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1948200000141

第141章 长江卷(74)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叫做喻杰的将军,放弃在北京的高官不做,回平江县一个叫做丽江村的老家来定居。他不是因“文革”原因被贬,而是不愿在当时乱糟糟的环境中再呆下去,是他自己要回来的。这事一时成为平江的热门话题。建国后他没有参加军队授军衔,分别出任粮食部副部长和商业部副部长。但平江人更愿意称他作“将军”。那时候,我们刚参加工作,拿二十八块五毛钱一个月的工资,喻将军有二百八十五块钱一个月,只比毛主席少得几十块钱。二百八十五块,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们怎么替将军设想,那钱也花不完。我们不敢想象一个将军过的是怎样体面的生活。

喻杰将军是1926年参加革命的,40多年后回来还是住的土筑的老房子,有的墙体,裂开了一两指宽的缝。三间正屋,还有两间盖着茅草,下雨滴水,天晴落稻草屑子--那是因麻雀子爱在茅草里垒窝,将军大概是不愿赶走它们的,任由它们自由居住,它们享受了,人就吃亏了。将军的卧室是泥巴地,东一块西一把填补了些新土,把那些陈年老坑给整平了。窗户上糊的白纸,这里还没有电灯,用的还是煤油灯。房里仅一床一桌一椅,全是白木做就,连油漆都不曾刷,十几年后将军在这房里谢世时,这些家具还没有做油漆。

光线暗淡的房子里,最显眼的是一只暗红色的老式牛皮箱、一根自由棍和一顶礼帽。皮箱是周恩来在延安时送他的,那里面珍藏着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给他颁发的委任状和几本马列著作。自由棍和礼帽是一位老帅送他的。这几样东西,他一直带在身边转战大江南北,到哪里都不会忘。

从县城到将军家里,要走80多里地的沙石路,在高低不平、拐弯抹角的乡村土路上,才80多里路,汽车要跑三四个钟头。1970年1月,喻杰将军回老家,丽江村的乡亲们,派出十几条精壮汉子,挑着箩筐去嘉义镇上给将军接行李,乡亲们估计一个当过部长的高官回来住家,少也有十担八担行李。谁知就一个箱子两包衣服,一副肩膀就挑走了。轿子自然也是白扎了,一个革命家怎么会坐过去地主老财坐的东西。

平江县的地理分布,在老百姓的概念中,用“四乡八洞”来囊括。平江的山水、屋宇、田畴。四乡即东、南、西、北。八洞中,以辜家洞、徐家洞、灶门洞最著名。辜、徐、灶都属连云山脉,曾以丰富的楠竹资源成为平江的造纸基地。平江其时名声在外的四大特产“茶、麻、油、纸”中的纸,多产于此,曾拥有四千多纸业工人。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组织这些纸业工人罢工、请愿、示威,到后来游击战争,对国民党反动派威胁很大,后来湘、鄂、赣三省的首脑机关,也迁到了这深山老林里。国民党军队一次又一次进剿,毫无建树,最后一招便是放火烧山,这几条洞的千年老林子连在一块,大火烧了十天十晚,才渐渐熄灭,房屋被焚烧殆尽,人民被杀戮无数,存活的大多逃生去了。丽江洞属徐家洞的分支,无一幸免此灾。喻杰是那场浩劫的目击者,那场灾难,几十年来还痛在心里。

喻将军回乡后抓了两件事:一是植树造林,二是修电站。

他在千年老林里长大,又看到这些林子被国民党“剿匪”部队烧得满山疮痍。几十年后刚开始恢复元气,“大跃进”时期搞土法大炼钢,又把大一点的树砍光了,从此一蹶不振。喻杰决心带领丽江的乡亲们改造荒山。他出钱买树苗子,动员老少妇孺上山挖坑栽树,花了几个冬春,终于让几千亩荒山披上了新装。人们看到:将军那高大的身影频频出没于山坡地脚,天天巡山,他担心牛羊上山啃树苗,担心春笋长出来被人挖走做菜吃。他亲自书写“护林公文”,安排插在所有路口。

一天他巡山发现路边有三只碗口粗细的竹笋不见了,只留下一个黄土坑。他看着这三只竹笋将泥土挤开裂缝到长出一个毛茸茸的尖脑壳、再到一夜春雨下来它迅速长出两三寸高……当它长到五六寸高时,便露出了它们结实的体魄。作为一个山里人,一看便可估量它们会长成可以派上用途的竹子。这个曾经出任过红六军团供给部长、西北农业银行行长,掌握过大钱的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副部长,见到三只竹笋没了,心痛得很,愤慨不已。他马上叫来大队干部和护林员,小题大做限他们三天之内破案,要查清去向。

