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景岳全书
19759700000205

第205章

《济生》乌梅丸 方在固阵。治大便下血。

神授散 方在因阵。治传尸痨虫。

《宝鉴》川楝散 治诸疝、小肠气。

木香 小茴香(盐炒,各一两) 川楝子(一两,用巴豆十五粒打破,同炒黄,去巴豆不用)上为末。空心酒下二钱。

荔核散 治疝气阴核肿大,痛不可忍。

大茴香(炒) 沉香 木香 青盐 食盐(各一钱) 川楝肉 小茴香(各二钱) 荔枝核(十四枚,用新者,烧焦裂)上为细末。每三钱,食前热酒调服。

《经验》苍术散 治下元虚损,偏坠,肾茎痛楚。

真茅山苍术(六斤,分六制,一斤用老米泔水浸二日夜;一斤酒浸二日,切片晒干;一斤用斗子青盐半斤,同炒黄色,不用盐;一斤用小茴香四两,同炒黄色,去茴香不用;一斤用大茴香四两,同炒如前;一斤用桑椹二斤,取汁拌制,晒干)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酒下。

《宝鉴》天台乌药散 治小肠疝气,牵引脐腹疼痛。

乌药 木香 茴香(炒) 良姜(炒) 青皮(各半两) 槟榔(二个) 川楝子(十个) 巴豆(七十粒)上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加麸炒黑,去麸及巴豆不用,其余共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下,甚者姜酒下。

《百选》桃仁膏 治气血凝滞,疝气,膀胱小肠气,痛不可忍。

桃仁(炒,去皮尖) 大茴香(炒)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白二寸煨熟,蘸药细嚼,空心热酒下。

《局方》守效丸 治 疝不痛者之要药。

苍术 南星 白芷 川芎 山楂 半夏 枳实(一云橘核)上等分为末,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盐汤下。有寒,加茱萸;有热,加山栀子;又或加青皮、荔枝核。

来复丹 治伏暑泄泻,里寒外热,其效如神,及治诸腹痛疝气,小儿惊风。

硝石(一两,同硫黄为末,入瓷盘内,用微火炒,以柳枝搅结砂子,火不可大,恐伤药力;再研极细,名二气末) 舶上硫黄(一两) 五灵脂(澄去砂) 橘红 青皮(各二两,一作各二钱)太阴玄精石(一两)上为末,醋糊丸,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伏暑闷乱,紫苏汤下。大人疝气诸痛,悉宜服之。小儿惊风欲绝,研碎,米汤下。

《卫生》润肠汤 治大便燥结不通。

生地黄 生甘草 熟地黄 当归尾 大黄(煨,各五钱) 桃仁 麻子仁(各一钱) 红花(五分)上用水二盏,煎一盏,空心服。

通幽汤 治大便燥结坚黑,腹痛。

熟地 生地 归梢 红花 桃仁泥 大黄(各一钱) 升麻(二分)水一钟半,煎服。古方加麻仁、甘草,即名润燥汤。

(东垣)导滞通幽汤 治幽门不通,气不升降,大便闭塞。凡脾胃初受热中,多有此证,治在幽门,以辛润之。

升麻梢 桃仁泥 归身(各一钱) 炙甘草 红花(各三分) 熟地 生地(各五分)水二钟,煎一钟,调槟榔末五分,稍热服。

(河间)浓朴汤 治大便气秘不通,不能饮食,小便清利者,谓之虚秘,此汤主之。盖实秘者物也,虚秘者气也。

浓朴(一钱半) 白术(二钱) 半夏 枳壳 陈皮 甘草(各一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三枚,煎八分,食远服。如不通,加大黄一钱。

《会编》皂角散 治大小便关格不通,经三、五日者。

大皂角(烧存性)上为末。米汤调下。又以猪脂一两煮熟,以汁及脂俱食之。又宜以八正散加槟榔、枳壳、朴硝、桃仁、灯心、茶叶煎服。

《良方》三仁丸 治大肠有热,津液竭燥,大便涩。

柏子仁 松子仁 火麻仁(各一两)上研匀,用黄蜡半两溶化和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下;未快,加数服之。

