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通典
19390900000301

第301章 礼八十五开元礼纂类二十嘉礼四(2)

会群臣皆如元会之仪。其日上寿辞曰:「具官某等稽首言,皇太子岐嶷夙着,令月吉日,光践承华,臣等不胜大庆,谨上千万岁寿。」

群臣上礼

前一日,守宫量设次于东西朝堂如常。

其日,应上礼之官依时刻各集于次,皆服其服。奉礼先设上礼之官位于东朝堂之前,近南:文东武西,重行北面,相对为首。设中书舍人位于文官为首者之北,南向。设奉礼位于文官东北,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谒者引上礼之官就位立定。令史二人对举表案,礼部郎中引中书舍人,前取表授舍人讫,引案退。奉礼唱:「再拜。」赞者承传,在位者皆再拜。中书舍人奉表入进。谒者引在位者退。

皇后受群臣贺皆如元日奉贺之仪。其贺辞同会礼谨奉贺,以内给事宣令答云知。

皇后会命妇皆如元会之仪。其上寿辞云「具位妾姓等言」,余同上。

皇太子会群臣皆如元会之仪。其贺辞云:「伏惟殿下,固天攸纵,德业日新,式光宸宫,普天同庆。某等情百常品,不胜忻悦。」左庶子宣令答云:「某以不敏,夙恭礼训,祗奉朝命,惭惧惟深。」

皇太子会宫臣皆如元会之仪。其上寿同上。

宫臣上礼

前一日,守宫量设次于东宫朝堂如常。

其日,应上礼之官依时刻各集于次,皆服朝服。奉礼先设上礼之官位于朝堂前,文东武西,重行北向,相对为首。设太子舍人位于文官为首者之北,南向。设奉礼位于文官东北,赞者一人在南,差退,俱西向。通事舍人各引上礼之官皆就位立定。令史二人对举表案,詹事前,承引就太子舍人,取表授舍人讫,引案退。奉礼唱:「再拜。」赞者承传,在位者皆再拜。舍人以表入。谒者引在位者皆退。

内册皇太子

卜日、告圆丘、方丘、太庙,并有司行事如常仪。

临轩命使其仪与临轩册后命使同。惟司徒为副,及宣制云「册某为皇太子」为异。

皇太子受册

前一日,守宫设册使次于重明门外道西,副使次又于其西,俱南向,并铺床席。又设宫臣文武官次于东宫朝堂如常。所司陈设皇太子羽仪、车舆及乐悬等,并如元日受朝仪。掌筵设皇太子受册位于内殿之庭阶闲,北向。掌仪设宫臣版位于殿庭:文官五品以上于悬东,六品以下于横街之南,皆西面北上;武官五品以上于悬西,六品以下于横街南,当文官,皆东面北上。奉礼设朝堂前位如常。

其日,诸卫率各勒所部屯门列仗如式。宫官于册使未到之前,量时刻赴集次,改服朝服,各就朝堂前位。太尉、司徒既受命,出至朝堂,乘辂、备卤簿、鼓吹、持节如式。其册玺绶各以油络网犊车载而行。至东宫朝堂,降辂,谒者引就次,持节者前导,持案者从之,掌次者延入次。初册使将至,通事舍人各引宫臣入就殿庭位。左庶子版奏:「请中严。」宫臣入讫,通事舍人引太尉、司徒入立于左合门外,西面北上。持幡节册玺案者至合门外,并以给使代。

