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看《白雪公主》,Ms. Nancy发现妞妞一丝不苟的,少有的安静,这引起了她的注意。Ms. Nancy还发现一放动画片,妞妞就顾不上惹事。
看了几天不同的动画片后,妞妞强烈地要求看《白雪公主》。
“你喜欢《白雪公主》电影,是吗?”Ms. Nancy问妞妞,妞妞调皮地说,“不,我喜欢白雪公主!”
Ms. Nancy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她找到幼儿园舞台剧白雪公主的裙子,说是让妞妞穿上看看。妞妞简直不敢相信!
“妞妞,你现在好像一个公主哦!”Ms. Nancy欣赏地微笑着。
“真的吗?”妞妞的眼睛睁到最大。
“那当然!对了妞妞,你说公主说话的时候声音会很大吗?”
“不会的。”妞妞大声地答得特别快。
“你说公主每天都有时间穿得干干净净的吗?”
“一定的!”妞妞想都没想。
“公主不开心的时候,会大吵大闹,打滚打人吗?”
“公主不会,巫婆会!”妞妞咯咯地笑了起来。
Ms. Nancy情不自禁地:“妞妞真可爱!”
Ms. Nancy非常希望能有办法帮妞妞,她谢天又谢地,终于找到了线索。一高兴,她索性和妞妞玩起了游戏,妞妞做公主,自己当仆人。妞妞好快乐!
午餐时间到了。Ms. Nancy跟主任说她要多花点儿时间给妞妞,请主任帮忙照顾一下其他的孩子。
Ms. Nancy让妞妞继续做白雪公主,自己当仆人。当Ms. Nancy给妞妞递上餐巾纸时,意外地听到妞妞说:“公主要先洗手才能吃饭!”这在妞妞是破天荒的事儿!
“是的,公主大人!”Ms. Nancy后退一步鞠躬,让路给妞妞。
到了洗手间,妞妞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手不停地摸着裙子,还转身儿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着“新”自己,快乐挂在小脸上。
洗过手,妞妞小心地开始洗脸,还生怕有水滴滴在裙子上。擦干脸后,用右手顺服了几缕凌乱的头发,抿着嘴儿走出了洗手间。那走路的样儿颇有几分公主的神采。
Ms. Nancy“侍候”着公主妞妞就座后,妞妞第一次按着Ms. Nancy一贯的要求把餐巾放在腿上,拿起刀叉,嘴里有饭的时候,不再说话,不再吧唧嘴,吃饭终于没有了声音;嘴里没饭的时候才肯讲话,声音还降了好几度。
Ms. Nancy不失时机地:“公主小声说话时,很迷人!”
从妞妞满脸欢乐的绽放,你就知道她的感觉:美滋滋!
小妞妞穿上了公主裙,自己仿佛公主一般。
在家里,妞妞父母如法炮制,给妞妞买了她挑选的粉色公主裙,还常以“妞妞公主”相称,有形无形中妞妞在吃、穿、行、交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慢慢地她从“淘气小子”变成了一个可人的小女孩儿。
楠楠希望这个故事对我有所启发。
我想不出把这帮“秃小子”变成哪个公子,不过,我把Ms. Nancy的办法给发挥了一下。
从此,在我的课堂上,不管是不是问题学生,我和任课老师都会称呼女同学××女士,称男同学××先生,很明显地看到学生们的坐姿走相以及面目表情的变化,他们似乎是按着女士、先生的形象约束自己。
为了加深女士和先生的感觉,我给每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名字牌,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坐在××先生、××女士的牌子后边,我叮嘱任课老师抓住孩子们表现像“先生”的时刻,夸奖孩子们的“先生”模样,这一招对那帮捣蛋的“秃小子”非常好用。
其实上面的故事都是在用一个更好的形象来影响孩子的行为。用白雪公主影响妞妞对自己的形象定义,用“先生”影响捣蛋的男孩。看来榜样的力量真的是强大!
●思考:
你能想象这样的情景吗?我们每一个人都用榜样的形象来指导自己的生活,那会给每一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正变化啊?更不要说给朋友圈、给社区、给城市、给国家带来的变化了!如果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榜样作为行为导师,他们会少走多少弯路,家长会省多少心啊!
●教育感悟:
每个学生体内都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师者要帮助学生找到那个自己!
