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五灯全书
19495700000133

第133章

袁州仰山行偉禪師

河朔人。東京大佛寺受具戒。聽習圓覺。微有所疑。挈囊遊方。專扣祖意。至黃龍。六遷星序。一日扣請。尋被喝出。足擬跨門。頓省元旨。出世仰山。道風大著 上堂。大眾會麼。古今事掩不得。日用事藏不得。既藏掩不得。則日用現前。且問諸人。現前事作麼生。參 上堂。大眾見麼。開眼則普觀十方。合眼則包含萬有。不開不合。是何模樣。還見模樣麼。久參高德。舉處便曉。後進初機。識取模樣。莫祇管貪睡。睡時眼見個甚麼。若道不見。與死人何別直饒丹青處士。筆頭上畫出青山綠水。夾竹桃花。祗是相似模樣。設使石匠錐頭。鑽出群羊走獸。也祇是相似模樣。若是真模樣。任是處士石匠。無你下手處。諸人要見。須是著眼始得。良久曰。廣則一線道。狹則一寸半。以拂子擊禪牀 上堂。鼓聲纔動。大眾雲臻。諸人上觀。山僧下覰。上觀觀個甚麼。下覰覰個甚麼。良久曰。對面不相識 上堂。道不在聲色。而不離聲色。凡一語一點。一動一靜。隱顯縱橫。無非佛事。日用現前。古今凝然。理何差互 師自題其像曰。吾真難邈。斑斑駮駮。擬欲安排。下筆便錯 師立身甚嚴。坐忘夜旦。有過師者。虗己座以延之。躬起叉手而立。南聞之。以為太絕物。非和光同塵義。而誡之。師曰。道業未辦。歲月如流。大根器如雲門趙州。猶曰我唯粥飯二時。是雜用心。矧偉根器日劫相倍者乎。宋神宗元豐庚申十二月二十六日。說偈而化。闍維。獲五色舍利。骨石栓索勾連。塔于寺之東。壽六十三。臘三十三。

南嶽福嚴慈感禪師

潼川杜氏子。上堂。古佛心祇如今。若不會苦沈吟。秋雨微微。秋風颯颯。乍此乍彼。若為酧答。沙岸蘆花。青黃交雜。禪者何依。良久曰。劄。

潭州雲葢守智禪師

劒州陳氏子。遊方至豫章大寧。時法昌。遇韜藏西山。師聞其飽參即之。昌問。汝何所來。師曰大寧。昌曰。三門夜來倒。汝知麼。師愕然曰。不知。昌曰。吳中石佛。大有人不曾得見。師惘然。即展拜。昌使謁翠巖真。久之無省。且不舍寸陰。及謁黃龍於積翠。始盡所疑。後首眾石霜。遂開法道吾。徙雲葢 僧問。有一無絃琴。不是世間木。今朝負上來。請師彈一曲。師拊膝一下。僧曰。金風颯颯和清韻。請師方便再垂音。師曰。陝府灌鐵牛 上堂。緊捎離水靴。踏破湖湘月。手把鐵蒺藜。打破龍虎穴。翻身倒上樹。始見無生滅。却笑老瞿曇。彈指超彌勒 上堂。昨日高山看釣魚。步行騎馬失却驢。有人拾得駱駝去。重賞千金一也無。若向這裏薦得不著。還草鞋錢 上堂。舉趙州問僧。向甚麼處去。曰摘茶去。州曰閑。師曰。道著不著。何處摸索。背後龍鱗。面前驢脚。翻身筋斗。孤雲野鶴。阿呵呵 示眾。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雖然先聖恁麼道。且作個模子搭却。若也出不得。祇抱得古人底。若也出得。方有少分相應。雲葢則不然。騎駿馬繞須彌。過山尋蟻跡。能有幾人知 師居院之東堂。宋徽宗政和辛卯。死心謝事。黃龍由湖南入山奉覲。日已夕矣。侍僧通謁。師曳履。且行且語曰。將燭來看。其面目何似生。而致名喧宇宙。死心亦絕呌。把近前來。我要照。是真師叔。是假師叔。師即當胸敺一拳。死心曰。却是真個。遂作禮。賓主相得歡甚。及死心復領黃龍。至示寂時。師住開福得訃。上堂。法門不幸法幢摧。五蘊山中化作灰。昨夜泥牛通一線。黃龍從此入輪迴 師於政和乙未三月七日。陞座說偈曰。未出世頭如馬杓。出世後口如驢觜。百年終須自壞。一任天下卜度。歸方丈。安坐而化。壽九十一。臘六十六。

