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19240600000024

第24章 顺势而为(40岁~70岁)(7)

二人刚从一垛倾斜的墙下钻过,墙即倒塌。眼见一根断梁带着火花就要砸下,孙思邈忙把宫女推开,自己却被断梁所伤,身上也着了火。宫女忙转过身,帮着孙思邈扑灭身上的火苗。他俩就这样相互照顾,在危楼间钻来钻去,终来到昔日禁地御书库。

书库内烟雾浓重,孙思邈呛得睁不开眼。大火早烧上书架,许多书都被烧毁。孙思邈奔向书架抢救珍籍,一边用手掐灭火苗。被抢下的书籍也不完整,有的正在燃烧,有的已烧去大半。周围因纸品居多,火势不仅不减,相反益盛。孙思邈顾不得看书的内容,只拣封皮陈旧的抢下。因知古籍多为旧本,越是古旧越有价值。他还想多抢得一些,却见房门已被火焰封闭。

宫女见状,忙催促道:“快走,屋子会塌。”

“好的,马上出去。”

孙思邈临时捡得一个布袋,一边应着,一边往里装书。一个书架倒在跟前,砸了孙思邈的脚尖。孙思邈未曾顾及,注意力只在书上。烟雾愈浓,呛得他一个劲猛咳,泪水直流。头顶忽然发出一声裂响,宫女猛力将孙思邈推开。却听“啪”的一声,屋子天花板塌下。孙思邈不敢贪心,拉着宫女钻出御书库。他俩前脚刚出,御书库便在身后轰然倒塌。

大火还在燃烧。孙思邈担心宫女安全,不复再入,只望着蹿得老高的火焰叹息。回头清点救出的医学残卷,果有不少价值甚高的典藏,包括那上古所传、难得一见的人体经络图。还有让他高兴者,江南名医徐之才的专著也在其中,包括久负盛名的《逐月养胎方》。

其时,妇人养胎甚是不易,胎死腹中经常发生,有些妇人所怀胎儿,甚至无一存活。先前,孙思邈对胎儿养育知之甚少,每遇此类病症便有些发毛。他还不愿过多与孕妇接近,总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他知养胎药方多以家传,民间难得一见。他此前见过《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残本,珍爱之余,颇有遗憾。孙思邈绝没料到,能在这儿找到全本,不由喜道:“天助我也。”

也是在建康地区,孙思邈偶尔听人说起,某公有徐嗣伯治风症诸方。孙思邈一听大喜,马上跟踪寻访,确定属实,当即解囊,倾其所有购得该书,作为随身之宝。因江南为徐氏祖籍所在,有徐氏后人散居建康一带,孙思邈才有此意外收获。他实在高兴这一趟行走,以后在写作专著时,特将徐嗣伯诸方载录。

徐之才家族从医,南北朝时期已相当出名。其族祖居浙江,后多人离开故地,出任南、北各朝命官。该家族从医始自徐熙,先后经徐秋夫——徐叔响、徐道度——徐嗣伯、徐文伯、徐成伯——徐雄、徐践——徐之才、徐之范等辈,共有六十余位载誉史册的名医。故孙思邈对徐氏家族相当推崇。[59]

意外遭遇这一场火灾,孙思邈却有一件憾事:未能救得张丽华性命。他若不入皇宫抢救图书,而是直奔隋军而去,或许能替张丽华辩说一句两句。

晋王杨广也晚了一步,他倒是真不愿张丽华去死。杀害张丽华者,为骠骑将军高颎。高颎个性孤傲,作战是一员猛将,思维却有些偏执。渡江作战开始时,他也盯着陈主宠妃张丽华,却有自己的偏激打算。当张丽华作为俘虏被押解到面前时,高颎命令手下:“将其头发解开。”

几名军士得令,立即将张丽华头发解开。其柔发果如瀑布般飘逸开来,正如众人所传,足足一丈有余。

高颎怪笑着道:“总算找到陈朝亡国祸水了。早听说你以长发蛊惑帝王,致其玩物丧志……”他正在滔滔不绝,杨广所遣的第一个僚属打马飞驶而来:“晋王有令,不许伤害张丽华。”

高颎一愣,随即冷笑:“瞎传指令。她是祸水。押下去!”

张丽华被刀斧手强力按倒,跪于地下。张丽华虽长相漂亮,却软而无力,受此惊吓,两脚早如纸人一般。未及刀斧手举刀,全身便已瘫倒,身子被乱发罩着,似披了一身黑纱。听了隋将军之言,张丽华泪下如雨。刀斧手见此,亦退向一旁,不忍下刀。

这时,杨广又派来一名僚属,骑着骏马边跑边喊:“刀下留人,晋王有令,务必留下张贵妃。”

这使高颎大受刺激,道:“这还了得。快快处斩。”他知杨广个性,定是要将这误国祸水留给自己受用。而高颎却受着爱国心支配,非得将祸水诛灭不可。趁手中还有点权力,不行使后悔莫及。张丽华于是被刀斧手迅速捆绑,倒拖而去。刀斧手稍经犹豫,终于对张丽华举起了屠刀。周围发出一阵惊叫之声,人们不由得朝后倒退。张丽华头颅落地处,只见一团柔软的青丝蠕动。

