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1948200000145

第145章 长江卷(78)

贵州实施了瓮福、乌中、铜东、安西、湄凤余、黎榕、金黔、兴中8个大型灌区配套改造工程,累计完成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渠道3000公里及其渠系建筑物2500余座,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7万亩,在已实施的项目区农业人均有效灌面平均从0.38亩提高到0.58亩;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2万吨;渠系水利用系数从过去0.35左右提高到0.7以上,灌溉保证率从过去38%左右提高到80%以上。

实施小水池、小水窖、小山塘为主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1949年到2008年投入资金21.72亿元,建成“三小”工程69.61万口,解决了248.01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

从2005年开始实施烟水配套工程建设,2005至2008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9.9亿元,完成烟水配套灌溉面积359万亩,工程实施有效解决了烟叶生产灌溉用水和其他农作物生产用水,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的提高。

六十年来,贵州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74.6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81.11万亩,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从1949的0.16亩提高到0.52亩,为全省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家园不可水土再流失

贵州是我国严重水土流失省份,据统计调查上世纪50年代初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60年代为3.5万平方公里、80年代为5.0万平方公里、2000年达7.31万平方公里【卫星遥感数】。

贵州治理水土流失工作基本上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逐步开展的;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起步时期【1954—1957年】;第二,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9年】;第三,由小流域试点到成片重点治理时期【1979年至今】。六十年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58万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2.36万平方公里】,特别是“十五”期间依托“长治”、“珠治”及国债等国家重点治理项目,完成治理面积达0.48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从1989年的“长治”工程4个县,增加到“十一五”期间“长治”、“珠治”及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的30个县。经过治理的小流域,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合理配置,形成了较好的综合防护体系,水土流失基本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治水、旱之灾,除民之大患

建国六十年来,贵州各族人民与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进行不懈斗争,经受特大自然灾害严峻考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过六十年的建设,全省已有43个县城的主城区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建成堤防1534公里【其中达标堤防310公里】,保护人口326万人,保护耕地146万亩;治理小一型以上水库280座,有效发挥水库蓄滞洪水防洪保安作用;开展铜仁地区洼地排涝治理;组建了84个县的防汛抗旱排涝服务队;基本建成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实现省、市【州、地】实时视频会商和全省主要江河、重点水库雨情水情自动实时监控和预警,建立健全水库水电站防汛应急通讯网络。初步形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干旱对国民经济和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

5.化水为电,光照千家万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贵州仅有一座由原民国政府41兵工厂1945年建成的桐梓天门河水电站,装机规模才数百千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贵州地方电力部门遵照中央“两条腿走路”的办电方针,从试办农村小水电站起步。1956年7月,装机100千瓦的兴义狮子山水电站投产,成为全省地方电力试办阶段的起点。此后,历经起步发展阶段,至1978年,全省地方电力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了21万千瓦。1978年后,贵州地方电力建设进入了一个以实现农村电气化为主要标志的崭新时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地方电力逐步突破了“小水电”的局限,向“中小并举”发展,从单站开发走向河流梯级滚动开发。其中枫溪河、舞阳河、打邦河成功实现梯级开发。2008年底,农村小水电累计装机达到1814兆瓦,全省80个县拥有农村小水电,建成21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及13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完成了5个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县建设。农村小水电的建设,大大促进县办工业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了森林植被,促进了农民增收。

6.水要造福于人,人要善待于水

自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规以来,贵州省也结合本省实际相继出台了《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和《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使水政管理工作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水政执法体系试点开始起步并逐步推广,全省各地从组建水政监察队伍入手,逐步形成一支“关系协调、组织严密、纪律严明、运行有力”的专职水政监察队伍,基本建立起省、地、县三级水利执法体系。取得了维护水事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快水利工作依法行政步伐的成绩。

与此同时,加强了水资源的管理,建立了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开展了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基本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逐步推进,编制完成了《贵州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清镇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列为全国试点县之一】;水资源保护取得新进展,编制完成了《贵州水功能区划》并经省政府批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开展了县级以上城市90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监测工作,实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开展了地下水利用和保护工作等。目前,全省的水资源管理已步入依法开展、保护和管理的新阶段。

业绩在这里不需用太多的罗列,当人们知道贵州是在怎样一个基础和起点上完成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壮举,这就够了,它足以说明贵州水利人面对数千年横虐于高原的水旱灾荒,所体现出的睿智和忠勇。

我想说的是,贵州水利人,就是高原上的当代大禹!

母亲之河无私奉献

尧舜之时,天下洪灾,鲧用壅堵之法,九年而无功。禹取而代之,以疏通之法,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因势利导,十三年治水成功。

今天的水电人,不仅要治理水害,还要变水为电,造福社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水电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水电开发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水电坝工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水力发电设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高,水电的开发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建国初,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仅为36万千瓦,而到了2008年底,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72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目前,水电占据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2%,占我国总发电量16%,在整个电力结构比例中仅次于火电,在众多可再生能源当中,水电在电力结构中比例最大,在能源平衡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富于创新的水电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竟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开创了自我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先河。这是原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院长罗西北等老同志提出开发乌江的新思路,于是,在原能源部、国家计委的支持下,我国第一个按流域组建的水电开发公司--乌江水电开发公司应运而生。

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江,被誉为贵州高原的母亲河!乌江为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发源于乌蒙山东麓,横贯贵州中部,在贵州东北部出境,入重庆市,于涪陵市汇入长江。乌江全长1037公里,其中,贵州境内802公里,贵州、重庆界河段72公里,重庆境内163公里。干流总落差达到2124米,平均径流量达到534亿立方米,接近黄河的流量,是水能集中的水电富矿,为我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