其实不用查,这三只又嫩又肥的竹笋,被剥去笋壳,安静地躺在喻老家的菜篮子里。原来大队干部们碰头开会时,谈到他为了大队的事出了这么多钱,这么多力,没有什么可以感激他的。有人就提议挖几只刚刚冒头的嫩笋,请他尝尝鲜,大队上也只有这么一个感激的能力。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喻杰听了汇报,又爱又气,爱的是干部和老百姓是这么的敬重他。气的是怎么可以慷公家之慨来肥私人之肚?那可是三根参天大竹。最后他把三只竹笋算成竹子的价,由他买下来算是罚款交公。反复叮嘱大家,下不为例。

但尽管将军如此用心良苦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还是防不胜防,他可以拒绝人们挖竹笋给他吃,但他无法制止人们上山砍柴。当生存成为问题时,就是人们敬爱的将军苦口婆心劝说爱惜林木也无济于事。

喻杰最关注的事情还是修电站。只有解决了“电”的问题,最终才能解决“林”的问题。有了电,谁还愿去毁林?

喻老很爱他的曾孙子。“公疼头孙,爷疼晚崽”,是平江重要的习俗之一。公为何疼头孙?因公公指望子孙早点生曾孙,曾孙又生太孙,都希望能五世同堂,这是非常体面的事情,过去皇上都要送匾祝贺的。喻老的曾孙很懂事,到了上学时便晓得前前后后保护曾祖父,上岭下坎给他当拐杖。但这孩子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老祖父虽疼他爱他,却不曾给过他一分钱。小时候,孩子很想曾祖父给他买个文具盒,这个愿望也没有实现。

但为了修电站,喻杰花钱却是大方。和他一起生活的孙媳妇给他记过账:祖父回来前,听说丽江大队想建水轮泵站,给他们寄了3000块;1973年丽江大队建小水电站,给了3600块;后来加义公社建电站,给5000块;他回来后,带领丽江人再建水电站,带头拿了4500块……在丽江人的印记中,一个步履蹒跚的白发老人、中国高官,为了建电站,不但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还带领大家走遍了附近的山山岭岭,亲自选址、亲自把关购买建筑材料、亲自监督工程……

自1976年至1985年,喻杰亲自指导成立“平江县加义水电股份公司”,倡导筹股集资办电,全区已认股2万份【每股10元】,由股份公司管理的电站6个,总容量1560千瓦。指挥和吸纳社会资金修建附近村镇好几个电站,他个人再捐11000多块……在他离开人世那一刻,他身上只有几十块钱--这便是一个将军的所有积蓄。

在丽江河上一个水电站的坝上,原全国政协常委喻杰题词道:

“本坝修建的目的和任务:拦沙、截水、发电、灌田、滞洪。”

1985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写信给离休老干部喻杰,对他为平江县大办小水电所作的贡献进行了表彰和鼓励,并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喻将军以他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圆了他毕生的梦。

他在村村寨寨的万家灯火中,在郁郁葱葱的青松翠柏的怀抱里,欣慰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

他以他转战南北、纵观天下的视野,以他数十年来的人生经验向世人公示:兴水利,建电站,是从根本上改变山区面貌、改善山区人民群众生活的最有效、最紧迫的举措。

七、缩影与典型

毛主席语录:“水利要搞中小的,搞分散的,搞游击的。”“水利建设不要说两三冬天完成,要搞八年计划,八年后还要搞,不要急,要长期打算。”“每县都应当在自己的全面规划中,作出一个适当的水利规划。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增产的大事,小型水利是各县各区各乡和各个合作社都可以办的,十分需要定出一个在若干年内,分期实行,除了遇到不可抵抗的特大的水旱灾荒以外,保证遇旱有水,遇涝排水的规划。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湘北山区平江县的实践,符合毛泽东关于中国小水电建设的设想。

用中国南方小水电建设的缩影来概括平江县的经验和成绩,应该是不为过的,也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平江县地处湖南东北角,距省会长沙115公里,是著名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之一。平江县是一个典型的山丘县,境内群山起伏,沟谷纵横。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457.5~2020毫米之间,人均水资源3816立方米,高于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41倍,水量充沛。主要河流汨罗江自东北部江西修水县入境之后,径直向西穿越全境,落差达107.5米。汨罗江水量充沛,多年平均流量104.9秒立方米。

汨罗江共有支流141条,其中一级支流50条,二级支流67条,三级支流21条,四级支流3条。按水能理论蕴藏量划分:500~1000千瓦的有17条,1000~2000千瓦的有12条,2000~5000千瓦的有13条,5000千瓦以上的有7条。据计算,全县理论上最大可能的水能蕴藏量为28.02万千瓦,相当于24.5亿度电量;水力资源普查中【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河长≥5公里】汇总公布的资源量为19.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为9.3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近4.0亿度。

平江的小水电发展经历:一是上世纪60年代起步阶段;二是上世纪70、80年代快速发展阶段;三是上世纪90年代的稳定发展阶段。

1953年至1957年的七年间,全县共建成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77座,山塘21800口,河坝6200处,共完成土石方1261万立方米,水利投工931万个。

