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成长,我快乐
19234000000008

第8章 成长之路,源于身边(6)

现在每当和同学们提到我小学那阵子的严格管理时,都会引来一阵咋舌。在很多人看来确实是很不可思议的管理。上小学后,我每周只能在周五周六晚上看一个小时的动画片。电视剧这些对我来说都太陌生了。周末和假期都很少有在小区里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写作业、看书、练琴、出去上英语或者电子琴课。现在想想,真的是很受压迫的日子,但也是学知识最快的日子。“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今后,我会肯定会欣慰地如此感叹。

在用钱上更是严格管理。我从来不知道零花钱为何物。我们家从来不给零花钱。如果有,也只是偶尔给的一两个钢蹦。每次如果有怎么处理零花钱的话题,我都只能听着别人说。很多人说攒着零花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对我来说毫无概念。至于压岁钱,自然更是全部交公。每次看到放学后,入校前,大家在书报亭买零食和杂志的场景,总是很心酸的。我就只能从存钱罐里扣出那几个钢蹦而已。

在学习上就更不用提了。从小就把我照准重点大学的学生培养。学习上向来都是要力争最好的。五年级前,学习成绩一直都只能算中等偏上的。五年级后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一直喜欢说突然开窍了,一次次都能考出意想不到的高分。记得那时我为了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约定过得一次第一名奖励我10块钱。为了让我好好学英语,我每学一首英文歌也是10块钱。每次考好了就不说了,每次没有考好,可是各种接踵而来的改错、反思任务。

然后就是在一些习惯上的严格管理了。最突出的就是写日记。二年级的时候,她带着我去挑了一个漂亮的日记本,我答应开始记日记。虽然现在看来那会儿的日记很幼稚很短很唬弄事情。虽然是日记,其实就是每天他们监督我做的一项工作罢了。每天就三行,如果有自己的感受就多几行。都要被他们翻阅。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离开深圳,来北京之后因为太忙了,坚持了一段就没有再继续了。不过时至今日,有想记录的东西我还是会写上几笔。看到过去的那些,让我感触挺深的。

其实,严格管理没有错。我现在也喜欢把我能有今天,归结于她当时的严格管理。但是其实我们都容易忽略一点,有的时候太严格的管理,也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有的时候压得太紧,一松开也许就会失去控制。比如一离开她的管制,我自己的管制能力就显得很差。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假期她不在家的时候会偷偷去看电视。在她不注意的时候会偷偷从存钱罐里面扣硬币出来用。在厌倦的时候就糊弄写几句日记了事。凡事也应该有个度,如果在当时能够更多的获得我的认同,能让我自己早些意识到她的苦心,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吧。

(3)与我一起奋斗的母亲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这是母亲很喜欢的话。与母亲一起奋斗,自然也是其乐无穷的。

其实我不是很赞同父母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放手不管的这种现象。长时间来我听到很多同学的情况都是,一个人学习,父母要么看电视,要么玩自己的事情,从来不管不顾的。成绩什么的也都不在意。我总觉得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永远都是孤立无援的。虽然可能锻炼了自己的心智,但是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

我很庆幸,我的母亲一直和我一起奋斗。

我的母亲也是一个很勤奋好学的人。现在家里人聊天的时候,还喜欢提到母亲当年学英语的场景。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大家都一片热闹的时候,母亲还拿着《走遍美国》的书和磁带在学英语。为了锻炼口语还主动和公司里的外国员工交流。虽然后来很多她也遗忘了,但是那种精神却传递给了我。后来我学英语所用的《新概念英语》的书和磁带还是她当年学习英语留下来的。

记得刚来北京的时候,初三那一年,我都和母亲两个人住在一个小公寓里面,只有酒店标准间那么大的一个房间里。白天我在上学,母亲在上班。晚上我回来专心复习,母亲从来不会看电视来放松一下,到楼下散步回来之后就开始看她的书,或者写写日记。两个人都是奋斗的状态,一直到该睡觉的时候。那一年,因为有母亲的陪伴,我很顺利地度过了,也考上了一个还算不错的高中。