福州玄沙合文明慧禪師

僧問。如何是道。師曰。私通車馬。僧進一步。師曰。官不容鍼。

楊州建隆院昭慶禪師

泉州晉江林氏子。出家開元。參黃龍。龍示以三關語。久之盡得其道。出住高郵之乾明。烏江之慧濟。後住建隆。上堂。始見新歲。倐忽早是二月初一。天氣和融。擬舉個時節因緣。與諸人商量。却被帝釋梵王。在門外柳眼中。努出頭來。先說偈言。褭褭颺輕絮。且逐風來去。相次走綿毬。休言道我絮。當時撞著阿修羅。把住曰。任你絮忽逢西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一句作麼生道。於是。帝釋縮頭。入柳眼中。良久曰。參 師於宋哲宗元祐己巳八月十六。說偈而化。塔於建隆。

安吉州報本慧元禪師

潮州倪氏子。十九為大僧。徧歷叢席。於黃龍三關語下悟入。住後。僧問。諸佛不出世。達磨不西來。正當恁麼時。未審來不來。師曰。撞著你鼻孔 上堂。白雲消散。紅曰東昇。仰面看天。低頭覰地。東西南北。一任觀光。達磨眼睛斗量不盡。演若何曾認影。善財不往南方。衲僧鼻孔遼天。到此一時穿却。僧出禮拜曰。學人有一問。和尚還答否。師曰。昨日答汝了也。曰今日作麼生。師曰。明日來 上堂。僧問。諸佛所說法。種種皆方便。是否。師曰是。曰為甚麼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師曰。且莫錯會。僧以坐具一畫。師喝曰。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今之學者。方見道不可以言宣。便擬絕慮忘緣。杜塞視聽。如斯見解。未有自在分。諸人要會寂滅相麼。出門不見一纖毫。滿目白雲與青嶂 師坐而不臥。餘三十年。于宋哲宗元祐辛未十一月十六日。陞座說偈曰。五十五年夢幻身。東西南北孰為親。白雲散盡青山外。萬里秋空片月新。言訖而化。塔全身于峴山之陽。後三十年。賜諡證悟禪師。塔曰定應。旨下。建顯化寺。歲度僧。以奉香火。

