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19496400000391

第391章

《忠义传》:李成大知金坛县,北兵至,战不胜,为吏民挟降,乃谋复金坛,事泄系狱。榜掠不屈,遂杀其二子以惧之,终不屈。笑曰:子为父死,臣为君死,卒杀之。

【张南轩语录】

先生曰:某顷侍先公在淮上,忽报虏骑至,先公以城中兵少为忧,问某曰:将何以应之?某曰:惟当率城中军民戮力一战,不得已,则父为君死,子为父死而已。但为主死《忠义传》:张弘范兵至崖山,得张世杰甥韩,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杰历数古忠臣曰: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

为国家死

【宋史】

《赵师旦传》:师旦知康州,侬智高破邕州,顺流东下,贼已薄城下,师旦止有兵三百,开门迎战,杀数十人,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曰:明日贼必大至,吾知不敌,然不可以去,尔留死无益也。遂与监押马贵部士卒固守州城,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众皆曰:愿为国家死。至城破,无一人逃者,矢尽,还据堂而坐,智高麾兵鼓噪争入胁师旦,大骂曰:饿獠,朝廷负若何事,乃敢反邪?天子发一校兵,汝无遗类矣。智高怒,贫贵杀之。贼去,州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云

为国致死

【左传】

昭公元年,赵孟曰: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义也。

【宋史】

《刘汲传》:时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阳,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乃下命募敢死士四百人。及南阳陷,命将戚鼎将兵三千逆战,及命靳义与赵宗印分西南门掎之,汲自以牙兵四百登陴,望见宗印从间道遁,即自至鼎军中,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敌却,俄而义败,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曰: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致死。敌大至,汲死之。事闻,赠太中大夫,谥忠介。

为社稷死

【北盟录】

靖康二年,金人出榜阙下求立异姓,云军前南官亦当举。唯何桌。李若水预此议。及军前,取其家属兄若虚到南薰门亲见,番官数人共叹其忠,且言我大辽死难者二十馀人,你南朝只李侍郎一人。后自京师奔大元帅府,上书者数十人,皆言为社稷死者,唯李若水一人。

为民而死

【元史】

《杨朵儿只传》:子不花,文宗入继大绕,除通政院判。将行,值陕西诸军拒诏,郡邑守事率民逃之,不花独率众出御,呼西人谕之曰:民者祖宗所致,国家大事,何与于民?汝等既昧逆顺,又欲残此无辜,吾有为民死尔,不汝从也。阵溃,遂见杀。

为忠义死

【名臣言行录】

孙昭远为都总管,尝与诸子书曰:今日御甚难,若假一岁,度几可保,吾四男二女,今不复念,要为忠主死耳。

尽忠得死

【史记】

《郑世家》:解扬将死,顾谓楚军曰:为人臣毋忘尽忠得死者,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于是赦解扬。

守正而死

【新唐书】

《列女传》:殷保晦妻封,保晦历校书郎,黄巢入长安,共匿兰陵里。保晦逃,贼悦封色,欲取之,固拒。贼怒,勃然曰:从则生,不然正膏我敛。封骂曰:我公卿子,守正而死,犹生也。终不辱逆贼手。遂遇害。保晦归,左右曰:夫人死矣。保晦号而绝。

抱义而死

【马令南唐书】

《潘丞传》:王延政镇建州,辟丞为度支判官,延政与福州构隙,丞极谏,不纳。会晋安使至,延政大阅以夸示之,辞气益悖,丞长跪固谏,其言甚切,延政大怒,谓军士曰:汝可为我食判官肉。丞曰:与其不义而生,孰若抱义而死!事势如此,蚤死为幸。久之乃解。

竭力效死

【金史】

《马庆祥传》:大将蒙古不花将攻凤翔行省,檄庆祥分道清野,行遇先锋于浍水,战不利,且行且战。将及城,会大兵邀其归路,度不能脱,令其骑曰:吾属荷国厚恩,竭力效死,乃其职也。

臣愿效死

【名臣言行录】

金人再犯京师,议割雨河,须大臣偕行。聂昌耿南仲皆以事辞,陈过庭曰:主忧臣辱,臣愿效死。

见难能死

【程氏外书】

匹夫悍卒,见难而能死者有之矣。惟情欲之牵,妻孥之爱,断而不惑者鲜矣。

握节以死

【宋史】

《崔纵传》:纵登政和五年进士第,累迁承议郎,干辨审计司。二帝北行,高宗将遣使通问,廷臣以前使者相继受击莫肯往,纵毅然请行,乃授朝请大夫右文殿修撰,试工部尚书以行。比至,首以大义责金人,请还二帝,又三遣之书。金人怒,徙之穷荒,纵不少屈。久之,金人许南使自阵,而听其还,纵以王事未毕,不忍言。又以官爵诱之,纵恚恨成疾,竟握节以死。洪浩、张邵还,遂归纵之骨,诏以兄子延年为后。

