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医学纲目
19423400000220

第220章

〔垣〕经水漏不住有二,补前人之阙。妇人脾胃虚损,致命门脉沉细而数疾,或沉弦而洪大有力,寸关脉亦然,皆由脾胃有亏,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经漏不止,其色紫黑,如夏月腐肉之臭。中有白带者,脉必弦细,寒作于中。有赤带者,其脉洪数,病热明矣。必腰痛或脐下痛,临经欲行而先发寒热往来,两胁急缩,兼脾胃症出见,或四肢困热,心烦闷不得眠卧,心下急,宜大补脾胃而升降气血,可一服而愈。或先贵而后贱,或先富而后贫,病名脱营者,心气不足,其火大炽,旺于血脉之中,又致脾胃饮食失节,火乘其中,形质肌肉颜侣不病者,此心病也,不形于脉。故脾胃饮食不调,其症显矣。而经水不时而下,或适来适断,暴下不止。治当先说恶死之言,劝谕令惧死而心不动,以大补血气之药补养脾胃,微加镇坠心火之药治其心,补阴泻阳,经自止矣。痿论云∶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经曰∶大经空虚,发则肌痹,传为脉痿,此之谓也。)丁未年冬,郭大方来说,其妻经水暴崩不止,先曾殒身失血,自后一次经数日而来,今次不止,其人心窄性急多惊。以予料之,他日必因心气不足,饮食失节得之。大方曰∶容到彼。诊得掌中寒,脉沉细而缓,间而沉数,九窍微不利,四肢无力,上喘,气短促,口鼻气皆不调,果有心气不足,饮食失节,脾胃虚弱之证。胃脘当心而痛,左胁下急缩有积,当脐有动气,腹中鸣,下气,大便难,诸虚证极多,不能尽录。拟先治其本,余证可以皆去。与安心定志,镇坠其惊,调和脾胃,大益元气,补其血脉,养其心神,以大热之剂,去其冬寒凝在皮肤内,少加生地黄,去命门相火,不令四肢痿弱,黄 当归人参汤。

黄 (一钱) 当归(一钱半) 人参(一钱) 陈皮(五分) 草豆蔻(七分) 神曲(半钱,消食,去脾胃寒)黄连(一钱,镇心惊) 杏仁(九个,研如泥) 麻黄(一钱,不去节,表闭汗) 桂枝(半钱,必先岁气,无代天和也) 生地(三分,去肾火,大去冬月相火之旺)上为粗末,水三大盏,先煮麻黄数沸,去渣,入前药同煎至一大盏,于巳午之前,食消尽服之。其胃脘痛,乃胃上有客寒,与大热药,草豆蔻丸一十五丸,其痛立止。再与肝之积药,除其积之根源而愈。

上虚挟积滞而崩。尝治一老妇人血崩不止,流流不绝,满床皆血,起床不得者三月矣。腹满如孕。予作虚挟痰积、污血治之。用四物四两,参、术各一两,甘草半两,以治虚;香附三两,半夏两半,茯苓、陈皮、枳实、缩砂、玄胡各一两,以破痰积污血。分二十帖,每帖煎加干荷叶、侧柏叶汤再煎服之,服尽良愈。今再不发,神效。

〔云〕柏黄散 疗经血不止。

黄芩(一两二钱半) 侧柏叶 蒲黄(各一两) 伏龙肝(一两)上 咀,用水二升,煎取八合,分为二服。

又方 治患崩中不止,结作血片,如鸡肝色碎烂。

芎 (十二分) 阿胶 青竹茹(各八分) 续断 地榆 小蓟根(各三分) 当归(六分) 生地伏龙肝(各十一分)上用水九盏,煮取三盏,去渣,分作三服。

〔《衍》〕治妇人血露。蚕砂一两,炒伏龙肝半两,阿胶一两,同为末,温酒调,空心,二三钱,以知为度(《大全》名无比散,无阿胶。)〔罗〕伏龙肝散 治气血劳伤,冲任脉虚,经水非时忽然崩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杂,或赤白相兼,脐腹冷痛,经久未止,令人黄瘦,口干,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虚烦惊悸。

伏龙肝(一两) 甘草(半两) 赤石脂(一两) 芎 (三两) 肉桂(半两) 熟地(二两) 当归干姜(各七钱半) 艾叶(二两,微炒) 麦门冬(去心,一两半)上件为粗末,每服四钱,枣二枚,水同煎。

上四方伏龙肝例,盖燥可去湿也。前二方去湿热,后二方去寒湿。按伏龙肝为止血之圣药,先贤治崩,用旋复花、半夏辈。治膈间湿痰而崩止者,亦是此意。

〔《大》〕崩中下血不止,小腹痛。

芍药(一两,炒黄) 柏叶(六两,微炒。丹溪云∶柏叶性多燥)上水一升,煎取六合,入酒五合,煎取七合,空心,分为二服。一方为细末,酒调二钱。一方有鹿角胶等分,酒调,治白带,脐腹痛。

