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19235700000032

第32章 万折必东 南岭被俘(1)

文天祥的同督府第一次从南剑州移驻汀州,是景炎元年(1276)十一月。就在这个月,流亡小朝廷弃福安入海南逃。浩浩荡荡的船队到达泉州的时候,福建、广东招抚使兼提举市舶蒲寿庚前来谒见,请流亡政府驻驾泉州。蒲寿庚是个阿拉伯富商,曾因协助官兵击退猖獗的海盗有功,被朝廷授官,得以把持这个港口城市的外贸达三十年。张世杰看出他并非真心实意,甚至是不怀好意,没有买他的账,而是将船队转移到了潮州。由于数十万人漂泊海上,缺少船只和给养,张世杰又反身泉州,抢夺了蒲寿庚的海船和财产。蒲寿庚大怒,索性撕掉伪装,杀尽泉州的赵宋宗室、士大夫和淮兵,以城降元。小朝廷在潮州也无法立足,又转往惠州。

同督府军取得江西大捷的景炎二年(1277)七月,小朝廷已移至广东的浅湾(南澳岛)。此时,张世杰见元军撤减了兵力,按捺不住缠绕在心头的国仇私恨,又亲率淮兵攻打泉州,报复蒲寿庚。汀州、漳州地区的农民起义首领陈吊眼和畲族女豪杰“许夫人”,也率义军前来会攻。蒲寿庚自知无力抗衡,采取龟缩战术,凭你怎么叫城,就是坚避不出。张世杰费了两个月的工夫,也没打下来,加上元军开始反扑,只得收兵至浅湾。

十一月,元军元帅刘深率舟师从海路攻打浅湾,张世杰不敌,拥小皇帝退走秀山(广州南珠江口)。后来又向井澳(广东珠江口外大横琴岛、小横琴岛海湾间)转移,途中陈宜中见事不可为,借口去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调兵,从此一去不返,再一次私自逃跑。十二月,井澳遭到飓风袭击,舟船沉毁无计,兵士溺亡过半,小皇帝惊恐成疾。刚收拢残兵,刘深又攻至,小朝廷仓皇逃往谢女峡(香港九龙)入海。

景炎三年(1278)三月,船队迁到碙州(广东雷州湾外硇洲岛)。四月,年仅十岁的小皇帝赵昰病死,谥端宗。随行遗臣认为这是行朝气数已尽的兆头,多想自谋生路。这时陆秀夫出而大呼:“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在他的鼓动下,众臣于四月十七日拥立八岁赵昺为帝。陆秀夫受命左丞相,与拜少傅、枢密副使的张世杰共撑危局。五月初一,改元祥兴,是为祥兴元年(1278)。幼帝虽立,却朝政不堪,每逢朝会陆秀夫仍正笏肃立,见垂帘听政的杨太后对群臣犹自称奴,常常凄然泣下,以朝服拭泪致衣袖尽湿,左右无不悲戚。

这期间,文天祥于二月出南岭进军海丰,三月,驻屯海丰县南的丽江浦,同时命弟文璧收复了惠州。到了五月,文天祥终于与行朝取得联系,并得知赵昰病死,赵昺做了小皇帝。六月,文天祥将同督府移至海滨的船澳,上疏自劾督师无功,并奏请入觐皇帝。不久,行朝诏书到了,这份出自陆秀夫之手的诏书不认为督师无功,反对他大加奖谕:

才非盘错,不足以别利器;时非板荡,不足以识忱臣。昔闻斯言,乃见今日。卿早以魁彦,受知穆陵(理宗),历事四朝,始终一节。虏氛正恶,鞠旅勤王;皇路已倾,捐躯殉国。脱险机于虎口,涉远道于鲸波。去舛就汤,可观伊尹之任;归周避纣,咸喜伯夷之来。方先皇侧席以需贤,乃累疏请身而督战,精神鼓动,意气慷慨。以匈奴未灭为心,弃家弗顾;当王事靡盬之日,将母成行。忠孝两全,神明对越。虽成败利钝非能逆睹,而险阻艰难亦既备尝。如精钢之金百炼而弥劲,如朝宗之水万折而必东。

行朝奖谕文天祥的言辞可谓毫无保留,然对他入觐请求却“优诏不许”。这个不许,是张世杰不许,不是小皇帝不许,小皇帝做不了这个主,就是说杨太后做不了这个主。不许的理由是随时准备迎候陈宜中还朝。这个理由无需深究,其背后的龌龊一眼就能看穿,不外乎张世杰怕资历和威望远在自己之上、一贯秉奉公道直道的文天祥入朝,会制约自己擅权,限住自己的手脚。此时朝中大权不在小皇帝手里,而在陆秀夫和张世杰两个文臣武将手里,但陆秀夫只能掌笔权,真正的实权掌握在拥有兵权的张世杰手里。一个激赞,一个不许,从两人对文天祥的态度,可见出他们人格的高低和格局大小。