守城而死

【倦游杂录】

侬贼破邕州,偶江涨,遂乘桴沿流入番禺。时赞善大夫赵师旦知康州,到任始一月,贼既迫境,谕官属吏民使避贼。谓曰:吾固知斯城不可守,然守城而死,乃监兵洎吾之职也。若曹无预祸。贼既至,率弱卒不满百御之半日。城陷,赵与监兵者皆死之,士卒得免者无一二。先是一日,赵方出其妻藏于山谷,道中生一子,弃草中。贼去凡三日归,视之尚生,人谓忠义之感,又有曹观者,以太子中舍知封州,贼既至,乃易服遁去,未十余里,为贼所擒。贼犹谓曰:汝乃好骂我南人作蛮者也,今日犹不拜耶?曹竟不屈,至晚积薪燔死于江。时本路主漕连者与曹有旧,乃移师旦事于观,仍诗之于石,朝廷赠观太常少卿,子孙弟侄洎女子授官赏命服者数人。赵赠卫尉少卿,一子得殿直。赵史君之事,岭外人率皆知之。康州人为之立祠堂,至今祭享不绝。

冒阵而死

【续后汉书】

《诸葛瞻传》:魏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入,瞻督诸军拒之,至涪而艾已长驱而前,破瞻前锋。瞻退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琊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阵死,时年三十七。瞻长子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使败国殄民,何用生焉?策马冒阵而死。

叱贼而死

【北史】

郦道元,字善长,除御史中尉。时雍州剌史萧宝寅友状稍露。侍中城阳王徽素忌道元,因讽朝廷遣为关右大使,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围道元于阴盘驿亭,道元目叱贼,厉声而死。

骂贼而死

【金史】

《李宝信妻王氏》:张觉以平州叛,王氏陷贼中,贼欲逼室之。王氏骂贼,贼怒,遂支解之。

【元史】

《忠义传》:萧景茂家贫力农。至元四年,南胜县民李智甫作乱,掠龙溪,景茂与兄佑集卿丁拒之。众败,景茂被执,贼胁使从已,景茂骂曰:狗盗,我生为大元民,死作隔洲鬼,岂从汝为逆耶?贼怒,缚景茂于树,脔其内,景茂益愤骂。贼以刀决其舌,景茂骂不绝声而死。

遇贼而死

【元史】

《忠义传》:合剌普花以右丞唆都督兵征占城,交趾属护饷道,北至东莞博罗界中,遇剧贼欧钟等,横绝石湾,其锋锐甚,合剌普花身先士卒,且战且行,矢竭马创,徒步格对,以众寡不敌,为所执。贼欲奉之为主,不屈,遂遇害。

平贼甘死

【新唐书】

《封常清传》:常清平贼,败书闻,帝削常清官使白衣录高仙芝军效力。仙芝使衣黑、衣监左右部军。及边令诚以诏书至示之,常清曰:吾所以不死者,恐国家节,受戮贼手,今死乃甘心。

遇兵赴死

【元史】

《列女传》:赵彬妻朱氏天历初,西兵掠河南,朱氏遇兵被执,逼与乱,朱氏拒不能脱,绐以井傍瘗金,得近井,即赴井中死。又王氏女安哥从父避兵印山,兵搜得之,欲污之,安哥不从,投涧死。有司言状,表其庐。

杀马示必死

【宋史】

《曹友闻传》:北兵入兴元,至大安,友闻分遣诸将夹击,亲帅精兵入龙尾头,弟万闻之,五鼓出隘口与之会,内外两军皆殊死战,血流二十里,黎明大兵益增,乃以铁骑四面围绕,友闻叹曰:此殆天乎!吾有死而已。于是极口诟骂,杀所乘马,以示必死。血战愈厉,与弟万俱死。军尽殁,北兵遂长驱入蜀矣。事闻,特赠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赐庙褒忠,谥曰节。万特赠武翼大夫。

令死即死

【扬内翰谈苑】

太祖善御豪杰,得人之死力。居常多幸诸武池,临流观习水战,因谓左右曰:人皆言忘身为国,然死者人这所难,言之易。尔时禁卫将帅军厢主皆侍侧,有天武厢主李进卿前对曰:如臣者令死即死耳。遂跃入池中。太祖急令水工数十人救之,得免,几于委顿。

