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19366800000198

第198章

明王思任编。思任字季重,山阴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江西九江道按察使佥事。是书所取皆有明一代议论之文。前有思任自序,曰:“宋不如唐,唐不如汉,汉不如三代,此文谈旧唾也。吾以为文章至明而始妙。”是何言欤!

《谪仙楼集》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骆骎曾编。骎曾字象先,武康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太平府西北二十五里采石江有牛渚矶。矶之东,谪仙楼在焉。以李白得名。又有白墓在府城东南二十里青山,而采石庚贤坊亦有后人所作衣冠墓。其地江山秀丽,称为胜迹。正德壬申,御史邝文博始集楼中题咏授梓。万历丙辰,骎曾巡按应天,复加续辑。凡文一卷,诗二卷,而以荣昌冷宗元所绘图冠之卷首。

《唐音戊签》二百一卷、《闰馀》六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胡震亨编。震亨有《海盐县图经》,已著录。其所撰《唐音统签》凡一千二十七卷,以十干为纪。卷帙浩繁,均未鋟版。国朝康熙乙丑,其孙成之、曾孙颀,始以戊签刊行,即此本也。盖当明末国初时,太仓、历下之摹古,与公安、竟陵之趋新,久而俱弊,遂相率而为宋诗。宋诗又弊,而冯舒、冯班之流乃尊昆体以攻江西,而晚唐之体遂盛。《戊签》二百一卷,所录皆晚唐之诗。《闰馀》六十四卷,所录皆南唐、吴越、闽国之诗。风会所趋,故及时先出尔。方其剞劂之始,尚欲相继刊布全书。故此集始於五百五十三卷,迄於八百一十七卷。编帙之数。尚仍《统签》之旧。迨御定《全唐诗》出,而诸签遂废。惟癸签仅有续刊,馀则缮录之本亦日传日减矣。

《清源文献》十二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

明何炯编。炯,晋江人。官靖江县教谕。是集成於万历丁酉,皆录其郡人之诗文。前列爵里一卷。首曰寓贤,凡侨寓於泉者,自唐秦系至元王翰十二人。次曰溯贤,乃其身未家於是而子孙载族以徙者,为宋李昭玘、傅尧俞二人。次曰孕贤,则诞生其地及其父祖为泉人者,为宋王曾、韩琦、明邱濬三人。次曰郡贤,荐绅则自唐欧阳詹至明周训二百五人,藩王则宋陈洪进一人,武弁则明俞大猷、邓城二人,爵里疑误者宋段全等五人,布衣唐王毂等二十六人,闺秀三人,释子三人,女冠一人,羽士二人。凡诗赋杂文,悉加甄录,蒐采颇广。然如王曾、邱濬皆终身未至其地,而亦援以为重,未免失於限断也。

《岭南文献》三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张邦翼编。邦翼,蕲州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是集采粤中前哲之文,分类编次,先文后诗。起唐张九龄,迄於明之万历,凡二百六十馀人。於岭南诸集,搜辑颇广。然明人著作,百分之中几居其九焉。盖时弥近而所收弥滥,亦明季标榜之习气也。

《文<王篆>清娱》四十八卷(内府藏本)

明华国才编。国才号鹤叟,长洲人。万历庚子举人。是书於诸选本类书中采摘其短章小品,故曰《清娱》。上起宋玉、荀卿,下迄於元。不分体裁,惟以时代为后先,间附小传及评语。观其见解,盖陈继儒一流也。

《续文选》三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汤绍祖编。绍祖字公孟,海盐人。东瓯王汤和裔也。是编成於万历壬寅,采自唐及明诗文以续《昭明》之书。然所录止唐人、明人,无五代、宋、金、辽、元。又明人惟取正、嘉后七子一派,而洪、永以来刘基、高启诸人仅录一二。盖恪守太仓、历下之门户,而又加甚焉。所分门目,一从《文选》。惟赋阙京都、郊祀、耕耤三类,而易江海为山海。物色一门谓《昭明》惟取天文,殊似未该,今用广之是也。然王世贞《竹林七贤图赋》谓之物色,则亦孰非物色乎?卢柟寿、成皋王赋入志,徐祯卿《反反离骚》入论文,是何体例也?

