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太平圣惠方
19664100000233

第233章

治一切痈疽发背通用膏药诸方

治一切痈疽发背脑痈诸毒疮。及奶痈疼痛。并宜用雄黄膏方。 雄黄(二两细研) 黄 〔二(三)分〕 漏芦(三分) 络石(三分) 续断(三分)营实(三分) 紫葛(半防己(半两)赤芍药(三两(一两) 紫菀(一两去土)(一两)黄丹(十五两) 蜡(四两) 清上件药,锉碎,以酒二升,拌一宿,先取油安铛内;以慢火煎令熟,即下药;煎白蔹赤黑色,滤去药;下蜡候熔;以绵滤过拭铛,却安油入铛内;下黄丹,于慢火上,以柳篦不往手搅,候变色黑,搅滴于水内为珠子,膏成也;去火,入雄黄末,调令匀。倾于瓷器中盛。

用故帛上摊贴,逐日换药,以瘥为度。

治痈疽发背,痈肿风毒,一切疮疖,内消止痛黄丹膏方。 黄丹(二十四两微炒,细罗) 麻油(二斤半) 猪脂(八两腊月者) 松脂(四两) 紫菀(一两针(四十九(如鸡子大) 蜡上件药,锉碎,先下油脂于锅中,煎,令熔,次下药,以文火煎半日,次下松脂、蜡,候香熟,以绵滤去滓,都入药油于锅中,纳黄丹,不住手搅令匀。候色变紫色,收得油方尽,软硬得所,用瓷盒盛。摊在故帛上,贴之。

治一切痈疽发背恶疮,及 疮,通神膏方。 雄黄(二两细研) 黄丹〔一(八)两细罗〕 蜡(六两) 腻粉(半两) 没药末(一两) 麒麟竭末(一两) 麝香(一分细研) 桑枝(四两) 槐枝(四两) 蜴KT (三枚) 当归(三分)芎〔二两((三分) 本(一两) 细辛(三分)上件药,细锉,先取油倾于铛中,以文火煎令熟,下锉药,煎,候白芷黄黑色,以绵滤过,拭铛令净,下蜡于铛内,煎令熔,都入药汁于铛中,次下黄丹,次下诸药末,不住手搅,稀稠得所,滴在水中,药不散,即膏成,以瓷盒盛,密封闭,悬于井底一宿,时出火毒。

每用,摊在故帛上,贴,日二换之,以瘥为度。

治一切恶毒疮肿,抵圣膏方。 木香(一两) 细辛(一两) 续断(一两) 莽草(一两) 槐枝(一两) 木鳖子(一两去壳)柳枝(一两) 陈油〔二(一)斤半〕以上七味,细锉,入油煎令烟尽,用绵滤去滓,入后诸药∶黄丹(四两) 密陀僧(一分) 蜡(一两) 松脂(一分) 野狐胆(一分) 乳香(一分) 麒麟竭(一分) 腽肭脐(一分) 阿魏(一分) 没药(一分) 麝香〔一(二)钱〕上件药,除丹、蜡、脂外,捣罗细研。先于银锅内熬油、令沸,下丹,以柳木篦搅,候变黑色,即下诸药末,搅令匀,于地坑内出火毒一宿。煎时切忌水药中。如有发背,每日空心。酒下七粒,如梧桐子大。只可三服止。更于故帛上摊贴,日二换之。

治发背、痈疽、乳痈、穿 及一切恶疮、结肿疼痛,紫金膏方。 紫 (一两) 石菖蒲(半两) 独活(半两) 白术(三分) 防风(半两去芦头) 附子(三分去皮脐) 白芷(一两) 木鳖子(一两半去壳) 汉椒(半两)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 半草(三分)赤芍药(半两)脑(半两细研) 黄蜡(三分) 乳香(甲香(半两) 猪脂〔二(一)斤半〕 羊脂上件药,锉碎,以酒二大盏,拌一宿;取猪羊脂安铛内,煎沸,下诸药,以文火熬;候白芷黄黑色,下蜡候熔,以绵滤过,入瓷盒中,下麒麟竭、麝香、朱砂、龙脑等,搅,令匀。用故帛上涂贴,日二易之。