到后来上了高中,不再住在小房间里,母亲依然没有放弃过和我一起奋斗。每天我回家后,饭桌上会和我一起聊聊工作学习里的事情。我去做作业后她还是会去看书来丰富自己的视野。高三那年,我在学习,母亲也在学习。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永远会帮我一起分析解决。她也时常会去看一些学习方法、教育方面的书籍,取长补短,告诉我一些学习的经验。

看到家中那么多的书,我想这也是母亲留给我的财富。她一直喜欢读书,也一直喜欢和我交流读书中的体会感受。每次看着她的那些藏书,看到书上母亲留下的批注和感受,总觉得很有干劲。无论我做什么,总有母亲和我一起奋斗。到现在,我们有的时候还会因为同时想看一本书而争着去看。我想这是在很多家庭里无法出现的景象吧。

一个人奋斗总比两个人一起显得单薄寂寞。精神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尤其是当你的家人和你在同一条战线上共同奋斗的时候。当孩子在奋斗的时候,看到家长是一派安逸的景象,要么看电视,要么打麻将打牌,要么玩游戏,这种时候,孩子一般都会有种不平衡的心理,总是想着赶快学完也来一起玩,那种学习的状态也就不是一个最好状态。

(4)永远欣赏我的母亲

很多孩子都会很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像永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每次出去碰到别的孩子的父母,听到的永远都是自己的父母在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每次和其他小朋友出现问题,父母都是批评自己而袒护别的孩子的。其实我何尝没有这种感觉呢。每次和别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别的家长总会夸我懂的东西多,成绩好,而父母永远都会说“哪里有,差得远呢”。每次和表妹在一起的时候,永远都是小姨小姨夫夸我,我爸妈永远都会夸我表妹而“贬低”我。

其实这是做父母的正常现象。如果出去时时刻刻夸赞自己的孩子未免也有点太张扬、太不收敛了。曾经我也觉得,难道自己真的那么差么?别的叔叔阿姨都看出来的事情,自己的父母为什么就是不认可、不表扬我呢?后来我才明白其中的原因。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永远是父母,毫无例外。只不过你没有发现他们对你的欣赏罢了。

我的母亲永远都是欣赏我的。

我特别喜欢去KTV唱歌,而且不是跟同学去,是跟着父母去。这是让很多人所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父母这类的人,一起去ktv,那得有多么别扭啊。总之很多人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的。不过我特别喜欢和父母去,尤其和妈妈一起去。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妈妈永远都是我最热血的粉丝。我一唱就能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里妈妈一般都在静静听我唱歌,给我鼓掌叫好。让我的自信心无限爆棚。每次在别人面前唱歌,我总会把这些人想象成和母亲一样的人,无论我唱什么,唱的怎么样,总会有人为我鼓掌叫好。

上初中那会儿,还在深圳的时候,我很喜欢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和妈妈一起在院子里面散步。一边散步,我们会一起聊我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在那个时候,每次散步都是我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候。因为每次和妈妈说出各种各样的话题之后,都会得到她的回应和认可。她总是喜欢说我的见解很独特,说我有自己的想法,很有思想。那个时候的交流实属难得,也实属快乐无限。

后来来到北京,有了手机,我天天都会和妈妈发短信交流。每次出成绩,或者是其他一些事情,我都会第一时间给妈妈发过去。而母亲在短信里永远都是鼓励我、表扬我、激励我再接再厉的话语,少有责备之词。上高中后,有时她每天都会给我发来非常励志的短信。当时看起来挺哭笑不得的,还和同学共享,让同学看我有一个多么极品的妈妈。现在想想,这也是母亲对我的欣赏、对我的认可。而在同学间广泛流传的这个妈妈形象,也让我觉得很自豪。

一直到现在,已经是大学生的我,总是会得到母亲的欣赏。我写过的思想政治课的论文,我自己都不想再读第二遍,母亲看完后确实赞不绝口,说我不愧是学文科的料子。之后的分数证明她是对的。每次完成班长的工作后,母亲看着劳累的我也会表扬我的工作做得好。包括这一次写作的文字。我总是对自己的文字持质疑态度。母亲看了之后,觉得我写的好极了,很喜欢我的文字。虽然我还不知道这是真的是假的,但是我知道,母亲一直很欣赏我。

