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杀子报
19561500000007

第7章 镇国寺二生吟咏通州城夜梦神言

慢说王世成聘娶徐家女子。且说钱正林与胡国初二人住在京师,玩耍两天。胡国初因今科南场乡试,不能遂意。所以赶到北场,意图上进。岂知仍是不中。路途上,受了多少辛苦,吃了多少惊骇,又用去了多少钱财。否则主仆二人,更为寂寞。幸亏有钱正林一个知己的朋友在此,而朝夕之间,谈谈讲讲,亦可稍解心怀之闷。一日正在无聊,与钱正林二人随步闲游。走到京师景运门外,看见前面有一处大大的寺院。殿阁巍峨。“我二人不如到这寺院游玩一番。”

走近前来,只见朱漆山门上钉狮子头铜环。宋西曲折一带青石栏杆。山门上有朱漆匾额大书金字:“镇国寺”三个大字。二人从耳门而进,走过金刚大殿,第二门内就是韦驮独立,手持宝杵,十分雄壮。后背就是望海观音,合掌立于鳌鱼头上。只见宝鼎之内,香烟缭绕。一条甬道,毫无尘染,石砌回文,曲曲弯弯。大雄宝殿,三尊大佛,莲花宝座,端的朝南。正中挂一炉盘香,乃是西藏朝贡之宝。八首旗幡绣成朵朵莲花。异香扑鼻,钟声盈耳。胜如走到西天佛界。

只见一个小沙弥,走将出来。合掌弯腰,口中只念阿弥陀佛一声。又道:“相公们,还是烧香,还是游玩?”钱胡二人应道:“我们来游玩游玩的。这寺中可有什么胜迹,可否求师父指引。”那沙弥道:“没有什么胜迹不提这寺不是?大唐唐太宗敕建,命尉迟恭将军监工起造的。本朝皇上也是尊佛的,所以我家当家老和尚他是了不得的。常时与那几位老爷辈,在后面悟禅厅内,着棋或是咏吟。幸亏得今日不在家,他到西天寺,去访一位诗友去了。二位相公要到里面去游玩,今日却是个好机会。若是要去的,待小僧引道。”

胡国初一听此语说,便答道:“多谢师父,佛法指引,多多得罪了。”沙弥道:“不妨。”便领着他们二人,绕廊走榭,游玩了许多殿宇。游到后面花园之内,桂花厅中坐下。那沙弥他就走到那九曲桥,倚栏观看金鱼戏水。胡国初只见壁间,用石刻五言、七言诗咏甚多。他就读罢五篇,又观一首,看得诗兴勃勃,则忍耐不住,就叫钱正林道:“我与你各吟一首。随意何题。倘若吟句不佳,便要罚他今晚酒肆中会钞。”正林哈哈一笑。便回厅旁是有笔砚,摆得端端正正。即走近案前,取了一支羊毫,在那石壁上面,全不用思索,随手端端小楷写出云:

诗曰:

古寺残秋兴客稀,二生不第选归期。

独怜老母与妻子,倚闾遥遥望我回。

吟罢,便将羊毫放下道:“请胡兄佳作。”胡国初见其诗思念家乡,心中明白。自忖道:“总是我连累他的,明日一定动身回家去罢。免得久住京师,耗用盘费。”口中不言,而心中实在过意不去。便道:“今日之兴乃是偶然,待弟现丑几句。”亦即提笔书云:

二生不第住皇京,偶然游兴古禅林,

千里迢迢思故土,明晨鞭指做白云。

写罢亦将笔仍搁于架上。笑道:“丑极,丑极。”钱正林道:“彼此相知,有何客气。”当时二人俱各大笑。沙弥回转身来说:“二位相公可出去罢,当家师父要回来了。”钱胡二人听见沙弥这等说“到也不差,我们快些儿出去。免得他师父回来知道。”那沙弥仍引旧路,同他二人走到山门相近。道:“二位相公慢去罢。”钱胡二人道:“多谢师父美意,改日再会。”二人摇摇摆摆出了山门,一竟回到寓所。

看官,这个沙弥虽是沙弥打扮,而年纪勿小。因为在于大寺中,如同做官一样,难以升大。所以原是沙弥打扮。后来不知所犯何事,被老和尚逐出。他就一路逃走,到江南省来,投奔到通州南门外天齐庙内。拜老和尚悟性为师。后两年悟性年老死了,他就升做当家和尚。到是大禅林出身,名叫道月和尚,经典精通,佛法知晓。后来又收了一个徒弟,名叫纳云。那纳云生来眉清目秀,身材玲小,故而人人总叫他小纳云。那座天齐庙,也是唐太宗时建的。庙虽房屋不多,而良田美产,到有几处。况且香烟甚重,富丽精雅。只有师徒两个,真真佛地花天。酒肉荤腥,逍遥快活。菩萨观他自在,他就寻得个自在菩萨。上就是道月大和尚,下就是纳云小和尚。正是:富第蓄财称十万,不及僧人吃十方。

此话慢表。话说胡国初与钱正林二人,清晨梳洗已毕,向跟来的胡福说道:“我去端正行囊,今日动身回乡。”随即二人行动起来,胡福挑了行李。一路上饥餐渴饮,无话。早已到了清江浦。雇船直到如皋,二人进了城。钱正林走到自己的门首,推进门竟到中堂。见了母亲,双膝跪倒道:“不肖孩儿,远离膝下。要母亲有倚门之望,妻子有灯花之卜。费用盘缠,徒劳跋涉。功名仍是不到手,乃孩儿之罪,实莫大也。”老夫人双手扶起说道:“罢了,罢了。功名富贵是前生所定,莫可强求。或有早迟,何必自苦如是。”老夫人劝解一番,不在话下。胡国初亦来拜见伯母,请过了安,方才坐下。钱正林对母亲说:“去时在芦沟桥相近地方,途中遇盗。幸亏胡兄武艺高强,将那一班强盗打退。否则非但失去行李,况难保有性命之虞。”说罢,大家都惊讶不已。老夫人同媳妇,拜谢胡国初相救之恩。