治一切恶疮 肿,大垂云膏方。 当归 附子(去皮脐,生用) 芎 防风 川升麻 槐子 细辛(去苗) 侧柏叶(以上各芨黄 白僵蚕(以上各一分) 垂柳(一握煎了不在吊) 黄丹(七两) 雄黄(半两)朱砂(一麒麟竭(一分细研上件药,除研了药并丹外,细研,先熬油令沸,下锉药,煎候白芷黄赤色,以绵滤过,拭铛令净,再煎下丹,以柳木篦搅,候变黑,即下蜡,熔尽,滴于水中为珠子不散,即次下诸药末,搅令匀,以瓷盒盛,疗疾如后。

发背疮,热酒调一钱服,外贴之,瘥;瘰 漏见骨,贴之;疽疮风肿、疥癣、奶痈、肠痈、发鬓牙痈、发脑、肾痈、马坠磕破骨损,贴之即效;一切虫蛇毒物咬之,并贴;虎豹咬着,用甘草水洗后,贴之。

治发背、乳痈及诸疮肿,垂云膏方。 乱发(一两) 黄丹(六两) 绯绢(方一尺二寸烧灰) 松脂(二两) 丁香末(半两) 蜡(一两) 盐(一两) 柴胡(一两去苗) 黄 (一两) 乳香(半两细研) 莨菪子(二两) 清麻油(一斤) 驴上件药,炼油令烟绝。即下绯帛、发松、脂、蜡等,煎,令发尽,取前柴胡等,碎锉,下油铛中,以文火煎一炊久,绵滤去滓,油都安铛内,下黄丹,搅勿住手,候药色黑。入丁香、乳香末,令匀,时时点于铁上,试捻成丸,即药成。用不津器盛。每用,于帛上摊贴,每日两遍换之。

治一切疮肿,神效乌膏方。 清油(一升) 黄 (一两锉) 木通(一两锉)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皂荚(一挺不 者,去皮、子,生锉) 乱发(如鸡子大)以上药,先以油浸一宿,明旦以文火煎,待药滓微烧黑,绵滤去滓,都入铛,更煎。入蜡月炼成猪脂五两,黄丹(七两炒令紫色)上入前油中煎,以柳木篦不住手搅,待黄丹消尽,油面清,次下成炼松脂一两,舶上柴末一两,入毕,不停手搅,时时滴少许漆器上,试看,凝不粘手,去火,下麝香一分。细研。搅令匀,倾入瓷盒中,收之。一切疮肿,故帛上贴之。未作头者,贴之当消;如已成头,当自穴矣;疮肿 痛,及金疮折伤,火炙,乘热贴之,即定;肠痈作丸如梧桐子大,空腹以温酒下十丸。

治发背及诸痈疽疮,木通膏方。 木通〔二(三)两锉〕 露蜂房(二两) 连翘(二两锉) 黄芩(二两锉) 商陆(二两锉)黄(二两丹(七两)羊肾脂上件药,以生麻油二斤,于铛中,文火煎,令香,下锉药,急火煎,候药色赤黑,下松脂、蜡,消,以绵滤去滓,下黄丹及羊脂,搅勿住手,候色黑。时时点于铁上。试看凝如饧,去火,适火热下乳香、帛、灰、硝石等,搅匀,用不津器盛。每用,涂于帛上,贴之。如肿未成脓,即内消;已成脓,即日二贴之。

治风毒疮肿,痈疽丁赘瘤瘿,十香膏方。 沉香(半两锉) 檀香(半两锉) 丁香(半两末) 郁金香(半两锉) 甘松香(半两锉)麝香(一分细研) 薰陆香(半两细研) 白胶香(半两细研) 龙齿(半两细研) 黄丹(六两)麻上件药,先取沉香、檀香、郁金香、甘松香等五味,于油中浸七日,都入铛内,以少炭火温养,五日后,以武火煎三二十沸,滤出香,用绵滤过,净拭铛,油都入铛内,下黄丹,以柳木篦,不住手于火上搅,候色黑,滴水中如珠子,软硬得所,去火,将煎丁香等六味,入膏中搅三、五百遍,膏成,盛瓷盒内。用软帛上摊贴,日三度换之。

