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19723400000018

第18章

無見頂相好。鼻高孔不現好。眉如初月好。耳輪輻相好。身堅實好。骨際如鈎鎖好。身廻如象王好。行時足去地四寸而印文現好。爪如赤銅色好。膝骨堅著圓好。身清潔好。身柔輭好。身不曲好。指纖圓好。指文藏覆好。脉深不現好。踝不現好。身潤澤好。身自持不逶迤好。身滿足好。容儀備足好。容儀滿足好。住處安無能動好。威振一切好。一切樂觀好。面不長大好。正容貌不撓色好。面具滿足好。唇色紅潤如頻婆果好。言音深遠好。臍深右旋圓妙好。身毛紺青光澤好。手足圓滿好。手足如意好。手文明直好。手紋深長好。手文不斷好。一切惡心眾生見者和悅好。面廣殊妙好。面如滿月好。隨眾生意和悅與語好。毛孔常出妙香好。口出無上香氣好。容儀如師子王好。進止如象王好。行法如鵝王好。頭如摩陀那果好。一切身分具足好。四牙白利好。舌相長廣赤色好。舌薄微妙好。身毛紅色好。身毛輭淨好。眼秀廣長好。孔門相具好。手足赤白如蓮華色好。臍厚不出好。腹形不現好。細腹方正好。身不傾動好。身持厚重好。其身長大好。身長殊妙好。手足軟滑好。四邊圓光各一丈好。光明照身而行好。等視眾生好。不輕眾生好。隨眾生音聲不增不減好。說法不著好。隨眾生語言說法好。發音報眾好。次第有因緣說法好。一切眾生不能盡觀德相好。觀無厭足好。首髮修長好。首髮齊整不亂好。髮旋堅固永無斷落好。髮色青珠光滑好。手足有德相好。如上相好。皆是多生清淨持戒所感也。

神通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

外道六師

一。富蘭那迦葉。二。末伽梨。俱舍梨。三。刪闍耶毗羅胝。四。阿耆多翅舍欽婆羅。五。迦羅鳩陀迦旃延。六。尼犍陀闍提子。

跋陀尊者

秦言善教。

行解

泯解而修曰行。心明朗照曰解。

修不淨觀

亦名九想觀。一。肨脹想。二。青瘀想。三。壞想。四血塗漫想。五。膿爛想。六。蟲噉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燒想。禪門云。觀想他身。治外貪故。

愛見為本

心之纏綿不已曰愛愛為思惑本。見為見惑本。

生相無明

謂等覺後。一品生相無明惑也。

修食不淨觀

如笈多曰。當觀一切法。猶如涕吐也。

三解脫門

謂空。無相。無願。

摩訶衍

此云大乘。

五逆

逆則不善。謂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羯磨轉法輪僧。

音朕。鴆毒酒也。

音批。砒霜。石藥。

怕平聲。花也。

緣起

雞園

西域有雞頭摩寺。去鹿苑不遠。故大佛頂經云。我在鹿苑。及與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

談常扶律

釋籤云。以彼經部。前後諸文。扶事說常。若末代中諸惡比丘破戒。說於如來無常。及讀誦外典。則竝無乘戒。失常住命。賴由此經。扶律說常。則乘戒具足。故號此經為贖常住命之重寶也。

