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伦理学
1923400000005

第5章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 (1)

引言

医学伦理思想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土壤和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下,医学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模式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了解医学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认识不同医学伦理思想之间的差异,寻求共同点与可以交融的契合点,无疑将为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特别是使医学伦理思想真正成为指导医学发展的道德准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医学伦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医学伦理是随着医学职业进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追溯人类文明的历史,迄今为止,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古代医德学、近现代医学伦理学以及当代生命伦理学三个阶段。

一、古代医学伦理学

自人类诞生以来,伴随着医疗实践活动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医学伦理思想得以产生、形成和完善。古代著名的文明不仅产生了伟大的医学,也形成了表现为医德学形态的相关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一)中国古代医德思想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数千年的文化积累,不仅创造出了享誉世界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也诞生了以"儒学"思想为核心价值的相对完整和丰富的传统医德思想。

1.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萌芽

中国传统医德产生于远古时代人与伤病斗争的实践,与医药的起源是同步的。古有神农氏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的传说。《淮南子·修务训》、《帝王世纪》、《世本》、《通鉴外记》等文献中均有对这一时期医学伦理思想的记载。在这些有关远古时代的医疗实践的记载中,已蕴藏着朴素的"仁爱助人救人"的道德思想,揭示了医学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以拯夭枉"、"令民知所避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萌芽。

2.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形成

周朝时医疗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行业。据《周礼》记载,此时医学已经分科,有食医(营养医生)、疾医(内科医生)、疡医(外科医生)和兽医等四科。同时专门针对医生的行为规范也开始建立,《周礼》中对医生进行考核的"十全"标准的规定,包含了对医生职业道德修养的评价。《疡医》"凡有疡者受其药焉"的记载,表明了医学人道主义的"普同一等"思想已开始萌芽。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中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较为系统的医学理论著作。其内容包括《素问》、《灵枢》两部。《黄帝内经》在"素问·疏五过论""素问·徵四失论""灵枢·师传篇"等篇章中,载有医德方面的专论。《灵枢·师传篇》中论述了医生的责任和良心;《素问·疏五过论》将五种"受术不通,人事不明"行医过失列举了出来,并指出了医生必须具备四方面的医德;《素问·徵四失论》专门论述了医生在临床诊疗中易犯的四种失误,以戒示医生。《黄帝内经》总结了西汉以前的医学伦理思想与实践经验,不但确立了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雏形,而且标志着我国传统医德的初步形成。战国时期著名民间医生扁鹊的"六不治"思想尽管是基于医生自我保护的职业行为规范,但在客观上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医学伦理规范之一。

3.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发展

汉唐时期,中国古代医德思想逐渐系统化,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医宗之圣"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序言对医学的性质、宗旨和医德都作了精辟地论述。南齐阳泉《物理论·论医》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这些思想上承秦汉,下启晋唐,成为祖国医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汉末年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医德实践家。"外科学鼻祖"华佗,医技精湛,品德高尚,不慕名利,不攀权贵,为献身医技于民众,视名利荣华富贵如粪土。"建安三神医"之一董奉,医德高尚,看病不收诊费,对所治愈病人只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几年后杏林满山。每于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以所得之谷赈济贫穷,被后人传为"杏林佳话"。

隋唐时期,以孙思邈为代表的医家,继承和发展了医学人道主义传统,推动了医德的全面发展。"药王"孙思邈一生以济世活人为己任,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医德思想的专著。其中《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两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学医的目的、献身精神、服务态度、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等医德问题,并强调医家须具备"精"和"诚",学医人首要有仁爱。

4.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成熟

中国古代医德理论,在宋元明清时期得到补充、发展,逐渐趋于完善。一批医德文献的陆续问世,成为中国古代医德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宋代医德的发展,一方面是传统医德的内容更加丰富和规范化;另一方面,随着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又建立了许多新的医德观念,如人体解剖研究的观念,法医检验的道德观念,倡导优生的生命质量观念,环境卫生建设的道德观念等。张杲《医说》、寇宗爽《医家八要》、林逋《省心录·论医》、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无名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的《医工论》等著作,对医德规范均有具体和详细的论述,反映了在这个时期我国医学的医德规范、医德教育和医德理论已日臻完善。

金元时期的医德继承和发展了"济世救人"的传统。张从正从儒家"仁"的思想出发,把医学提高到仁道和孝道的高度。刘完素认为:"医道以济世为良,而愈病为善。"他在《保命集·原道论》中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医学伦理思想是医学人道主义的一个新发展。

明代是我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医德文献,论述以医患关系为轴心,兼及医际关系,理论已日趋完善、成熟。李梃《医学入门》"习医规格"把医德要求概括为"不欺"。徐春甫《古今医统》,专列"庸医""时医""名医""论医"等篇,抨击违反医德的现象。龚廷贤《万病回春》中的"医家十要""病家十要""医家病家通病",就医患关系和医生行为规范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名医陈实功《外科正宗》中提出医德守则《五戒十要》,发扬了中国传统医德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医学伦理学重要文献之一,被美国列为1978年出版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世界古典文献之一,与《希波克拉底誓言》和《迈蒙尼提斯祷文》并列。其他医德文献有:张介宾《景岳全书》,李中梓《医宗必读》,萧京《轩岐救正论》等。与此同时,著名医家戴思恭、李时珍等则以自己的行为诠释着中华医德。