治一切痈疽发背疮肿结硬膏药诸方

治发背痈疽,疮肿结硬,痛不可忍,神圣膏方。 木香(一两) 雄黄(一两细研) 桂心(一两) 赤芍药(一两) 当归(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两) 芎(一两)两) 白檀香(一两) 甘松香(一(三两) 黄丹(一斤) 清麻油(三上件药,并细锉,先煎油沸,下甘松、檀香、柳、柏枝,以慢火煎半日,色赤黑,滤去,下诸药,文火煎,候白芷色黑,滤出,下蜡松脂,令消,以绵滤过,净拭铛,却下药、油,入黄丹,下沸,着火煎,不住手搅,候变色黑,滴安水中如珠子,即膏成,以瓷盒盛。取帛上摊贴,每日早晚换之,取瘥为度。

治发背痈疽,结硬肿痛,乌犀膏方。 乌犀屑(一两) 玄参(一两) 黄芩(一两) 紫葛(一两) 木通(一两) 川升麻(一两)白芷〔二(一)两〕 当归(一两) 白蔹(一两) 白芨(一两) 防风(一两去芦头) 芎(一两) 甘草(二两)枝(二两)松脂(二两) 黄丹(十二两) 蜡上件药,细锉,于净铛内,以油浸药三宿,后以文火煎松脂、蜡,令消,绵滤去滓,拭铛令净,都倾铛内,下黄丹候色变黑,滴于水内,捻看软硬得所,倾于瓷盒内。用,帛 治风毒瓦斯结,坚硬疼痛及消附骨疽,黑金膏方。 桂心(一分) 芎 (一分) 当归〔一两(分)〕 木鳖子(一分去壳) 乌贼鱼骨(一分)漏芦(一分)白檀香(一分) 丁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松脂、乱发、麻油内,煎,令发尽,绵滤去滓,澄清,拭铛令净。以慢火熬药,入黄丹,用柳木篦不住手搅,令黑色,一时下诸药末,入搅令匀,看软硬得所,于不津器内收。每使,看肿痛处大小,于火畔煨,摊故帛上,浓贴,日二换之。

治发背,一切恶毒疮肿,坚硬疼痛,琥珀膏方。 琥珀(一分细研) 雄黄(一分细研) 朱砂(一分细研) 丁香(一分) 木香(一分) 当归(一分) 白蔹(一分) 芎 (一分) 木鳖子(一两去壳) 乱发(一两烧灰) 生地黄(二两切)上件药,丁香、木香、当归、白蔹、芎 五味,并捣细罗为散,以琥珀、雄黄、朱砂相和,细研,候膏成,乃下余药,并以油浸一宿,净铛内煎炼,以地黄色黑为度,绵滤去滓,澄清,却于铛内慢火熬药油,相次入黄丹,以柳木篦不住手搅,令色黑,取少许滴于水内,捻看硬软得所,入琥珀等,搅令匀,倾于不津器内盛。每使时,看疮肿大小,以故帛上涂贴,日二度换之。

治发背痈疽,热毒瓦斯结,肿,疼痛坚硬,木通膏方。 木通(一分) 甘草(一分) 当归(一分) 白芷(一分) 防风(一分去芦头) 细辛(一分)栀子仁(一分) 黄连(一分) 垂柳枝(锉三合,生) 黄芩(三分) 黄丹(六两) 黄蜡(二两) 清上件药,细锉,于油内浸三宿,入净铛内,以慢火熬令柳枝黄黑色为度,绵滤去滓,澄清,却于铛内慢火熬药油,相次下黄丹,用柳木篦不住手搅,令匀,滴于水内,捻看硬软得所贴

