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伦理学
1923400000051

第51章 医德教育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 (2)

理论教育法以马列主义关于灌输的原理为理论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医务人员的医德素质有差异,层次也不同,实施医德教育,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理论教育法是学习和掌握系统理论的最有效方式,医德教育首先是系统的理论教育。只有系统地学习医德原则、医德规范,才能全面提高医德认识,培养医德情感,锻炼医德意志,树立医德信念,养成医德行为习惯。理论教育法可以采用他人灌输式的讲解法,或指导医务人员采取自我灌输式的自学法;可以采用普遍灌输的方式,必要时也可对重点人员进行个别灌输式;还可以采用报告、演讲、展览、声像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灌输式教育法的实施,必须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理论及其体系,热爱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并能以身作则,无私奉献,身体力行。

(二)典型教育法

典型教育法是通过树立典型并用典型来感染和影响他人的一种方法。典型教育法是一种榜样的力量,是用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人们努力向善、积极工作。树立典型要实事求是,切不可随意拔高,片面追求;树立典型要注意群众性的原则,要有普及性、推广性。树立典型尽可能在本行业、本单位内,这样更容易发现"闪光点",更具有现实性。贴近原型的人或事件最具有感召力,也是群众最熟悉的,学习起来也易于接受。运用典型教育法,以树立正面典型为主,注意慎重选择反面典型,更不能过多树立反面典型。如反面典型树立过多,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扩大消极影响,对社会产生破坏作用。树立反面典型的目的是通过揭露事实让人们认识其危害性,以达到杜绝和防范的目的。目前,医德教育的反面典型主要是以医谋私。

(三)实践教育法

实践教育法是通过实践活动使参与者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一种方法。实践教育法强调实践性,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的能动性。运用实践教育法进行社会主义医德教育,就要针对医德的实践性特点,把医德行为规范教育同医疗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开展医药下乡等活动是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医德教育的具体实践教育的有效方式。通过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可以更多地了解基层对医药卫生的需要,促进"角色互换",体会患者的难处。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认识、实现自我教育,为患者提供方便的优质服务,既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也陶冶了医德情操。

第二节 医德修养

医德修养是形成医德品质的内在因素,是将道德他律转化为自律的重要环节。加强医德修养不仅是强化医德教育、医德评价效果的需要,更是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完善人格的必然要求。

一、医德修养及其实质

医疗工作是医务工作者在医德指导下的行为,而医德修养是形成医德的基本途径。对医德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是医德修养的本质要求。

(一)医德修养的内涵

修养是指人们在政治、道德、学术以及技艺等方面勤奋学习和锻炼的功夫,经过长期的自我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和品质。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的情操和达到的境界。医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德品质、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医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的功夫,以及所达到的境界和品质。医德修养有两层含义:一是动态的"下工夫",即按照医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学习、体验、检查、反省等心理活动和客观的医疗实践活动;二是静态的"已达到的功夫",即经过长期的努力之后所形成的医德品质、医德情操和医德境界。

医德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医德理论的修养、医德意识的修养、医德行为的修养等。医务人员应具有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逐步培养形成的,即长期医德修养的结果。

