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汀州府志
19389400000039

第39章 兵制(2)

明溪寨在县西二里土坊。宋设巡简土军守戍。今废。

中定寨在柳杨团。宋设官兵巡戍。今废。

平安寨在县后山。元末,陈有定立栅屯戍。今基存。

万安砦在县西四十里。宋柳杨曾氏妇立五砦以御贼。贼平,赐名万安。址存。

黄梅寨在县东八十里岩前。宋设巡简土军屯戌。今废。

南平寨在潭飞磜。

北安寨在招贤里。二寨俱宋设,官兵守戍。今废。

夏阳隘沙溪隘淳化隘铁岭四隘俱抚院金泽设。

五通隘在县西二十五里。

岭后隘在县南九十里。

半隔隘在县北五十里。

常平隘在县北四十里。

紫云隘在县东北八十里。

下坊隘在县西北一百里。

水口隘在县西南八十里。

连城

北团寨元在县二十五里,兵毁、后移驻县侧。

冠豸寨旧名莲峰寨。

旗石寨在县南。

西宝寨在县西。

马鞍寨在县东石门岩。

石城寨在揭坊。

山谷寨在溪源。俱东北安里。

石嵩寨在县北北安里。

凉伞寨在县南八十里。

张源寨在县南河源里。

团兵寨在湖里冈。

旗山寨在蓆湖营东。

石榴寨在溪源隔口。

金山寨在朗村官庄。

秋家岚隘在姑田里东,通永安。

廖天山隘在姑田里南,通龙岩。弘治间,县丞万贯盖楼房防御。

乌石隘石固城隘横山隘新御隘丰头隘朗村隘白岭隘以上九隘,崇祯间知县陶文彦详复、委调教师、乡兵屯戍守御。

上杭

梅溪寨在县东二十五里梅溪口,宋设官兵戍守于此。今废。

雷公寨在县西北。

石壁寨在挂袍山上。

武婆寨在安乡石山。

王家寨在乾田。

丁光围寨在胜运里南湖。五寨元时乡民避寇居此。

新城长岭寨

寒陂隔隘路通程乡。

迳矶石隘路通饶平。俱在溪南里。

狗闷岭隘在胜运里,通龙岩。

桃牌岭隘在古田里,通连城。

洋头岭隘邑志作羊蹄岭。在白砂里,路通长汀。六隘弘治九年抚院金泽设。

水归隘斧冈隘俱在胜运里。

板寮隘吊钟岩隘俱在白沙里。

彩眉隘在古田里。

银子隘鲜水隘小溪隘俱在溪南里。

檀岭隘驢子岭隘俱在平安里。

牛皮隘在太平里。

九十九塅隘佛祖高隘白鹇隘双髻岭隘郭公隘俱在来苏里。

卢丰隘通桥隘赖溪隘湖蜞隘俱在城里。

武平

三折溪寨当汀、赣、潮界首。宋设巡简土军戍守。今废。

象洞寨在县南百里,今仍置巡检司。

永平寨在县北四十五里帽磜,今移巡检司在背寨。

布心寨在黎畬乡。

南安寨在岩前里。

水口山下隘金鸡岭隘俱通上杭。

章金地隘

钵盂岭隘在岩前。

簇坑隘俱通程乡。

水东隘

悬绳隘通平远。

牛牯隘通江西。

麻姑隘在武平所。

悦洋隘通长汀。

龙溪隘黄田隘俱通安远、会昌羊角水路。

背寨隘崆头隘湖界隘俱通会昌。

蟠龙岗隘通程乡。

郑家坪隘通安远、程乡。

檀岭隘通蓝屋驿。

处明隘

大岭隘通长汀。

禾坪隘通平远。

永定

兴化寨在县南溪南里,先在胜运里,今移峰头。

太平寨在太平里。

三层岭寨在金丰里。

折滩隘锦丰窑隘杨梅隘缘岭隘蔡坑隘以上旧隘。

水槽隘大富隘金鸡岭隘河头隘箭竹凹隘武溪隘六隘抚院金泽添设。

〔国朝〕塘汛

长汀

走马滩大息岭隘瓦子塅七良峡俱东陆路。

黄馆铺小潭浪望洲长桥迳俱南陆路。

牛岭林和地竹子迳隘岭隘俱西陆路,与瑞金接界。

萝葩坪皇祝岭俱北陆路,与石城接界。

罗坑口宋坊桥虎忙岭隘俱东陆路,与连城接界。

游绳渡策田蔡坊堡河田铁山寨石壁员珰小蓝河口牛牯石俱南水路。

百步在县东十里。

南田

新桥去县三十里,设公馆。

鸳鸯

大息嶺上为隘。

胡坑

归仁去县七十里即馆前,设公馆。

七良与宁化接界。

画眉在县南十里。

黄馆在县二十里。

南塅去县三十里。

河田去县五十里。

大潭去县六十里。