〔世〕牡蛎散 治月水不止,众药不愈者。

牡蛎火 研细,用醋调成丸,再 过通红,候冷研细,出火毒,却用醋调艾末,熬成膏,和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醋艾汤下。

〔《素》〕阴虚阳搏,谓之崩。(阴阳别论)〔垣〕凉血地黄汤 治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生地(半两) 黄连(三分) 黄柏(二分) 黄芩(一分) 羌活 柴胡 知母 升麻 川芎(各二分)防风(三分) 本(二分) 甘草(一分) 红花(少许) 归身(五分) 细辛(一分) 荆芥穗蔓荆子(一分)上 咀,都作一服,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空心。足太阴脾之经中血海二穴,在膝膑上内 ,白肉际二寸中。治女子漏中恶血,月事不调,逆气腹胀,其脉缓者是也,灸三壮。足少阴肾之经中阴谷二穴,在膝内辅骨后,大筋下、小筋上,按之应手,屈膝取之。治膝如锥,不得屈伸,舌纵涎流,烦逆溺难,少腹急引阴痛,股内痛,妇人漏下不止,腹胀满不得息,小便黄如蛊,女子如妊身,可灸三壮。

〔《大》〕小蓟汤 治崩漏不止,色明如水,得温则烦闷者。此阳伤于阴,令人下血,当补其阴。

脉数疾小者顺,大者逆。

小蓟茎叶(研,取汁一盏) 生地黄汁(一盏) 白术(半两,锉)上三件,入水一盏,煎至一半,去渣温服。

芎 酒 治崩中,昼夜不止,医不能治。

芎 (一两) 生地汁(一盏)上用酒五盏,煮芎 一盏,去渣,下地黄汁,再煎二三沸,分为三服。

治崩中去血不止。

大、小蓟根(五两) 白茅根(三两)上二味,细切,用酒五升,煮取四升,去渣,分四服。

〔丹〕漏下乃热兼虚,四物加黄连。

〔云〕金华散 治血室有热,崩下不止,服温药不效者。

延胡索 瞿麦穗 当归 干姜 牡丹皮(各一两) 石膏(二两) 桂心(别研为末,七钱半)蒲黄(半两) 威灵仙(七钱半)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空心温服,日二。

〔《大》〕治崩中下血。黄芩不以多少,为细末,每服一钱,烧秤锤通赤,投酒中令沸,却用其酒调服。(许学士云∶崩中多用止血补血药治之。阳乘于阴,前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是也。金华散亦妙。)〔丹〕经水多,去不能住,以三补丸加莎根、龟板、金毛狗脊。(三补者,芩、连、柏也。)〔子和〕孟官人母,年五十余,血崩一载,佥用泽兰丸、黑神散、保安丸、白薇散,补之不效。戴人见之曰∶天癸已尽,本不当下血,盖血得热而流散,非寒也。夫女子血崩,多因大悲哭,悲甚则肺叶布,心系为之急,血不禁而下崩。《内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脉不足,阳脉有余,数则内崩,血乃下流,举世以虚损治之,莫有知其非者。可服大剂。大剂者,黄连解毒汤是也。次以香附二两炒,白芍药二两焙,当归二两焙。三味同为细末,水调下。又服槟榔丸,不旬日而安。

〔垣〕丁香胶艾汤 治崩漏不止。盖心气不足,劳役及饮食不节所得。经隔少时,其脉两尺俱弦紧而洪,按之无力,其证自觉脐下如冰,求浓衣被以御其寒,白带白滑之物虽多,间下如屋漏水,下时有鲜血不多,右尺脉时微洪,屋漏水多暴下者,是急弦脉为寒多,而洪脉时见乃热少,合而言之,急弦者北方寒水多也,洪脉时出者命门胞络之火也,黑物多赤物少,合现房漏水之状也。

川芎(四分) 归身(一钱二分) 生艾叶(一钱) 阿胶(六分,另后炮入) 白芍(三分) 熟地(三分,以泻大洪脉) 丁香(四分)上为细末,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五沸,去渣,入胶、艾,再上火煎至一大盏,空心宿食消尽带热服之,三服效。

〔《大》〕治血崩。

熟艾(如鸡子大) 阿胶(半两) 干姜(一钱)上粗末,用水五盏,先煎艾叶、姜至二盏半,入胶稍温分二服,空心服。

又方 治崩中不止。丁香二两为细末,用酒三升,煮取一升,空心顿服。《必效方》用丁香百颗,酒煎服。又方,益智炒为细末,盐汤米饮调下。

〔世〕香矾散 治血崩。

香附不以多少,极酸醋浸一宿,炒焦为灰存性,每一两,入白矾末二钱,米饮调服,空心,神妙。

一法用荷叶汤调,尤妙。

〔《大》〕用香附子去毛,炒焦黑存性,为细末,用极热酒调下二钱,放温服,不过两服立愈。

昏迷甚者,三钱匕。如血山崩不止者,亦能解之,米饮调亦可。许学士云∶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是妇人仙药也。

