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1943500000003

第3章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3)

此前,中央军委已授权成都军区统一指挥进入灾区的抗震救灾部队。成都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汇总各路救援信息,24小时运转不停,我军所有的军兵种都变成了一个兵种--"抢险救援兵"。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军队和武警部队共出动13.7万余人抗震救灾,出动各型飞机2 300多架次,动用大型运输车、吊车、冲锋舟、便携式通信设备、发电机等各型装备12万台(件),派出162支医疗队、防疫队、心理专家服务队,发放被服、食品、战救药材、帐篷等各类物资器材492万套(件),调运各类物资10万余吨。解放军在抗震救灾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重大作用。没有任何政治制度能够阻止像汶川特大地震这样大的自然灾害的发生,但优越的政治制度却能够在灾害发生时减少人类的损失。在应对巨大灾难和突发事件时能够举全国之力,形成全国一盘棋,共同办大事,这正是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开放的制度,抗震救灾工作高度公开和透明,向国际社会的援助敞开大门,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国务院和受灾省区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受灾情况、伤亡人数和救援进度,各电视台、广播电台直播,报纸、通讯社、网络全程跟踪报道。在救灾的技术层面,广泛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虚心听取各界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此外,这次抗震救灾还有一大亮点,即是社会各界数以万计志愿者的可贵参与。自地震发生以来,志愿者们纷纷奔赴灾区,积极参与灾区抢救护理伤员、心理抚慰调适、排查灾害隐患、维护灾区稳定等工作。他们不计报酬、不怕困难、不顾危险,有的不远千里运来了灾区急需的食品和水,有的放下数千万元的生意加入搜救队伍,有的为了去灾区甚至不惜举债前行。这种"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义举,播撒着同胞之爱、民族之情,彰显着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光辉,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主动向国际社会通报灾情,积极欢迎国际援助,接受了多个国家救援队和医疗队参与救灾,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

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这一制度的本质上,而且体现在它的发展趋势上。事实证明,我国政治制度具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将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1.2.1.2支撑在于有中华民族团结奋战、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精神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彼此交汇、相互作用,在综合国力的发展与竞争中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最本原、最深刻的体现,民族精神是该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全民族的共同理念和共同价值追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核心,是民族之魂,反映了民族的价值取向,呈现了民族的品格。民族精神也是指导全民族行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与时代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民族精神已成为财富和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早就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该精神力量,可以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显露,但在紧急关头、重大事件中,更容易迸发;该精神世界,可以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逐步成长,但更能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熔炉中显现本色。

抗震救灾让我们看到了爱国意识与民族精神的觉醒与勃发。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依靠和精神动力。胡锦涛同志总结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焕发出的民族精神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其中,政府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党心、民意、国家行政力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加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的战略模式,极大地尊重民意,给民族精神的弘扬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与环境。这是政府执政理念的重大转折,也是重塑民族精神的关键时刻。也正因为看到了这些,看到了民族精神的勃发及对未来的深远影响,温家宝总理才由衷地说了一句"多难兴邦"。我们不能让这种民族精神转瞬即逝,更不能任其在历史长河中被渐渐忘却,而是要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用这一在抗震救灾中所彰显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励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走下去。

抗震救灾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取向。第一,在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中最根本的是人的生命。大地震发生后,从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到举国动员的灾后重建,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主线,始终体现着党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抢救人的生命、维护人民利益成为执政党的最大政治。全国各地的自愿者奔赴灾区,抢救生命。我们为生命通道的打通而欢呼,为生命奇迹的创造而热泪盈眶。第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行动准则。20万自愿者、几天内数百亿元捐款足以证明。第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英勇顽强是中华民族的意志品质。一件件感天动地、震撼人心的事例和人物是最直接的体现。第四,关键时刻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是中国人的自觉选择。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中国人民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抗震救灾,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关注着这场伟大战斗。同时,也在体味着这场伟大战斗中感天动地、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事件和人物。可以说,我们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净化和洗礼,都在思考着自己应该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的问题。有人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幸福,中华民族的幸福观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价值理念和取向上的。

抗震救灾让我们看到的是爱心复苏和人性焕发。这种爱包括社会对公众的爱、国家对人民的爱、人民相互的爱、同胞和侨胞对祖国的爱,各种各样的爱汇集成了爱的河流、爱的海洋,滋润着灾区,包容着你我,大爱无疆。这种爱心拂去了蒙在良知上的层层污垢,涤荡着遮在人性上的种种浮尘;这爱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光亮,昭示着人生前进的方向。这是中国人自己用身体力行和感同身受践行的一次自省过程。在整场地震灾难发生之后,无论是解放军的救援速度、普通公众的情感投入、志愿者的全力支持以及各个社会团体的关爱,都形成了一种最基本的理念,那就是中国人可能会面对困难,但是不会惧怕困难。

抗震救灾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成长和成熟,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2008年5月以来的一年时间里,包括地震在内一连串的危机,成了"80后"以至"90后"的成人仪式。在我们应对这些危机的过程中,这个素来强调自我、个性张扬的群体显示出了勇敢和坚强的性格,展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以及强烈的责任心。他们对灾区人民付出了无限的热情和爱心,或在四川地震灾区冲锋陷阵,或在后方尽自己所能支援着前线。他们的表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他们的传统印象和评价,也让人们看到了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抗震救灾的伟大战斗让"80后"们完成了一次嬗变,地震过后,"80后"在灾难中巍然挺立,继承和发扬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光明未来。

1.2.1.3根本在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特大灾难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检验。改革开放30年的长足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充分印证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灾难不相信眼泪。抗灾仅仅靠精神力量是不够的,还要有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准确地讲,要靠雄厚的经济实力,要靠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要靠政府的行政能力、应急能力、社会动员能力,要靠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民族凝聚力等各要素组成的综合国力。

这次救灾中,国家短期内出动十多万兵力,各级财政调拨上百亿资金,动用了训练有素的专业救援队伍,集合了与抗震有关的各行业专家,迅速从各地和国家战略储备中筹措大量救灾物资,构建起空中、铁路、公路、水路立体运输线,将数百万吨食品、药品、帐篷、抗灾机械等,源源不断运到抗灾一线。在地质结构极其复杂、道路桥梁严重损毁、塌方和泥石流不断发生的情况下,短短几天就打通了通往重灾区的生命线,并全面修复了电网、通信,创造了世界抗灾史上的奇迹,从而把灾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一切,且不说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是在改革开放前也是不可想象的。

仅国家投入的700亿元重建基金,就相当于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2%,而这个数目只相当于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万分之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保持近两位数的增长,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四位。与此同时,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都取得显著进步。正是改革开放促进的国家大发展和由此带来的综合国力大提高,为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再次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更深刻、更具有指导性的硬道理。中国是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提高防御和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更重要的是,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先进科学和现代的物质技术条件成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坚实基础。高科技的发展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最好体现。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物质财富日益雄厚。这一切为高科技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国民经济落后、国力不强的国家能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用于发展高科技。

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就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被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引起生产力的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的发展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技术是科学与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的桥梁,处于中介地位。一般认为,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三者之间,呈现出一个连环互动的关系。

科学推动着技术发展,技术运用于生产生活,推动了生产生活的发展;同时,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推进技术创新,并以技术创新进一步诱导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