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五灯全书
19495700000091

第91章

興化嶽禪師法嗣

興化紹清禪師

薦母上堂。祖師門下。佛法不存。善法堂前。仁義休說。然雖如是。事無一向。竊聞。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深恩。昊天罔極。髮膚身體。弗敢毀傷。此魯仲尼之孝也輪轉三界中。恩愛不能捨。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故我大覺世尊。雪山苦行。摩竭成道。往忉利天。為母說法。此釋迦之孝也。得大解脫。運大神通。手擎金錫。掌拓龍盂。詣地獄門。卓然尋省。見其慈母。悲泣無量。此目連之孝也。作麼生是興化之孝。良久曰。興化今日。不上天堂。不入地獄。於善法堂中。燈王座上。為母說法。以報劬勞。且道。我母即今在甚麼處。乃曰。我母生前足善緣。無勞問佛定生天。人間上壽古今少。九十春秋減一年。下座。敢煩大眾燒一炷香。以助山僧報孝。既是山僧之母。為甚麼却煩諸人燒香。不見道。東家人死。西家人助哀。以手搥胸曰。蒼天蒼天。

長沙智度山定林景芳禪師

僧問。七十二峰即不問。如何是法輪境。師曰。岣嶁峰尖神禹碑。曰還許學人識也無。師曰。石青字赤形模奇曰今日得遇去也。師曰。吏部當時尚莫窺。曰端的在甚麼處。師曰。何得汝不狐疑。

開封襄城首山處珪禪師

僧問如何是首山境。師曰。白雲片片時來往。汝水潺潺流向東。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寒山逢拾得。拍手笑呵呵。曰向上宗乘事若何。師曰。虗空藏鳥跡。風過樹頭鳴。曰莫便是為人處也無。師曰。曹溪水急。

玉泉芳禪師法嗣

臨江軍慧力善周禪師

上堂。遼天鶻萬重雲。祇一突是甚麼。咄 師於宋哲宗元祐丙寅十二月望日。沐浴淨髮。說偈曰。山僧住端筠。未甞形言句。七十三年來。七十三年去。言畢而逝。五日後。鬚髮再生。

福州聖泉紹燈禪師

本郡古田陳氏子。生時異香滿室。紫帽覆首。七歲觀諸經論。如宿習。十歲辭親出家。禮潭州開福璡為師。得度受具。後造玉泉。泉一見。鍼芥相投。嗣還里。深自韜晦。郡守丁公。延住陀嶺塔院。忽一日索浴更衣。鳴鼓陞座眾集。乃說偈曰。吾年五十三。去住本無貪。臨行事若何。不用口喃喃。儼然示寂。瞑目兩宵。偶聞鐘聲忽復醒。四大輕安。後身常出舍利。元豐中。本郡大旱。太守請令祈雨。次日甘澤大霈 遷住聖泉。上堂。僧問。如何是聖泉境。師曰。目前無異草。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往來無罣礙。曰人境已蒙師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師曰。驢事未去。馬事到來。乃曰。般若門中。縱說百千妙義。不增一毫。直饒結舌亡唇。豈減少分。若論元中又元。終非妙門。鳥道魚蹤。早傷途轍去也。葢為出此入彼去者。不至其方來者不到其所。舉一明三。莫窮幽趣。更不續[梟-木+儿]截鶴。[(雪-雨)/粉/大]嶽盈壑。霄壤相望。去道轉遠。正當與麼時。衲僧門下。作麼生商量。良久曰。昨夜三更月到窗。

韶州南華重辯禪師

上堂。僧問。祖意西來即不問。最初一句請師宣。師曰。龍銜黑寶離滄海。鶴側霜翎下玉堦。曰一輪明月照。四海盡分明。師曰。夜半折開無縫塔。天明智積抱頭回。乃曰。會麼。五大未明。二儀無跡。威音王覷不見。大悲手摸無踪。是神通妙用。是法爾如然。於斯明得。便乃高步毗盧頂上。坐斷報化佛頭。於斯未明。祇知事逐眼前過。不覺老從頭上來。