我给美国老师上示范课
“我在想给夏令营的老师们上一堂教学观摩课。”Ms. Bufkin边喝咖啡边告诉我。
“真的?我能旁听吗?”我非常兴奋,没等她说完就打断了她。
“不行!”Ms. Bufkin拒绝了我。我觉得自己太唐突了。
“你,Lisa,来上这节课!”两个好大的转弯,我一时愣住了。
“什么?我?一个华人,给美国老师和教授们讲课?你肯定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我愣得语无伦次了。
“你什么背景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你的课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喜爱的。这本身就说明你能胜任啊!”
我接受了挑战,有点心虚,更多的是兴奋。
我选择“解决矛盾冲突”为主题,上观摩课。
课堂热身,调动积极性(8分钟)
你知道学生来上课时,随身带来的除了书包外,还有从前面的活动带来的疲劳、兴奋、焦虑,等等。比如一个学生刚刚挨了妈妈的骂,心里别扭;另一个刚刚赢了球赛,特兴奋……总之,学生们不可能马上进入上课状态。
我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游戏,来赶走学生头脑中带来的分散课堂注意力的东西,以便全身心放在我的课堂上。
因为主题是矛盾冲突,我的游戏是这样安排的:
“请学生A站在中间,其他的老师和学生以A为圆心围成一圈站好。”
“现在假设你和A有冲突,如果你一定要和A理论的话,就做前倾姿势;如果你要理论的愿望很强,就向前迈一步;如果你怕冲突,就后倾;怕得很厉害的话,就后退一步;如果你能平静地对待冲突但你没技巧解决的话,请把手放在下巴上站着别动;如果你知道解决冲突的技巧的话,请举起右拳头。开始!”
我没有看到右拳头,24人的课堂有3个老师摸下巴,剩下的要么前冲,要么后退!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大家把心思放在这节课上,把心理状态调节在关注冲突上。
关于冲突(25分钟)
做完活动,回到座位,我们开始探讨什么是冲突。
大家给出的冲突的定义包括:争斗、争吵、争辩、不同意、战争、争端、纷争、纠纷、异议、分歧、差异、对抗、矛盾、打斗、意见不合,等等。
我提醒大家:冲突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家、学校、工作岗位,甚至大街上都可能有冲突。冲突不一定就导致不愉快的结果。不过,如果处理不当,冲突最容易有负面的结果。
然后我让两人组队,互相分享记忆中最难忘的冲突。故事要包括下面的内容:
1.冲突发生在哪里?
2.主人公是谁?
3.什么样的冲突?
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冲突?
5.冲突是怎么解决的?
6.你的感觉怎样?
小组分享后,我请学生和老师自愿分享他们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的分享人是乔伊女士(Ms. Joy),一个二年级的老师。Joy分享的是她上三年级时的一个小故事:“我们上科学课的时候,Daisy的飞机模型离我太近,我让她拿远点儿,她说这是个自由的国家,她愿意把模型放在哪儿就放哪儿。我告诉她,你不拿走,我就把你的模型给拆掉!”
“戴西(Daisy)威胁我,如果我敢动她的飞机模型,她就拆散我的模型!还骂我笨蛋!”
“我特别生气,就推了她一下,她当然不干,使劲儿推我!”
“老师发现后,两个人都挨了批评!真倒霉!”
Ms. Joy完全回到一个二年级学生的样子,我仿佛能看到她和Daisy的冲突!
就Ms. Joy的故事,我和大家强调:冲突很多的时候就是大家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的,不同的解决办法满足的需要不同,结果非常不一样,但不出下面四种。
Joy得到想要的
Joy没有得到想要的
Daisy得到想要的
Daisy赢——Joy赢
Daisy赢——Joy输
Daisy没有得到想要的
Daisy输——Joy赢
Daisy输——Joy输
当然最理想的是Daisy和Joy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那么怎么能达到双赢的状态呢?今天介绍一种协商的办法!
变冲突为双赢(40分钟)
下面的五个步骤能够帮助矛盾双方协商,变冲突为双赢。
1.停止争吵;
2.找到争吵的原因;
3.了解各自的意愿;
4.探讨什么样的做法能满足两个人的需要;
5.达成协议,正面解决问题。
我让学生们回到自己的组别,选出小组刚才分享时的一个冲突,两个人开始实战演习这五个步骤。
大家演习时,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矛盾的双方根本就没办法做到“停止争吵”,互相频繁地打断对方,以致引起新的争论,第一步都走不出来!