1956年9月,平江县第一座小型水电站建成。其时用的是木制水轮机带动12千瓦发电机投入运行。

1964年10月平江县委提出“大搞水轮泵,开发汨罗江”的战斗口号,仅花一年时间,在汨罗江上兴建拦河坝21座,水轮泵站20处,安装水轮机110台,发电机装机2231千瓦。

1969年至1985年底全县共建设山塘25630口、小【一】型水库33座、小【二】型水库213座、中型水库6座,总蓄水量5953.79万立方米,灌田55万亩,全县建成小水电站113处,装机189台,容量24765千瓦,全县已有13个区、镇,54个乡、700个村、8249个组、153128户用电。

截至2009年7月止,平江县拥有小水电站64个,总装机178台,总容量5009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7142.54万千瓦时,占全县总用电量的38%。管理体制有国家、集体、股分、个人等多种所有制。

平江县在小水电建设的过程中,几十年来,一直成为各界关注的目标之一。

1964年平江县水利电力建设成果得到了中央的赞赏,成果陈列在北京第二农业展览馆展览。中央农业电影制片厂拍摄平江小水电建设成果大型纪录片《泵声隆隆山乡变》在全国放映。

1966年3月,国务院农村办公室在湖南召开湖南、广东、贵州、四川等10省、市水轮泵现场会,会议代表到平江修建的水轮泵电站参观指导。随后有广东、湖北、云南、青海、江苏、黑龙江等20个省、市水电代表团来平江参观水轮泵建设。

1966年7月全国工业会议在武汉召开,国务院、中央有关部委领导人谭震林、余秋里、钱正英、张平化等和各省领导同志100多人到多处水轮泵站视察。在此期间先后参观水轮泵站的还有越南、罗马尼亚、新西兰等国际友人。

1973年7月7日至11日,老挝爱国战线中央农业经济、水利电力干部访华团,由中央水电部对外司司长孙国禄陪同前来平江参观白水九兴、七星、青冲等水电站建设。

1980年3月15日至17日斯里兰卡驻中国经济参赞8人,前来参观大江洞、徐家洞等高水头电站建设。

1983年2月15日中央水电部第一副部长李鹏视察黄棠电站和县城生活电热。

12月12日国务院190号文件批准平江县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

1984年2月24日至26日阿根廷驻华大使、商务参赞3人,前来参观小水电公司和白水电站。

8月9日至11日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王首道视察白水、黄棠、徐家洞、大江洞等水电建设和管理。并为平江水电事业发展亲笔题词:

“平江县委县人民政府留念:发扬革命传统,开发老苏区,实行综合经营,办好小水电”。

4月7日至9日斯里兰卡国家种植园部人民种植园发展部访华考察团12人,前来参观焕新、徐家洞、白水及时丰茶场等小水电建设和喷灌情况。

1985年7月24日至25日马里共和国农业部水土整治考察团9人,前来参观徐家洞、白水、范福岭等电站及官塘橘园喷灌。

平江县现有近百万人口。通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将境内丰富的水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着力发展小水电事业。仅仅依靠小水电,便解决了近40万人的用电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山区脱贫致富步伐,为经济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动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八、走向光明,坚定而艰难的步履

小水电是小型水电站的简称。

小水电的装机容量,世界各国的规定不一。1980年召开的第二次国际小水电技术发展与应用考察研究讨论会议【杭州·马尼拉会议】规定:100千瓦及其以下为微型水电站;101至1000千瓦为小小水电站;1001至12000千瓦为小水电站。中国在1986年规定:单站容量250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都可按小水电来管理。有的国家,其限额已经提高到50000千瓦。

2005年,是中国小水电诞生100周年的纪念日子。但共和国建国前的小水电建设,只能说是有过尝试,其规模在国民生产生活中,可以用忽略不计来形容。建国后中国小水电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值得关注的历史阶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始发阶段:

1953年,国家设置了小水电的专管机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时期,1955年全国水利会议对各地提出试办小型水电站的要求。为了促进小水电的发展,1956年在四川崇庆、福建永春、山西洪洞举办了三处全国小水电训练班,为各有关省、区培训了第一批建设小水电的力量。提出了“小型为主、社办为主、服务生产为主”的“三主”方针和“先动力后电力”的“两步走”原则。1985年全国农村水电会议,提出建设农村初步电气化的方针是:“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生产为主,水电为主,动力与电力并举,兴修与管理并重,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勤俭办站,认真贯彻多快好省精神。”

小水电这一新鲜事物,被群众称之为“夜明珠”。人民感受到了“电”的好处,无不积极参与。但这时的水电站容量普遍偏小,设备也简单,多为群众投资举办,国家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和适当的投资补助,即民办公助。一些容量稍大的电站,则多由地方投资修建。

六十年代巩固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