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者不可不懂的形象礼仪
1966200000025

第25章 领导者不可不懂的中餐就餐礼仪

在领导者的交际活动中,无论是宴请他人还是受他人宴请,中餐是最常见的了。中餐主要是指具有中国传统风味和特色的饭菜,可能有人会说,中国人吃中餐,再熟悉不过了。其实,在中餐就餐过程中,还是要注意自觉遵守那些体现中华饮食文化的习惯做法和传统习俗。作为领导者,不可不懂下述中餐就餐礼仪。

一、中餐餐具的使用

1筷子

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中国人使用筷子,讲究成双成对。使用筷子要注意:

【1】要使用长短、颜色、图案都一样的筷子。用餐之前,如果两支筷子不整齐,可以用两手轻轻摆齐,不要随手在桌子上一蹾,不卫生也不雅观。

【2】不要将筷子插在饭碗中。

【3】其他人正在夹某盘菜而自己也想夹时,要等别人夹完后自己再夹。

【4】不要用筷子在菜碗里乱翻乱搅。

【5】凡是用筷子可以夹起来的食物,都应当用筷子来取。筷子不易取的食物,可用勺子取。不要同时使用筷子和勺子。

【6】每次夹的食物不要过多,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

【7】不要用筷子互相敲击,或敲打碗、盘、杯、碟等其他餐具和桌面。

【8】不要用嘴吮吸筷子上的汤汁,也不要用舌头舔筷子上沾的食物。

【9】有筷子架的正式宴会上,要把筷子放在筷子架上,不要放在碗或盘子上。

【10】说话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要用筷子指指点点,更不能直接用筷子指向别人。

【11】不要把筷子尖端刺入食物中夹取食物。

【12】不能用筷子来剔牙。

小贴士

夹菜之忌:

●犹豫不决:筷子在饭桌上晃来晃去,不知道夹哪样菜好。

●菜中寻宝:在菜中翻搅寻找自己满意的食物。

●刺取夹菜:用筷子尖端刺入食物中夹取。

●挪动夹菜:将菜盘挪到自己面前,方便自己夹取。

资料包

古人宴请中筷子的妙用

中国古代宴请客人时,如果主人把筷子置于碗口,这是在下逐客令。如果客人把筷子置于碗口,意思是说主人吝啬,不让客人吃饱。

2汤匙

汤匙主要是用来饮汤的中餐餐具,尽量不直接用汤匙去舀取菜肴。使用汤匙要注意:

【1】用汤匙舀取汤汁饮用时,不要全部含入口中对其反复吸吮。

【2】一次舀取的汤汁可分数口饮用,但不可将尚未饮毕的汤汁再倒回去。

【3】如果取用的汤汁太烫,不能用汤匙折来折去,也不能用嘴对着吹。

【4】汤匙不用时,应当平放在食盘上,不可将其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打在汤碗上,更不能让它在食物中“立正”。

【5】不宜用汤匙取用主食。

3食盘

食盘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暂时搁放从公用菜盘中取用的菜肴,还可用来存放进餐时的废弃物。使用食盘要注意:

【1】一次不要取放太多数量的菜肴。

【2】每次取来暂放的菜肴应当只是一种。

【3】进餐时要废弃之物可置于食盘之上距离自己较远的一端,不要直接吐在尚未品尝的菜肴上,更不能搞得杯盘狼藉。

【4】食盘存放的废弃之物较多时,可以请侍者替自己换上一个干净的食盘。

4饭碗

饭碗在用餐时,主要用来盛饭。使用饭碗要注意:

【1】将食物放入口中咀嚼时,不要一直端着碗不放,甚至双手把碗捧在胸前。

【2】取用饭碗里盛放的食物时,直接用嘴去又抿又舔是不合适的,应当借助于筷子、匙等食用。

【3】除盛放主食外,饭碗内只可放入少量菜肴,不能再盛放汤汁或其他废弃物。

【4】不能将饭碗倒扣在餐桌上,这是对主人的大不敬。

【5】暂且不用的饭碗里不宜乱放东西。

5水盂

有时用餐者要手持食物进食,这时往往会在餐桌上摆上一个盛放适量清水的水盂,用来洗涤手指。用水盂里的清水洗涤手指时要轻轻刷洗,不可大洗特洗,甚至乱甩乱抖。还有,千万不能将水盂内的清水当做高汤误饮,那就是笑话了。

6牙签

牙签是供用餐者剔牙之用。尽量不当众剔牙,一般来讲,只有在万不得已时可以使用牙签。使用牙签要注意:

【1】使用牙签剔牙应当以手掌或餐巾掩口遮挡的方式悄然进行。

【2】一支牙签只宜使用一次。

【3】牙签不宜挪作他用,如扎取食物等。

【4】不宜长时间将牙签叼在嘴里,即使在用餐后。

7湿毛巾

如果中餐用餐前,侍者为每位就餐者各上一块湿毛巾,它只能用来擦手,不可用来擦脸或擦嘴。如果正式宴会结束前,侍者再上一块湿毛巾的话,则专用来擦嘴,不能擦脸、擦汗。

8餐巾

许多正规的中餐宴会都会为用餐者提供一块餐巾,其作用主要是替用餐者保证服装的整洁,所以必须将它平铺在并拢之后的大腿上,或压在餐盘下面,下垂部分遮住衣服,不可以围在脖子上,或掖在衣领上、腰带上。用餐期间,可用餐巾的不同部位擦嘴或擦手,但不可以擦脸、擦汗或擦餐具。