德安延福智興禪師

西川人。造玉泉。發明心地。初住漸源。次遷黃梅龍華。晚住延福。師語不譚元。行不修潔。身不稟儀。眾不喜見。逝後靈異不測。緇素追仰。塑像事之。尤能報應如響。

道吾真禪師法嗣

燕山等覺祖印智燈禪師

金華人。嗣道吾。始立之年。遂開法弘道。從者如雲。說法三十載。晚退老燕山等覺。有語錄二卷。鄒正言。曾序之曰。頃余在中陶。甞與李濤師淵。論天下之名僧。師淵曰。吾所見。有祖印。真有道者也。望其容貌。如秋際木。聽其解說。如夜半潮。云云語。惜燈錄不載。僅存正言序數行。亦可想見其人耳。

菩提用禪師法嗣

杭州臨安淨土善思禪師

上堂。咄咄咄。臨濟德山盡該抹。棒頭薦得不作家。喝下承當未奇絕。山僧宗旨不恁麼。覿面相呈辨賢哲。聲前一句早遲疑。語後持來欠時節。勸禪人休饒舌。神龍尚自不知源。豈說盲龜敵跛鼈。喝一喝。

天童遂禪師法嗣

福州大中立志禪師

上堂。僧問。遠趨丈室。仰慕宗風。學人上來。請師一接。師曰。高挂鉢囊。曰便是為人處也無。師曰。盲人摸象。曰莫壓良為賤好。師曰。短販樵人徒誇書劒。問馬祖陞堂。百丈捲席。未審意旨如何。師曰。官馬相踏。曰學人今日小出大遇。師曰。拄杖未曾拈著。乃曰。虎嘯烏山畔。眾獸潛藏。雲生螺渚間。群峰失色。大阿寶劒。耀日爭輝。樵父搬柴。醫王辨價。還有不顧賓主者麼。出來道看。良久曰。水凍魚難躍。天寒艸發遲。以拄杖打香臺一下 上堂。法不見法。法不行法。法不知法。大眾。這個是香爐子。如何是不見不行不知的法。百億恒沙世界諸佛。盡在香爐上。放光動地。說法度人。諸人還見麼。直饒見得。也涉踟蹰。喝一喝 師於宋哲宗紹聖甲戌三月十一日集眾。沐浴淨髮。說偈曰。麒麟掣斷黃金鎖。玉兔衝開白玉關。好是無雲中夜後。一輪明月照鍾山。偈畢。趺坐而逝。茶毗獲舍利。塔于本山。

福州乾元了覺圓禪師

上堂。直饒阿那律天眼。未解諦觀。便是千手大悲。焉能提掇。眾中莫有不甘者麼。出來掀倒禪牀。喝散大眾。然雖如是。未是作家。且於第二門中。與衲僧出氣。僧問。少林九年垂一語。直至如今賺師舉。欲得不賺。請師別道。師曰唵。曰摩噠哩伽摩達哩智。又作麼生。師曰。放你三十棒。問未離兜率降王宮。未審是什麼人。師曰。牛頭出。馬頭回。曰未審是法身報身。師曰。牽犁拽杷。乃曰。還相委悉麼。山僧今日指鹿為馬。唱九作十。瞞諸人去也。摩竭正令。水泄不通。少室真規。風吹不入。聖凡情盡。體露真常。迥絕見知。輝騰今古。良由情存聖量。墮在見知。所以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若能迴光返照。有何佛道可成。有何眾生可度。向火燄裏藏身。東湧西沒南湧北沒。於微塵上走馬。坐大道場。雖然。切忌認驢鞍橋。作阿爺下領。

