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济先生对《物色》一篇的诠释我以为值得重视,刘先生说:"本篇申论《神思》篇第二段论心境交融之理。《神思》举其大纲,本篇乃其条目。盖神物交融,亦有分别,有物来动情者焉,有情往感物者焉:物来动情者,情随物迁,彼物象之惨舒,即吾心之忧虞也,故曰'随物宛转';情往感物者,物因情变,以内心之悲乐,为外境之欢戚也,故曰'与心徘徊'。前者文家谓之无我之境,或曰写境;后者文家谓之有我之境,或曰造境。前者我为被动,后者我为主动。被动者,一心澄然,因物而动,故但写物之妙境,而吾心闲静之趣,亦在其中,虽曰无我,实亦有我。主动者,万物自如,缘情而异,故虽抒人之幽情,而外物声采之美,亦由以见,虽曰造境,实同写境。是以纯境固不足以谓文,纯情亦不足以称美,善为文者,必在情境交融,物我双会之际矣。"因为《物色》篇是申论《神思》篇"神与物游"的论题,所以把它作为"剖情析采"部分的重要论题来论说当然是合理的。
六、知音论
这一部分的内容,今人不称之为"知音论",而称之为批评鉴赏论,这大体不错,但为照顾历史实情,仍然选择刘勰自己的说法,总称这一部分为"知音论"。"知音论"部分涉及的文章有四篇,一篇是《时序》,主要是根据"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的原理宏观地对各代诗文总体风貌进行历时性的批评鉴赏,所得结论也是"蔚映十代,辞采九变"的宏观论说,基本上不涉及具体诗文作家的批评,要说是"知音论"的话也可以,只不过不是对具体作家的知音,而是对各个时代的知音与批评鉴赏而已。一篇是《才略》,主要是对各个时代的诗文代表作家进行批评鉴赏。
一篇是《知音》,这是本部分的核心篇章,也是本部分要具体分析讲疏的内容。一篇是《程器》,从其内容看,刘勰可能本来要讲作家的道德批评论或作家道德修养论,但结果讲成了为作家打抱不平,以各种例证具体反驳对文人"类不护细行"的苛刻指责,以为"人禀五材,修短殊用,自非上哲,难以求备",无需对"文士之疵"、"文士之瑕累"过于放大,对于"名崇而讥减"、"将相以位隆特达,文士以职卑多诮"的现象也特别表达了愤懑,当然最后刘勰还是认为诗文作家应该"蓄素以弸中,散采以彪外",以求自我道德的完善。知音论部分的核心既然在《知音》篇,所以下面就主要讲《知音》一篇以为本部分的代表。
刘勰在讨论"知音"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开篇就定了一个调--知音难。知音难不仅适用于刘勰那个时代,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也同样适用。既然"知音"甚难,那难到什么程度?刘勰说:"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就是说千年能够找到一个知音已经不错了,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知音难也确乎为历代的事实。
为何知音如此之难呢?为何千年都难以找到一个真正的知音?刘勰对知音其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找出了若干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社会原因。
刘勰所指的社会原因又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贱同思古"的世俗心态,这是我们看见的人情之常态。在刘勰看来,这种贵远贱近的心态带来的一个基本的风气,就是"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刘勰举了韩非和司马相如两个人的遭遇作为例证,"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韩非《外储说》刚出来的时候,秦王看到后觉得太好了,击节赞赏,叹息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无恨矣。"司马相如《子虚赋》流传天下,汉武帝读而善之,感叹"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以为司马相如是古人。
(二)心物论 (2)
但是,当秦王得到韩非,汉武见到相如,二人的命运非但没有更好,反而是或被囚或被轻视,刘勰说:"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这确实是历史的事实,秦王得到韩非后,不但"未信用",反而听信谗言"下吏治非",终致韩非囚中自杀。在汉武帝叹息《子虚赋》作者不与他同时之后,狗监(蜀人,皇帝出猎之犬的养护官员)杨得意对汉武帝说:"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报告说《子虚赋》作者不但活着而且就是敝人老乡,于是司马相如受到召见,但结果也很不理想,"以为郎"而已,只是作了一个文学侍从,一点也没有受到重用。秦皇、汉武虽然贵为帝王,但是也和常人一样,贵远贱近,贱同思古。故刘勰在《知音》篇中感叹道:"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俗情如此,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欲觅真正"知音"者当然很难。
社会原因的第二个层面则是"崇己抑人"导致知音其难。这个层面也就是曹丕《典论·论文》中所说的"文人相轻"的现象。在这个问题上,刘勰在《知音篇》中引用的材料和观点基本上是曹丕《典论·论文》里面的东西,他说:"才实鸿懿,而崇己抑人者,班、曹是也。""班"指班固,"曹"指曹植,班固嘲笑过傅毅"下笔不能自休",而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深排孔璋",以为陈琳(字孔璋)"画虎不成,反为狗者也",并嘲笑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喜好"诋诃文章"。同时文人之间,最易文人相轻,既然文人相轻,找个知音肯定难了。这既然是俗情如此、非一朝一夕可改变的事情,故而刘勰也只能感叹了。
社会原因的第三个层面是"信伪迷真"。刘勰《知音》篇中举的例子是汉代的楼护:"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谘东方朔'。"相信道听途说的言论,从而把真的变成假的,假的变成真的,使人真伪难辨。这样的人口才极佳,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但自己没有主见,往往轻信传言,又广泛传播传言,从而使整个文坛乌烟瘴气、鱼目混珠。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些人在文坛、评论界专门干这种把水搅混的事情,让大家无法清楚地辨别好坏优劣。这是刘勰探讨知音其难的社会原因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无论是"贱同思古",还是"崇己抑人",还是"信伪迷真",都是世俗风气而已,它们均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者,千古如此,故千古知音难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