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1948300000020

第20章 海河卷(20)

今后5年,在抓好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续建工程的同时,河北省将开工建设云州、朱庄、口头、横山岭4座大型水库和乱木、大庆、马河、宋各庄、马头、野沟门6座中型水库以及一批危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逐步消除水库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大骨干河道治理力度,开工建设滦河、北运河等重点堤防工程,完成11座大中型闸涵工程的除险加固和唐山、秦皇岛、沧州三市的海堤建设,突出重点城市和无设防城市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步伐,解决63万人的就地避险和安全转移问题。

在开源与节流方面,河北省取得了显著成效,紧缺的水资源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开源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率先开工建设,2008年4月主体工程完工,当年9月中旬开始向北京应急供水。从1994年开始,连续15年实施引黄入冀工程,共引黄河水30亿立方米,还先后实施“引黄济淀”、“引岳济淀”工程,为白洋淀引水近5亿立方米,维护华北之肾“白洋淀”连续21年不干淀。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建设陆续展开,利用现有蓄、引、截、提工程,合理调度区域水资源。在节流方面,在全省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县【市、区】达到69个,探索总结了符合河北实际的节水新机制,衡水市桃城区“提补水价”节水机制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各地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和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达到0 .47和0 .76。强力推进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约束性指标,全省工业节水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77万元/立方米,2008年下降到47 .64万元/立方米。

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人水和谐的大格局正在加快构建。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对全省11 .7万平方公里的山区进行全面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做到治一沟、成一沟、受益一沟,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近10年来,实施了21世纪初期首水水保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太行山国家水土保持项目,在环京津建起了绿色屏障。针对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问题日益突出,河北下决心逐步关停城市自备井,下决心治理平原河道污染,到2008年已关停城市自备井1998眼。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全省共建小水电站229座,装机容量36 .5万kW,年发电量3 .8亿kW·h。

水利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水利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折。前30年水利实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水利改革侧重水利工程技术层面的探索与创新。后30年紧跟时代改革步伐,不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发展新模式、新机制,完成了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3个市实现了水资源供、用、节、排、回的一体化管理,结束了“多龙治水”的历史。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化融资和受益群众筹资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水利投入机制的建立,搭起了面向市场的融资平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完成,盘活了小农水资产资源,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的政府保障制度与农业灌溉用水水权流转、城镇供水水价调整机制的建立健全,成功地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珍惜、节约、保护水资源,使河北省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了了空前的巨大作用,有效促进了全省的经济建设进程。

古老话题抽新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化思考的空间:在中国古代哲学的五行范畴——金、木、水、火、土中,水被赋予了能够预示改朝换代的涵义。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思想史上的“比德说”,赋予了水以伦理道德的价值。几千年来,在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这些美丽的传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同水灾作斗争的勇气,为中国生态平衡发展,特别是水生态的平衡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分量极重的精神营养。长期的治水历史实践昭示我们:水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存的资源,也是人类文化发展之本源,更是中华自然生态环境平衡之母源。

七、破解难题“瓶颈”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中心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治水人面前——水资源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且面临新的配置问题。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破解水资源长久利用难题的“瓶颈”。

邯郸市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这个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48 .9毫米。全市年均可用水资源量16 .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91 .6立方米,属于重度资源型缺水地区。目前全市水利工程年供水量约21亿立方米,供需缺口4—5亿立方米,不足部分靠超采地下水补充。东部平原13县年需水约15亿立方米,可用地下水资源约11亿立方米。生态水网通水运行后,骨干河渠影响范围内地下水位实现了止跌回升。但供水范围以外地区的地下水位仍呈下降趋势。中部主城区生产和生活用水目前可以保障。西部山区主要指武安市、涉县和峰峰矿区,工业用水基本可保障,局部地下水超采。但农业以旱地为主,土地望天收和农村用水难问题仍比较普遍。

邯郸市对境外的漳河水源高度依赖。岳城和东武仕两座大型水库是我市最重要的水源调蓄工程,岳城水库以漳河为水源,东武仕水库每年从漳河调水约1亿立方米,占其年出库水量的50%。其次是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承载力不相称。我市的传统产业钢铁、煤炭、粮棉生产等都是高耗水产业,与邯郸市当前的水资源承载力极不相称。东部平原13县的地下水超采形势依然严峻。

