究一张图画上包容的不相关物体,然后在另一张添加了许多物体的图画上划掉增加和被移动的部分。结果令人惊愕,女性一律胜过男性。

更使这两位心理学家大吃一惊的事实却是女性在来月经时,智力循环试验中的得分最高!特别是当她们的成绩提高了50%时,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处于最低点。其原因目前尚不明了。现在,这两位学者正在视觉试验中寻找是否有类似的性激素水平差异。

说来也怪,男性在试验中也有类似的性激素水平高低的反应。1992年11月,西安大略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的最新试验报告证明,在138例成年人的智力循环试验中,男性在其睾丸素水平最低的春天考试得分最高,睾丸素水平最高的秋天则相反。

男性体内性激素水平高低不仅有年循环,还有日循环。就男性而言,早晨4点时的睾丸素水平最高,下午8点时最低。所以有专家认为,性激素水平呈日循环性质的男性如要进行协商谈判之类事务,应当仅限于晚间时刻进行。

远从老祖宗的遗训,近就科学研究的忠告,不管是陈规陋习还是最新科技,无一不告诉我们男女有别,然而究竟别从何起,为何有别,的的确确是一个难解之谜。但目前,科学已经进一步证明,性激素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色盲的原因之谜

在富丽堂皇的电影院放映大厅里,观众们正在欣赏一部精彩的电影。他们不但被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也让五彩缤纷的颜色陶醉了。但也有极少数的人,辨认不清彩色影片中的鲜艳颜色,甚至有的人根本一点儿颜色也辨不出,在他们眼里,彩色电影跟黑白影片没有什么区别。

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明明是红灯亮了,可有些人还是往前闯,其实他们也不是一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但在他们眼里,无论红灯还是绿灯一律都是灰色的。

原来,这些人患有色盲症。他们缺乏正常的辨色能力。

色盲是怎么回事儿呢?这得先从颜色说起。

大自然的颜色,可以说是五光十色,千变万化。但一切千差万别的色彩,都离不开红、绿、蓝这三种基本色光。在人眼睛里的视网膜上,长着一种“圆锥细胞”,它对这三种色光有特殊的感觉能力,由于其他各种颜色都是由这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所以眼睛就能辨认出各种各样的颜色。

大自然的红花绿叶、蓝天白云,都能一目了然。

但有些人由于某种原因,缺乏辨别颜色的能力,就叫做“色盲”。不能辨别红色的,叫做“红色盲”;不能辨别绿色的,叫做“绿色盲”。对紫色不能辨别的,就叫“紫色盲”。

红绿两种颜色不能辨别的,就叫做“红绿色盲”。如果三种颜色都不能辨别,那就叫做“全色盲”。不过平时常见的是红色盲和绿色盲,紫色盲和全色盲就比较少见了。

据有关部门统计,世界上有大约8%的人患有色盲。其中大多数是男性,女性是很少有色盲的。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曾经进行过调查,我国男性色盲占5.5%,女性色盲占0.73%左右。

鲜为人知的是,色盲是由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首先发现和研究的。

在他28岁那年,他给妈妈买了一双袜子,当作圣诞节的礼物。可妈妈却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穿一双大红色的袜子呢?太鲜艳,太不合适了。”道尔顿以为是妈妈弄错了,就争辩说:“明明是灰色的袜子嘛,怎么说是红色的呢?”但别人都说袜子是红色的,道尔顿这才相信了。

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自己看是灰色的,别人看却是红色的呢?

道尔顿放下了手头的化学实验,仔细钻研起这种奇特的生理现象来。最后,他终于发现了色盲。

有色盲的人,不适宜从事需要辨别颜色的工作,像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上的驾驶员,因为这些职业需要辨别红绿灯,否则就会发生严重事故。另外,像军事、美术、印染、纺织、化学、医学、药学等工业,也需要辨别颜色,有色盲的人也是不能胜任的。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色盲是怎样得到的呢?它的原因是什么呢?

