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19496400000656

第656章

《阳球传》:灵帝时,球拜尚书令,奏罢鸿都文学曰:伏承有诏,中书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像,立赞以劝学者。臣闻传曰: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案松览等,皆出於微蔑。斗筲小人,依凭世戚。附讫权豪,俯眉承睫。徼进明时,或献赋一篇,或鸟篆盈简。而位升即中,形图丹青,亦有笔不点牍,辞不能辩心。假手请字,妖伪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蝉蜕滓浊是以有识掩口。天下嗟叹,臣闻图像之设,以昭劝戒,欲令人君,动鉴得失。未闻竖子小人,诈作文颂,而可妄窃天官。垂像图素者也,令太学东观,足以宣明圣化,愿罢洪都之选,以消天下之谤,书奏不省。

构室立像

【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三月,太子私幸太常乐童称心,与同仆起。道士奏英、韦灵符挟左道得幸太子。上闻之大怒,悉收称心等杀之,连坐死者数人。请让太子,甚至太子意奏告之,怨怒愈甚,思念称心不已,於宫中构室立其像,朝夕奠祭,徘徊流涕。又於苑中作冢,私赠官、树碑。上意浸不怿,太子亦知之,称疾不朝谒者,动涉数月。

筑室塑像

【国老谈苑】

李遵旦助为驸马都尉,折节待士,宗杨亿为文,於第中筑室塑像,晨夕伸亟文之礼,刻石为记,未几亿卒。

刻石为像

【唐会要】

贞观二十三年八月,吐谷浑遣使献骏马供山陵。初太宗平突厥,及高昌、马耆龟兹、吐谷浑帝那伏帝等诸国,多生致其王,及是,皆刻石写其形像。

【唐书】

丘行恭,从太宗讨正世充,会战於印山之上。太宗与诸骑相失,唯行恭犹从。寻有骑数人,追及太宗,失中御马,行恭乃回骑射之。贼不敢复前。然后下马拔箭,以其所乘马进太宗,贞观中,有诏刻石为人马,以像行恭拔箭之状,立於昭陵阙前。侯君集,灭高昌国,并麴智盛为左武将军,及太宗崩,刻石像智盛之形,列於昭陵玄阙之下。《吐蕃传》弄致书天司徒长孙无忌等云: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并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置太宗灵座之前。高宗嘉之,进封宾王,赐段彩三千杂乃勒石像其形,列昭陵玄阙之下。

【资治通监】

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宗即位,葬文皇帝于昭陵,庙号太宗。阿史那社尔契何力请杀身殉葬,上遣人谕以先旨不许。蛮夷君长,为先帝所擒服者,颉利等十四人,皆琢石为其像,刻名列於北司马门内。

发棺画像

【名臣闻见志】

明皇自蜀还,念贵妃不巳。高力士奏曰:臣闻蜀有名画王文郁,善傅人真,亦一时之绝。臣欲令王文郁,写纪子真上奏,悬挂内阁,陛下时一观望,少解圣情,帝可其请。令文郁乘传至马嵬,发棺见妃子,宛如生人,脸红胍胍,眉黛半残,遗香迎鼻。文郁写其真回,进呈帝,帝见惊愕,久之谓文郁曰:卿不惟善傅其神,兼得乎生平言语和笑之容。

赐文郁物百疋,刻碑立像

【新唐书】

《突厥传》:开元十九年阙特勒死,使金吾将军张去逸、都官郎中吕向。奉玺诏吊祭。帝为刻辞于碑,仍立庙像,四垣图战阵伏。诏高手工六人往,绘写精肖。其国以为未尝有,默棘连视之,必悲梗。

具舟取像

【太平文记】

唐东蜀,大圣院有木像,制度环异,耆老相傅云:顷自荆湘流而上,历归峡等郡,郡人具舟机取之,千夫牵挽,终不及岸。至渝州,人焚香祈请,应声而住,郡守及百姓,遂构大圣院安置之。

转经画像

【太平广记】

唐河东,柳因乘春,钓伊水,得巨鱼挈而扫,是夕梦鱼以啄其儿臆,乃视婴之臆,果有疮而血,沂益惧。以鱼授伊水中,具命僧转经画像,仅旬余婴儿疮愈,自后不复钓也。

鬻钱刻像

【太平广记】

章孝子名全益,涪城人。后於成都府楼巷,含於其间,傍有舟龟鬻舟得钱及数,两金即刻一像。

立祠绘像

【惠州府图经志】

宋韩京。绍兴间平岭南大盗七十余起。威震南方。累受中亮大夫、建州观察,兼知循州。时郡邑罹兵火,户口凋耗。公环城立屋,招集流亡,惠种与牛,以来耕者。建官府、筑城池,百发具兴,有功於人,绘像立祠。

取木建像

【抚州府临川志】

乐安县天授乡。万安里。渔者曾昭、康郓於义亭溪捕鱼,不获。祷於陂头之神,忽闻有人语谓:我晋时章相国也,汝其取木建予兄弟像,寻示绘像于壁,长曰光辅,朝服而坐。次曰羯,曰甫,皆被介胄,持剑而立。众方骇异,谓举木不能胜,忽雷电,风雨晦冥,则槎巳在庙需,断为三矣,乡人闻于县。县上于府,肖像而祠之。