再就是城镇供水压力巨大。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人口将进一步向城市【县城】聚集,对供水工程和水资源调配提出了新的要求。西部山区水源涵养能力不足。除漳河上游段以外,多数地上河流只在汛期过水。小型水库调蓄能力低且毁坏严重。水土流失区面积达2732平方公里,占山丘区面积4395平方公里的62%。水源涵养能力较差。再有就是水资源配置管理体制不健全。邯郸市尚未形成以市场经济手段为主的水资源高效配置体制和机制。未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各类水资源难以统筹安排;未形成水权市场,工业用水挤占其他用水没有补偿机制;水费、水资源费征收不到位等。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沿河企业能长期坚持达标排放的少,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建的多,建成的少,建成后满负荷生产的更少。针对上述现状,这个市牢固树立资源水利观念,在安排重大项目、发展区域产业的同时,树立“量水而行”的观念,按照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布局。

首先是做活调水文章。一是谋划“引黄”工程。积极争取6亿立方米的引黄指标;二是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各项前期工作,通水后邯郸每年可分配水量为3 .9亿立方米;三是对跃峰渠等现有工程加以完善,从上游山西调水。其次做深节水文章。努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以明确初始水权、建立水交易市场为中心,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工程、政策、管理等各类手段,建立全社会自发节水机制。大力抓好雨洪水、中水、矿井疏干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接下来做实生态文章。一是启动邯郸市城区生态水系与防洪排沥工程。二是启动西部“水源涵养”工程。开展水保小流域治理等工作,建设小型雨水集蓄工程,兴建、加固部分中小型水库。三是加大防污治污力度。四是加强地下水保护。

最后一个举措是做新饮水文章。实施邯峰电厂水源置换工程,将电厂使用的羊角铺地下水源置换为地上水源,以“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为契机,优先在乡镇所在地、经济聚集区发展集中供水站,在解决现在农村供水的同时,为将来小城镇的供水打好基础。

邯郸市千方百计把水资源用足用好,为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有效地推动了邯郸经济社会的持续又好又快发展。难题“瓶颈”的破解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那就是要想解决水资源短缺这一实际问题,就必须要尊重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布局,科学地重新安排水资源;尽量少搞“水活动”,有必要动水,应本着“量水而行”的方针节省着用。我常常想,国人的节水意识不高原因何在呢?水是生命之源,这是连小孩都懂得的道理,既然知道水如此宝贵,为何不知珍惜保护呢?需要深层次的思考探究。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过去长期宣传的“地大物博”误导了国人,逐渐形成了“家大业大浪费点不算啥”的普遍观念。尽管国家一直提倡勤俭节约,但国人似乎只热衷于和自己生活有关的节约,而忽视了间接与自己生活关系更大的属于国家利于个人的资源。长期实行的几乎等于白用的低水价,让国人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意识越来越低。

水是一种资源,这一点人们没有疑义;水是可以再生的,这一点大家也知道;水也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这一点目前国人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增强节水意识,必须要先让人们心中有本“水账”。中国人多水少,每人获得的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有一半缺水。姑且勿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形势严峻,问题迫在眉睫,已是不争的事实。

增强节水意识,既要推广典型,又要借鉴经验。增强节水意识,既要推广典型,又要借鉴经验。据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对北京广州等7个城市2211名居民进行调查,这些居民中有八成表示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节水、节电。株洲三三一医院仅改装6个容积为0 .125立方米的厕所水箱,一个月就节水8000多吨。如美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虽然为中国十多倍,但国人节水意识却普遍比较强。一位从美国考察归国的人士所见所闻,可资佐证。他入住的宾馆床头柜上,几乎都置放着这样一块卡片:“美国宾馆每年需要1800亿加仑水,而这些水大多用在洗涤上。那么,您能否减少床单洗涤的次数?如果您愿意,请将卡片放在床头。”步入浴室,是又一番光景:“如果不是特别脏的话,您能否用毛巾擦拭一下身体而不是拧开龙头?”山姆大叔节水意识,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何尝不可汲取人家的节水经验呢。