衡州南嶽萬壽應城禪師

初參天童。童問。上人何來。師曰毗陵。童曰。我聞毗陵出好艸蟲扇子。帶得來否。師作一圓相曰。大善知識。要者個作麼。童曰。祇這個此間亦要得。師於言下大悟。後住應天萬壽 示眾。山花狼籍孤負空生。山艸離披。拈提室利。驚得嶽神稽首。土地和南。陝府鐵牛無放處。嘉州石像露全身。如斯說話。錯會者多。敢問諸人。不涉春秋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喝一喝。

玉泉本禪師法嗣

荊州護國齊月禪師

上堂。僧問。壁立千仞。水泄不通。還許學人請益也無。師曰。汝問什麼。曰向上事。師曰。維那不在。曰莫怪觸忤和尚。師曰。正令已行。乃曰。窮外無方。究內非裏。應用萬般。無可比擬。分明向汝諸人道。佛性精魂總不是。

福嚴宗禪師法嗣

衡州花藥宗勝義然禪師

僧問。臨濟血脉。請師直道。師曰。虗空裏揚眉。默地裏點頭。曰莫只者便是麼。師曰。是即是。作麼生會。僧却點首。師曰。者賊好喫棒。曰賊賊。便歸眾。師曰。三十棒。一棒也較不得 示眾。心心心。青山綠水高且深。若人識得無他旨。相對事法總平沉。是你諸人總識得。為什麼七十二峰。儼然依舊。試說看。

衡州南嶽承天智昱禪師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髮長僧貌醜。曰意旨如何。師曰。腦門後合掌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石廩峰高。曰意旨如何。師曰。遊人罕到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紙帳繩牀。曰客來如何祇待。師曰。山中石耳 宋神宗元豐乙丑四月。沐浴淨髮。趺坐而逝。茶毗。齒舌眼睛不壞。

太子廣禪師法嗣

太原龍門山勝善清照禪師

僧問。變凡作聖即不問。點鐵成金事若何。師曰。直下無私處。觸目盡光輝。曰恁麼則清光生掌上。喜氣發眉間也。師曰。既能知自理。何用苦忉忉 問天高地厚。萬物皆從。未審和尚從與不從。師曰。春來花爛熳。曰金鷄迴碧落。玉兔上長空。師曰。同道方知。曰學人今日承恩。師曰。且莫錯認。

南嶽下十三世

大溈喆禪師法嗣

東凉智海普融道平禪師

上堂。山僧不會佛法。為人總沒來由。或時半開半合。或時全放全收。還如萬人叢裏冷地掉個石頭。忽然打著一個。方知觸處周流 上堂。趙州有四門。門門通大道。玉泉有四路。路路透長安。門門通大道。畢竟誰親到。路路透長安。分明進步看。拍膝一下曰。歲晚未歸客。西風門外寒 上堂。舉盤山示眾曰。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古人恁麼說話。大似抱贓呌屈。智海門下。人人慷慨。生擒虎兕。活捉獰龍。眼裏著得須彌山。耳裏著得大海水。遂拈拄杖曰。不是向人誇伎倆。丈夫標致合如斯。卓拄杖。下座。

洪州泐潭景祥禪師

建昌南城傅氏子。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十個指頭八個了 問我手何似佛手。師曰。金鍮難辯。曰我脚何似驢脚。師曰。黃龍路險。曰人人有個生緣。如何是和尚生緣。師曰。把定要津。不通凡聖 中秋上堂。靈山話。曹溪指。放過初生斫額底。未問龍眠老古錐。昨夜三更轉向西。正當恁麼時。有人問。如何是月。向明暗未分處。道得一句。便與古人。共出一隻手。如或未然。寶峰不免依模畫樣。應個時節。乃打一圓相曰。清光萬古復千古。豈止人間一夜看 問僧。達磨西歸。手擕隻履。當時何不兩隻都將去。曰此土也要留個消息。師曰。一隻脚在西天。一隻脚在東土。著甚來由。僧無語 問僧。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如何是塵中現底身。僧指香爐曰。這個是香爐。師曰。帶累三世諸佛。生陷地獄。僧罔措。師便打 師不安次。有僧問。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師曰。土地前燒二陌紙著 師常叉手夜坐。如對大賓。初坐手與趺綴。至五鼓必齊膺。因號祥叉手。

