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景岳全书
19759700000142

第142章

癫痫(三十四)

钱仲阳曰:小儿发痫,因血气未充,神气未实,或为风邪所伤,或为惊怪所触,亦有因妊娠时七情惊怖所致。若眼直目牵,口噤涎流,肚膨发搐,项背反张,腰脊强劲,形如死状,终日不醒,则为 矣。凡治五痫,皆随脏治之,每脏各有一兽之形,通用五色丸为主,仍参以各经之药。发而重者死,病甚者亦死,如面赤目瞪,吐舌啮唇,心烦气短,其声如羊者曰心痫。血虚者用养心汤;发热饮冷为实热,用虎睛丸;发热饮汤为虚热,用辰砂妙香丸。面青唇青,两眼上窜,手足挛掣反折,其声如犬者曰肝滴。肝之虚者,用地黄丸;抽搐有力为实邪,用柴胡清肝散;大便不通,用泻青丸。面黑目振,吐涎沫,形体如尸,其声如猪者曰肾痫,用地黄丸、紫河车丸之类。肾无泻法,故径从虚治之。面如枯骨,目白反视,惊跳反折,摇头吐沫,其声如鸡者曰肺痫。

肺气虚者,用补肺散:面色萎黄者,土不能生也,用五味异功散;面色亦者,阴火上冲于肺也,用地黄丸。面色萎黄,目直腹满,自利,四肢不收,其声如牛者曰脾痫,用五味异功散;若面青泻利,饮食少思,用六君子加木香、柴胡。若发热抽掣仰卧,面色光泽,脉浮者,病在腑,为阳证,易治;身冷不搐覆卧,面色黯黑,脉沉者,病在脏,为阴证,难治。凡有此证,先宜看耳后高骨间,若有青脉纹,先抓破出血,可免其患。此皆元气不足之证也,须以紫河车丸为主,而以补药佐之。设若泛行克伐,复伤元气,则必不时举发,久而变危,多致不救。又有惊痫、风痫、食痫三种。治惊痫,宜比金丸、茯神丸、钱氏养心汤、辰砂妙香散、清神汤、虎睛丸之类主之。风痫用钱氏牛黄丸、消风丸、星苏散之类主之。食痫用妙圣丹主之。

薛立斋曰:妊娠若遇惊恐,则必内应于胎,故一月足厥阴脉养,惊则肝有病;二月足少阳脉养,惊则胆受病;三月手少阴脉养,惊则心受病;四月名为离经;五月足太阴脉养,惊则脾受病;六月足阳明脉养,惊则胃受病;七月手太阴脉养,惊则肺受病;八月手阳明脉养,惊则大肠受病;九月足少阴脉养,惊则肾受病。是脏腑纳气于丹田,自肝至肾,十经滋养而生,此则胎中所致也。若既生之后,或惊怪所触,或乳哺失节,或乳母饮食起居,六淫七情,脏气不平,亦致是证。须察见证属于何经,更别阴阳,以调补脾胃为主,否则不时举发,甚至不救。

癫痫(三十四)

薛氏治一小儿,患前证,吐痰困倦,半饷而苏,诸药不效,年至十三而频发。用肥浓紫河车生研烂,入人参、当归末,捣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日进三五服,乳化下。一月渐愈。又佐以八珍汤全愈。

又一儿七岁发惊痫,令其恣饮人乳后,发渐疏而轻。至十四复发,用乳不效,亦用河车丸数具而愈,常用加减八味丸而安。后至二十三岁复发而手足厥冷,仍用前法,佐以八味丸、十全大补汤而痊。

又治数小儿,皆以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六味、八味等丸,相间用之,皆得全愈。

癫痫诸经义及大人证治诸法,俱详载癫狂门,所当参阅。

溺白(三十五)

小儿便如米泔,或溺停少顷变作泔浊者,此脾胃湿热也。凡饮食不节者多有此证,然亦有气虚下陷而然者。若脉证兼火者,当清利,宜导赤散,或四味肥儿丸。若饮食过伤兼胀滞者,宜保和丸、大安丸。若形气不足,或黄瘦,或呕泄者,宜五味异功散,或四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若肝肾火盛,移热膀胱者,必兼痛涩烦热,宜七味龙胆泻肝汤。若脾胃本虚而复兼湿热者,宜四君子汤加炒黄连。若止见溺白而别无烦热脉证,则但节其生冷水果及甘甜等物,不久自愈。切不可因其溺白,而过用芩、连、栀子之类,多致伤脾而反生吐泻等证,渐至羸败者,是皆误冶之害也,不可不察。

变蒸(三十六)

巢氏云:小儿变蒸者,以长血气也。变者上气,蒸者体热。钱仲阳曰:变者,易也。小儿在母腹中,乃生骨气,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之后,即长骨脉、脏腑之神志,自内而长,自下而上。