師資

師有匠成之能。學者具資稟之德。

弟子

南山云。學在我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

摩訶迦葉

此云大龜氏。姓也。先代學道。靈龜負僊圖而應。從德命族。名畢鉢羅。父母禱樹神而生故。或翻飲光。身光亦能暎物故。

阿難

此云慶喜。

末田地

此云中阿難。

商諾迦

此云自然服。西域聖人出。九枝秀草生。師生草出。自然成衣故。

曇無德

此云法正。是毱多弟子。四分律主也。

曇摩迦羅

此云法時。天竺沙門。始依四分。十人受具。遙依法正。

法聰

四分標釋云。元魏孝文時。本學僧祗。因考受戒體。始闡四分。遙承法時。

道覆

聰之弟子。最初撰疏科六卷。以釋四分。

惠光

初從佛陀禪師出家。陀曰。此子宜先聽律。律是慧基。非智不奉。若初從經論。必輕戒網。由是依覆通四分律。撰疏十卷。

道雲

從光受學。撰疏鈔九卷。判釋廣文。

道洪

從雲受學。亦撰疏文。

智首

稟戒之先。於古佛墖前。預祈顯驗。蒙佛摩頂。身心泰然。方知感戒。及尋律部。多會其文。從洪受學。撰疏二十卷。

南山道宣

南山。即終南山名。距長安八十里。在扶風武功縣。其山北來。勢終南故。或名中南。關中記云。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律祖諱道宣。字實相。京兆錢氏子。父吏部尚書。母夢梵僧語之曰。所孕者。粱時僧祐律師也。及長。依日嚴頵公出家。年二十。依首師進具。親從學律。居中南紵麻蘭若。宗承首法。撰行事鈔。建南山宗。燒戒定香。行般舟行。前後總二十會。常感天人送饌。侍衛修行。唐高宗乾封二年丁卯。十月三日入滅。眾聞天人同聲請師歸彌勒內院。穆宗讚曰。代有覺人。為如來使。龍鬼歸降。天人奉侍。聲飛五天。辭驚萬里。金烏西墜。佛日東舉。稽首歸依。肇律宗主。懿宗朝諡號澄照大師。詔天下寺院。圖形供奉。

允堪

諡號真悟大師。撰會正記。續南山宗。韋天示現。地湧戒壇。

圓照

字湛然。餘杭唐氏子。撰資持記。嗣堪律師。

述作

述者之謂賢。作者之謂聖。

典型

孟子曰。太甲顛覆。湯之典型。乃謂聖人正暴除亂。徵惡除非。勸善之法度。

王祖

名。稱。義。出禮記。

古心

諱如馨。溧陽楊氏子。依攝山素安大師出家。因慨律學荒蕪。步禮五臺。求見文殊受戒。至半山中。見一婆子。捧僧伽黎問曰。汝求何事。曰。求見文殊菩薩。親受大戒。婆曰。持衣來否。曰。未。婆曰。此衣與汝。師手接衣。婆標指曰。那不是文殊麼。師纔一回顧。婆子不見。菩薩於雲中垂手。摩師頂曰。古心比丘。文殊為汝授戒竟。師於言下。頓悟五篇三聚。心地法門。視大小乘律。如自[离-禸+月]中流出。遂還金陵。中興戒法。時雪浪法師奉 勅修長干寶墖。工將告竣。墖頂艱舉。其心勿悅。少頃隱几而臥。有神人夢中慰曰。異日優波離尊者振錫繞墖。頂竅自投。爾何疑慮。明旦師率弟子。執杖繞時。頂果自上。世人咸信為波離再轉也。時 神宗皇帝御贊曰。瞻其貌。知其人入三昧。絕六塵。昔波離。今古心。諡號慧雲和尚。

中興

廢而復興曰中興。如周宣王。漢光武。中興帝王之業。律祖則中興法王之戒也。

長干

江寧報恩寺舊額。

三昧

諱寂光。瓜洲錢氏子。初從雪浪法師習賢首教觀。次求古心律師受具足戒於潤州甘露寺。親炙有年。惟律儀是任。師嘉其行解。傳授毗尼。弘揚戒法。行道豫章。緇素敦請開戒於東林寺。陸地忽透千葉白蓮一十八朵。按廬山紀事云。遠公臨滅度時示眾曰。若有白蓮重開吾。當再來教化矣。自晉迄明。枯而不榮。池久為地。師到此山。白蓮花開。時人憶昔符讖。皆稱師為遠公再來也。及住華山。十方賢聖結讚曰。白蓮預讖振千華。其斯之謂歟。餘多神異。詳在銘傳。

尸羅

此云清涼。謂離熱惱得清涼故。大論云。秦言性善。謂好行善道。不行放逸。是名尸羅。以義而翻也。正翻止得。謂止惡得善也。古翻為戒。戒者。制也。謂能制一切不善之法也。

開物成務

句出易經。

瑣瑣

繁碎也。

狂愚

狂無德性。愚無慧性。

安坐不進

文句出楞嚴。

舉足等句

出孝經。

安居

南山云。形心攝靜為之安。要期住此為之居。靜處思微。道之正軌。理須假日追功。策進心行故。佛制安居有三種。謂前。中。後也。初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從十七日已去。五月十五日。名中安居。五月十六日。名後安居。故律云。前安居者。住前三月。後安居者。住後三月也。

住持

謂安住道德。執持教化。令法久住故。又云。住於真理。持而不失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