当日无话。过了一宵,明日胡国初告言辞别,欲登程。钱正林再三挽留,歇息几天,动行未迟。胡国初亦再三推逊,免不得这相留之情,诚心不过,只得耽搁一天。便致谢一番,动身去了。那时已是深秋之候,秋风飒飒,黄叶飘飘。一路上,不过自叹而已。早到家乡,不在话下。

钱正林自归家之后,尽心读书,闭门不出。但是素来家贫甚薄。总要想一个生财之道,以便添补家中日用之需。一日老母走到堂前,正林连忙立起身来,深深拜倒。老夫人道:“不须这样。但是为母的,想起你的姑母,久无信通。不知可安健否?为母的昨夜得其一梦,深为猜疑。”正林道:“母亲昨夜得的何梦,说与孩儿听听,辨辨吉凶如何?”老夫人道:“我儿你亦坐下,待为母的,细细说与你听,解说,解说,看是何吉凶?我曾先梦见一个青衣童子,来对我说道:王爷有命,着我来唤你快去。说罢,即便催促速去。我就跟他去到了一个所在。似乎有城头,进了城门,一条大街,好不热闹。为娘的,四面一看,到有点像那通州城内。所以今日想起你姑母来,究竟年纪高大,久无信通,而未知可安好否?那时进城走过大街,即见一座大大的衙门模样,又看看好像一座大庙宇的,像似门前两只青石狮子,左右分开。进了这个门,一条甬道,两旁朱漆栏杆,当中似乎在大殿上坐一位神君。头戴乌纱,身穿大红袍。两旁立几个官员,有文武是明朝打扮。那殿上神君道:“你因教子有功,教得儿子见色而不动,触淫而不乱,皆汝之功。我已奏明上帝,着南极仙翁查复无差。随簿子上注下,增你阳寿一纪。汝子因前世福浅,今世难以得富贵。汝孙可以双桂齐荣。霎时间,人声鼎沸,那殿上钟鼓鸣。戴花者将我一推,似乎在半空中跌下。吓得魂不附体,醒觉转来,原来身体睡在床上,并未跌倒。不过吓得一身大汗,心中跳了半晌。那时候,正是二更敲过。这一场奇梦但不知吉凶如何?你与我详解详看。”

钱正林听母亲一一从头尾说罢。自叹道:“原来我前世根基浅薄,所以望功名徒劳心力。其余之话,猜想半天竟难以解说。”道:“母亲因为日里想起姑母,故而做梦已到了通州。孩儿今想,度过这个残冬,开春定要往通州去望望姑母。二来自己亦要想一个生财之道,以备添补家中日用之需才是来。”

钱正林有一个姑母,当初到通州城内李稼轩家常常往来。为因今年乡试,钱正林赶了南北两场,无暇探亲。那李家亦是足有半年不通音信,所以老夫人正怀牵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母子二人谈谈说说之后,各自走散。不在话下。

且说蒋妈妈做了媒人,况素来知道王世成是个有钱的,开粮食六陈行的东翁。要他快些儿,娶了过去。让我也有点媒金,谢意到手。所以巴不得他早早成亲。故而今朝到徐家去走走,讲讲家常说话。明日走到王世成家去谈谈拍拍他的马屁。赞赞大姑娘的好处。走到人前真是和气,做点针线,着实齐整。一日王世成择了吉日,先将六礼送将过去。正日迎娶过来,拜了天地,洞房花烛成亲。那时吉日,好不热闹。挂红结彩。惟是王世成亲戚全无,俱是朋友人情。那酒筵一摆内外照料,幸亏蒋妈妈母女二人,前后照应十分周到。到了三朝,那徐氏出来,当家理事。王世成心中甚为得意,而徐氏品貌果然非凡。况且能言会讲,件件皆能。即如走到人前,又会做人。又是克勤克俭,所以世成就将银钱等事,一并交代与他。以后渐渐日久,劝世成“勿要外出。有买卖就在本地生意,安分守己过了日子。”世成是年纪三十迟娶妻房,正是久旱逢甘雨。一个徐氏是因望门寡妇,在家守望已久,年已二十八岁,亦是他乡遇故知。所以二人你恩我爱,如鱼得水。此话慢表。

且说钱正林在家苦读,奈何日用所需不敷度日。正在要想到外边走走,寻些机会。光阴迅速,不觉已是新年。老夫人说道:“我儿你可乘这新年时候,通州去望望姑母,拜贺新年。倘以通州,得有机会,或老人家请馆,或者自己寻一个馆地,稍能得点束,亦是个道理。”

正林道:“母亲之言虽是如此,因孩儿再三思想,倘以出外去,又要远离膝下,不能朝暮侍奉。所以心中虽想,而总不敢开言。”老夫人道:“我儿只管放心出外,家中事情不必牵挂就是。朝暮侍奉等情,幸有媳妇素来孝顺,克慎克勤,我儿出去可以放心。不必把为娘的牵挂心怀。”正林静听母亲一番教训,随即拜别动身,往通州而去。要知下文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