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群英传之五岳战神
1968900000072

第72章 卧龙剑客

接下来一路平安,凌峰的伤也恢复得七七八八。

“你说要先完成两件事情,现在已经完成了一件,另一件事是什么?”回到陆地上,龙马问凌峰。

处理好甄宓之后,凌峰如释重负,接下来只要完成第二件事,就再无牵挂,可以安心地去提升力量,然后挑战九泉之渊。

“带我去南阳卧龙岗吧。”凌峰说。

“卧龙岗?那里好像没什么特别之处,你去那里干什么?”龙马感到很奇怪。就算以龙马千年的见识,也不会知道在南阳卧龙岗会出现一位绝世奇才诸葛亮,这一点却是不及凌峰了。

不错,凌峰就是要为孙策做最后一件事,去寻找诸葛亮,请他出山,辅助孙策,平定天下,否则,曹凭借已经练成皇者之路的吕布,凌峰担心他随时可能翻盘。之前凌峰镇守新野的时候,也多次去寻找过诸葛亮,但总是无功而返,但凌峰算到现在也该到诸葛亮出山的时间了,于是决定再去寻找一次。不过,如果这次还是不见诸葛亮,那凌峰也就只有放弃。

“我要去找一个人。”凌峰也没对龙马过多解释。

“好吧,那就带你过去吧。”龙马也不追问凌峰要去见谁。

不过寻找诸葛亮也并不十分紧急,所以龙马没有披星戴月地赶路,到了晚上就寻个地方歇息。

三天之后,龙马带着凌峰来到一个山岗底下。

“这里就是卧龙岗了,要不要我带你上去?”龙马问。

“不用了,我自己上去吧。”带着灵兽前去明显有显摆之意,毕竟是去求贤,凌峰不想太张扬,决定自己去寻诸葛亮。

“那好,我先四处逛逛,日落之前回来接你。”龙马说完,大摇大摆地走开了。

凌峰走上山去,穿过一片树林,上到山顶,一路未见人影。山顶上有一片小湖,凌峰见湖对岸有一个老翁坐着钓鱼。绕到湖对岸,凌峰轻步走到老翁身边,问:“老人家,这附近是否有一位名号叫做卧龙先生的?”

过来一会儿,老翁才回话。

“没有!”老翁头也不回地说。

“那老人家是否认识一个叫诸葛亮的人?”凌峰又问。

老翁此时眼睛紧盯着鱼漂,没有作答,突然猛地一收杆,钓起一条大青鱼。

“你刚才说什么,诸葛亮?”老翁收起鱼,“诸葛亮我当然认识,他的剑术就是我教的。他此时正在后山练剑,你若有什么事直接去找他吧,不要妨碍老朽钓鱼了。”说完,有聚精会神地看向湖中,不再理会凌峰。

“原来是卧龙先生的师父,失敬失敬!”凌峰对老翁拱手道谢,然后朝后山走去。

老翁仍然未回头,只是嘴里嘀咕着:“什么卧龙先生?”

“什么世道,连诸葛亮都练起了剑。不过这乱世之中,就是文人也要有些防身手段才是,倒也不奇怪。”凌峰一边想着刚才老翁的话,一边走向后山,沿途寻找着诸葛亮。

没走多远,凌峰果然看到前方有一片平地,一名白衣少年正在那里练剑,凌峰没有打扰,在一旁静观。

这少年看起来二十出头,年龄比凌峰小一些,束着长发,面色清秀,皮肤细嫩,但指骨十分粗壮,似乎是常年习武的样子。凌峰观其剑法,感觉竟不在自己之下。

少年练完剑,归入鞘中,歇了一口气,然后缓缓朝山顶走去。

凌峰这才上前搭话:“请问公子是否是诸葛亮?”

“没错,正是不才。请问你是何人,怎么知道我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诸葛亮终于现身了。

“我叫凌峰,原为孙策帐下大将。今日到此,是想请先生出山,前去辅佐我主。”凌峰直接道明来意。

“原来是凌将军。不知凌将军为何会看中我,亲自前来,请我出山?”诸葛亮问。

“卧龙先生的名号,谁人不知?”

“卧龙先生?”诸葛亮疑惑地看了凌峰一眼,“我怎么会叫这么文绉绉的名字?不过卧龙二字倒是不错,以后就叫卧龙剑客吧。”

“那卧龙剑客,”凌峰感觉不对劲,但还是顺着诸葛亮的意思说下去,“你身怀天经地纬之才,博古通今,熟悉兵法,应该不愿带着一身才学终老荒野吧。今日请你出山,我给主公写下书信引荐,让你做军师,你意下如何?”

