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一路颠簸到了凤山。她先乘火车坐了15个小时,再倒两趟长途车才到目的地。这是一片干燥的北方丘陵地带,山上似乎不长草,多是土黄色的山包。山间零散着几处村落。在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域建造了集市,可以买卖物资,建有商店、门市、学校、机关单位和一些简单的娱乐场所,构成了凤山县城。
罗丹环视四周,这就是自己要找的凤山县。在这样一个土里土气的地方,能有什么像样的家族企业。那个姜御安分明在说谎,她更加确信姐姐的推断。
虽说县城不大,人口也不多,可要凭空找一个家族还是很困难的,总不能挨家挨户去问吧。罗丹有些劳累,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临近天黑,她需要先找个地方住下来。
县城当然不会有太像样的旅馆,罗丹寻找半天也没满意的,索性将就选了一家住下。罗丹饿了,想找个地方吃饭。这里的人多喜欢面食,到处是面馆或饼店。对于从小就喜食大米的罗丹,有些不适应。可她的肚子等不及了,罗丹只得找个稍好一点的面馆凑合一顿。
这时正值用餐高峰,来吃饭的人很多。不大的面馆里很快挤满了人。罗丹挤在当中很不习惯。那些老农身上散发的怪味呛得她快要窒息。饭桌上还有抽烟的、吐痰的,罗丹反感地快速扒了两口面,想尽快吃完离开。
正当罗丹要起身结账时,对面一位邋遢的男人说:“老江,去年家里收成怎么样啊?”
另一男人说:“还那样,没收多少,老天不下雨也没辙呀。”
这两个男人虽操一口浓重的北方口音,罗丹还是能听懂他们说的。她一听坐在旁边的人姓姜,便立刻问:
“您姓姜是吗?”
旁边的男人疑惑地瞅了瞅罗丹,说:“是啊,啥事儿呀?”
“那您认识姜御安吗?”罗丹有些激动地说。
那人莫名其妙地看着罗丹,摇摇头,生硬地说:“不认识,你干嘛的?”
罗丹也疑惑,继续道:“你不是也姓姜吗?在农村,同姓的不是都住一个村的吗?”
这时,对面的邋遢男人说话了:“你找哪个姓江的?我们这边有两个。”
“啊?两个?”罗丹问,“是两个村的吗?”
“不是。”邋遢男指着罗丹旁边的人,说,“一个是他家,姓长江的江;另一个是姜家,是美女姜,不一样的。”
罗丹这才明白。
“那个姜家在哪呀?”罗丹问。
邋遢男说:“在县城东头,一个很大的宅院。哎?你问这干嘛?”
罗丹反应快,立刻说:“我是从这里路过,以前听说姜家很有名气,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我想去采访他们,我是个记者。”她勉强笑了笑。
“有名?什么名啊?”男人说。
罗丹胡诌了几句:“听说他家出了个富豪,做起了大生意,据说老家就是这的。他在我们市里很出名,所以我想确认这是否是他的老家。”
“做生意?不可能,他家哪做过生意呀。我们这不会有人做大生意的。你一定是听错了。”邋遢男说。
罗丹忙问:“姜家祖上不是做生意的吗?”
“做啥生意呀?”男人继续说,“姜家老宅就一个80多岁的姜老爷子,他大儿子前年就死了,其余子女也好多年不见了,早就萧条了,只剩下房子了。”
罗丹闻听,觉得更古怪。她确信姜御安根本没有什么家族企业,完全是借口。他辞职的真正理由就是为了金家的宝物。可姜家和金家有什么关联呢?姜御安又怎么会知道金家宝物的事?一连串的疑问,搞的罗丹有些头晕。她决定先好好休息,明日再探查。
第二天一早,罗丹背着包到城东去找姜家老宅。一路上她边问路边找,因为不熟悉当地环境,走了好久才找到。
罗丹见这宅子大门,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家,有气派,应该算是当地比较富贵的人家了,至少曾经是。门匾上清楚的写着“姜府”俩字,应该是很久以前写上的。大门是黑色的双扇门,典型的中式风格,上有镀金虎头扣环,很显贵气。其中一扇门上侧开了一扇小门,供人进出。
罗丹正观看大门时,那扇小门开了,出来一位中年妇女,提着一个布兜。罗丹有些慌张,她想躲也来不及了。
那女人看到罗丹,便和气地说:“你找谁?”