左庶子版奏:「外办。」皇太子着双童髻,绛纱袍,就受册位。所司先奏请左庶子一人引导相礼。典直承引太尉以下入。太尉立于阶闲,南面;司徒立于太尉西南,东面,节在太尉东,少南,西面;册玺案在司徒西南,东面。掌书二人立于皇太子之左,少前,东面。司徒就案取册,进,东面授太尉,持节者脱节衣,太尉称:「有诏。」左庶子赞皇太子再拜,皇太子再拜。太尉宣册讫,左庶子又赞再拜,皇太子又再拜。左庶子进诣太尉前受册,退授皇太子,皇太子受以授掌书。司徒又次取玺绶进,东面授太尉,左庶子进太尉前,受,退授皇太子,皇太子受以授掌书讫,持节者加节衣,左庶子赞引皇太子退。典直各引太尉以下出至合外,通事舍人承引以出。其案及幡节等并转付令史、主节。又通事舍人各引宫臣以次出。

太尉、司徒乘辂诣朝堂,至降车所,降辂,入至太极殿庭大横街南,御道东,北向西上立。中书令立于太尉东北,西面。太尉等再拜,复命曰:「奉诏册皇太子,礼毕。」又再拜。中书令奏闻。太尉等退。卤簿幡节等还本司。

皇太子朝谒

其日册讫,皇太子着双童髻,绛纱袍,诣皇帝所御殿如常内朝之式。至合,司宾引入,至殿前,北面再拜。司宾引退,诣皇后所御殿前,北面再拜。司宾引出,还宫如常。

谒太庙

皇帝会群臣

群臣上礼

皇后受群臣贺

皇后会外命妇

皇太子会群臣

皇太子会宫臣

宫臣上礼

右以上并如临轩册命仪。

临轩册命诸王大臣

将册命前一日,尚舍奉御设御幄于太极殿北壁,南向。守宫设群官次于朝堂,太乐令展宫悬于殿庭,又设举麾位于上下,并如常仪。

其日,典仪设群官版位:文官一品以下五品以上于悬东,六品以下于大横街之南,俱西面;武官一品以下五品以上于悬西,六品以下于大横街南,俱东面。皆以北为上,并如常仪。设受册者位于大街之南,道东,重行,北面西上。设典仪位于悬之东北,赞者二人在南,少退,俱西向。奉礼设门外位:文官于东朝堂,西面,武官于西朝堂,东面,俱每等异位,重行北上。

其日,依时刻诸卫勒所部列仗屯门及陈于殿庭如常仪。受册者服朝服,发第备卤簿,与群官俱集朝堂次,群官各服其服。赞引引群官俱出次,典谒引就朝堂前位。侍中版奏:「请中严。」钑戟近仗入陈于殿庭,太乐令帅工人入就位,协律郎入就举麾位。诸侍卫之官各服其器服,符宝郎奉宝,俱诣合奉迎。典仪帅赞者先入就位。通事舍人引群官入就位。又引受册者入立于太极门外,道东,西向。中书侍郎以册置于案,令史二人皆绛公服对举案立于左延明门内道北,西面,侍郎立于案后。

侍中版奏:「外办。」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皇帝将出,仗动,太乐令令撞黄锺之钟,右五钟皆应,协律郎跪,俛伏,举麾,鼓柷,奏太和之乐,皇帝出自西房,即御座,南向坐,符宝郎奉宝置于御座如常仪,乐止。

通事舍人引受册者以次入就位。立定,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群官在位者皆再拜。中书令降立于受册者东北,西面。中书侍郎引册案进,入于中书令之南,少退,俱西面。通事舍人引为首者一人少前,北面。中书侍郎取册,进授,退复位。中书令称:「有制。」受册者再拜。中书令读册讫,受册者又再拜。通事舍人引受册者进受讫,典谒引退,复位。又通事舍人引次受册者前受册如上仪。遍册讫,中书令以下还侍位,持案者以案退。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群官在位者皆再拜。通事舍人引受册者以次出。

侍中前跪奏称:「侍中臣某言,礼毕。」俛伏,兴,还侍位。皇帝兴,太乐令令撞蕤宾之钟,左五钟皆应,鼓柷,奏太和之乐。皇帝降座,御舆入自东房,侍卫警跸如来仪,侍臣从至合,乐止。通事舍人引群官在位者以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