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19366800000195

第195章

明俞允文编。允文有《俞仲蔚集》,已著录。宋嘉定中,龚昱尝辑《昆山杂咏》三卷,续集一卷。开禧中,知嘉定县事徐挺之曾刊之县斋。至明王纶,又集近代诗歌百篇,附益其后,已非旧本。允文复溯晋、唐以来得数百篇,增为二十八卷。仍因旧名而别分十六类。然三人所选,混而为一,非惟龚本之初集、续集不可复考。即孰为龚选,孰为王选,孰为允文所增,亦未可复辨。二家之书遂亡。

体例殊为未善也。

《荆溪唱和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俞允文编。是编为嘉靖辛酉顾从义、姚昭、董宜阳、冯迁、朱察卿、姚遇、姚遂、沈明臣八人同游荆溪所作,允文为合而刊之。从义字汝和,上海人。昭字知晦,宜阳字子元,迁字子乔,察卿字邦宪,遂字以良,遇字以奇,皆从义之里人。明臣有《通州志》,已著录。

《衡门集》十五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郑履淳编,其子心材续成之。履淳有《郑端简年谱》,心材有《郑京兆集》,均已著录。是编乃履淳以其父刑部尚书晓所喜读古人诗文近於闲適旷达者,汇次成集,分体排纂。凡诗十一卷,文仅四卷,亦摘录史传为多。每篇之首皆不题作者姓名,殊无体例。始刊於隆庆己巳,尚多阙略。至万历乙酉,心材始补辑为此本。其曰《衡门集》者,言其非台阁之书,不为世俗所好也。

《西湖八社诗帖》(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嘉靖壬戌,闽人祝时泰游於杭州,与其友结诗社西湖上,凡会吟者八:曰紫阳社、曰湖心社、曰玉岑社、曰飞来社、曰月岩社、曰南屏社、曰紫云社、曰洞霄社。时泰与光州知州仁和高应冕、承天府知府钱塘方九叙、江西副使钱塘童汉臣、诸生徽州王寅、仁和刘子伯、布衣仁和沈仕等分主之,以所作唱和诗集为此编。分春社、秋社二目,明之季年,讲学者聚徒,朋党分而门户立;吟诗者结社,声气盛而文章衰。当其中叶,兆已先见矣。

《文章指南》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旧本题明归有光编。有光有《易经渊旨》,已著录。是书前有旧序,称原无书名,有光登第后授其同年南海知县詹仰庇,仰庇以授其友黄鸣岐,鸣岐校而刻之,为题此名。然此实钞本,非其原刻。凡分六十六则,由《左传》以下迄於明,录文百十八篇。每则每篇皆有评说,而以总论看文字法冠於卷端。间杂以骈体。

如《北山移文》、《归去来兮辞》之类。盖乡塾教授之本,殊不类有光之所为。

考旧本《震川集》末有其族孙泓跋语,称有光选韩柳文有刻本,为俗人搀改,非复原书。又王懋竑《白田杂著》有跋《归震川史记》一篇,称所见武陵胡氏、桐城张氏诸本迥乎不同。且称有光文集为其后人删改,至见梦於坊人翁某。况此点次本子独存其家,岂无所增损改易云云。是有光手定之书,尚且全非其旧。则此晚出选本不足为信,更不待深诘矣。

《桃花源集》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冯子京撰。子京字南台,钱塘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桃花源在湖南常德府桃源县,即陶潜所记者也。宋淳熙间,赵彦琇、张栎曾修《桃花源集》一卷,见晁公武《读书志》。隆庆中,子京取旧集补其阙逸,更为铨次,又增以元人、明人之作。

《少林古今录》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刘思温撰。思温,浑源人。嘉靖中官登封县知县。少林寺在嵩山之麓,相传为达摩面壁之所。是编上卷为诗,下卷为记。所录下迄於明,上及唐代而止。