其实张丽华罪不至死。以杨坚对陈叔宝的宽容态度,更不会将张丽华处以极刑。杨广要留下张丽华尽管有其私欲,却也算救人一命。高颎却过于偏执,硬将亡国之罪归于一个女人。张丽华之死,应为历史上一个良心泯灭的典型事例。或许是怨怨相报,后来高颎也以横死告终。

当大火渐灭,皇宫烧成黑糊糊一片残垣断壁时,孙思邈才想起杨广之嘱。可这时还能向哪儿寻找什么“鞭”?孙思邈记起第一回陷入兵祸时老兵教的避乱之法,决定一走了之,权当战场失踪。孙思邈走出数里,转念一想,这样下去,我不就要长期隐姓埋名,负罪浪迹人间了?不,宁可受晋王鞭打,也不能过那种生活。

孙思邈于是背着一大袋古籍药典,硬着头皮去见杨广。

“启禀晋王,鄙人有罪。”孙思邈一瘸一拐,走进主帅大帐,与杨广刚一照面,赶紧跪下。

“去去,滚蛋。”杨广将手一挥,立即咆哮。

“晋王正烦呢,你添什么乱。”一好心侍者将孙思邈拉开,提醒他道。

“啊,出什么事了?”

“高颎将张贵妃杀了……”

“啊,竟有这事?人命至贵,命重千金哪!”孙思邈脱口而出。这话,以后便成了他两部专著的书名。

孙思邈懂得杨广的个性,知趣地赶忙走开。他明白,正在气头上的杨广,暂时是不会追究他了。孙思邈庆幸得此自由,乃决定暂缓返回,就在东吴地区一边养病,一边行医,一边留心收集各种偏方。

关于孙思邈在这一带的活动情况,同样有当地若干“药王庙”为证。不仅苏州、南通、泰州等东吴古地建有药王庙,距建康(今南京市)不远的上海市,古亦为东吴之地。那名扬四海的城隍庙里,也有药王爷的一席之地。

孙思邈建康之行,在其著作中亦可探得踪迹。前面所说徐嗣伯之治风眩良方,孙思邈极为珍惜,且付诸临床。据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小肠腑·风眩第四》中载:对于徐嗣伯诸方,“余业之以来,三十余年,所救活者数十百人,无不瘥矣”。孙思邈写作《千金要方》,年在八十余岁,在陈朝御书库火海中抢救医书时,年近五十。中间相距,恰在三十年上下。如此推算,刚好吻合。

七 如履薄冰 远避皇室是非漩涡

隋开皇九年至仁寿四年(589—604),为南北一统后杨坚当国时期。十余年内,国家稳定,社会安宁,百姓生活逐年富裕。孙思邈在这一时期,蒙杨坚杨坚和皇后独孤伽罗垂青,行走于宫廷与乡野之间,日子同样过得潇洒。他乃有更多精力用于医药,故医术有了更大提高。

然而在平静的水面之下,却有漩涡湍流。孙思邈通过与杨坚父子频繁接触,看出他们父子兄弟之间严重不和,早晚将有生死争斗。孙思邈别无他法,唯求自保,他谨慎地与各人拉开距离,避免偏向一方。

杨坚统一中国后,推行了几大战略措施,影响深远,成效甚巨。

其一,改革机构,重新创制。杨坚即位后,针对以往机构重叠、效率不高的弊端,大刀阔斧实行机构改革,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度,创建三省,即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以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尚书省内再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一名,总管本部政务。三省六部制的设置,一直沿袭到清朝。他在确立中央机构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废郡,改为州、县二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

其二,修订新律,重视法治。国家自东汉以来,法治毁弃,法由口出。杨坚决心中止这一乱象,亲自住持制定新律,定名“开皇律”。废除八十一条死罪,一百五十条流罪,千余条徙、杖等酷刑以及灭族等罪名,对犯人的处置取审慎态度,力避草菅人命,减少冤案发生。

其三,实行均田,奖励农耕。杨坚在原来北齐、北周均田制的基础上,颁布“均田令”,继续实行均田制度。均田令规定:丁男、中男受露田(种植五谷)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受露田四十亩。奴婢五口给一亩。永业田不归还,露田在受田者死后归还。杨坚对于庶民,强调轻徭薄赋,鼓励农耕桑麻,发现豪强贵族兼并土地,则坚决予以打击,以保证农民正常生产。

其四,设置粮仓,以备饥荒。隋所设粮仓分官仓、义仓两类,官仓粮储,用以供养军公人员。义仓又称社仓,置于乡间,其储粮由乡人捐纳,以备饥荒时赈济灾民。据相关史料记载,隋朝所储粮食,可供全国六十年之需,直至唐太宗年间还在食用,可见隋朝仓储量之大,超越历代各朝。

