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未解知识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19760600000013

第13章 趣味人体(9)

据说,自古以来,九华山已有过7具肉身,其中最早的一具是开山祖师——地藏。据说地藏99岁圆寂,3年后,肉身不腐,现葬于“月身宝殿”内塔下。现在,大殿依然耸立,只是殿内到底有没有地藏肉身谁也说不清楚。除此以外有一位和尚不但肉身保存下来,而且对其生平还有据可查,那就是一名叫无瑕的和尚。无瑕生于明万历年间,106岁时圆寂。圆寂3年9个月后,人们在他坐化的东崖峰山洞,发现了他的肉身和他用自身血和金粉调和写的经卷。为保护其肉身,1966年8月,几位和尚将其藏在寺外的一个土坑里,下垫砖头,中间用铁棍撑住,上面盖上石板,一放就是11年。1977年4月,经有关部门批准,人们将石板揭开,发现里面已被泥土埋住,但出人意料,肉身竟完好无损。

肉身为何在九华山不腐?人们现在还不能作出任何可以令人信服的解释。因为一般说来,九华山地区不具备产生木乃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人们只好作种种猜测。

人临死时会看到些什么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站,无论人多么高寿,最后也不免一死。当一个人咽气的一刹那,他最后想到的是什么?脑海中浮现的最后图景是什么?……为了解答这些问题,7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医学专家雷蒙德·摩迪采访了数十名“死”而复生的人,得到了濒死经验的大量材料,写成一本纪实性小册子。尽管那些“复活者”的“死亡之行”千奇百怪,所回忆的重点也因人而异。但总的来看,他们的论述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摩迪以第三人称作了一个典型的概述。

“他已经奄奄一息,极度痛苦中听到医生宣布他死亡的话音。一阵刺耳的噪音传来,好似铃声当当地响,或像飞虫嗡嗡地叫,同时他觉得自己非常快速地穿过一条长长的黑暗隧道。然后他突然发现远处有自己的身影,他注意到自己‘躯体’还在,但完全不是原来那个了。不一会儿,他碰上了已故亲友的‘灵魂’,他们给他看全景‘录相’——他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在眼前一幕幕闪过。他想还没到死亡的时候,他应回到人间,不知怎么的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又回到自己的躯体上……”

多么神奇的死亡体验!这是那些人在胡说八道吗?不是的。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死亡体验(或称“濒死经验”)实际上是一个人在弥留之际的幻觉,是大脑细胞在心跳、呼吸终止后延续工作的结果。

那么,那些奇异的幻觉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许多医学专家认为是某些药物引起了人的幻觉。用于急救的药物中可能有几种会致幻,例如环已酮,是一种用于静脉注射的麻醉剂,会使人产生脱离躯体的感觉,对自身的知觉丧失了,仿佛与现实世界分离,而当病人恢复知觉后,脑海中留下的则是幻觉影像或是非常生动的“死亡之梦”。然而,有些人临“死”前并没有使用任何药物,同样出现了幻觉。对此有人从生理学角度作了解释,认为人濒死时大脑缺氧,人体处于严重的紧张状态,幻觉一定是垂死的大脑最后工作失常的反映。可是这一解释并非无懈可击,因为某些濒死现象发生时并没有出现生理上的紧张状态。于是,有人试图借助神经学解开这个谜,认为垂死者的神经系统因发生故障而失常,脑海中闪现出异常生动的三维幻象或具有时间扭曲感。

科学家还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这样的观点:濒死经验是一个人在弥留之际的主观体验,而这种体验受到各自的死亡心理的左右,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幻觉或梦幻。在各种说法中,这种观点相比较令人信服,但是,究竟哪种说法正确,迄今仍是一个谜。

为什么有的人“死不瞑目”

死亡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形容一个人死去,有时会说:“他永远闭上了双眼。”是的,人去世时一般都会闭上眼睛。但是,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人死了,眼睛不闭合,这就是成语中说的“死不瞑目”。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会说,这是因为死者生前有的事没有办完,不放心;也有人说他死前没有见到某某亲人,他在等待亲人的来临;或者说这个人死得冤、不甘心等等。

