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1948200000088

第88章 长江卷(21)

旗,还是当年那一面战旗;队伍,还是当年那支英雄的部队;当他们经过几个回合的激战,加高加固了新沟小闸险段,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突然接到赶赴庙岭堤段抢险的紧急命令。

初战告捷,但还不是收兵的时候,有关水利工程技术人员验收新筑的内侧堤坝后,又要求在管涌周围筑起一道长4米、宽1米、高1米的围堰。

说干就干,教导员庄政一声令下,指战员们也不知哪来的一股劲,刚才胜利完成任务后显露出的倦态一扫而尽,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空降兵战歌》,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生龙活虎地投入新的战斗。

歌声在江堤上激荡,盖过了风雨声,压过了上涨的江水。

长江第一次洪峰轰然来临,此处的水位已超过1954年最高水位0.52米,而上甘岭特功八连所在团守卫的几处险堤安然无恙。

一场风雨恶战之后,当地的乡亲们自发赶来慰问,在“昨夜的战场”上,乡亲们惊奇地发现大堤上有好几处尺多深的土槽,这既不是人挖而成,也不是机械作业所致,这竟然是为抢时间抢速度的指战员们,在大堤上作“臂部滑翔”所留下的印痕。更令乡亲们感叹唏嘘的是,上甘岭特功八连,全连一百多号人,一场风雨恶战下来,仅剩两双军鞋。这么说来,这些赤脚官兵,是怎样在没膝深的泥泞中负重拼搏和滚翻前进啊!

第二天,全国拥军模范杨凤玲杀了自家养的三头肥猪,送到这支抗洪抢险的英雄部队;社会各界群众向子弟兵捐赠了1000多双崭新的军用球鞋和衣物食物。妇女组成的拥军队赶赴部队驻地,给指战员们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而由学生们组成的文艺宣传队,不仅在部队驻地,还赶到指战员们抢险的堤上,以精彩的歌舞,娱乐战士们的身心,鼓舞战场的士气。

7月6日下午3时,监利县委、县政府在庙岭堤上为勇伏洪魔的子弟兵举行嘉奖庆功大会,20名抢险功臣在“上甘岭特功八连”的战旗下火线光荣入党。接着,县委书记杨道洲代表140万监利人民,将一面写有“神兵天降,化险为夷”八个烫金大字的锦旗献给英雄的子弟兵。

神兵天降,化险为夷,与其说是写在锦旗上的褒奖,还不如说是对这支英雄部队生动的写实。战旗插在哪里,哪里就是战斗的前沿,只见八连连长卢伟华一马当先,带领战士跳进缺口,挽手筑起人墙;九连见八连官兵筑起人墙,就趁人墙减缓水势之机,用组合粮包和装满泥沙的编织袋迅猛投进缺口,抢筑子堤。一时间,水里岸上,你呼我应,猛填快堵,协同作战。于是,一小时就有可能没入洪水的西门仓库,硬是被指战员们大半个小时堵住了泄洪口,干脆利落地制服了疯狂一时的洪魔。

事后,粮库职工谈起那场“西门之战”,无不感叹地说:这支部队,真如神兵。若不是他们及时赶来抢险堵口,后果不堪设想。

2

灾情,就是命令。而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命令就是冲向战场,冲向战场的最前线。

潘金胜已坐不住了。从电视机里,他看见自己所在部队已投入到紧张的抗洪抢险战斗,他的连队正战斗在英雄抗洪抢险第一线。

是啊,没人通知他,他隐隐感到有些失落。也是,你在住院,感冒发烧,支气管炎并发,每日还躺在病床上输液、打针、吃药,战友们能让你上前线吗?

这是什么时候,潘金胜在问自己:你是指导员,你的连队在哪里?你的士兵在哪里?你的战斗岗位在哪里?