诸葛亮摇摇头:“要我出山,我倒是愿意,但我从来就只是个剑客,何来一身才学之说?这军师之职,恐怕是做不来,若是让我去做一名战将,倒是可以。”

诸葛亮,要做一名战将!凌峰大惑不解。其实按照史实,诸葛亮长于内政,而并不善于用兵,但即便如此,非张良、韩信之属,起码也是个萧何,现在竟然说自己要做一名战将,变成英布、彭越之流了。

“要做一名战将你不是开玩笑吧!”凌峰使劲掐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发现不是在做梦。

“怎么,我这身剑法,入不得凌将军之言?”诸葛亮看起来有些不悦了,“那就请将军指教几招吧。”

诸葛亮又拔出剑来。

“请剑客,不要生气,”凌峰终于改口了,“我不是说你做不了战将,只是以前听到误传,说你是个书生,看来坊间传言多不可信。不过今日有幸相见,还是想与剑客切磋几招,不过点到为止。”凌峰也想试试诸葛亮的武艺。

“原来如此。我年幼时也读过书,后来才弃文习武,或许有些人不知道,便弄出些误传。能与凌将军切磋武艺,深感荣幸,还望凌将军手下留情。”听到凌峰这样解释,诸葛亮也消了气,平和地说道。

“请吧。”凌峰拔出剑,请诸葛亮先出招。

诸葛亮也不推辞,朝凌峰出剑。两人相斗三十余合,不分胜负。这时凌峰游走起来,利用地形,诱使诸葛亮一脚踩空,未等诸葛亮身形立稳,凌峰已一剑刺向诸葛亮的面门,相隔半寸时停下。

“卧龙剑客,承让了。”胜负已判,凌峰收回剑。

“凌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在下输得心服口服。”诸葛亮也收起剑。对于凌峰玩巧取胜,诸葛亮并无异议。

“其实你的剑法并不在我之下,只是战斗经验有些欠缺。不知你练成烈风没有?若是练成,我可保你为大将。”凌峰问诸葛亮。这时凌峰已经接受诸葛亮为武将的事实,想了解一下武力深浅,才好推荐给孙策。

“去年遭遇山贼来袭,我急切之间,施展出烈风,杀退了山贼。不过那之后,无论怎样,都无法再次施展出来。至于连刺、斩铁,已经练成有数年了。”说完,诸葛亮将这两个必杀技演示了一番,果然已练得精纯。

“这个无妨,能施展出一次就已经算突破了,以后多上阵几次,必能练成。你还会别的武器没?”凌峰又问。

诸葛亮想了想,说:“最开始是学的扇术,后来觉得扇子是女人用的,才改练剑。扇系必杀技只练成了旋风。”

“很好,凭你的武艺,足堪大用。”凌峰感觉也不算白来一趟了,就是当作武将请回去,也算不错。

“那就请将军给我写封引荐信吧。”见凌峰肯定了自己的武艺,诸葛亮也愿意去建立一番功业,“将军且随我来。”

诸葛亮把凌峰带到草庐,取来笔墨纸砚给凌峰。

“你不是个剑客吗,怎么还着这些东西?”凌峰问道。

“闲暇之时,偶尔也练下书法。”诸葛亮答道。

对此凌峰也无话可说,习武之人练书法本就不足为奇,跟文人练剑一样。

“那好,我这就给你写下推荐信,你带去找伯符,必能得到重用。”凌峰提笔待书,却还是不甘地问了诸葛亮一句:“你真的不懂兵法谋略吗?”

“我以前倒是读过几部兵书,不过只是一知半解,作不得数。若让我做军师,恐怕要误事,就如那纸上谈兵的赵括。”诸葛亮答道。

“你觉得赵括是个庸才草包?其实我倒不这么认为,赵括只是运气不好,第一次统兵就遇到了白起。败给白起,这不能说明问题,若是换个人来,未必是赵括的对手。”其实凌峰倒不是真的这样想,只是想套诸葛亮的话。

没想到诸葛亮对凌峰的说法不置可否,只是说:“将军高见。我对于赵括、白起也不甚了了,只是看到过纸上谈兵的典故,才拿来借用一番,也不知道是否恰当。若如将军所说,那我便是连赵括也不如了。还是安心做个武将,至少不会因为一念之差而影响大局。”

见诸葛亮仍然坚持要做武将,凌峰也是无奈,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在引荐信中把诸葛亮描述为武将,说起剑法如何了得,望伯符重用云云。

“你带上这封信去长沙吧,路途遥远,还望路上珍重。我另有要事,不能与你同去了。”凌峰把信交给诸葛亮,便离去了。

出了草庐之后,凌峰还不甘心,又四处打探了一下,问山下居民,有没有听说谁作过梁父吟一诗,还背出了其中几句。凌峰觉得自己见到的那个卧龙剑客跟诸葛亮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甚至怀疑他只是正好同名。但打探了许久,都没有结果,凌峰也只有放弃,回到与龙马约定之处,正好是日落时分。

只见龙马从远处悠闲地走了过来,嘴里还嚼着什么。

“怎么样,要找的人找到没有?”龙马问。

凌峰点头道:“已经找到了。现在那两件事都完成了。”

说完,凌峰取出北斗天浆,准备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