关于这一点,目前医生和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

一般认为色盲是先天遗传的。也就是说,父母有色盲,他们的孩子可能也会有色盲。然而,这只是一种推测,始终不是科学定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色盲产生的原因一定会被找到。

治病救人的闪电

人们从前总认为,雷电对生物是有害的。但世界各地发生的一些奇闻怪事,却表明雷电能促进生物的生长,甚至能给人带来健康。

美国有一位50多岁的男子,几十年来一直视力特别差,听觉也不好,走起路来步履艰难。1980年的一天中午,雷雨交加,当他出门归来,走到一棵树下的时候,突然一道闪电击中了那棵大树,大树顿时起火,他也被雷电击昏在地,连耳朵里戴着的助听器都被烧毁了。等他醒过来以后,稍微活动了一下,慢慢地站了起来,却发现自己能跟正常人一样走路了。他又惊又喜,又测试了一下自己的视力和听力,发现自己跟年轻的时候一样耳聪目明。专家们对这件事感到大惑不解,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和研究,可也找不到里面的奥秘。他们只好在体检报告上写上了“雷电使病人重获健康”这个结论。

就在这位美国人遭雷击而康复的同一年,印度也发生了这样的怪事儿。

1980年的一天晚上,印度一位老人正在家中独坐,他的双目因患白内障已经失明了。突然一声炸雷,他感到脑子被震动了约4分钟,于是老人就躺下睡了。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他马上感到发生了奇迹:他已经重见光明了。

医学专家们解释说,雷电所以能使盲目重见光明,可能是雷击时磁场作用,使不溶性蛋白质变成了可溶性蛋白质,从而扫除了眼睛里的“障碍”。

1984年7月10日,雷电又使我国辽宁鞍山市郊的一位老人复明。

这位老人名叫王小妹,当时已经85岁了。15年前,老人的左眼球因患青光眼被摘除,不久以后,右眼也失明了。7月10日这一天,一阵电闪雷鸣之后,老人突然感到眼前一片光明,而且能看清东西了。她的儿子听了还有点不信,就突然伸出双指举在妈妈面前。老人激动地说:“两个!”儿子惊喜地陪她来到大街上,大树、房子、行人、商店,老人全都指了出来。

儿子又带老人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原来老人那只右眼的晶体已经自动脱落,就像白内障病人作了一次成功的摘除手术一样。

眼科医生解释说,眼珠里的晶体应该是一个透明体,当晶体变混浊的时候,就会遮挡光线,称作白内障,严重的就会失明。只要结晶体脱位到玻璃体里或摘除晶体,眼睛就能看到物体了。

据老人回忆,她的眼睛曾经被竹竿撞过一下,可能造成部分韧带断裂。后来,又遭到强雷电的震动,进一步把韧带震回到玻璃体里,所以她的眼睛又复明了。

雷电使人眼睛复明的奥秘虽然被初步揭开了。但开头讲的那个男子为什么受雷击后变得健康了呢?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探索之中。

神针与经络

你见过医生给人针灸治病吗?

那些医生用小针在穴位上扎(这叫“针刺”),或者扎针之后,在针尾巴上裹点灸绒,再用火点燃(这叫“灸”)。这样扎上或灸上几次,病人的病就好了,痛就止了。人们赞誉它是神针!这种针灸疗法,是中国人的独创。不少洋人,看了都觉得纳闷,总是翘着大拇指问中国医生:“这是怎么回事?”

针灸,是门古老医学。在我们祖先还不会造铁的时候,就会用磨尖或者磨成带棱角的小石片来排脓放血,所以称它为“砭石”。后来我们的祖先能炼铜了,于是就制成了钢针;进入春秋战国时代,铁制的针开始出现。以后,这些小针越制越精,甚至还有银制的“金针”。这些东西,已经在发掘古墓中找到,和古书上记载的一模一样。

古人不仅用针灸治病,还告诉我们针灸为什么能治病的道理。这套道理很重要,这就是有名的“经络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