吉州仁山隆慶院慶閑禪師

福州卓氏子。母夢西僧授以明珠吞之。而娠。及生。白光照室。幼不近酒胾。年十一棄俗。十七得度。二十徧參。後謁黃龍於黃檗。龍問甚處來。師曰百丈。曰幾時離彼。師曰。正月十三。龍曰。脚跟好痛與三十棒。師曰。非但三十棒。龍喝曰。許多時行脚。無點氣息。師曰。百千諸佛。亦乃如是。曰汝與麼來。何曾有纖毫到諸佛境界。師曰。諸佛未必到慶閑境界。龍問。如何是汝生緣處。師曰。早晨喫白粥。如今又覺饑。曰我手何似佛手。師曰。月下弄琵琶。曰我脚何似驢脚。師曰。鷺鷥立雪非同色。龍嗟咨而視曰。汝剃除鬚髮。當為何事。師曰。祇要無事。曰與麼則數聲清磬是非外。一個閑人天地間也。師曰。是何言歟。曰靈利衲子。師曰。也不消得。龍曰。此間有辯上座者。汝著精彩。師曰。他有甚長處。曰他拊汝背二下。又如何。師曰。作甚麼。曰他展兩手。師曰。甚處學這虗頭來。龍大笑。師却展兩手。龍喝之。又問。[怡-台+龍][怡-台+龍]鬆鬆。兩人共一椀。作麼生會。師曰。百雜碎。曰盡大地是個須彌山。撮來掌中。汝又作麼生會。師曰。兩重公案。曰這裏從汝胡言漢語。若到同安。如何過得。(時英邵武。在同安作首座。師欲往見之)師曰。渠也須到這個田地始得。曰忽被渠指火爐曰。這個是黑漆火爐。那個是黑漆香卓。甚處是不到處。師曰。慶閑面前。且從恁麼說話。若是別人。笑和尚去。龍拍一拍。師便喝。明日同看僧堂曰。好僧堂。師曰。極好工夫。曰好在甚處。師曰。一梁拄一柱。曰此未是好處。師曰。和尚又作麼生。龍以手指曰。這柱得與麼圓。那枋得與麼匾。師曰。人天大善知識。須是和尚始得。即趨去。明日侍立。龍問。得坐披衣。向後如何施設。師曰。遇方即方。遇圓即圓。曰汝與麼說話。猶帶脣齒在。師曰。慶閑即與麼。和尚作麼生。曰近前來。為汝說。師拊掌曰。三十年用底。今朝捉敗。龍大笑曰。一等是精靈。師拂袖而去。由是學者爭歸之。廬陵太守張公鑒。請居隆慶 僧問。鋪席新開。不可放過。師曰。記取話頭。曰請師高著眼。師曰。蹉過了也 室中垂問曰。祖師心印。篆作何文。諸佛本源。深之多少。又曰。十二時中。上來下去。開單展鉢。此是五蘊敗壞之身。那個是清淨法身。又曰。不用指東畫西。實地上道將一句來。又曰。十二時中。著衣喫飯。承甚麼人恩力。又曰。魚行水濁。鳥飛毛落。亮座主一入西山。為甚麼杳無消息 師居隆慶未期年。鍾陵太守王公詔。請居龍泉。不逾年以病求去。廬陵道俗。舟載而歸。居隆慶之東堂。事之益篤。宋神宗元豐辛酉三月七日。將示寂。遺偈曰。露質浮世。奄質浮滅。五十三歲。六七八月。南嶽天台。松風澗雲。珍重知音。紅爐優鉢。泊然坐逝。俾畫工就寫其真。首忽自舉。次日仍平視。闍維日。雲起風作。飛瓦折木。煙氣所至。東西南北四十里。凡草木沙礫之間。皆得舍利如金色。計其所獲幾數斛。閱世五十五。坐夏三十六。初蘇子由。欲為作記。而疑其事。方臥痁。夢有呵者曰。閑師事何疑哉。疑即病矣。子由夢中作數百言。其銘略曰。稽首三界尊。閑師不止此。愍世狹劣故。聊示其小者。子由其知言哉。

舒州三祖山法宗禪師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喫鹽添得渴 問如何是道。師曰。十里雙牌。五里單堠。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少避長。賤避貴 問如何是善知識所為底心。師曰。十字街頭一片甎。曰如何是十字街頭一片甎。師曰不知。曰既不知。却恁麼說。師曰。無人踏著 上堂。五五二十五。時人盡解數。倒拈第二籌。茫茫者無據。為甚麼無據。愛他一縷。失却一端 上堂。明晃晃。活鱍鱍。十方世界。一毫未拋向面前。知不知。莫向意根上拈掇。拍一拍 上堂。架梯可以攀高。雖升而不能達河漢。鑄鍬可以掘鑿。雖利而不能到風輪。其器者費功。其謀者益妄。不如歸家坐。免使走塵壤。大眾。那個是塵壤。祖佛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