说来也巧,潘金胜顺利归队时,正赶上他的连队“大战杨家土当”。他抬头一看,江堤上红旗在风中随风飘动。旗下,只见战士们放下肩上百多斤装满泥沙的编织袋,垒在江堤上,一转身又从堤上滑了下来,滑到堤脚,又扛起编织袋,踩着一路泥泞,爬坡上堤,朝着大堤上红旗飘处奔去……

嘉鱼县牌洲湾溃口,使嘉鱼不仅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也使嘉鱼成了重灾区之一。为此,济南军区某师几千名官兵,在21个小时内,整装集结,过黄河,越长江,昼夜兼程,赶赴江南小县,执行抗洪抢险任务。

某团8月8日从驻地出发,9日上午车队刚进县城,还没来得及抖落风尘安营扎寨,就接到命令:大堤出现多处重大险情,需立即抢险加固堤防。

兵贵神速,全团官兵在团长张德斌、政委陈智勇的率领下,跑步赶到江堤,等待他们的是一个罕见的管涌,管涌位于离江堤1500米的水田中,直径达0.75米,流量为每秒0.2立方米。发现它时,它已喷出1000多方泥沙。水田的水有齐腰深,管涌处离最近的岸边有几百米,而离可以转运石料的地方约有上千米,张德斌和张智勇用手一挥,率先跳进水里,为向管涌冲去的战士们开路。

一时间,跟着团长、政委身后,战士们站在齐腰深的水里,用血肉之躯组成了两条传输带,将堵管涌的砂石料不停地输送到管涌处,直到将两百多吨砂石料全部送到现场才上岸吃午饭,此时已是下午2时。

整治了石家垸村管涌,他们又奉命赶赴王家垸,那里也发现了一处管涌。他们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一直战斗到第二天凌晨,才将蓄水反压管涌围堰垒好,这才举着红旗高唱战歌,迎接东方的第一缕朝霞……

说来也巧,这个团里竟有82名战士是嘉鱼人,当他们从军车上跳下来向江堤进发时,有几名战士就被赶来欢迎解放军的群众认了出来,就亲切地喊着他们的名字,这些战士除了回头应了一声外,连望也没望喊自己名字的亲人,就跟着队伍向前冲去。

广州军区某部红一团,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部队,曾在长征路上抢渡大渡河时涌现出十七勇士,在抗日战争最严酷的日子,也曾涌现出狼牙山五壮士等一批英雄群体。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在50年前的解放战争中,这支英雄的部队作为我人民解放军某部的先头部队,参加了解放大武汉的战斗。50年后,这支英雄的部队又奉命北上,前来参加伟大的抗洪抢险战斗,坚守长江、汉江四个险段,保卫大武汉。由于王建峰率领的红一团,在一次一次抢险中,全团官兵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保持战争年代那一股劲,斗志昂扬,英勇无畏,一次一次圆满完成急难抢险任务,不仅受到武汉市有关方面的赞扬,1998年8月14日,还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当江泽民总书记听见战士们齐声高喊:“坚决贯彻落实江主席指示,确保武汉安全!人在堤在!”时,他走上前去,握着前排战士的手说:“人在堤在,我就更放心了。”接着,他转身对王建峰说:老百姓看见你们来了,大家就感觉心安了。

是啊,人在堤在,就像打仗一样,人在阵地在。这抗洪抢险,不也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吗?作为一位指挥员,他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也知道自己的岗位在哪里!