事实上,所谓“死不瞑目”绝不是什么鬼魂显灵,而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我们知道,人活着的时候,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大脑指挥的,眼睛的闭合也不例外。人死之后,心脏停止了跳动,呼吸也停止了,大脑神经细胞得不到氧气,也很快死亡。大脑死亡后,一切思维活动都停止了,就无所谓爱和恨了,也不会再有什么心事。某些人之所以会“死不瞑目”,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尸僵现象,具体地说这与死者患病情况和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情况,都有一定关系。

医学上的尸僵是指人体死亡后,因为新陈代谢消失,体内由于乳酸等积蓄过多和三磷酸腺甙分解等原因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引起尸体肌肉的强直性收缩。尸僵是在人死了几十分钟到6个小时后发生的。一般都是先从头面部开始,沿着颈部、上肢、躯干和下肢发生的。人在活着的时候,眼睛能够开合,是靠眼轮匝肌和上睑提肌的作用。出现尸僵后,眼轮匝肌和上睑提肌都不再起作用了,因此眼睛的开合都固定在生前的状态。

人死之后是否“死不瞑目”,与其肌肉的收缩能力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死者肌肉丰满,在尸僵时肌肉收缩力比较强,尸僵后眼睛就睁得大,反之就小。有些眼睑肌收缩不明显,人们认为是合上眼睛,即所谓“瞑目了”,其实它并没有完全合拢。因此,“死不瞑目”是人体生理的正常现象,与鬼魂之类毫无关系,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语言之谜

病房里住着两个奇怪的病人。

他们不是哑巴,不痴也不傻。就是不会说话。

是不是他们从来就不会说话?

不,这是最近才出现的病症。

第一个病人是位老先生。他能听懂别人的话,看懂别人写的字,却不会用说话、也不能用写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只能像个一二岁的孩子,发简单的音,连一个完全的句子都说不上来。第二个病人是个小伙子。他原先能说又能写,现在是既听不懂别人的话,也看不懂别人写的字,只会呆呆地看着你。

医生说,他们是管说话的脑子——也就是称为“语言中枢”的地方出了毛病。

噢,原来是这样!

语言,究竟归谁管

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人的大脑分为两半,但功能没有什么两样。直到后来有位科学家提出:人的说话,只由半边大脑控制。可是这话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样过了30多年,一位法国医生,遇到了几个脑子有病、不会说话的病人。病人死后,这位医生打开病人的脑子检查,发现毛病出在左半大脑。不久,又有位医生证实了这点。于是大家认为左半大脑有“语言中枢”,左半大脑有病或者受伤的人,主管说话的部门受到破坏,他们就不会说话。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两位病人,也正是左半大脑有病。

那么,两位病人的症状为什么不相同呢?这是因为病变的部位,虽然都在左半大脑,但具体位置并不相同的缘故。

在这之后,不少医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右半大脑的损害,也可以引起病人不能说话(医生称之为“失语”),只不过左半大脑损害引起的失语多,右半大脑损害引起的失语少(大约要少一半的样子)。

医学家原来以为人的语言中枢在左半大脑,右半大脑不管人的说话,医学家还给这半边大脑起了个绰号:“沉默的右半大脑”。没想到,右半大脑实际上也不全都是沉默的“哑巴”。这下把医学家弄糊涂了。

细心的医学家还发现,用右手写字、拿筷子的人,他们的语言中枢,多半在左半大脑;而左撇子的语言中枢,往往在右半大脑。这一来,又给医学家增加了新的难题:为什么左利和右利,又和语言中枢的位置发生了关系?这中间究竟存在什么奥秘?

弄不明白的问题

1935年,有一位神经外科医生,报道了一个女性病人的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是位47岁的中年妇女,她是右利,脑的左半大脑皮层得了病。医生把她的左半边大脑皮层切掉了。手术前,她不会说话,照理切掉左半边脑,她应该仍旧不会说话。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等她从麻醉中醒来,问她一些话,她马上能用简单的一个字来回答,还说得相当清楚。而且,以后的话还一点点在增多,不幸的是,她在手术3周后就死了。不然,她的语言恢复可能会相当惊人。

这是什么原因?