顾炎武《日知录》曰,少林寺有唐太宗为秦王时赐寺僧教。其词曰:“王世充叨窃非据,敢违天常。法师等并能深悟机变,早识妙因,擒彼凶孽,廓兹净土。闻以欣尚,不可思议。今东都危急,旦夕殄除,并宜勉终茂功,以垂令范”云云。

此录佚而不载,则挂漏者多矣。

《青溪诗集》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徐楚编,李高续辑。楚号青溪,淳安人。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高字抑中,云南人,官至严州府通判,青溪在浙之淳安县,即所谓新安江也。楚生於其地,因采前人题咏,编为一集,成於嘉靖丙寅。后高官於其地,又增广之。成於崇祯乙亥。

《广中五先生诗选》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陈暹编。暹爵里未详。五先生者,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也。五人之中,孙、王、黄、李皆仕宦,赵则隐居不出,所谓《临清集》者,亦不传。

嘉靖丁巳,无锡谈恺刻五先生诗,仅得孙、王、黄、李四家,以汪广洋尝为广东行省参政,因合而刻之,以足五人之数。朱彝尊《诗话》云:“伯贞集虽不传,然名在五先生之列。刊诗者去伯贞而冠汪忠勤於卷首,可为失笑。”即指谈刻也。

此本乃嘉靖乙丑陈暹重订,谓得旧本《赵临清集》,命工刻之,以补五先生之阙。

而以汪右丞诗别自为集,於是五先生之诗始复其旧。五人集前各有小传,爵里行事略具。惟《孙蕡传》云:“洪武二十二年,以事谪戍辽东。时梅思祖节镇三韩,迎置家塾。是年竟以党祸见杀。”考《明史文苑传》,蕡坐累戍辽东。已大治蓝玉党,蕡尝为玉题画,遂论死。而梅思祖本传,十五年与平章潘元明同守云南,是年卒,安得有二十二年镇辽东之事?暹盖据黄佐《广州人物传》所载,未及详考耳。

《清江二家诗》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熊逵编。逵,清江人。是编选录孙伟、敖英二人之诗。伟字朝望,号鹭沙,弘治壬辰进士,官至鹤庆府知府。其诗曰《鹭沙集》。英有《慎言集训》,已著录。其诗曰《心远稿》。二人皆与逵同乡里,逵因删录其集,各为二卷,并为之评点。然去取不甚允惬,且往往滥载寿诗。殆以桑梓之故,因诗以存其人。又书成於嘉靖丁巳。是时严嵩已败矣,而伟集开卷即录《送嵩北上诗》六首,亦可以不必也。

《彤管新编》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张之象编。之象有《太史史例》,已著录。是编以世所传《彤管集》篇帙未备,更为辑补。自周迄元凡诗歌、铭颂、辞赋、赞诔六百五十四首,璇玑图一篇,序诫、书记、奏疏、表三十三首。采掇颇富,而讹舛亦复不少。

《唐雅》二十六卷(内府藏本)

明张之象编。是集取唐君臣唱酬之作二千馀篇,分部五十有三,以类编次,自武德讫於开元。以天宝而后,风格渐卑,故不与焉。其论似高而无当。盖是时七子之派方炽,故遵其诗必盛唐之说也。且赋虽古诗之流,而自汉以来,体裁久别,杂入《喜雨诸赋》,亦为例不纯。

《唐诗类苑》二百卷(内府藏本)

明张之象编。初,宋赵孟坚有《分类唐诗》,佚阙不完,世无刊本。之象因复有此作,凡分三十六部,以类隶诗。意取博收,不复简择,故不免失之冗滥。

盖类书流也。然《文选》及《文苑英华》本有分类之例,故与所作《古诗类苑》仍并入总集。是集未刊之先,其稿为浙江卓明卿所得,割取初、盛唐诗刊之,遂掩为己有。华亭王彻重为辨正釐定,乃复之象之旧。故世有二本,然今皆知为之象书也。

《古诗类苑》一百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