根据1989年国家批准的《乌江干流规划报告》,乌江干流可兴建11座大中型水电站,依次为北源六冲河上的洪家渡水电站,南源三岔河上的普定、引子渡水电站,干流上的东风、索风营、乌江渡、构皮滩、思林、沙沱、彭水、大溪口等水电站。除彭水和大溪口【三峡电站兴建后取消】外,其余电站均在贵州境内。

为开发乌江水电,国家借鉴国际水电开发成功经验,推行水电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1992年经国务院同意,原国家计委、能源部批准,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乌江水电开发公司。1999年,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为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乌江公司”】,该公司是为乌江流域综合开发特别是水电开发而专门组建的国有大型企业。

乌江流域包括贵州的贵阳、遵义、毕节、铜仁等重要地区,流域内探明的煤、铝、磷、锰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长江以南一个重要的能源基地。1987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水电专家罗西北、贵州省顾委何仁重等老同志在经过充分考察之后,即给国务院领导提出建议成立乌江水电开发公司。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水利电力部、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请示国务院要求成立乌江水电开发公司。同年底,贵州省成立了乌江水电开发公司筹备处。1990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能源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联合批复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乌江水电开发公司,负责开发贵州省境内乌江河段共7个梯级的水电资源和从事电力生产,并可兴办与水电开发有关的横向经济联合项目。1992年,乌江水电开发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和能源部双重领导,以贵州省为主组建和进行行政管理,能源部实施行业管理。根据有关方面的要求,乌江水电开发公司确立了“梯级、流域、滚动、综合”的发展方针。

这七个梯级分别为洪家渡水电站【60万千瓦】、东风水电站【69.5万千瓦】、索风营水电站【60万千瓦】、乌江渡水电站【125万千瓦】、构皮滩水电站【300万千瓦】、思林水电站【100万千瓦】、沙沱水电站【112万千瓦】。

1999年,乌江公司真正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改制,确定产权比例为原国家电力公司51%,贵州省49%【贵州省金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贵州股东方产权代表】。乌江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由国家电力公司委派;副董事长和监事会召集人由贵州省委派;总经理由董事会提名聘任。2002年12月,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重组,乌江公司原属国家电力公司51%的股份及权责,整体划转国家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乌江水电开发公司成立之时,国家将已经建成的乌江渡水电站和在建的东风水电站划给其作为初始资本。乌江渡水电站产权属于中央,东风水电站为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项目,由中央和地方分享产权。乌江渡水电站于1979年开工建设,3台老机组分别于1979年至1982年全部建成,为我国在岩溶地区修建的第一座水电站。东风水电站于1987年12月开工建设,1994年8月31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同年第二台机组投产,1995年12月25日第三台机组投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乌江公司的综合实力大为提高,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水电开发企业。特别是1999年以来,公司成功改制,并赶上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大好时机,乌江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乌江公司先后开工建设了洪家渡、乌江渡扩建工程、索风营、构皮滩、东风扩机工程,启动了思林、沙沱工程的前期相关工作。

目前,洪家渡电站、索风营电站、乌江渡扩建工程和东风扩机工程已建成投产,新增发电装机200.5万千瓦。自此,乌江公司发电装机容量从1999年底的114万千瓦,增加到314.5万千万。同时,其他项目正在抓紧开发。

根据乌江公司自身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进度,将在2011年左右全面完成7个梯级的水电开发,而原计划7个梯级的开发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7个梯级开发完成后,乌江公司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约900万千瓦,资产总量达到400亿元左右,所有者权益可达100亿元左右。届时预计年均发电量约305亿千瓦时,将占贵州全省发电总量的25%左右,按2004年上网电价和盈利水平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约61亿元【含税】,税利17亿元。

除了开发乌江干流贵州境内的7个梯级电站以外,乌江公司还参股了乌江干流重庆境内彭水电站【装机容量175万千瓦】,并相对控股和承担了乌江支流清水河几个梯级电站的开发工作。同时,还在炼铝、建材、房地产、航运、制药等领域作了一些尝试性开发或参股,先后建成了30万吨水泥厂和10万吨的遵义铝厂,设有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参股了贵力航运公司、汉方制药公司、贵达公司等十余个企业。目前水泥企业运营良好;遵义铝厂2005年的开工只能达到生产能力的50%左右,主要是氧化铝市场被控制以及电力直供问题无法解决导致成本太高,乌江公司已对遵义铝厂进行股权重组,中国铝业公司控股51%,而乌江公司只参股20%。乌江公司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目前主要是为满足公司内部需求而进行的一些项目开发。

在乌江干流上的梯级电站组建完成后,全流域的灌溉、航运、旅游等条件也随之改善,惠及沿江30多个县、上千万人口。而大型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系统也极大地提高了水能资源的利用率,每年可以增发电量15亿千瓦时,相当于不增加一分钱投资,不淹没一亩土地,不迁移一户人家,便可获得一个装机容量20万千瓦的中型电站的效益。乌江公司董事长张志孝表示:“乌江的滚动开发,实现了资金、人才和管理的滚动,形成了投产一个电站,开工一个电站,再筹备一个电站的良性循环、滚动增值的科学的开发机制。”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乌江索风营建设工地,在听取汇报后,他十分高兴地说:“我在贵州当省委书记时,就考虑整个乌江要综合开发。现在贵州境内八个点都已开发、开工了,到2010年几个点基本开发结束了,但是你们乌江的事业没结束,下一步怎么做,怎么围绕贵州能源优势这篇文章做大做好,这就是你们的下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