显然,她的右半大脑在起作用。是不是失掉了左半大脑的语言中枢之后,右半大脑就会慢慢地建立起管理语言的部门。当然,这只是推想。究竟是谁在主管“说话”这件事,具体的位置又在哪里,科学家还不清楚。

再有一点,也很有意思。同时也让医学家觉得非常纳闷:一个人要学商种语言,那么,大脑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是两种语言全由一半大脑管,还是各管一种语言?有位科学家就这个问题,对说希伯来语的孩子进行了研究。这些孩子的母语是希伯来语,它由左半大脑在管理。到二年级学英语时,却由右半大脑在主管;到了四年级,英语已学习两年之后,这个主管部门却又从右半大脑转到左半大脑。

于是,科学家认为,学习第二种语言时,大脑会让右半边先来承担,等到学习入了门,又会转变过来,全归原来的语言中枢来管。似乎大脑在做着巧妙的安排,开始时不让左半大脑既负担母语的学习,又要承担第二种语言的学习,这样会使左半大脑太累,把两种语言弄混了,所以把任务先交给了另一侧大脑。这种推想没有一种科学依据,当然只能永远是推想或者猜测。

这又是一个眼前无法弄清的难题。

人类说话的历史已有几万年了,可是对它的了解、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好些问题还没有答案。

恶性肿瘤自行消退之谜

癌症是危害人类的凶恶病魔。全世界每年有500万以上人的被它夺去生命。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约有10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32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恶性肿瘤。遗憾的是,它是一种难治愈的疾病,人类现在还不能够彻底征服它。

癌症跟其他疾病不同,它的致病原因纷繁复杂。人们已经知道的1100多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都能引起癌症。香烟里苯芘、隔夜饭菜中的亚硝胺会致癌;放射线、长期摩擦和热的刺激会致癌;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也会致癌。在这些致病因素中,病毒是引起癌症的头号嫌疑犯。而一些消化道的癌瘤跟遗传有关。约有五分之三的癌症患者在生病以前,都有精神紧张、过度抑郁以及严重精神打击的历史。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低下也容易引起癌症。人们还在细胞核中发现了导致肝癌的相关基因。

癌症的病势凶险,发展较快,变化奇多。人体正常细胞的发育增殖受到体内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内的程序的控制。人患了癌症以后,肿瘤细胞形态、代谢和功能异常,它们群集在一处,不再安分守己,从原发部位开始,无限制地生长、扩展。很多人在发现自己患有癌症的时候,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了。癌肿块会压迫、浸润周围的器官,阻塞管腔,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器官功能,导致机体衰竭。肿块压迫局部会引起疼痛;肿瘤产生毒素导致发热,肿瘤攫取营养,使人的体力极度消耗。不安分的癌细胞容易脱落,它会随着淋巴液、血液“漂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在那里形成新的肿瘤——转移癌,造成机体的更多损害,最后夺去人的生命。

令人不解的是,在医学史上也有恶性肿瘤自行消退的病例。

1967年3月,英国的一位工人因肠癌发作被送进医院。病人昏迷不醒,医生检查之后告诉他的家人,他随时都可死亡,要尽快给他准备后事。家属们听了泣不成声。病人昏迷了两天,第3天早晨醒过来的时候,他说肚子很饿,吃了一些东西。到了月底,他自己感觉好多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肠癌就不可思议地自行消退了。

这种癌瘤自行消退的病例虽然罕见,但并不是绝无仅有的事。

早在14世纪的时候,有一位年轻的僧侣名叫佩里格林,他的腿上生了癌,但癌瘤却在手术之前突然消失了。从此,有人把自行消退的肿瘤叫做“佩里格林肿瘤”。

20世纪初,美国一位叫威廉·科利的外科医生,通过仔细观察之后发现,癌瘤在自行消退之前,病人差不多都受过细菌感染,发过高烧。他认为,癌瘤自行消退可能跟病菌感染有直接关系。科利医生系统地研究了100多例相似的病例,其中有一位患了不能动手术的颈癌病人,肿瘤突然消失了。在消失之前病人曾感染过急性丹毒,这引起了科利的注意,他进一步做了试验。

科利拜访了一位病菌学家,从他那里得到了链球菌丹毒菌培养液。这种培养液有很强的感染力。结果,一个颈癌患者很快得到感染,几天之后,肿瘤真的完全消失了!

但科利意识到,使用活菌培养液作为疫苗,对病人是非常危险的。经过反复试验,他改用经过过滤的链球菌培养液和粘质沙雷氏菌培养液制成的混合液,这样对人体比较安全,而且还能引起癌症患者因感染而发烧。人们后来把这种混合制剂称为“科利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