清代医家在医德规范的探索与实践方面,既继承了前人医德学说的精华,又有新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喻昌所著的《医门法律》。该书"治病"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医生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突破了过去医家"五戒"、"十要"等箴言式论述医德原则的传统,而以临床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的法则作为医门的"法",以临床诊治疾病时易犯的错误提出的禁例作为医门的"律",以"律"来判断诊治效果失误的责与罪,两者结合称为"医门法律"。这种把医德寓于医疗实践之中的论述,被后人称为"临床伦理学",这在我国医德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总之,我国医学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探索和立论著作,逐渐形成发展,并日臻完善和成熟,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较完整的医学伦理学思想。

(二)国外古代医德思想

人类其他文明的古代医德思想十分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以古希腊、罗马为发源地的西方医学道德,以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为代表的东方医学伦理道德体系。

1.古希腊医德思想

古希腊是西方医学的发源地。古希腊医学约形成于公元前6~前4世纪,其中包含着非常宝贵的医德思想。古希腊医德最早是由"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来的。他既是西方医学的创始人,也是西方传统医德的奠基人,代表作是《希波克拉底全集》。其中有《誓言》、《原则》、《操行论》等医学伦理文献。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对医生与病人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的行为准则作了详细、具体的说明,形成了系统的医学伦理观念,一直为医学界所推崇,因此,他被尊为医学伦理学的奠基人。

2.古罗马医德思想

古罗马时期最早记载医德的是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中的"禁止将死者埋葬于市之外壁以内"和"孕妇死时应取出腹中之活婴"。公元前160年安东尼奥所颁布的法令中列有关于任命救治贫民医师的条文。公元533年制定的查士丁尼帝王法典劝告从医者力戒侍奉富贵者之阿谀献媚,应对救治贫民视为乐事。古罗马时代的医学是古希腊医学的沿袭和发展。古罗马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哲学家、著名医生盖伦是这一时期医学和医德思想的主要代表。他曾愤怒地指责当时罗马的一些医生把目标全放在用医疗技术换取金钱上,指出"作为医生,不可能一方面赚钱,一方面从事伟大的艺术--医学"。"我研究医学,抛弃娱乐,不求身外之物"。这些医德思想,对西方医德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3.古印度医德思想

古印度医德思想主要表现在公元前5世纪外科鼻祖妙闻《妙闻集》和公元前1世纪内科鼻祖罗迦的《罗迦集》中。他们对医学本质、医师职业和医学伦理都有精辟的论述。妙闻认为:"医生要有一切必要的知识,要洁身自持,要使患者信仰,并尽一切力量为患者服务。"并对医生提出了四德的要求,即"正确的知识、广博的经验、聪明的知觉及对患者的同情"。《罗迦集》中也有"四德"的提法,反对医学商品化。罗迦认为,使人健康者即正确的医学,除人病痛者即最好的医生。他指出,"医生治病既不为己,亦不为任何利欲,纯为谋人类幸福"。这些论述体现了医学人道主义的精神。他们的著作在公元7世纪曾译成阿拉伯、波斯等文字,直到16世纪还被奉为典范。

4.阿拉伯医德思想

当欧洲处于中世纪黑暗时代,医学伦理思想几乎停滞不前的时候,阿拉伯医学和医德却异军突起。它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以来的医学和医德传统,成为世界医学史和伦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阿拉伯医学和医德的突出代表人物是犹太哲学家、医学家迈蒙尼提斯。他的《迈蒙尼提斯祷文》是医学道德史重要文献之一,可与希波克拉底《誓言》相媲美。《祷文》的核心是医生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健康,恪守医家道德,不为贪欲、虚荣、名利所干扰。

二、近现代医学伦理学

文艺复兴后,人道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渗透到医学领域,医学人道主义的内涵不断丰富,成为中西医学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得到确立,医学伦理思想发展到一个重要时期。

(一)中国近现代医学伦理学的确立与演变

中国近现代医学伦理思想是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下,中西医学文化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大致经历了从爱国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向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发展演变。

1.中国近代医学伦理学概述

近代中国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医学伦理思想表现出救国救民的倾向,医学人道主义中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色彩浓厚。

晚清时期,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这时,许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思想的医生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面对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医家何其伟探究古方编辑成《救迷良方》一书。孙中山怀着"医亦救人之术"的意愿学医,他"济世为怀"、"粟金不受,礼物仍辞",被人奉为"活菩萨"。鲁迅也怀着"医学不仅可以给苦难的同胞解除病痛,但愿真的还可以成为我们民族进行社会改革的杠杆"希望学医。后来,孙中山和鲁迅从医家成为革命家,从重医德进而重政德。

1926年,《中国医学》杂志刊登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医学伦理学法典》,反映了当时中国所特有的医学伦理观。该法典明确规定:医生的职责应是人道主义,而非谋取利益。该法典表明中国近代医学伦理思想已开始与国际近代医学伦理理论接轨。宋国宾主编的《医业伦理学》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医学伦理学专著。该书以"仁"、"义"这一传统道德观念为基础,阐述了医生人格、医患关系、同业关系、医生与社会的关系等。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已由传统的医德学进入到近现代医学伦理学阶段。

2.中国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的产生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我党为了适应长期革命战争的需要,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医德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扬了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建立同志式的新型医患关系,使中国医学伦理思想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