治一切痈疽发背止疼痛膏药诸方

治一切发背,乳痈恶疮,骨疽穿漏,收毒止痛生肌,雄黄膏方。 雄黄(三分细研) 当归(三分) 桂心(三分) 白芷(半两) 赤芍药(半两) 甘草(三分)附子(三独活(半两) 槟去壳) 云母粉(三分) 松脂(三两) 零陵香(半两) 甘松香(半两) 黄上件药,先将油于铛中,以炭火炼熟,下甘松、零陵、檀香、槐、柳枝等,以慢火煎,令槐柳黑色,即去之;细锉诸药,以酒半升,拌药一宿,后入油中煎,白芷色赤;以绵滤过,拭铛令净,都倾入铛内,下黄丹,于火上煎,变色黑,不住手搅三、二十遍,有油泡子飞,即膏成,入雄黄、麝香,搅令匀,安瓷盒内盛。以蜡纸上摊贴,每日早晚换之。

治一切痈疽发背及恶毒疮肿,止疼痛生肌。五香膏方。 丁香(一分末) 木香(一分末) 白檀香(一分末) 薰陆香(一分末) 麝香(一分末)黄(半两) 甘草丹(十两) 清麻油(一上件药,除五合末外,并细锉,安净铛内,以油浸一宿,以慢火煎,令槐柳枝色黄黑为度,以绵滤去滓,澄清,却于铛内慢火熬药油。相次入黄丹,用柳木篦不住手搅,候黄丹色黑以 治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可忍,口干大渴,不欲食,宜敷乌膏方。 雄黄(一两细研) 雌黄(一两细研) 芎 (一两) 川升麻(一两) 黄连(一两)黄柏(一两) 川研) 巴豆(二十上件药,细锉,用猪脂三斤,急火煎,发消尽,下诸药,文火熬令乌头色赤,绵滤过,候冷,用真珠末五钱,安药内,入雄黄、雌黄、胡粉,更搅,令匀。用时,先以温水洗疮口,拭干乃敷之。

治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止,大渴闷乱,肿硬不可忍,宜敷黄丹膏方。 黄丹(七两) 蜡〔二(三)两〕 白蔹(二两锉) 杏仁(三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乳香(二两末) 黄连〔一(二)两锉〕 生油(一升)上件药,白蔹等三味,以生绵袋盛,入油慢火熬半日,滤出,下黄丹,以柳木篦搅,候变黑,膏成;入蜡、乳香更熬,硬软得所,用瓷盒内盛。故帛摊贴,日二换之。

治一切痈疽发背及风热毒结,肿,疼痛,麝香膏方。 麝香(一两细研) 叶子雌(半两细研) 龙脑(半两细研) 麒麟竭(二分末) 没药(半两末) 槟榔(半两末) 丁香(半两末) 当归(三分末) 木香(半两末) 黄犬脂(一两) 朱砂(三分细研) 白蜡(三分) 黄丹(三两) 油(八两)上件药,先将油于银锅中,以慢火炼,令香,下蜡犬脂,去火,渐下黄丹,却用火煎,不住手以柳木篦搅,变色即去火;将前六味药末,并香药一处,更研,令匀,微火暖动,渐渐搅入,令匀,膏成,以瓷盒盛。用,蜡纸上摊贴,每日二换,以瘥为度。

治一切痈疽发背,日夜疼痛,乳香膏方。 乳香(半两) 黄丹(三两) 麻油(半斤) 麝香(一钱细研) 桂心〔二(一)钱〕腻粉(三钱) 附子(三分生,去皮脐) 当归(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取铫子,于慢火上炒黄丹,令赤,入油同煎,时时滴在水碗内,凝结如珠子,便下诸药末,搅煎成膏,于瓷盒内盛。以故帛上涂贴,每日早晚换之。

治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止,木通膏方。 木通(二两) 黄丹(五两) 细辛(一两) 茵陈(一两) 琥珀(半两细研) 朱砂(一两细研) 清麻油(十两)上件药,先煎油,令沸,即下细辛、木通、茵陈,煎五、七沸,去滓;即入琥珀、朱砂末,更煎;用柳木篦搅,候滴于水中成珠子,膏成,收于瓷盒中。每摊膏于故帛上贴,日二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