〔世〕妇人血崩不止。用槟榔烧灰存性,碾末,以温酒调下,甚妙。

〔《大》〕五灵脂散 治妇人血山崩,诸药不止者。

五灵脂炒令烟尽,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一法每服三钱,水酒、童便各半盏,煎服,名抽刀散。

琥珀散 治崩暴下血。

赤芍 香附子 枯荷叶 男子发(皂荚水洗) 当归 棕榈(炒焦,存性) 乌纱帽(是漆纱头巾,取阳气先出故也)上等分,除棕榈外,其余并用粗片,新瓦上 成黑灰,存性三分,为细末,每服五钱,空心童便调下。如人行十里,再一服,七八服即止。若产后血去多,加米醋、京墨、麝香少许。一法,先以五积散加醋煎,投一二服,次服五灵脂散。

疗经血不止∶妇人经血正淋漓 旧蕊莲蓬烧作灰热酒一杯调八字 自然安乐更无疑〔《衍》〕黄牛角 用尖,烧为黑灰,微存性,治妇人血崩,大便血,及冷痢白痢。

〔《大》〕治漏下不止者。鹿角烧灰,细研,食前温酒调下二钱。

又方 桃仁烧灰研细,食前温酒调下二钱。又方,乱发,皂角水洗净,烧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下二钱。

〔世〕治血久崩。夏枯草烧存性,为末,空心米饮调下。此用灰,与前用草不同。

〔《大》〕荆芥散 治妇人崩中不止。

用好麻油点灯,多着灯心,就上烧荆芥焦色,为细末,每服三钱,童便调下。

〔《简》〕治妇人漏下血不绝。槐花蛾不以多少,烧作灰,细研,食前温酒调二钱匕。

〔《产宝》〕治崩中不止,不问年月远近。用槐耳烧作灰,为末,以酒服方寸匕。

〔《大》〕神应散 治血崩不止。

桂心不以多少,炒极焦存性,为末,每服一二钱,米饮调下。

如圣散 治血山崩。

棕榈 乌梅(各一两) 干姜(一两五钱,并烧过存性)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乌梅酒调下,空心食前服。久患,不过三服愈。

治血崩屡效方。

当归 白芍 干姜 棕榈(各等分)上各 存性,研为细末,醋调,以有节朱箸,左搅四十九转,食前服。

又方 用棕榈、白矾, 为末,酒调二钱服。

治暴崩下血。百草霜二钱,狗胆汁一处拌定,分作二服,当归酒调下。

又方 京墨为末二钱匕,同烧露蜂房为末,三指撮,酒调服。

〔世〕治血崩。用葫芦去子穣实,荆芥穗烧存性,饮汤服。

上二十一方,皆烧灰黑药。经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皆通肾经之药也。夫血者心之色也,血见黑即止者,由肾水能制心火故也。

运气 血崩皆属风火。经云∶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风胜乃摇,候乃大温,其病血崩是也。

〔海〕治崩不定,或淋淫经年者。

白矾(溶开成汁,一两) 没药(一钱) 砂(五分) 黄丹(五分)上件,将白矾溶开成汁,下余药细末,一处搅匀,就成丸子,如弹子大。每用一丸,新绵裹定,纳阴中,立效。

〔《摘》〕经血过多不止,并崩中(《心术》同∶) 三阴交 行间(各针讫灸之。) 通里(足小指上二寸,刺二分,灸二七壮。)〔桑〕漏下不止(《心术》、《摘英》同∶)三阴交 太冲〔东〕胞门不闭,漏下恶血不禁∶气门(在关元傍三寸,刺入五分。)〔《集》〕血崩并漏下∶中极(补。)子宫(二寸半。)败血不止∶三阴交 百劳 风门 中极 肾俞膏肓 曲池 绝骨〔《甲》〕妇人不字,阴暴出,经水漏,然谷主之。妇人漏血,腹胀满,不得息,小便黄,阴谷主之。(《千金》云∶漏血少腹痛胀满如阻,体寒热,腹偏肿。)女子血不通,会阴主之。女子漏血,太冲主之。

〔《脉》〕问曰∶五崩何等类?师曰∶白崩者形如涕,赤崩者形如绛,黄崩者形如烂瓜,青崩者形如蓝色,黑崩者形如 血也。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又见诸见血。)〔仲〕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脉》〕诊妇人漏血下赤白,日下血数升,脉急疾者死,迟者生。诊妇人漏下赤白不止,脉小虚滑者生,大紧实数者死。

调经

赤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