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19496400000747

第747章

【西汉书】:霍光,学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任光为车骑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敬,未尝有过,甚见亲爱。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婕妤,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惟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祚宫,病笃,光泣涕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晓前画意耶?立少子,君行周公事。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拟仪社稷

【东汉书】《孔融传》:融上疏,言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祀天地,拟仪社稷,虽昏恶极,罪不容诛。

小宰社稷

【东汉书】:刘梁,字曼山。桓帝时举孝廉,除北新城长。告县人曰:昔文翁在蜀,道著巴汉;庚桑琐隶,风移。吾虽小宰,犹有社稷。苟赴期会,理文墨,岂本志乎?

嗣守社稷

【晋书】《载记》《慕容超传》:超有母妻在长安,为姚兴所拘。贵超称藩永太乐诸伎,若不可使,送吴口千人。超下书,遣群臣详议。左仆射晖议曰:陛下嗣守社稷,不宜以私亲之故,而降统天之尊。又太乐诸伎,皆是前世伶人,不可与之,使移风易俗。宜掠吴口与之也。

可付社稷

【北史】:魏江阳王孙善,少随父至江南。隋开皇初,拜内史侍郎。尝言于上曰:可付社稷者,唯独高颖。

仪形社稷

【北史】:魏汤平幽王第五子匡,有气节,孝文器之,谓曰:叔文不能仪形社稷,匡辅朕躬。

大孝安社稷

【新唐书】《承天皇帝传》:始王建宁,英毅有才略,善骑射。禄山乱,典亲兵扈车驾渡渭。百姓遮道留太子。太子使喻曰:至尊播迁,吾何以违左右乎?进说曰:大孝安社稷。

许唐社稷

【资治通鉴】:昭宗光化三年十一月,左军中尉刘季述等,迁上适少阳院,立为太上皇。矫诏令皇太子嗣位。朱全忠在定州行营,闻乱南还,十二月至大梁。遣养子希度诣全忠,许以唐社稷输之。又遣供奉官李奉本,以太上皇诰示全忠。注:刘季述矫为之诰也。全忠犹豫未决,会寮佐议之。或曰:朝廷大事,非藩镇所宜预知。天平节度副使李振独曰:王室有难,此霸者之资也。今公为唐桓文,安危所属。季述一宦竖耳,乃敢囚废天子,公不能讨,何以复令诸侯?且幼主位定,则天下之权,尽归宦官矣,是以大柯之柄授人也。全忠大悟,即囚希度奉本,遣振如京师讠同事。

泯人社稷

【抱朴子】《内篇·论仙卷》:阔地拓疆,泯人社稷。

不死社稷

【五代欧史】《后蜀世家》:蜀王孟昶,命李昊草表以降。昶至京师,拜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七日而卒。昶之卒也,其母李氏不哭,以酒酹地祝曰:汝不能死社稷,苟生以取羞。吾所以忍死者,以汝在也。吾今何用生为?因不食而卒。

死卫社稷

【资治通鉴】《周世宗纪》:高保融遗蜀主书,劝称臣于周。蜀主集将相议之,李昊曰:从之则君父之辱,违之则周师必至。诸将能拒周乎?诸将皆曰:以陛下圣明,江山险固,岂可望风屈服?秣马厉兵,正为今日。臣等请以死卫社稷。蜀主命昊草书,极言拒绝之。

心系社稷

【赵善自警篇】:韩魏公琦,虽在外,然其心常系社稷。至身死而心益笃,虽病不忘国家。或有时闻更祖宗一法度,坏朝廷一纪纲,则泣血终日不食。

再安社稷

【宋史】《韩琦传》:琦于嘉佑治平间,再决大策,以安社稷。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或谏曰: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琦叹曰,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闻者愧服。

保社稷

【北盟录】:二帝之迁,唯有从权,且与承当此事,即存宗庙,保社稷。景灵像设,皆得无虞。而一城文武百官,亿万生灵,皆得性命,可为后图,岂非忠孝之大者乎?

死守社稷

【北盟录】:宋靖康中,先是唐恪言金人必来,劝上为避狄之计,乞早幸洛阳,或幸长安。上以恪之言问何橹,橹曰:虽周室东迁,不如是之甚。譬如不肖子,尽挈父祖田宅而鬻之。而左右之人,亦皆不欲迁。次日上激怒曰:朕当死守社稷。恪请罢相。

改置社稷

【后山谈丛】:叶表为句容令,县有盗,改置社稷而盗止。下邳故多盗,近岁迁社稷于南山之上,盗亦衰息。

睨社稷

【宋史备要】:太庙斋郎方轸,上书言左仆射蔡京睨社稷,内怀不道。专以绍述熙丰之说,自媒之计,内而执政侍从,外而帅臣监司,无非其门人亲戚。京有奏请。尽作御笔行出。又语人曰:京实启之也,善则归己,过则称君,必欲陛下敛天下之怨而后已。