其五,征集藏书,复兴文明。隋文帝读书不多,对文化发展却颇看重。他针对汉亡后数百年战乱、文化典籍被焚毁、遗失大半的严酷事实,于开皇三年(583)下诏征集民间藏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此举使隋朝藏书量大增,成为中国历史上藏书最多的朝代之一。据估计,隋朝藏书最多时达三十七万余卷,七万七千多类。

其六,兴修水利,功在千秋。杨坚于开皇四年(584)任命宇文恺率众疏浚漕渠,长达一百五十多公里,名为广通渠。此为修建大运河之始,最后完工于杨广时期。大运河凿通后,使黄河、长江流域遂成一体,影响深远,直至当代。

其七,兴建新都,百年奠基。杨坚自开皇二年(582)起,用一年零一个月时间,建设新都大兴城,而保留汉代长安城原貌。大兴城面积为汉长安城的二点四倍,为明清北京城的一点四倍,而比同期拜占庭王国都城大七倍。后来李渊创建唐朝,即以大兴城为都,只将“大兴”二字改为“长安”。

杨坚尽管有如此重大贡献,却于传位方面落下千古败笔。彼时孙思邈虽不能预知未来,却看出杨坚将难免铸成大错。若咎其责,即应由皇上杨坚、皇后独孤伽罗、太子杨勇、晋王杨广共同承担。

皇后独孤伽罗之所以对太子杨勇不满,与元妃之死有关。太子杨勇所娶元妃,乃独孤氏皇后侄女,由皇后亲自挑选。这桩包办婚姻,却不对杨勇口味。结果元妃被长期冷落,最后忧郁而亡。这事本来就令独孤伽罗大为恼火,再立太子妃时,杨勇又与母后尖锐对立,这就给自己埋下祸根。

元妃死后,独孤伽罗即给杨勇重新物色王妃。照独孤氏皇后标准,新王妃必须是太子国政方面的贤内助,生活上的好帮手,一如她对自己的要求。她按这个标准选来选去,皆无中意者,便主张虚位以待。这样当太子固执己见时,母子俩便成了仇人。以致独孤伽罗一日将孙思邈叫去,要他以医家身份作证:杨勇寿短,不宜继嗣大位。这话让孙思邈如何敢说?吓得头重脚轻,险些晕倒。以后每听得皇后召见,他便心惊肉跳。

杨勇也有其责。母后明言王妃暂缺,他却急不可耐,要将最宠幸的爱妾云昭训封为王妃,以便一旦即位,即可让云妃升迁皇后。独孤氏皇后则对云昭训深表厌恶,最主要原因,除怀疑云昭训与杨勇合谋害死元妃外,还痛恨云昭训对国政大事一窍不通,且毫无兴趣,除了玩乐就是玩乐,若长此以往,岂非妲己第二?

杨勇还在父皇面前有重大失策,即很少随同父皇外出巡察。杨坚为此数次发怒,斥道:“不知民情,何以治国?长此以往,枉为太子。”这话已说得很重,杨勇却仍不醒悟。此实为杨勇的不是,云昭训亦有责任。你想独孤伽罗是如何做的?但凡有空,必陪同杨坚四方奔走,既关照杨坚饮食起居,又寻机替他出些主意。

杨勇对母后严厉态度虽有所察觉,却不知其严重后果,只急着等待接位。为此,他甚至偷偷恳求孙思邈卜筮:何日方可取得帝位。这自是极大忌讳,岂不等于盼父皇早死?孙思邈忙将他直往外推,且嘱他务必谨守本分。杨勇还要孙思邈给云妃预测前程,孙思邈更觉无语,只对以“天命难违”,同时默祝那懵懂王妃好自为之。

杨广责任无疑最大,皆因他实施阴谋手段。杨广早就心怀不轨,以重金于禁宫设下伏线,将皇上、皇后对太子的不满言论侦缉得一清二楚。那回侦探得知,杨坚将对晋王府进行暗访。杨广忙将晋王府做一番彻底改造,故意弄得破旧败落,给父皇造成错觉,以为他每日都过着艰苦生活。杨广亲自指挥对后院的掩饰工作,用大块木板将所有窗户钉死,再蒙上粗糙麻布,并命人搬来许多木头,散乱堆放于后院空地。

于是杨坚看到:一座年久失修的门楼,门楼上金粉全褪,油漆木板皆露出本色。院内地上长满杂草,成群鸡鸭在院中觅食。屋宇倾斜,危垣突兀,室内壁挂皆陈旧不堪。侍婢们一个个非丑即老,且穿戴破旧,举止粗俗,让男人们望而生厌。

杨坚还在晋王府内见到另一番情景,即杨广那藏书丰富的书房。屋之宽敞,犹似宫室,四壁书架上皆摆满经典,或为帛书,或为纸质图书,或是一扎扎竹简。厅中摆着一张宽大的写字台,笔墨纸砚皆备,还有展开在读的书卷。任何人表面看去,都会以为屋主乃饱学之士。杨坚将拿起翻开的书卷,命杨广背诵其中章节。杨广因早有准备,背得流利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