有的宴会上会向用餐者提供一些餐巾纸,通常用来擦嘴或擦手,所以不要用来擦脸或其他部位。

9杯子

主要指水杯和酒杯。水杯主要用来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乐等软饮料,不要用来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酒杯用来盛酒,常见的有葡萄酒杯和白酒杯。

礼仪趣话

清朝官员出洋相

有个笑话,说的是在清朝年间,李鸿章请外国人叫饭。中午吃的是饺子。老外没用过筷子,不知道这两根小棍子怎么就能把饺子给夹起来。李鸿章心想:这可怎么办呀?这外国人要是不高兴了,老佛爷一定会怪我办事不力的!唉!算了,丢下我的老脸,用手抓吧!老外一看,哦,原来用手也可以吃的,于是一个个赶忙用手抓了起来!到了下午,改吃面条了。老外这回学得精了,都不急着吃,先看看李鸿章怎么办!李鸿章一看见老外现在的样子就想起了中午吃饺子时的情景,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一笑不好了,面条从鼻子里喷出了半根……老外全部惊呆了,这怎么学呀?这长长的东西是怎么从嘴里吃进去再从鼻子里出来半根的呀?

二、中餐用餐的礼仪

1注意仪态

在餐桌旁正式就座后,双手一般应当放在餐桌上,或相握之后放在自己腹前,不要插入口袋、抱在脑后,或在桌上桌下摸来摸去。双脚最好尽量并拢,放在自己的坐椅之下,不要叉开双腿,四处乱伸。

开始用餐后,要注意吃相文雅,不要吃得摇头晃脑,满脸油汗,甚至宽衣解带。吃东西时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咀嚼要闭嘴,不要发出声响。不要一边嚼食一边说话。不要左手拿匙、右手拿筷地“双管齐下”。不要用手或手持餐具指指点点,尤其不能指向他人。

2文明取菜

每一次取用的菜肴要适量,不要过多。取菜时动作要轻要慢,不要翻来翻去,挑挑拣拣,甚至夹起来又放回去。够不到较远之处的菜肴时,可请侍者或附近之人帮忙,不可起身去够。

取用菜肴要注意互相礼让,讲究先来后到,依次而行,不要与他人同时行动,可以向他人让菜但不得布菜,即可以劝他人多用一些或品尝某道菜肴,但不要不由分说地主动为他人夹菜。

小贴士

和渔家、海员吃鱼的时候,忌讳把鱼翻身,因为那有“翻船”之意。

3适度交际

参加宴会期间,不要忘了利用就餐前后的机会扩大交际范围,特别是作为领导者应当多与其他人士接触,既不要忘记老朋友,又要努力结识新朋友,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小圈子,不能眼里只有名人、熟人、地位显赫之人等。可以寻找各种机会与新朋旧友进行适度交谈,碰到老朋友与对方聊一会儿天,遇到别人主动与自己交谈要予以回应。

4保持卫生

用餐时,一定要自觉地保持卫生。不要在餐桌上咳嗽、清嗓子、擤鼻涕、打喷嚏,更不能当众随地吐痰。如果必须这样做,应当立即离开餐桌,去洗手间里进行处理。万一突然发作,一时未能控制,一定要及时用餐巾纸等捂住鼻子、嘴巴,事后向周围之人说一声“对不起”。另外,还要注意就餐期间要禁止吸烟,以维护环境和他人健康,一边吃饭一边吸烟则是失仪至极。

工具箱

“筷子礼仪”之十大禁忌

1忌敲筷--在等待就餐时,不能坐在餐桌边,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或茶杯。

2忌掷筷--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距离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上。

3忌横筷--在中餐礼仪中,筷子要竖放于碗的右侧,大头朝外,小头朝内,筷子不能放于碗的后侧,这有逐客之嫌。筷子也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这都是表示对客人的不友好。

4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要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轻轻搁在桌子上或餐碟边,不能插在饭碗里,这有祭祀之意。

5忌挥筷--在夹菜时,不能把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上下乱翻,遇到别人也来夹菜时,要有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

6忌舞筷--在说话时,不要把筷子当做讲演的道具,在餐桌上乱舞;更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这样做是失礼的。

7忌舔筷--不要“品尝”筷子,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有食物,都不要去舔它。

8忌迷筷--在夹菜过程中,筷子不要突然停在途中,待在半空,犹豫不定,不知取哪道菜。

9忌搁筷--筷子要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搁在碗上。这跟喝汤不同,在喝汤的时候汤喝了一半,中途需要停下来的话,汤匙应该置于汤碗之中。而中餐吃饭时筷子是不能搁在碗上的。

10忌剔筷--不要将筷子当牙签使用,用来剔牙。在餐桌的礼仪中当众剔牙已经够无礼了,更何况是用筷子来剔牙呢。

领导者礼仪故事汇

里根敬酒

1984年4月,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欢迎仪式结束后的当天晚上,国家主席李先念在钓鱼台国宾馆设便宴招待里根夫妇。宴会上,李先念主席向里根敬酒之后,按照中国的习惯,在第一桌轮流向每位客人敬了酒。美国驻中国大使恒安石低声向里根解释说:“中国的习惯是与桌上每个人碰杯。”里根点头表示懂了。

在第二天的欢迎宴会上,中方主人讲完话,与里根碰杯之后,便开始走到其他客人面前敬酒。此时里根也急忙向反方向走去,给作为主人的中方人士敬酒。翻译施燕华连忙走上去低声说:“现在是主人敬酒的时候,您要讲完话才可以去敬酒。”恒安石大使此时也过来解释,告诉里根现在不是他敬酒的时候。里根只好回到了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