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1948200000066

第66章 黄淮卷(65)

237公里的引黄大断面隧洞被人称之为地下的“天下第一长河”,引黄总指挥部这座高层建筑就叫“长河大厦”:他现在在长河大厦的10层会议室的窗前看圆圆的落日。

他的思绪又从落日回到了长河,回到了地层深处的“天下第一长河”。

引黄工程太艰难了。它的艰难不仅在于工程难度大,筹资难度大,而在于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大背景下,人们思想上、认识上、观念上尤其是现存体制上的种种阻力;随着工程的进展,要统一来自上下左右各方面的不同认识不同想法,甚至比工程本身的推进还要艰难。对引黄工程这样一个建设周期长、必须几届政府紧密衔接、不断努力才能完成的跨世纪工程,涉及到从上到下的许多部门和机构,而从领导干部到承办人员又在不断调整和交替,这就需要反复深入的汇报、宣传和解释沟通,甚至一次次从头做起,这才能取得理解和支持。如果不是中央的支持,不是省委的决心、信心和推动这项工程的工作力度,每往前走一步都是十分艰难的。郭裕怀有一次在外为工程奔跑了22天,胡富国就亲自给他挂了18次电话,询问情况,指示工作。郭裕怀想起这些就感慨不已。胡富国在一次会议上还说,这样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如果将来在质量上出了问题,透了水,我不碰死就对不起父老乡亲!”

血红的落日已沉到西山背后去了,郭裕怀还站在窗口。

郑友三在会议室门口喊他:“郭省长【人们还是习惯这么称呼他而不叫他郭主席】,你还不走?”

郭裕怀转身说:“老郑,咱们再坐着聊会儿。”掏出两支烟来递给郑友三一支,“现在,施工进度不慢,我却高兴不起来。我在想,我们的主要精力,应该从抓资金筹措转到施工管理和工程质量上来了。必须以质量为中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推动进度,这就要把确立全员质量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天下第一长河’是在地下不是在地上啊!地上的长河哪儿出了质量问题,可以及时修补;这地下的长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哪怕是一米出了问题,一尺出了问题,既难检查,更难维修,‘一丈不通,万丈无功’,后患无穷啊!水火无情,水是无孔不入、无缝不渗的,所以质量问题在引黄工程中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这应该不难理解。想到这一点,我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郭裕怀还能轻松吗?

那天和郑友三商量的结果,决定召开一次专门研究质量管理的会议。

郭裕怀又一次去工地。他和技术专家一起检查施工质量,先后开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然后召开全线的质量会议。

“都说引黄是山西的救命工程,生命工程,”郭裕怀在会上说,“生命工程的生命在于质量。引黄工程就像人体上的大动脉血管,血管一旦破裂,肢体就会枯萎。所以,高标准高质量地创造全优工程,这个要求必须深深刻在每个引黄指挥员和建设者的心上,使每个人确确实实有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到吃不香睡不着的压力。我们必须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我们必须真正做到严字当头,一丝不苟,万无一失,不留隐患!”

在谈到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时,郭裕怀说:“高质量的全优工程是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一点一滴干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必须从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工位做起,都要严格按法制、按合同、按规范和技术规程办事。进度必须服从质量,否则进度就没有意义。施工单位是要讲效益,但效益必须服从质量。质量出了问题,一定要追究你的法律责任,让你赔得倾家荡产。对于已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部位,如果没有十分把握的补救措施,就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令其彻底返工!”

郭裕怀还说,今后引黄工程每个工地都要立一块碑,刻上施工单位名称、负责人、总工程师和主要技术骨干以及监理人员的姓名。郭裕怀说:“它将警醒每个参加引黄工程的人:质量好是功德碑,质量不好就是耻辱柱,决不要留下千秋百代的骂名!”

在那次会上,郭裕怀还谈到对设计技术文件的严格要求,对提供各种数据数字的严格要求,这一方面是保证工程质量所必须,还因为在他的脑子里,有两个字已经翻来覆去地折腾他很久了,这两个字就是“索赔”。

国际上有些建筑承包商,有专门的班子研究索赔问题。他们采取的策略是“低标价高索赔”:投标时用低标价把工程拿到手,然后找业主的毛病和疏漏,提出索赔要求;索赔承揽工程标价的20%至30%,是正常情况,高索赔甚至达标价的80%以上。譬如地质情况与设计提供的资料不完全相符,譬如图纸上有一处标错了尺寸,或者少了一条虚线,譬如合同规定某日上午8点前提供何种资料,你迟了若干小时若干分钟,人家都会按他们的算法算出你给他们造成的损失,让你赔偿。引大工程有一个外方承包项目,合同上规定,业主提供到工地的道路是三级路面,实际路面不够三级,最后人家就给你算账:因路面不好降低车速影响工程进度给他们带来多大损失,多磨坏多少轮胎价值几何,卸换轮胎影响多少工时,备用轮胎本来足够的现在不够了要从本国厂家加急运来又要多少费用;备忘录一个接一个给你送来,你不想给我也得给……

这是“国际惯例”,对你中国业主决不能例外;可以友好地在营地招待你喝咖啡,但索赔账是必须一笔笔算清的。你们中国不是有句话叫“亲兄弟明算账”吗?

下一轮国际招标正在准备,到时候要“多国演艺”,郭裕怀能不着急吗?

郭裕怀越来越体味到,钱正英说搞引黄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八个字,实在太重要太深刻了。

郭裕怀对郑友三说:“你说我该松口气了,能松吗?连半口气也松不了,除非引黄工程建成,运行中证明它是完全合格的工程,那时候我就完全放松地睡它三天三夜!”