和州光孝慧蘭禪師

不知何許人。自號碧落道人。嘗以觸衣書七佛名。叢林稱為蘭布裩。有擬草庵歌。具載普燈。建炎末。金人犯淮。執師見營長。長曰。聞我名否。師曰。我所聞者。唯大宋天子之名。長恚。令左右以鎚擊之。鎚至輙斷壞。長驚異。延麾下敬事之。經旬。師索薪自焚。無敢供者。親拾薪成龕。怡然端坐。烟焰一起。流光四騰。眾跪伏。灼膚者多。火絕。得五色舍利。并其骨而北歸。所執僧尼。悉得自便。和人至今詠之。

潭州東明智海仁仙禪師

吉安泰和萬氏子。幼事靜工。無適俗韻。出家為金公弟子。受具遊方。依東林玉磵最久。晚抵仰山。陸沉眾中。佛印獨異之。師方銳志於學書翰墨。印呵曰。子本學道。為了生死。反從事語言筆墨。於道何益。師於是棄去。依大溈者十年。真如門墻壁立。師獨受印可。及真如赴詔住上都相國。師乃首眾。衡陽花藥。分座說法。開法城東之東明。俄遷湘西嶽麓。無何。麓厄於火。道俗驚嗟。師縛屋而居十年間。成梵釋龍天宮矣。開堂日 僧問。世尊出世。梵王前引。帝釋後隨。和尚出世。有何祥瑞。師曰。任是百千諸佛。一時趕向水牯欄裏。曰有何祥瑞。師曰。山僧不曾眼花 問進前三步時如何。師曰。撞頭磕額。曰退後三步時如何。師曰。墮坑落壍。曰不進不退時如何。師曰。立地死漢 師於宋徽宗宣和己亥七月九日。以平生道具付侍者。使集眾估唱。黎明漱盥罷。坐丈室敘出世本末。囑以行道。說偈為別。有善暹。請少留。師約退右脇而逝。壽六十二。臘四十二。塔于西崦舜塘之陰。

泗州普照曉欽明悟禪師

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東邊更近東。曰溈山的子。智海親孫也。師曰。却笑傍人把釣竿 上堂。引手撮空。展轉莫及。翻身擲影。徒自勞形。當面拈來。却成蹉過。畢竟如何。拍禪牀曰。洎合錯商量。

廬山東林自遵正覺禪師

上堂。十五日已前。放過一著。十五日已後。未可商量。正當十五日。試道一句看。良久曰。山色翠穠春雨歇。栢庭香擁木蘭開。

潭州福嚴真禪師

上堂。福嚴山上雲。舒卷任朝昏。忽爾平地。客來難討門。

潭州東明遷禪師

久侍真如。晚居溈山。真如菴忠道者。高其風每叩之。一日閱首楞嚴次。忠問。如我按指。海印發光。佛意如何。師曰。釋迦老子。好與二十棒。曰為甚麼如此。師曰。用按指作麼。曰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又作麼生。師曰。亦是海印發光。

雪竇雅禪師法嗣

衢州光孝普印慈覺禪師

泉州許氏子。室中嘗問僧。父母未生已前。在甚麼處行履。僧擬對。即打出。或曰。達磨在你脚下。僧擬看。亦打出。或曰道道。僧擬開口。復打出。

慶善震禪師法嗣

杭州慶善院普能禪師

上堂。事不獲已。與諸人葛藤。一切眾生。祇為心塵未脫。情量不除。見色聞聲。隨波逐浪。流轉三界。汩沒四生。致使正見不明。觸途成滯。若也是非齊泯。善惡都忘。坐斷報化佛頭。截却聖凡途路。到者裏。方有少許相應。直饒如是。衲僧分上。未為奇特。何故如此。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上堂。拈拄杖曰。未入山僧手中。萬法宛然。既入山僧手中。復有何事。良久曰。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卓拄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