故以生之日后三十二日一变蒸,即觉情志有异于前,何也?长生意志脏腑故也。何谓三十二日长骨添精神?盖人有三百六十五骨节,以应天数,内除手足中四十五碎骨外,共有三百二十数,自下生骨,一日十段而上之,十日百段,而三十二日计三百二十段为一遍,亦曰一蒸。凡一周遍,乃生虚热诸病,如是十周,则小蒸毕也。故初三十二日一变,生肾志;六十四日二变一蒸,生膀胱;九十六日三变,生心喜;一百二十八日四变二蒸,生小肠;一百六十日五变,生肝哭;一百九十二日六变三蒸,生胆;二百二十四日七变,生肺声;二百五十六日八变四蒸,生大肠;二百八十八日九变,生脾;三百二十日十变五蒸,生胃,此所谓小蒸毕也。又手厥阴经为脏,手少阳经三焦为腑,此一脏一腑俱无状,故不变不蒸也。太仓云:气入四肢,长碎骨,于十变后六十四日为一大蒸,计三百八十四日,又六十四日为二大蒸,计四百四十八日,又六十四日为三大蒸,计五百一十二日,至五百七十六日变蒸既毕,儿乃成人也。变者,生五脏也;蒸者,养六腑也。每经一变一蒸,情态即异,轻则发热微汗,其状似惊;重则壮热,脉乱而数,或汗或吐,或烦啼躁渴。轻者五日解,重者七八日解,其候与伤寒相似。其治法,平和者微表之,实热微利之,用紫霜丸、黑散子、柴胡散。有寒无热,并吐泻不乳多啼者,当归散、调气散主之。

薛立斋曰:《全婴方论》云:变蒸者,以长气血也。变者上气,蒸者发热也。轻则体热虚惊,耳冷微汗,唇生白泡,三日可愈。重则寒热脉乱,腹痛啼叫,不能乳食,食即吐 五日方愈。古方以黑散子、紫霜丸主之。窃谓此证,小儿所不免者,虽勿药可也,况前药乃属峻厉,非惟脏腑不能胜,抑且反伤气血,慎之,慎之!余尝见一小儿,至二变发热有痰,投以抱龙丸一粒,卒至不救,观此可验矣。若不热不惊,略无证候而暗变者,盖受胎气壮实故也。

景岳曰:小儿变蒸之说,古所无也,至西晋王叔和始一言之,继自隋、唐巢氏以来,则日相传演,其说益繁。然以余观之,则似有未必然者,何也?盖儿胎月足离怀,气质虽未成实,而脏腑已皆完备。及既生之后,凡长养之机,则如月如苗,一息不容有间,百骸齐到,自当时异而日不同,岂复有此先彼后,如一变生肾,二变生膀胱,及每变必三十二日之理乎?又如小儿之病与不病,余所见所治者,盖亦不少,凡属违和,则不因外感必以内伤,初未闻有无因而病者,岂真变蒸之谓耶?又见保护得宜,而自生至长,毫无疾痛者不少,抑又何也?虽有暗变之说,终亦不能信然。余恐临证者有执迷之误,故道其愚昧若此,及如前薛氏之戒,皆不可不察也。明达者以为然否?

小儿下论列方(三十七)

理中汤(热一) 理中丸(同上)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养中煎(新热四) 温胃饮(新热五)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理阴煎(新热三) 胃关煎(新热九) 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加减八味丸(补一二二) 六君子煎(补五) 归脾汤(补三二)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八珍汤(补十九) 白术散(和三十) 人参养营汤(补二一) 生脉散(补五六) 逍遥散(补九二) 人参养胃汤(小四一) 参姜饮(新热八) 团参散(小三五) 人参安胃散(小四二) 益黄散(和十九) 大营煎(新补十四) 三阴煎(新补十一)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五味异功散(补四) 参苓散(补五三) 安神丸(寒一四三) 当归六黄汤(寒六四) 茯神汤(小六十) 清神汤(小六一) 六味异功煎(新热七) 虚晴丸(小百一) 调牛汤(小二) 调中丸(小三) 六味回阳散(新热二) 调中丸(小三) 和中丸(和八七 八八) 保和丸(小三五) 六安煎(新和二) 参术二陈煎(新和四) 芍药枳术丸(新和十六) 二陈汤(和一) 大健脾丸(和八五) 大安丸(小三六) 启脾丸(和八六) 和胃饮(新和五) 排气饮(新和六) 大和中饮(新和七) 小和中饮(新和八) 竹茹汤(和一二一) 地黄清肺饮(小六九) 五苓散(和一八二) 泻黄散(寒五七) 钱氏养心汤(小五九) 四苓散(和一八七) 胃苓汤(和百九十) 朱砂安神丸(寒一四二) 益元散(寒百十二) 小厘清饮(新和十) 辰砂妙香散(固十五) 兰香散(小百十) 玉泉散(新寒十五) 东垣清胃散(寒五四) 柴胡散(小二一) 赤散(寒一二二) 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 星苏散(小二四) 香连丸(寒百十三) 五物香薷饮(和百七十) 比金丸(小百) 消风丸(小百四) 十味香薷饮(和一七一) 妙圣丹(小百五) 紫河车丸(小百九) 橘皮竹茹汤(和一二二) 消食丸(小三七) 胡黄连丸(小一二二) 藿香安胃散(热七) 黄连丸(小一三一) 如圣丸(小二六) 竹叶石膏汤(寒五) 紫霜丸(小百三十) 木香丸(小百二十) 龙胆泻肝汤(寒六三) 白饼子(小三九) 地龙丸(小八五) 钱氏牛黄丸(小九二) 黑散子(未收) 赤金豆(新攻二) 四味肥皂丸(小百十一) 马鸣散(痘一三八) 大芦荟丸(小百十五) 大芜荑汤(小百八) 搽牙散(痘一三五) 白粉散(外一九六) 圣术煎(新热二五) 雄黄散(痘一三三) 神香散(新和二十) 助胃膏(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