郡王死社稷

【金赵周臣滏水集】:贞佑二年,广平郡王完颜承晖,以都元帅行省事于中都,左承彖多副之,委以军事。承晖镇以德量,总大纲而已。既而援兵不至,粮运既竭。慨然约彖多以同死社稷,而彖多有异议,窃欲委城而南。承晖面责之,愧汗浃背。经历官完颜帅姑,左承腹心也,数其罪立斩之。即起谒家庙,召左右司郎中赵思文曰:事势如此。吾何面目以见主上?惟有一死,以报社稷。授知管除差师安石遗奏一通,归达朝廷。遂与左右引饮,神色自若。顷之,仰药而死。

黍稷

【本草】:稷木甘而无毒,益志气,补不足。

【书】《盘庚》: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酒诰》:康叔妹土,其艺黍稷。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彼稷之实。《豳风》:十月纳禾稼,黍稷重。《出车》:黍稷方华。《楚茨》: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籽,黍稷。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黍稷,以谷我士女。

又,黍稷稻梁,农夫之庆。《大田》:来方祀,以其马辛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信彼南山,原隰。鲁孙田之,黍稷。曾孙之穑,以为酒食。,于六反。《生民》: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亵,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良耜》:黍稷茂止。获之,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颂》《宫》曰:有稷有黍。

【春秋】:桓二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注:黍稷曰,粢不精凿。

【周礼】:大宰三农生九谷。注:黍稷之属。

【礼记】《曲礼》曰:凡祭宗庙,稷曰明粢。

《内则》曰:豕宜稷。

【月令】:中央土,天子食稷与牛。

【国语】:稷为稷,不能蕃殖。

【尔雅】:粢,稷也。郭璞注曰,今江东呼栗为粢也。

【三元延寿参赞书】:稷,米也。发三十六种病,八谷之中,最为下。不可同川附子服。

【广志】:破减稷,逼麦稷,此二者,以四月熟。

【卢毓冀州论】:真定好稷,地产不为无珍也。

【山海经】:西山经西次二经,薰吴之下,其木多稷。稷以松有剌,细理,音即。

【梦溪笔谈】:稷,乃今之也。齐晋之人,谓即积。

【路州志】:屯留宜黍稷。

【小学绀珠】:稷,五谷之长。一谷不升,谓之歉。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侵。谷梁传。

【白氏六帖】:仁者之粟。礼,父母没,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谓礼。终注,孝子虽贫,尚不取恶人之粟,祀其先人。

【白虎通】:清风至,则黍稷滋。

【拦江纲】:体字。和丰,离离蕃殖。赋偶。或耕或耘,所务不苟;实坚实好,其宜各从。

获积既歌于良耜,饥馑宁闻于楚茨。

发如云之茂,穰穰登乃谷之丰。

贻于孙子,咸喜有秋;谷我士女,畴非乐岁。

农之庆也,既咏于甫田;岁之丰也,宜歌于华黍。

不稂不莠,既去其蟊贼;如茨如梁,已庆于农夫。

仓积更多于翼翼,雨膏益大于。赋隔。取彼十千,爰播甫田之咏;缺夫蓄积,遂形六月之诗。

不待黄云之辨,已卜丰年;何烦暖律之次,乃生多黍。

敖黍稷

【仪礼】:士丧礼。敖黍、稷各二筐,有鱼腊馔于西坫南。注:熬,所以惑蚍蜉,今不至棺旁也。疏曰,熬,煎谷也。设熬旁一筐,大夫三种,加以梁。君四种,加以稻。四筐见手足皆一。其余设于左右。若然则此士二筐,首足各一筐,其余设于左右,可知也。

沐稷

【礼记】:丧大记。君沐梁,大夫沐稷。疏谓:用其米,取其汁而沐也。

寒谷不生黍稷

【刘向别录】:燕有寒谷,不生黍稷。邹衍吹律于其间,暖气乃生,草木由是荣茂。

玄稷

【稽瑞录】《汉书》曰:宣帝神雀元年,诏曰:乃元康四年,玄稷降于郡国。玄稷,黑黍也。

【王子年拾遗记】:汉宣帝之世,有嘉谷玄稷之祥。亦不说今之所生,岂由神农后稷播厥之功。抑亦王子所称,非近俗所食。诠其名,华而不实,及乎飞走之类,神木怪草,见奇而说,万世之瑰伟也。