3

拍岸惊涛,浪卷狂澜,千里江堤,旌旗猎猎,走在长江两岸大堤上,随时可见官兵挽手并肩,共御洪水的生动场景。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闪光的红星;哪里有呼吸,哪里就有战士奋不顾身的身影;哪里有子弟兵,哪里的人民群众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安全感。

8月20日20时,洪湖水位34.95米,此时,长江第六次洪峰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涌过洪湖江段,而六级大风裹挟着大雨,也前来给汹涌而至的洪峰呐喊助威,一时间,狂风暴雨催促汹涌的惊涛骇浪,肆无忌惮地冲向洪湖大堤。

洪湖干堤高程32.50米至32.70米,洪水水位,早已超过干堤高程,全靠新的1米多高的子堤挡水,挡水的子堤在惊涛骇浪的撞击下,已岌岌可危。

18时30分,燕窝镇七家垸堤漫溃,垸后干堤子堤迅即挡水;19时30分,筑在干堤之上的子堤被风浪击垮,守在子堤抢险的抢险突击队员被风浪卷走,有四名抢险队员壮烈牺牲。

子堤溃口口门迅即扩开,宽至140米,子堤过水深度达0.3米至0.6米。情况万分危急。

险情就是命令。

武警某师政委马炳秦大校率1000多名官兵立即出动;空降兵某师师长许龙发大校指挥驻守八十八潭和电厂、子沟险段的600多名官兵紧急奔赴;正在大堤帐篷输液的陆军某师副师长陈树望大校,闻讯后即拔掉输液的针头,带领850多名官兵急速赶往。

洪水还在漫涌,而对没过堤面的洪水,抢险官兵100多人,奋勇跳入湍急的洪流中,手挽手、肩并肩组成一堵防浪墙。

洪流太烈,一道人墙不行,二道;二道人墙也不行,三道;三道人墙仍不行,四道。这一道一道人墙,随着风浪的冲击,前仰后合,一起一伏,而那一道道由救生衣连缀而成的橘红色的彩链,迎着波涛起舞,就仿佛给挡水的子堤筑起的一道外帮堤,用意志与血肉锁住了洪流奔涌的势头。

趁热打铁,抢险官兵蜂拥而至,他们迎着风雨,个个冲锋在前,以惊人的意志与力量,装包、填土、扛包、垒堤、筑坝……新起的用编织袋垒起的子堤,随着洪水的攀涨节节增高,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人墙,顶住恶浪如猛兽般的撕咬,守护着节节增高的子堤,抢险现场一时歌声、口号声此起彼伏……

也许这种抢险现场让你感动,为了使刚垒在水中的泥袋不被洪水冲走,有的战士跪在水中用胸膛顶着泥包在子堤溃口处筑坝。也许这种抢险方式让你感叹,太原始了。但就是这种抢险方式,保证了长江大堤。8月21日凌晨5时许,经过三军将士近10个小时的拼搏奋战,一道长160多米、高1米、宽2.5米的子堤降伏了洪魔。

中流砥柱,就是人在堤在。只有战斗在长江大堤抗洪第一线的百万军民,只有在抗洪第一线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才真正理解人在堤在将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大堤。

在这场抗洪抢险战斗中,我们不能不说在抢险中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英雄士兵李向群。

8月7日,广州军区某部塔山守备英雄团接到命令,北上长江,投入抗洪抢险。九连战士李向群闻讯后,即从海南提前返回部队。这是他参军入伍后的第一次探家,母亲依依不舍地拉着他,希望他在身边多住一天,他说:部队就要北上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你能让你儿子掉队吗?

提前归队,他随部队迅速投入抗洪抢险斗争中……

塔山英雄守备团,当年我东北野战军为围歼锦州之敌,特令四纵在锦州之外的塔山防守,阻击从葫芦岛方向汹涌而来的援敌。当年在塔山面对的是强大的凶狠的敌人,今天在长江大堤上面对的是汹涌的洪水;当年先辈们受命坚守阵地,寸土不失,今天我们抗洪抢险,同样受命坚防死守,人在堤在,背水一战;是啊,这何尝不是又一次阻击战呢?想到这里,李向群为自己是“塔山守备英雄团”的一名士兵而自豪,每当看见“塔山守备英雄团”的战旗在大堤上猎猎飘动,他更是热血沸腾,每遇险情,他都冲锋在前。一次,为摸清险情,他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侦察渗水洞的险情,为堵洞提供信息。8月14日,他在大堤上火线入党,当晚,他兴奋得睡不着觉,在日记上写道:为了战胜洪魔,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誓言,是行动的动力与准则。李向群知道,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一个共产党员该怎么做。