罗丹灵机一动,说道:“阿姨,我走在半路有些饿了,附近又没吃饭的地方……我能否借用一下你家厨房,弄些吃的。我会付钱的。”
那女人看了看罗丹,想了一下,说:“真对不起姑娘,我是这的佣人,做不了主。我家老爷是不招待外客的,所以……”女人施以抱歉的微笑。
罗丹接着说:“可我真太饿了,也走不动了,而且身上还不舒服,好像有点发烧。”她边说边装头疼的样子,还假意咳嗽了两声,好像有气无力的。”
女人见状也有些不忍心,喃喃自语着:“这可怎么好呢……这……这……”
“阿姨,麻烦您通报您家老爷一声,我只在这吃口饭,不会耽搁太久的,我……会付账的。”罗丹继续装病。
女人无法,只得回去通报。
罗丹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想进去看明白,看看姜家到底有什么秘密。
一会工夫,女人出来了,温和地说:“好吧,老爷同意了,你吃完饭可就走啊!”罗丹这才跟着女人进门。
罗丹眼前一亮,她没想到里面如此宽广,是座很大的院落。院子被三面环绕的U形二层小楼所包围。土黄色的墙壁,平坦的屋顶,阳台是打通的,宽而长,既是阳台又是走廊,显得古朴而含蓄。虽然只是二层楼,但层高比较高,粗看也有近十米高。
“这就是姜家大宅。”罗丹心里默念。
中年女人带罗丹到了北面一层厅堂里,让她先坐下等着。女人则去厨房忙活了。
罗丹观察着室内摆设,典型的中式农家风格,猜想过去一定是家大地主,什么八仙桌、太师椅应有尽有。那些家具,都是上好的红木做的,桌子腿、椅子背上都有精致的雕刻,一看就很讲究。
罗丹正聚精会神看着一个瓷质大花瓶时,中年女人叫她吃饭。女人将她带到紧邻厨房的一间小厅里,摆上四方的中式餐桌,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碗里还有两颗大大的鸡蛋。女人让她先用餐,还说要是不够锅里还有。
罗丹感谢了一阵便吃起来。罗丹本不饿,只想借此多观察大宅院,所以她故意放慢吃饭速度。
她快吃完时,听见楼上有人咳嗽了两声,说了几句不知什么意思的土语。就见中年女人急忙跑上了楼。过了一会,女人扶着一位老者走到院中。院中有个圆桌,还有一把躺椅。那老者就坐在了躺椅上。女人则给老人腿上盖上毯子之类的东西,还从厅堂里拿出一台老式收音机,给了老人。老人随手打开收音机,调到了戏曲台,悠然地享受着戏曲的唱段。
罗丹斜着眼看老人,只能看见45度的侧脸。老人四方的脸,颧骨凸出,嘴角下垂,闭着眼,脸上的沟壑已数不清了,看样子年岁不小了。罗丹猜想,这应该是姜老爷子。
呆了片刻,老爷子用苍老的声音叫“黄妈”。女人快步走到老人跟前。老人便跟她小声耳语了一阵。之后就见这个叫黄妈的中年女人走到罗丹眼前,小声说:
“姑娘吃好了吗?吃饱了就上路吧,老爷不便接客。”
罗丹快速搜寻主意,灵机一动,便柔弱地说:“阿姨,我……现在烧厉害了,刚才又吃得急了些,有点想吐。”说着,便作呕吐状。
黄妈也着了慌,不知怎么好。她忽然想到去厨房拿个塑料桶放在罗丹面前,意思是让罗丹吐桶里。
罗丹一直干呕,什么也吐不出。黄妈则拍她的后背,帮忙催吐。片刻后,罗丹假装头晕,故意瘫软在椅子上不肯起来。
黄妈没辙,只好把罗丹搀扶到自己休息的床上,然后回到小厅收拾餐桌。罗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时不时还发出轻吟声。但她自己的脑袋清醒的很,一直注意听院子里的动向。
只听黄妈说:“老爷,这姑娘病了,走不了了,您看是不是……”
老人哼了一声,算是默许了,随后说:“给她找间房住下,病好了就赶紧让她走!”后面还说了一通土语,罗丹就听不懂了。
罗丹躺在床上,不停地想下步该怎么做。她希望借此机会在姜家能查出什么。不过看表像,姜家似乎没秘密可寻。家中就只有老爷子和黄妈。而黄妈是个佣人,不可能知道什么秘密。单凭一个老爷子能做出什么呢?罗丹想象不出。
这时,黄妈进来了。她把罗丹扶起来,带罗丹去了一间客房,就在一楼的西屋里。这里已经给罗丹安置好了,被褥都齐全,还有喝水的杯子。罗丹则继续躺在床上,把戏演下去。
黄妈吩咐了几句,告诉罗丹厕所在院内东边的墙角,随后便关上屋门出去了。
罗丹又躺了一会,然后坐起身,看着房间。房间布置简单,家具也很普通,和一楼厅堂的风格截然不同,这间房就显得质朴多了。
她感觉整个院落都静悄悄的,就像没人住一样。她确信周围没危险时,才打开背包,整理一些工具,想为夜探大宅做准备。这种事实在没办法在白天干。
但事有不巧,这天晚上下雨了。依罗丹的判断,这地区应该是不容易下雨的,可能下一阵子就停了。但罗丹判断错了,下了三个多小时都没停。罗丹不得不取消计划。罗丹心急也没办法,这地方她一点都不熟悉。晚上本来就不易行动,又赶上雨夜,视野更狭小了。她只得警醒自己,等到雨一停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