我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的。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个体。但是如果母亲们能够更多地表达出对孩子的欣赏,这样也许会更好。作为一个女孩子,自尊心、自信心都是需要培养的,需要得到肯定的。若母亲们能在这个时候,用一些简单的言语鼓励孩子,那么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强的后盾

曾几何时,我还幼稚地把三种情感的排序排成下面这种顺序:友情,亲情,爱情。这在现在的我看来,很不靠谱。应该是初中那会儿,还沉浸在被各种各样的朋友所包围的时候吧。后来慢慢明白了,最重要的永远是亲情。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父母。

家是最后的港湾。如果要在父母中再说一个更加坚强的后盾,就不得不说是妈妈了。

在高三的时候,我们家的分工,就是爸爸负责物质供给,就是我天天吃喝学习所需要的东西都由他来提供。妈妈负责精神鼓励。就是我有心态上的问题了,觉得烦躁、踏实不下来的时候就和妈妈沟通交流。我记得高三大大小小的考试后,我都会第一时间给母亲发短信。及时汇报所有的成绩和排名。每次考好了,是她和我一起分享喜悦,没考好,她也总会劝慰我不要太在意成绩,要注重犯的错误。那段时间,她告诉我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管你最后考得怎么样,哪怕是失败了,还有爸爸妈妈和你在一起。这种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尽管最后我还是败在了心态上,但是这种坚强的支撑力量帮助我顺利地度过了高三这一年。

上大学后,这种感觉更加明显。我是班里的班长,还是大一新生的班长。这就意味着会有各种各样繁琐的事情等着我去处理。在学校里,我觉得我永远是戴着假面具在生活。班长总是容易做出两头不讨好的事情。我没有地方可以抱怨,网络上也害怕被老师和同学看到。只能每天有心烦的事情就和妈妈打电话,总是打着打着就哭了。每次妈妈都是耐心地接电话,耐心地劝我坚强。每次周末回家的时候,她都会抱怨说我的电话快把她弄疯了。但是我知道,就算这样,她也永远是我的后盾。

再说这次的转专业事件。在是否坚持我的梦想这条路上,她最终选择支持我的梦想,放手让我去追求最初的梦想,并且也帮了我很多。记得那段时间,每次纠结的时候,都会给她打电话或者发几百字的短信给她。有的时候,甚至是凌晨一两点的时候去骚扰她。她都没有选择忽略我,而是每次都和我一起分析问题,争取找到方法解决问题。这次的转专业决定,如果没有她的推动,我可能还做不出来。她的雷厉风行也是让我赞叹的事情。在转专业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我哭了。在写纪念文章的时候,最先感谢的就是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妈妈。这次让我明确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坚强的后盾。

其实还是像上面那一点一样,每个父母肯定都是会永远支持自己的孩子的。只不过,这样的支持,如果能更多地让孩子感受到就更好了。在这个社会里,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有父母的支撑,让她知道,永远有个地方可以让她容身,她在做事情的时候可能会更加放松,反而能做出更好的成果。

(6)母亲带给我的是什么?

母亲和父亲一样,对我有深远长久的影响。

最明显的一点,我的性格和人生态度。我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不甘落后,这一点和母亲很像。对胜负看得很重。所以每次在比赛的时候,或者考试的时候总是会非常紧张,容易发挥失误。只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母亲态度的转变,我将所谓的胜负看得更淡了,只注重自己的积极向上就足够了。只要自己得到了锻炼,做到了最好,就可以问心无愧了。在人生态度上,就更加相似了吧。要活出女性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接下来就是兴趣导向了。我在纠结于转专业与否的时候,就跟母亲说过,“你就是一个学文学的人,家里这么多年的氛围也是如此。小时候在你的影响下接触到了历史就一直喜欢到现在,怎么可能让我改变想法去喜欢经济和管理这些东西。”从小就是母亲带着我去书店,任由我去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书的兴趣爱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以后的日子里,买其他东西也许会被限制,但是买书从来没有被限制过。她也常常会看着我书房里那堆书发愁,“这么多书你咋看得完哦?”我只能暗笑,这不还是你培养出来的吗。

在很多地方,她是榜样一样的人物。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现在在大学里处理工作的时候,我都是以她为榜样的。女性的坚强和勤奋,我觉得她做的很好了。

不过,她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