城上作像

【江表传】

孙权使朱隽往,喻关羽令降,羽乃于城上作像人,遂潜遁。

柱中有像

【抚州府临川志祥】

符六年,天庆观修圣祖殿,柱木中有人像,衣冠悉具。

塔中置像

【江淮异人录】

钱处士。尝有人图钱之像,钱见之,曰:吾反不若此,常对圣人也。人不悟。后有僧取其图,置於志公塔中,人以为应,后烈祖取之入宫,东之於内寝焉。

起方山像

【别国洞冥记】

元封中,起方山像,招诸灵异,召东方朔言其秘奥,乃烧天下异香,有沉光香、精祗香、明庭香、金石单香、涂鬼香,外国所贡之灯、木,有膏如淳漆,削置器中,以腊和之涂布,燃照数里,

摇供养像

【齐书】

封述勃海艹修福州人。一息娶陇西李士元女,大输财聘。及将成礼犹竟悬违。述忽取所供养像,对士元摇而示之,士元笑曰:封公何处常得听急像。

画男女像

【南史】

《齐东昏侯纪》:跨河水立紫阁诸楼,壁上画男女私亵之像。

造里正像

【太平广记】

唐饶阳县令窦知范,性贪。有一里正死,范令为里正造像,谷出钱一贯,范先造得其像,尽纳其钱。

设坐神像

【孝反同风】

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名国王为乙祈责人。其俗亲丧,七日不食,祖父母丧,五日不食;兄弟伯叔姑姨姊妹,三日不食。设坐神像,朝夕拜奠,不制哀经。

图五羊像

【稽瑞录】

《广州记》曰:裴渊於广州斥公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随羊悬之。昔高固为楚相,五羊御花于,楚庭於是图其像。《南越志》曰:任嚣尉佗之时,有五仙骑五色羊,执六德柜以为,瑞因图像於府厅。

整貂蝉像

【元一统志】

范长生像。在灌州,陆游剑南诗稿云:青城山中,有太古画碧落。侍中范长生,举手整貂蝉。像特妙,其诗云:浮世升沈河足计,舟成碧落珥貂蝉。又题丈人观道院壁:却笑飞仙来忘俗,貂蝉犹着侍臣冠。

新宅画像

【马明叟实宾录】

晋钟会,是荀济比从舅,二人情好不协。荀有宝剑,可直百万,常在母钟夫人处。会善书,学荀手迹,与荀母取剑,仍切玄不还。荀知是钟书而无由得,思所以报之。后钟兄弟以十万起一宅,始成甚精丽,未得住。荀极善画,乃潜往画钟堂门作太傅形状,无冠,形像一如平生。二钟入门,大感恸,宅遂空废。注云:太傅名繇。二钟谓繇二子,毓会云。

遣使求像

【宋史】

《张升传》:仁宗时契丹主宗真遣使赍其画像来求帝画像,未报而死。子弘基立,以为请,诏升报聘,谕使更致新主像,契丹欲先得之。升曰:昔文成以弟为兄屈尚先致敬,况今为伯父哉!遂无以夺,乃复以洪基像来。

蝗齿丰刀画像

【新唐书】

《五行志》:光启二年,淮南蝗。自西来行而来飞,浮水缘城,入杨州府署,竹树幢节,一夕如剪。幡帜画像,皆啮去其首。

僧坏塑像

【太平广记】

南中有僧院,院内有九子母像,装塑甚奇,常有一美妇人,引行者同寝。僧知是塑像为怪,即坏之。

不为影像

【张子经学理窟】

古人不为影像,绘画不真,世远则弃。不免於亵慢也,故不如用主。

敬爱画像

【黄门龙川略志】

丐者王江,往往贩鬻饼饵,晚不能售,辄呼与共食入田舍。父老召之饮食,醉饱即睡妇女在侧江不以自疑,亦信其无他也。以故阵人敬爱之,至画其像,事以香火。

削去绘像

【宋史】

《列传》:石豫同钱遵造,废元裕皇后议,亟迁侍御史至中丞,清削去景灵宫绘像。

绘塑神像

【辽史】

《地理志》:木业山上建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相傅有神人乘自马,自马孟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业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无形之像

【淮南鸿烈解】

原道训,钓者不能与网罟者争得;射者不能与罗者竞多,何则。以所持之小也。张天下以为之笼,因江海以为罟,又何亡鱼失鸟之有乎?故矢不若缴,缴不若无形之像。注:言其太也。

帝轩提像

【太平御览】

帝轩提像。配永长也循机,竹机为政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河龙图出。洛龟书威,则也赤文像字,以授轩辕。

狂夫侮像

【宁齐丘子化书】

狂夫侮像,不知为像所侮。

如镜中像

【齐东野语】

杨龟山。有读东坡和陶影答形诗云:君如烟上火,火尽君乃别。我如镜中像,镜坏我不灭盖言影因形而有,无是生灭。相。

似雕木像

【盘山语录】

师云:修行之人,收拾自心似一尊雕木圣像。坐在堂中,难终日无人亦如此,方番盖簇拥亦如此;香花供养亦如此,往来毁谤亦如此。惟此木像,通灵通圣,活拨拨地明道德,一切事上物上,却不住著也。

想像

【黄氏日抄】

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顽廉薄敦皆有兴起,此孟子之善想像者也。孔子元气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其明快中和处;小程夫子者,当诚其初年刚毅,晚年又济以宽平处,其徒想像而已?秘远以验之吾身者,如何将并典其风范气象皆明之矣。

【吴箕常谈】

宋景文公笔记曰:老子云:无物这像,古语亦有想像。韩非子曰:人希见生像,得死像图之,又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人所以竟想者,皆谓之想像,然说亦怪矣。《王彦章书像记》,述其以奇取胜,以叹时事文字展辅不穷。

【实苏东坡词】

想像赋高堂。

彷像

【韩氵虎涧泉日记】

程明道涵泳,伊川执持,黄渠彷像,康节玩素蹈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