脾约丸 方在攻阵。通大便秘结。

(东垣)润肠丸 治胃中伏火,大便秘涩不通,不思饮食,或风结血秘,皆须润燥和血疏风,则自通矣。

归梢 大黄(煨) 羌活(各五钱) 麻仁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上以二仁另研为泥,外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一方有皂角仁、秦艽各五钱。

《济生》苁蓉润肠丸 治发汗利小便,致亡津液,大腑秘结,老人虚人宜服。

肉苁蓉(酒浸,焙,二两) 沉香(一两,另研)上为末,取麻子仁捣烂,和水取汁打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饮或酒送下。

益血润肠丸 治老人大便燥结。

熟地黄(六两) 杏仁(炒,去皮尖) 麻仁(各三两,以上三味同杵膏) 枳壳(麸炒) 橘红(各二两) 肉苁蓉(酒洗去甲) 阿胶(炒,各一两) 苏子 荆芥(各一两) 当归(三两)上以后七味为末,同前三味膏和杵千余下,仍加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白汤或酒下。

搜风顺气丸 治痔漏风热闭结,老人燥秘等证。

车前子(两半) 大麻子(微炒,二钱) 大黄 (五钱,半生半熟) 牛膝(酒浸) 郁李仁 菟丝子(酒浸) 枳壳 山药(各二钱)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

《圣惠》搜风顺气丸 治风气香港脚,凡老人小儿血热风热而大便秘结者宜服。

车前子(两半) 大麻仁(微炒,去壳) 郁李仁(炮,去皮) 菟丝子(酒浸煮) 牛膝(酒浸一宿) 干山药(各一两) 白槟榔(一两) 枳壳(麸炒) 防风 独活(各八钱) 大黄(五钱,半生半熟)炼蜜丸,小豆大。茶酒汤任下,早晚各一服。

地髓汤 治死血作淋,痛不可忍,及五淋小便不通,茎中痛甚欲死。一名牛膝膏,又名苦杖散。

牛膝(不拘多少)或用一两捶碎。以水二钟,煎浓汁一钟,去渣,日三服。又法入麝香少许,空心服。或单以酒煎亦可。

牛膝膏 治死血作淋。

桃仁(去皮尖) 归尾(酒洗,各一两) 生地黄(酒洗) 赤芍药(各两半) 川芎(五钱) 牛膝(去芦,四两,酒浸一宿)上 咀。用好水十钟,炭火慢煎至二钟,入麝香少许,分四次空心服。如夏月,须用冷水换浸之,则不坏。

《经验》琥珀散 治老人虚人小便不通,淋涩。

琥珀(为末) 人参(煎汤)空心,以人参汤调服琥珀末一钱。

导赤散 方在寒阵。利小肠热涩。

万全木通汤 治小便难而黄。

木通 赤茯苓 车前叶 滑石(各二钱) 瞿麦(一钱)水一钟半,煎七分,食前服。

葱白汤 治小便卒暴不通,小腹胀急,气上冲心,闷绝欲死。此由暴气乘膀胱,或因惊忧气无所伸,冲逆胞系,郁闭不流。

陈皮(三两) 葵子(一两) 葱白(三茎)上 咀。用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云每服五钱,葱白三茎,水煎服。

(东垣)清肺饮子 治渴而小便不利,邪热在上焦气分也。

茯苓 猪苓 泽泻(各一钱半) 车前子 琥珀 木通 瞿麦 蓄(各一钱) 通草灯心(各五分)水二钟,煎一钟,食远服。

半夏丸 治湿痰流注、白浊,神效。

半夏(制) 猪苓(等分)上为末,神曲糊丸服。按:此方与《本事》猪苓丸同意,详固阵。

《良方》醍醐膏 治消渴。

白砂蜜(五斤) 砂仁(为末,半两) 乌梅(一斤,捶碎。用水四大碗,煎一碗,去渣)上入砂锅,慢火熬赤色成膏,取下放冷,加白檀细末三钱,麝香一字,搅匀,以瓷器收贮密封。冬月沸汤调服,夏月凉水亦可。

无择养荣汤 治五疸虚弱,脚软心悸,口淡耳鸣,微发寒热,气急,小便白浊,当作虚劳治之。

人参 黄 白术 当归 甘草(炙) 桂心 陈皮(各一两) 白芍药(三两) 生地黄 茯苓(各五钱) 五味子 远志(各三钱)上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三枚,煎七分,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