大堤险情加剧,出现滑坡,部队奉命紧急出动,李向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心生一计,躲过值班卫生员,偷乘兄弟连队的卡车赶到抢险现场,抢运沙包。

李向群在向生命的极限挑战。几个小时后,他又一次昏倒在地。但他的意志是清醒的,他告诫自己:别趴下!随即,他睁开眼睛,望着来往奔波堤上堤下的战友们,他鼓了鼓劲,挣扎着爬了起来,加入了抢筑大堤的行列。

他又一次扛着泥包走向大堤,远远看去,步履有些蹒跚,当他将一包泥土从肩上摔下,垒筑在大堤上,他也猝然倒在大堤上,口吐鲜血……

生命的价值,展示着动人的美丽。他这一倒,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8月22日,李向群终因劳累过度,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生命的极限,不幸告别了他的战友们。就这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他置生死于不顾,以其二十岁的青春年华和22个月的军旅生涯,谱写出一曲壮丽的人生赞歌,被誉为“新时期的英雄战士”。

这是一位普通士兵的英雄事迹,我们再来看看一位指挥三军抗洪抢险的将军--龚谷城。

因“总理一抱”,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前线指挥部总指挥龚谷城自然被世人关注,自然也就成了中央及各地媒体追逐采访的对象。可是,几路记者蹲守在广州军区前线指挥部所在地荆州,却不见龚谷城的身影。

不追了,守株待兔,就待在险点险段。

不久,监利江段一个洲垸决口,垸内1000多名群众来不及转移,被困在洪水中,情况十分不妙。闻讯赶来的记者驱车直到现场,果然在黑压压的人群中一眼就发现龚谷城副司令就站在决口不远的地方,正和某集团军邓政委和几位地方干部说着什么。记者此时也顾不上礼节礼貌,径直朝龚副司令走去,只见龚副司令黝黑的脸膛挂满汗珠,两眼布满血丝,正向某集团军邓政委和几位地方干部下达命令:立即通知某舟桥部队火速赶来抢救遇险群众,务必在天黑前将所有受困群众抢救出来。

事后,当记者采访龚谷城将军,得知一个指挥几个军和沿江各市县民兵的大军区前线指挥部就是由三台军用三菱指挥车和八个人组成时,一脸愕然,便向龚谷城将军讨教,想知道个中的秘密。

龚谷城将军一脸坦然,他说:这就好比打仗,指挥靠前,一是迅速了解敌情,好作出决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一个指挥千军万马抗洪抢险的将军,一群奋勇向前置生死于不顾的士兵,他们不就是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的数万军人和百万民兵的典型代表吗?!

科学决策挽狂澜

8月16日下午,北戴河机场,一架小型专机停在停机坪上,这架名为“挑战者”的小型飞机,是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从国外进口的一架专机,用于防总负责人飞临防汛抗旱第一线指挥作战的一架专机。

大约7时许,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温家宝、一脸凝重登上了专机,他将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的嘱托,为今晚荆江是否开闸分洪作最后的决策,前往荆州。

事还得从头说起。

8月6日,根据连日长江汛情,为防不测,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了《关于做好荆江分洪区运用准备的命令》:



荆州市防汛指挥部:

在荆江防汛出现恶劣形势的情况下,8月5日至6日,长江上游大部地区发生中到大雨,乌江局部普降小到中雨,寸滩至万路间,降了大到暴雨,鄱阳湖及汉江上游也出现了降雨过程,我省长江防洪形势异常严峻,尤其是荆江河段防洪形势更加恶劣。今天8时,沙市水位已达到44.65米,预计明天8时,沙市水位将突破45米,突破国务院规定的重要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