《梁园风雅》二十七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赵彦复编。彦复字微生,杞县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

是编选中州之诗凡九家。李梦阳五卷,何景明五卷,王廷相一卷,孟洋一卷,薛蕙二卷,高叔嗣二卷,刘绘一卷,张九一三卷,谢榛五卷,而彦复诗一卷附焉。

李、薛皆秦产,以梦阳祖籍扶沟,蕙祖籍偃师,遂并阑入。谢榛本临清人,以游迹偶至,遂强为流寓。以是为例,今古诗人其可以攀附者强半矣,又何止是三人乎。梁王兔园仅汉时一别馆,取以概名中州之诗,尤无谓也。

《尺牍隽言》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陈臣忠编。臣忠字景周,莆田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南京刑部郎中。是书摘录古人书牍,自周、秦讫於宋、元。各为点论,以朱墨版印之。去取既乏鉴裁,评论亦无可采。

《古论元箸》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傅振商编。振商有《杜诗分类》,已著录。是编乃万历壬子振商巡按直隶时所刊。杂采战国至唐、宋之文,多窜易篇名,强题曰论。如庄子之《齐物论》本以物论二字相属,乃摘取加以论名,尚可曰沿刘勰之误。至淮南子《汜论训》亦割去训字,题曰《汜论》。韩愈《原道》、《原毁》则加一论字曰《原道论》、《原毁论》。《张中丞传后叙》亦改曰《张中丞传后论》。其乖谬率皆类此,则其书可不必问矣。

《缉玉录》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傅振商撰。是编乃其为御史时巡按关陇,即其所历山川名胜,各裒辑其题咏,共为一编。皆明人之作也。

《蜀藻幽胜集》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傅振商编。蜀虽僻处一隅,而自汉、晋以来,文章为盛。宋庆元中有程遇孙等《成都文类》,明嘉靖中又有周复俊《全蜀艺文志》。蒐罗赅备,业已巨细兼登,菁华毕萃。振商此集,采掇十一,分为二十五类,去取颇无条理。盖当时书帕之本,不足以言别裁也。后有振商自跋,以《秦蜀幽胜录》标题。又有“留滞秦川,披寻旧简,秦蜀幽文,几无賸采”之语。盖原刻尚有《秦藻幽胜集》合为一编,此本佚其半耳。

《四家诗选》四卷(内府藏本)

明傅振商编。是集选顾起元、焦竑、郭正域、叶向高四人之诗,人各一卷,盖崇祯元年为南京兵部侍郎时所刻,亦书帕本也。

《岭南文献补遗》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杨瞿崃编。瞿崃有《易互》,已著录。先是,广东提学张邦翼撰《岭南文献》三十二卷。瞿崃继为提学,复辑是书。自序谓张刻详於人,补则详於事理,必其事与理关切者,纂而补之。有文无诗,亦略分体。中间又自分理类、事类等目,间缀评语。盖与张本同为采选岭南之文,而用意则各有在也。

《豳风概》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蒋如苹编。如苹有《万历容城县志》,已著录。是集乃其官邠州知州时采历代歌诗之有关於风土者,汇为一编,刻於万历戊申。凡七十馀篇,首冠以《豳风七月》之诗。

《古文渎编》二十三卷(通行本)

明王志坚撰。志坚有《读史商语》,已著录。是编乃其督学湖广时所选唐宋八家古文。凡诸集中稍涉俳偶者,皆不采录。以志坚别有《四六法海》一书,登载骈体故也。其曰渎编者,取刘熙释名渎者独也,独出其所而注於海之义。盖以八家为正派,馀为支流。故所选历代之文,别名澜编云。

《文俪》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翼飞编。翼飞有《慧阁诗》,已著录。是书所录,自汉及唐皆以骈俪为主,略依《文选》之例。惟不载诗,与《文选》稍异耳。

《天籁集》二卷(庶吉士戴震家藏本)

明释无相编。无相始末未详。是集成於万历己酉,所录皆宋以前不工文者之诗。如《易水歌》、《黄台瓜词》之类。序称:“诗以道性情。后世雕绘字句,嚣争宗派,於所谓诗言志者无当也。孔圣删诗,多取委巷歌谣,毋乃不工於文者反能直抒性情为风雅正轨乎”云云。殆为明季风气而言,然矫枉过直矣。

《诗归》五十一卷(内府藏本)

明锺惺、谭元春同编。惺有《诗经图史合考》,元春有《岳归堂诗集》,均已著录。是书凡古诗十五卷,唐诗三十六卷。大旨以纤诡幽涉为宗,点逗一二新隽字句,矜为元妙。又力排选诗惜群之说,於连篇之诗随意割裂,古来诗法於是尽亡。至於古诗字句,多随意窜改。顾炎武《日知录》曰:“近日盛行《诗归》一书,尤为妄诞。魏文帝《短歌行》:‘长吟永叹,思我圣考。’圣考谓其父武帝也,改为圣老,评之曰:‘圣老字奇。’”《旧唐书》载李泌对肃宗言:“天后有四子。长曰太子宏,天后方图称制,乃鸩杀之,以雍王贤为太子。贤自知不免,与二弟日侍父母之侧,不敢明言。乃作《黄台瓜词》,使乐工歌之。其词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其言四摘者,以况四子也。以为非四所能尽,改为摘绝。(案高棅《唐诗品汇》载此诗,已作摘绝,则非惺之所改,然惺因仍误本,是亦其失。故仍存炎武之说。)此皆不考古而肆臆之说,岂非小人而无忌惮者哉!朱彝尊《诗话》谓是书乃其乡人托名。今观二人所作,其门径不过如是,殆彝尊曲为之词也。