郑友三笑着说:“到时候咱们一起睡,还有我们几位副局长和总工程师。”

“等着吧,会有那一天的。”郭裕怀说,“世界银行考察团又要来了,咱们得赶紧准备。”……

“古纳先生的观点和建议很对我们的胃口”

世界银行的贷款问题还没有解决,引黄的资金还没有完全落实。

引黄是改革开放的产儿。引黄工程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业主负责制、项目竞争制、工程监理制的真正确立,必须从思想观念的深层解决问题,这就要向国内外成功的实践和经验学习借鉴。

4月中旬,偏关的田陌枝头还看不见一点绿色,世界银行第五次引黄工程考察团来了。

省里成立了以郭裕怀为首的总体协调领导组,计委、财税、水利、电力、外事、物价等部门都派负责人参加。胡富国说,世界银行考察团要什么资料都给他们,给的数字必须精确。

以古纳先生为团长的世界银行考察团,对工程进行了18天的考察。双方就引水连接段输水方案、太原市供水系统、机电设备采购、国际招标的工程范围、水机构设置、水价改革、工程监理、环境评估、移民安置、工期安排等等,进行了极为认真细致的磋商。一个枢纽,一个引水,一个供水,世行强调工程的整体性。

磋商的结果,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见。

磋商的另一个结果,是将拟议中向工程的贷款额度由2亿美元增加到4亿美元。

向国外贷款的额度是由中央控制的,于是胡富国和郭裕怀又赶到北京,向李鹏、邹家华和陈锦华汇报,获得了批准。

和世行磋商的结果十分令人满意,也使人振奋。

考察团的先生们工作得那么认真,考虑得那么周详细致!原先设计中考虑不周和疏漏的地方他们都提出来了,也拿出了解决的方案和办法。

水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要想合理开发利用,必须纳入市场经济轨道;水资源供应应从过去的福利型转变为商品型。水资源的商品化必然会带动供水单位的体制改革,实行企业化经营;一定要改变企业靠国家、事业靠补贴的投资体制,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和资本金制,积极培育和发展投资市场体系。古纳先生始终强调,引黄是市场行为。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按照价格规律运行,那么这项伟大工程的建成和建成后的管理运行,就会像黄河水那样充满活力。

郭裕怀说,我们和世行谈判,不仅是利用世行贷款弥补工程建设资金的不足;这项大型工程利用外资额度之大,在山西历史上尚属首次,这无疑将在世界大舞台上勾勒出山西人民与贫穷落后奋争的新形象来;也反映出山西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反映出全省人民尽快改变山西贫困落后面貌的宏大气魄!

郭裕怀曾经把引黄精神总结为“坚持改革开放,依靠科技进步,勇于艰苦奋斗,乐于无私奉献”。郭裕怀说,改革开放给引黄工程带来了生机,我们必须用广阔的胸怀,容纳来自世界各地最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就是把别国的好东西拿来,为我们服务。引黄必须走一条重点工程建设的改革之路。

所以,郭裕怀说古纳先生的观点和建议很对我们的胃口。

郭裕怀和古纳谈得非常愉快。彼此都是真诚的。真诚是彼此理解和谅解的基础。

古纳先生表示世行愿帮助山西人民办好这件事。古纳先生还介绍说,世界有80个国家面临严重的水危机;今后10年,全世界将花费6000亿美元来增加水源的储备。预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从目前的56亿增加到80亿,到那时,生产和生活用水将比现在增加一倍还多。世界银行已经就此发出警告,除非目前的人口增长得到控制,除非目前对水的低效和不合理使用得到改变,否则在不远的将来,地球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水短缺,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将受到威胁!

……

按郭裕怀的说法,世行“决定性的考察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

郭裕怀能不能松口气了呢?

水和文明,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

胡富国和郭裕怀只要在一起,话题就离不开引黄。

有一次他们谈起“引黄精神”,思想进入到了更深的层次。

首都新闻界来引黄工地,郭裕怀在接待他们来访时,说出了他和胡富国交谈过的意思。

郭裕怀说:“引黄工程的建设顺应民心,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一项横贯千年的文明大业。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器。我们只有全方位改革开放,才能赋予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以新的时代内容。”

郭裕怀又说:“山西人民盼望水,就是盼望文明,盼望现代化。可以这样讲,引黄是重铸华夏文明中的一个环节。”

在场的新闻界朋友频频点头。

水和文明,文明和水,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

据考证,黄河的年龄约300万年左右。7500万年前,现在黄河流经的地方到处是湖泊,那时恐龙已由鼎盛期逐渐走向消亡,哺乳类动物繁衍很快。地质学家从保德、偏关一带发掘的红黏土中,就发现了三趾马的化石。

3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海水后退。中国西部地势高,湖泊里的水向低处汇流,经过几百万年的水流冲刷,雨水从小沟流大沟,大沟进河道,许多河道汇流,便成了黄河。与此同时,类人猿不断进化成古人类。

100万年前,黄河流域已经有人类在繁衍生息。那时黄河沿岸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树木茂盛,十分适宜于人类生存。

我们的祖先在这里渔牧狩猎,后来使用石头和木块制成农具,耕田稼穑。考古学家曾在山西夏县西荫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仅有的半个蚕茧化石,证明这里是世界蚕丝的发祥地。在黄河风陵渡附近的西侯度村,考古学家发现了数十件人类早期使用的石器,特别是烧骨的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一下子推到180万年以前。

5000年前后发生的事,在华夏民族记忆中保留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