膏稷

【齐民要术】:爰有膏稷。郭璞注言,好味,滑如膏。

步武黍稷

【抱朴子】《喻蔽篇》曰:所谓陂原之蒿莠,未若步武之黍稷也。俭岁梁稷

【南史】《列传》:刘与其族兄,俱风神颖秀。祖孝标称之曰:超超越俗,如半天丹霞;矫矫出尘,如云中白鹤。皆俭岁之粱稷,寒年之纤纩也。

凿冻树稷

【温公滑虚】:凿冻树稷,劳而无得。否解曰:凿冻树稷,徒自勤也。稷丘地名。

【史记】《伍子胥传》:败吴兵于稷。案,稷丘,地名,在郊外。《索隐》曰:《左传》作稷丘。

稷下

【马明叟实宾录】:汉以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史记》欲以继踪齐稷下之风。刘向以稷为齐城门名。谈说之士,期会于稷门下,故曰稷下。

【司马温公传家集】《稷下赋》:齐王乐五帝之风,嘉三王之茂,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于是筑钜馆,临康衢,盛处士之游,壮学者之居,美矣哉!高门横闶,夏屋长檐,樽明洁,几杖清严。尔乃杂佩华缨,净冠素履,端居危坐,规行矩止。相与奋髯横议,投袂高谈,下论孔墨,上述羲炎。树同拔异,辨是分非,荣誉樵株,为之蓊蔚,訾毁美,化为瑕疵。譬若兰芷蒿莎,布于云梦之洳;鸿鹄秋鸟仓鸟,鼓舞于渤獬之涯。于是齐王沛然来游,欣然自喜,谓稷下之富,尽海内之美,慨乎有自得之志矣。祭酒荀卿进而称曰:吾王辟仁义之涂,殖诗书之林,安人之虑广,致治之意深。然而诸侯未服,四邻交侵,士有行役之怨,民有愁痛之音,意者臣等道术之浅薄,未足以称王之用心故也。王曰:先生之责寡人深矣。愿卒闻之。对曰:臣闻之,王卡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莨莠茂者,其谷芜。网者弃网而失序,行者多岐而丧途。今是非一概,邪正同区。异端角进,大道羁孤,何以齐踪于夏商,继轸于唐虞。诚能扑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被品物,威加海隅,忠正列,谗邪放疏,行其言不必饱其腹,用其道不必暖其虏。使臣饭梁啮肥,而餐骄君之禄,不若荷锄秉耒,而为尧舜之徒。惜夫,美食华衣,高堂闲室,凤藻鸱义,豹文麋质。诵无用之言,费难得之日。民未治不与其忧,国将危不知其失。臣窃以大王,为徒慕养贤之名,而未睹用贤之实也己。西河美稷

【东汉书】:匈奴中地名,见《后汉书·南匈奴传》

稷氏

【千家姓】:商音东海。

【元和姓纂】:稷,后氏之后子孙焉。见《姓苑》。汉稷嗣君,叔孙通支孙,亦为稷氏,鲁郡。今衮州有稷氏。又汉御史大夫稷不疑,封寒封侯。

【姓氏急就篇】:稷氏,后稷之后。泰山下道士稷丘君,遇汉武东巡,拥琴朝谒。

后稷

【农桑通诀】: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为帝喾元妃。姜出野,见巨人迹,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牛羊腓字之。弃之平林,会伐平林迁之。弃之渠中水上,鸟覆翼之。姜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时。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植麻麦。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之,民皆法之。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帝舜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诗》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民,莫非尔极。帝命率育,奄有下国,俾民稼穑。豳风《七月》之诗,陈王业之艰难,盖周家以农事开国,实祖于后稷。所谓配天社而祭者,皆后世仰其功德,尊之之礼,实万世不废之典也。

【罗泌路史】《高辛纪》:上妃有邰氏曰姜,衣帝衣,履帝敏,居期而生弃。弃惟元子,披颐象亢。弃之每异,乃收之,爰名曰弃。而字之曰庆辰。性敷而仁,戏惟稷黍。《列女传》云:性敷而仁。简狄教之,时艺桑麻。长研耕稼,为唐天官。及事虞夏,以耕织为本,教发粪土,别五土之宜,教民时艺嘉谷,致饴有相之道,封疆为田,顺土造区。迪民降岌而后萌,人各得其所。志云:稷始为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长终亩,一亩三,一夫三百,而播种于中。故孔子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年一足哉?虞帝乃国之邰,号后稷励百谷,而山死取女吉人。是生邰虫尔,世济其德。邰虫尔生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谷,是为田祖。自商以来,祀之详帝。

【古今列女传】:姜之性,清净专一,好种稼穑。及弃长,而教之种树桑麻。弃之性明而仁,能率其教,卒致其名。尧使弃居稷官,更国邰地。遂封弃于邰,号曰后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