文天祥自劾督师无功,却要为跟随自己艰苦转战的部属表功授职。

他又上了一个奏疏,请求任命邹为右文殿修撰、枢密都承旨、江西安抚副使兼同督府参谋官,赵孟溁为遥县郡团练使、左骁卫将军、江西招捕使兼同提刑督府咨议官,杜浒带行军器监、广东招谕副使兼同督府参谋官,邹臻带大府寺丞、同督府参议官,陈龙复带行兵郎、广东招谕司使兼同督府参议官,章从范带行阁门祇候、同督府计议官,丘梦雷、林琦、葛钟各带行架阁、同督府干办公事,朱文翁同督府准备差遣。行朝很快降旨特予准奏。此前文璧也被任命为权户部侍郎、广东总领兼知惠州。

未几又奏请任命反正归宋的陈懿知潮州,张顺权知循州,李英俊为梅州通判暂权州事。行朝也一一准奏。

每回上奏疏,文天祥都奏请入觐。他也并非一定要见八岁小皇帝,而是要见张世杰和陆秀夫等朝中大臣,与他们面对面商讨救国大计。但张世杰就是不肯。去行朝遭拒,文天祥打算去广州,此时广州失而复得,到那里或可规复两湖。但收复广州的凌震和王道夫却视为来争夺自己的地盘,又不便明着反对,就耍了个花招,派了一些船只说是去迎接文天祥,中途却找了个借口又折回了广州,让文天祥的打算落了空。

张世杰除了不让文天祥入朝,别的要什么给什么,不要也给,文天祥为部下授职的请求全数照准,还赏金三百两犒劳同督府军,八月又加文天祥少保、封信国公的荣誉头衔,并封其母曾德慈为齐魏国夫人,同督府文武官员也各升官职。一个一个封赏的诏书都出自陆秀夫手笔,但文天祥知道,这里面多半是张世杰的主意。张世杰并非一个胸怀坦荡乐于成人之好的人,他一方面坚拒你入朝,一方面又大方地给你好处,他干吗这么做?这不明明白白告诉你,你文天祥一门心思想入朝,不就是要攫取权力、博取功名吗?那我们就达成默契,你想要的我都给你,你也别一个劲地往皇帝身边钻了。这对文天祥是极大的曲解,极大的侮辱。都什么时候了,还为争权夺利这么兄弟阋墙无休无止地内耗,真是病入膏肓不可救了!文天祥怒不可遏,写信给陆秀夫,说:“天子幼冲,宰相遁荒,诏令皆出诸公之口,岂得以游词相拒!”直截了当地谴责了张世杰阻拦他入朝的行径。陆秀夫捧书,只是苦笑和默然。

文天祥受阻船澳期间,当地正流行疫情,军中大批士卒染疾而亡(有说死者过半)。文天祥的老母曾德慈也不幸于九月初七病故,享年六十五岁。自德祐元年(1275)江西沦陷后,老母时而跟着文天祥,时而跟着文璧,在兵戈纷乱中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但她一直淡然处之。曾德慈入殓时,在场的有文天祥和长子道生、小弟文璋,从惠州闻讯赶来船澳的大弟文璧,还有近几年跟在老母身边服侍的二妹文淑孙。老母入殓后,由文璧、文璋、淑孙和道生护送灵柩至惠州,暂时殡于河源县义合乡古氏之里。

入朝不准,去广州无望,文天祥想到了潮阳。此时,同督府在潮阳设的分司,在陈龙复的率领下应接诸路,四方豪杰翕然响应,增兵积粮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潮阳能否“以立中兴之本,亦吾国之莒、即墨”呢?即潮阳能否成为齐国赖以重振的莒和即墨呢?除了潮阳别无选择。作此决定还有一个考虑,盘踞潮州的陈懿反正归宋,经文天祥奏请,做了知潮州兼管内安抚使,可听说元将张弘范将率舟师来犯,又倒了过去。大盗陈懿叛附无常,杀人抢劫,与其他四兄弟并称“五虎”,当地上万士民请求同督府迁往潮阳,讨伐陈懿。文天祥决定进军潮阳,也是想为民除害。

十一月,同督府兵抵潮阳,击溃陈懿的同伙刘兴,俘斩于市,陈懿逃往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