三洲去县七十里,有公馆。

车田去县八十里。

水口去县九十里。

大田去县一百里。

靖远去县一百一十里。

长桥去县一百二十里。

畬心去县一百三十里,有公馆。

张屋去县一百四十里,与上杭迴龙接界。

牛岭在县西十五里。

白云青山

隘岭去县六十里,与瑞金接界。

观音铺去县四十里。

宁化

禾口古背水茜乌村石牛罗溪黄柏岭杨梅迳

望高岭中沙沙坪伍家坊安远司泉上里

清流

杨梅岭在县东二十里。

高风岭在县东五里。

清风峡在县东十五里。

长空岭在县东坊郭里。

分水岭在县东二十五里,陈有定屯兵处。

百步岭在县南十五里。

玉华岭浮竹岭高地岭俱在县北永得里。

高阳岭在县北仓盈里。

归化

西路青竹,在城十五里。

五通在城二十里。

东路茅,在城十里。

黄坭在城二十里。

花园在城二十五里。

连城

东路金鸡岭、打鼓岭。

南路塞竹隔、王城、太平、崩坑、新泉、桃排、赤脚岭、余畬。

西路水西岭、长坑。

上杭

迴龙日忌滩三潭头鲤子湖鸡笼山石下连城河口俱上水路。

半店黄泥垅大沽滩信丰滩南蛇渡峰市俱下水路。

水埔响石前大湾铺俱上陆路。

鹅公岭安人凹水草迳俱下陆路。

观音井通武平。

石灰岭

将军桥通龙岩。

武平

三角铺在县南十里。

中田铺去县南二十里。

赖屋铺在县南三十里。

金鸡铺在县南四十里。

石迳岭在县西二十里。

硿头在县西北四十里。

遥岃在县西北六十里。

张坑在县西北五十里。

罗溪坑在县东七十里。

河口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

盘龙冈在县南三十里。

永定

东陆路上佛子凹、下佛子凹、草子湖、高头、暗坑畬、戊子桥、三层岭。

民壮(附)

长汀县额设三十名。宁化县额设二十名。泉上县丞额设四名。清流县额设二十名。归化县额设二十名。连城县额设二十名。上杭县额设二十名。峰市县丞额设四名。武平县额设二十名。永定县额设二十名。

按,明洪武初,立民兵万户府,简民间武勇编成队伍,以时操练,有事用以征战,事平放还为民。正统十四年,令本地官司率领操练。天顺元年,命鞍马器械悉从官给。弘治二年,令取民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精壮者充之州县。七八百里者,里二名;五百里者,里三名;三百里者,里四名;一百里者,里五名。春、夏、秋,月操二次,至冬操三歇五。正德间,法废,乃雇值应役工食,岁以丁粮对编,每名派银一十四两四钱。内以一半团练,每名给工食银十两八钱;以一半防守,每名给工食银七两二钱。合二项剩银俱扣解充饷。嘉靖三十八年,改编丁四粮六,工食照旧派征,每名仅给银七两二钱,以一半充饷。四十三年,又以丁米对编,每名派工食十两八钱,内给与对领银各七两二钱,尚余每名银三两六钱解饷。万历五年,巡抚庞尚鹏以工食繁费,裁革名数,每县定以三百名有奇。宁化县额编三百五十一名,清流县额编三百八名,上杭额编三百名。长汀、连城、武平、归化、永定额数虽无可考,然可例推。

本朝定鼎之后,罢民兵、设防兵。各县额设民壮五十名,每名岁给工食银六两,即于条鞭额内支给,不复加派于民。康熙十七年奉裁。二十二年复奉留给。雍正六年奉文增设民壮,以为各官护卫。知府额设四十名,同知二十五名,经历八名;各县各五十名,县丞四名,典史六名,驿丞四名。雍正十三年,奉文裁汰府厅佐杂民壮,其各县民壮,酌量地方情形以定存留。长汀县裁二十名,清流、归化、连城、武平、永定各裁三十名,宁化、上杭二县各裁二十六名,留县二十名,各以四名拨给移驻泉上、峰市二县丞。今各民壮只供役于县,以时训练,不复为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