(二)医德修养的意义

1.医德修养是医德教育赖以发生效果的内在因素

医德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主观努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大量事实表明,同样的医德教育,对从事同一工作的医务人员效果往往不尽相同:有的接受教育后,很快使之能转化成自己的医德品质和行为;有的则对教育内容理解片面,落实迟缓;有的则把教育内容当成口号,甚至无动于衷。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复杂,但个人主观上是否重视医德修养,是否自觉加强这方面的锻炼,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没有高度的自觉性,医德教育和修养不但成为无谓之举,甚至可能成为自欺欺人。因此,医德教育只有同个人的道德修养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2.医德修养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医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医务人员医德修养水平关系到医疗质量,关系到病人的根本利益。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抵制周围环境的各种非道德影响,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指导实践,主动做好医务工作。在现实中,一个有修养的医务工作者能做到仔细地观察病情,全面地掌握病人情况,详细地做好记录,及时地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精心地治疗、护理病人,使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疗。如果缺乏医德修养,对工作不负责任,就会贻误抢救时机,延长病程或造成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3.医德修养是医学人才成长的动力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既非天生,也非"闭门思过"之果,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与他人的道德关系中逐步养成的。"无恒德者不可从医",从医者须拥有恒德,这是医学职业所要求的。按照医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检点、反省、锻炼自己,是医德形成的关键。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除具有较全面医学专业知识、文化素质,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外,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两者不可或缺。医德品质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培养形成的,从一开始萌芽,便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差异性是后天修养造成的。而医学生正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更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分清良莠,扶正压邪,扬善抑恶。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才能自觉抵制违反道德的不良行为,进而提高医德品质。

总之,医德修养不仅是医学职业特性的要求,而且是医务人员树立正确人生观和完善医德品质之需要,更是深化医学教育效果所必须,它对于医务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医德修养的境界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道德修养的境界是不同的。如在古代,由于医学的发展尚停留于经验医学阶段,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现代医学门类还没有出现,治病救人是当时医学的唯一任务,从而医务工作者从美德论、义务论出发,把救治病人作为自己唯一的目的,认为延长病人的寿命是自己的天职。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不可能形成广大人群的健康服务的医德境界。在近代生物医学模式下,人被看作动物、机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被抛弃了,从而医务人员就不可能认真考虑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当然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情感的投入就会减少,就不可能形成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的医德境界。在现代,由于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营养学等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形成,心理、社会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救治病人及其躯体性疾病已不是医学的唯一目的,医学为大众健康服务、为人的身心健康服务已成为医务工作的共识,这就必须要求打破传统的医德修养模式,向新的、高层次的医德修养境界努力。当然,古代、近代、现代医德境界的划分,只是就整体意义而言,即使在古代也不乏具有现代医德境界的医者,如孙思邈、希波克拉底等。

在同样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医德境界。目前,按照医德境界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利己主义的医德境界

利己主义的医德境界是个人主义道德观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反映,其特点是一切动机、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以对自己有利为标准。这种观点认为,行医的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私利,在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时,它们的信条是"对自己有利就办,对自己不利就不办,""不占便宜就等于吃亏",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是利己主义医德境界的具体体现。从这种医德境界出发,必然把医疗职业当作获取个人利益的手段,以听诊器、手术刀、处方权为资本,拉关系,走后门,搞交易。对待病人的态度完全以病人能够给多少好处为转移。以利己主义为医德境界的人在工作中必然缺乏责任感,服务中缺乏热情,技术上缺乏钻劲,对同行缺乏真诚,在集体中缺乏纪律。这种人虽属少数,但影响恶劣。利己主义的医德境界有违医学宗旨,和社会主义医德观背离,应该坚决予以摒弃。

2.先私后公的医德境界

先私后公的医德境界是利己主义的医德境界的另类表现,这种观点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放在其次,这种医德境界似乎比前一种好一点,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病人利益一致时,尚能考虑到集体和病人的利益,但如果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病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不能自觉地放弃个人利益,把集体利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更不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因此,持这种医德境界的医务人员,对病人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和应有的关心和热情,工作时冷时热,服务态度时好时坏。这种不稳定的波动过程,就是公私利益斗争的过程。这种医德境界也不是我们提倡的医德境界。

3.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医德境界

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医德境界是把病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医德观的具体反映。这种医德境界是社会主义道德观认同的。持这种医德观的人有时也考虑个人的利益,考虑各方面的得失,然而,他们总能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在必要时能牺牲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或病人的利益。在处理与病人及他人的关系时,能够做到以病人利益为重,关心病人疾苦,服务态度热情主动,工作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作风正派,善于团结协作。这是大多数医务人员的医德境界。

5.毫不利己,大公无私的医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