《明诗归》十卷、《补遗》一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锺惺、谭元春编,其邑人王汝南校刊。汝南又为之补缀。凡评语称锺曰、谭曰者,其原本。称补曰者,汝南所加也。然所录如钱秉镫《南从纪事》诗,首称“皇帝十四载,仲冬月上弦”,是崇祯辛巳岁也。考锺惺殁於天启乙丑,元春亦以崇祯辛未旅卒,何从得秉镫辛巳之诗而评之?王士祯《池北偶谈》称:“坊间有《明诗归》,鄙俚可笑,托名竟陵。”盖前人已知其伪矣。

《名媛诗归》三十六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锺惺编。取古今宫闺篇什,裒辑成书,与所撰《古唐诗归》并行。

其间真伪杂出,尤足炫惑后学。王士祯《居易录》亦以为坊贾所托名。今观书首有书坊识语,称“《名媛诗》未经刊行,特觅秘本,精刻详订”云云。核其所言,其不出惺手明甚。然亦足见竟陵流弊,如报雠之变为行劫也。

《周文归》二十卷(内府藏本)

明锺惺编。其书删节《三礼》、《尔雅》、《家语》、《三传》、《国语》、《楚词》、《逸周书》共为一编,以时文之法评点之。明末士习,轻佻放诞,至敢於刊削圣经,亦可谓悍然不顾矣。

《宋文归》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锺惺编。宋文多朴实,而惺以纤巧之法选之,以佻薄之语评之。是为南辕而北辙,其去取之得失可以不必问矣。

《合评选诗》七卷(内府藏本)

明凌濛初编。濛初有《圣门传诗嫡冢》,已著录。是编全录《文选》诸诗,而杂采各家评语附於上方,以朱墨版印之。所采惟锺、谭为多,圈点则一依郭正域本,其宗旨可以概见也。

《陶韦合集》十八卷(内府藏本)

明凌濛初编。是书前有濛初题词曰:“从来以继陶者莫如左司,而两集无合刻者。合之自何观察露始。余游白门,以其刻见示。”又曰:“诸家之评其诗者,陶则宋人独详,韦则近世亦复不少。其丹铅杂见,不能適於一。斟酎其间,则余窃有取焉尔。”然则合刻者何露,其评则濛初所定也。版用朱墨二色,刊刻颇工,而所评率无足取。陶集八卷,前有焦竑序,指为昭明太子之旧本。考是集自阳休之重定之后,昭明本不传久矣。宋人不得见,而竑乃得见之耶?万历以后,士大夫务为诞伪,例皆如此,不足深怪。韦集末附桂天祥评曰:“苏州古诗,冲雅极高。律诗闲澹,然不古矣。”其说故为大言,不知所谓古者,定当何似,亦明季习气也。

《八代文钞》(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李宾编。宾字烟客,梁山人。是编首列文家姓氏,起屈原至明锺惺,凡九十有二人。别无卷目。序云:“文之为物,善行而数变。东西京而下,由晋、唐历宋迄明,宗工钜匠,在在可数。暇日遴撮诸家之胜,别为一集,以便披览。而以屈、宋冠之,此文人之宗祖也。”按《汉志》,词赋首屈原、宋玉。《隋志》,集部首荀况、宋玉。宾所采录,惟取有集者删之,故托始二人。然文章不止词赋,以二人为宗祖,则未免失词。且所选明代十七人中,如袁宏道、锺惺,亦未能抗行古之作者。其去取殆不足凭也。

《晋安风雅》十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徐熥编。熥有《幔亭诗集》,已著录。是编辑福州一府之诗。其曰晋安者,福州在晋时为晋安郡也,所录起洪武迄万历,得二百六十四人。诗以体分,姓氏下各载其里居出处及所著作,并以右某朝若干人列数於左。其例多仿高棅《品汇》。惟闺秀一类,另立妓女以别薰莸,为小异云。

《闽南唐雅》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徐<火勃>编。费道用、杨德周等补之。德周序言之甚明,而卷首题名乃称道用辑、德周订,而<火勃>校之。殆<火勃>为闽人,而道用、德周皆闽令,故让善於二人也。所录皆闽中有唐一代之诗,自薛令之以下得四十人。是时胡震亨《唐音统签》已出,钞合较易,故所载颇详。然秦系、周朴、韩偓,其人既一时流寓,其诗又不关於闽地,一概录之,未免借材之诮也,<火勃>有《榕阴新检》,德周有《澹圃芋纪》,皆已著录。道用字闇如,石阡人,官福清县知县。

《古逸书》三十卷(原任工部侍郎李友棠家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