鲁迅先生早就警示:林木伐尽,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这一科学预言,正被雄辩的事实所证实。因此,除了借助价值杠杆外,增强节水意识,人人自觉节水,堪称明智之举。否则,黄河行将干涸,世人势必陷入饥渴难熬的境地。

2009年3月,新加坡推出了一个节水新计划。其中,计划的一部分是提倡国民用简单方法节水,如淋浴时间缩短1分钟,每人每次洗澡节约9升水。“用简单方法节水”,这一倡议令人击节赞叹。刚过去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笔者以为,就城市居民节水而言,无论是新加坡也好,还是其他国家也好,因为牵扯到千家万户、芸芸众生,最紧要的、最根本的,恐怕是先要增强节水意识,方能自觉付诸行动。

中国不是美国,更不是新加坡,但水的命题与意义是相一致的,它没有国度之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效仿他们,搞一个中国式的节水新计划呢?完全可以。

八、跃峰渠的今与昔

在河北省邯郸市的西南部,跃峰渠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穿过太行山区。它引漳河水入滏阳河,为涉县、磁县、峰峰矿区等县【区】沿渠数十万亩农田灌溉用水,以及保障全国闻名的邯钢等邯郸市重点工业用水默默无私奉献。

跃峰渠沿渠共有6个渠道管理所、3座水电站,大多位于偏僻的太行山区。它始建于1975年春,于1977年秋建成通水。曾几何时,基层单位办公和生活条件十分落后。过去一位老领导就此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睡觉无窝、办公无桌、煮饭无锅”抑或是“食无肉、居无室、出无车、冬无暖”。这位领导干部回忆说,他的父亲从修建跃峰渠开始,一直在跃峰渠管理处工作,对跃峰渠的过去了解得比较多。“咱就说新合管理所吧,最困难的时候是怎么过的?不说别的,就说吃油,每次炒菜就是拿蓖麻籽往锅上擦一擦,有个油味就行了。谁舍得吃油啊?”他的父亲说起昔日的工作环境不胜感慨。连吃饭这个人的第一需要都如此这般,其它生活办公条件能好到哪儿去?但水利职工们不嫌苦,不怕吃苦,乐于吃苦,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跃峰渠运行30多年来,在为推动邯郸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水源支撑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如利用位于山区有落差地利资源优势,梯级开发小水电,挖掘综合效益;连续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治理病险段,减少跑冒滴漏,节约用水增加供水量提高效益。

太行山区里跃峰渠管理所巨大的变化,只是国家水利建设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但它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河北省水利事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见证了一代代水利人,为了河北水利转变观念,勤奋工作,甘于奉献所走过的六十年艰苦曲折而辉煌的足迹。也再一次印证了精神能够转化为丰富物质的真理。

九、“小水”可以利民

手头有份材料,写的是河北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力实施“以水兴县,小水富民”战略,不断加快小型水利工程基本建设步伐,建成了一批标准高、质量好、效益突出的水利精品工程,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该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

请看一看河北以承德县为试验区,是如何实施“小水”战略的。

小水之一:“小水窖”——开源节流,冲破山村缺水“瓶颈”。早在上世纪90年代,承德县人开始研究“下雨时用不着,不下雨时用不上”的问题,就是通过家家户户修水窖,把下雨时产生的又用不着的地面径流引入水窖储蓄起来,作为枯水期的抗旱用水。

长期饱受缺水之苦的承德县人,在解决了缺水问题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向土地要效益,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重点,大力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在全县确定了“山腰果,山坡菜,平川种稻麦”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王麻子沟村修建水窖300多眼,户均6眼。过去全村都是“望天收”,连一亩水浇地也没有,如今大面积发展起来各种蔬菜和瓜果种植,复种指数达到1 .9,一亩地几乎顶两亩地使用。因为有了水窖,有了抗旱水,真是种什么长什么,种什么收什么,种什么都有好收成,过去只听说过的草莓鲜果,眼下变成了这里百姓的拳头产品,一亩地一茬的收入就是三四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