扼吭而死

【契丹志】

太宗会同十年,十二月,辽伐晋,杜威等降。初威之降也,皇甫遇初不与谋,辽帝欲遣遇先入大梁,遇辞退,谓所亲曰:吾位为将相,败不能死,何面目复南行?至平棘,遂扼吭而死。太宗会同十年十二月,辽帝既破晋,遣兵趣河阳,捕景延广。延广见帝于封丘,帝责之曰:两主失权,皆汝所为也。十万横磨剑安在?召乔荣使相辨证,荣出衣襟所藏书,乃以十事责延广,每服一事,授一牙筹,授至八筹,帝叱锁之。后命押送归本国,宿陈桥,夜分扼吭而死。

拜日而死

【元史】

《石抹也先传》:祖库烈儿誓不食金禄,率部落远徙,年九十,夜得疾,命家人候日出以报。及旦,沐浴拜日而死。

东向而死

【晋书】

《刘聪纪》:赵染与索纟林占於城西,鲁徽谏止,染不听,败绩而归。染悔曰:吾不用鲁徽之言,以至于此,何面目见之?於是斩徽,徽临刑谓染曰:将军愎谏违谋,戆而取败,而复忌前害胜,诛戮忠良,以逞愚忿,亦何颜面瞬息世间哉?袁绍为之于前,将军踵之於后,覆亡败丧,亦当相寻,所恨不得一见大司马而死。死者无知则已,若其有知,下见田丰为徒,要当诉将军于黄泉,使将军不得服床枕而死。叱刑者曰:令吾面东向,大司马曜闻之曰:蹄涔不容尺鲤,染之谓也。

南乡拜而死

【宋史】

《文天祥传》: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死面如生,年四十七。

不可无名而死

【金史】

《完颜素兰妻传》:参政完颜素兰妻亡其姓氏,当崔立之变,谓所亲曰:吾夫有天下重名,吾岂肯随众陷身,以辱吾夫乎?今日一死固当,但不可无名而死,亦不可离吾家而死。即自缢于室。

以人从死

【通鉴】

《周外纪》:王四年,是岁秦武公薨,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子白不立,封平阳,立其第德公。

良臣从死

【史记】

《秦本纪》: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与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君子曰:秦缪公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有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

室人从死

【子思子】

公父文伯死,室人有从死者,其母怒而不哭。相室谏之,其母曰:孔子天下之贤人也,不用于鲁,退而去,是子素宗之,而不能随。今死而内从死者二人焉,若此,其于长者薄,于妇人厚也。

臣请从死

【史记】

《李斯传》: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书: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不忠者无名以立志于世,臣请从死,愿葵郦山之足,惟上幸哀怜之。

士多从死

【西汉书】

《匡衡传》:元帝时,匡衡上疏云:秦穆贵信,而士多从死。注:应邵曰:秦穆公与群臣饮酒,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钅咸虎诈诺,及公薨,皆从死。黄鸟诗所为作也。

止从死

【史记】

《秦本纪》:献公元年,止从死。

东女王死

【新唐书】

《西域东女传》:东女王死,国人以金钱数万纳王族,求淑女二立之,次为小王,王死因以为嗣,或姑死妇继,无篡夺,贵人死剥其皮,内骨瓮中,糅金屑瘗之,王之葬殉死者数十人。

人愿随死

【岭外代答】

婆国,国王及官豪有死者,左右承奉人皆愿随死。焚则跃入火中,弃骨于水,亦踣水溺死不悔。

毒死

【新唐书】

《李希烈传》:贞元二年,李希烈遣杜文朝寇襄州,为樊泽所破,获文朝会嗣曹王皋、张建封、曲环,及李澄,四略其他,势日蹙。希烈缩气不敢摇,啖牛肉而病,亲将陈仙奇阴令医毒之,以死。

饮药而死

【东汉书】

《蔡伦传》:伦初受窦后讽旨,诬陷安帝祖母宋贵人。及太后崩,安帝始亲万机,敕使自致廷尉,伦耻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饮药而死。

【新唐书】

《列女传》:杨庆妻,王世充兄之女。庆以河间王子为郇王守荥阳,陷于世充,故世充妻之,用为管州刺史。太宗攻洛阳,庆谋与王曰归唐。谢曰:郑以我奉箕者,缀公之心。今负恩背义,自为身谋,可若何?至长安,则公家婢耳。愿送我还东都。庆不听。王谓左右曰:唐胜则郑灭,郑安则吾夫死,若是,生何益?乃饮药死。庆入朝,官宜州刺史。

竟以药死

【事文类聚】

《韩退之为李干墓志》:叙当世名贵,服金石药,欲生而死者数辈,著之石,藏之地下,岂为一世戒耶!而竟以药死,故白传云:“退之服琉黄,一病竟不痊”也。

服丹致死

【王明清挥尘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