这时我和学员们分享了冲突双方应遵守的协商规则:
1.同意解决冲突;
2.倾听对方,明白对方的需求,不许打断对方;
3.轮流讲出自己的想法,不许责备。
有了规则,大家还是发现最难做到的依旧是倾听、不指责、不打断对方。不过,学员们不断地提醒自己和对方“协商规则”,努力习惯这“不常规”的做法,慢慢地开始找到了变冲突为双赢的感觉。
部分学员分享了他们解决冲突的“正确”方法。
解决冲突的演说示范(8分钟)
学员们实战演习后,我请来曾上过这节课的四年级学生特里斯顿(Triston),来做关于解决矛盾冲突的示范演说,请注意他是怎么利用上面的步骤解决冲突的。
你知道橙汁灌进耳朵的滋味儿有多糟糕吗?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可要是真的发生在你身上,你就知道非常不好玩。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刚睁开眼,就听到弟弟喊:“今儿星期天,快下楼玩啊。”我来到楼下,见弟弟手里有几个剥了皮的橙子,那肯定是妈妈为我们准备的!
不过,弟弟不吃橙子啊?
我正奇怪呢,弟弟举起一个橙子得意地说:“我有个好主意,我们扔橙子玩,谁要是接不着,谁就得把橙子吃了,谁吃得少谁赢。”还没等我回话,一个橙子就朝我飞了过来。
啊!!
橙子正打在我的左耳上,橙汁儿也灌了一耳朵眼儿,别提多难受了。
我气得大吼:“看看你干的好事儿!”
“谁让你没接着!不赖我!”
“赖你!”
“不赖!”
“赖!”
“不赖!”
就这样,我们吵了足足有五分钟!
不过,我真不想把整个星期天就这么吵过去:“好了好了,停!”我问弟弟:“你到底想要干吗?”
“我想玩扔球接球。”
“那你应该拿球来,橙子怎么玩儿啊?”
“嗯,那好吧。那你愿不愿意把我的橙子也吃了?”原来他是为了不吃橙子!我可是吃多少都行。
“当然愿意了!”我高高兴兴地把几个没摔坏的橙子都吃了。然后和弟弟一块儿到院子里扔球去了。
这件事只是个小小的冲突,它发生和结束在同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通过这件事我和弟弟都知道了解决矛盾的一个办法:那就是大家都要冷静,争取让双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Triston关于解决冲突的演说非常精彩,我请大家为他鼓掌!
作业(4分钟)
现在是我们的作业时间!
1.和父母分享解决冲突的步骤和规则;
2.跟父母演习一个冲突情况,利用课堂上的步骤找到解决方案;
3.用你实际经历过的事情,写一篇演说稿,给出你的处理办法。
结束课堂(5分钟)
课堂结束,意味着大家要进入到下一个活动中去了,学生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感觉去迎接下一件事。
我的课程结束之前,学生们总是一起编一个故事。像以往一样,我要求这个故事有人物、时间、地点、冲突和解决冲突的办法,最好把课堂所学的内容也加进去。
我给故事开头:“大街上有头粉色的大象……”学生和听课老师每个人讲一句,巧妙地结合解决冲突的办法,无中生有,编了粉色大象的故事,不亦乐乎!
大家愉快地和我的课堂告别,享受下一个旅程。
●思考:
.课堂预热活动,帮助学生暂时忘掉课前的一切,把注意力放在我的课堂上;
.要讲的内容尽量与学生经历挂钩,学生知道有用;
.做和主题概念有关的活动,学生感到有趣,增强学习兴趣;
.作业复习课堂内容,把课堂所学内容用到真实的生活中;
.下课前,集体以创造性的方式复习所学内容,用最好的心态迎接下个活动。
●教育感悟:
用有趣有用的活动,把课堂和实际生活连起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插上想象的翅膀
听说过美国“想象力保卫战”吗?1968年,内华达州3岁的伊迪丝告诉妈妈,“Open”的第一个字母是“O”。妈妈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薇拉女士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