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奏章,先来用现代话语讲清事情经过。李元昊不是派降将高延德持书求和吗?这个高延德向范仲淹“坚请使介同行”,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求范仲淹也派出一个使臣,随同他回去说事。正好,朝廷同意范仲淹“留鄜延一路,未加讨伐”,伺机向对方“示以恩意,岁时之间,或可招纳”,所以这一段时间,范仲淹就委派韩周等人在边境一带打探消息,一旦发现对方有和谈真意,再立即前往说项。既然高延德有这个请求,那就正好派韩周去吧。韩周等人初入西夏境内,对方前来迎接的官员叩头称贺,礼数周全,颇为恭敬。可是再“前行两程”时,传来宋军惨败好水川的消息,“去人沮气,无以为辞,贼乃益骄,势使然矣”。韩周等人当下没了底气,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而对方也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态度越来越骄横。客观形势决定的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带回来的元昊书信能有好听的吗?范仲淹原来都不想打开看看,直接转上去得了。多亏都钤辖张亢提了个醒说,朝廷可是有过诏令,“若得外界章表”,必须先打开看看,如果发现有“僭伪文字”或者“辞涉悖慢者”,应该就地焚毁,别让它们泄露出来四处流传。范仲淹觉得张亢说得有理,章表尚且可以打开检查,何况这是写给自己的书信,“遂同张亢开封视之”。这一看果然问题严重,“辞颇骄易,亦有怨尤”,于是便依照朝廷诏令予以焚毁,“只存书后所求通好之言,及韩周等别有札到邀求数事”,报送枢密院审查。范仲淹做事严谨,怕有闪失,特从泾原路找到宝元二年七月十四日的圣旨,内容果然与张亢之言相符,方才完全放了心。这就是“焚书”的整个过程。
但是,朝廷却不这么看,具体说,就是宰相吕夷简和参知政事宋庠不这么看。吕宰相对宋副宰相说:“人臣无外交。希文何敢如此?”这么以来,“焚书”一下就成了一个重大事件,就成了一个目无君王的悖逆行为。一听吕夷简这口气,宋庠心里打起了小算盘,他与吕夷简有点争风吃醋,觉得你肯定是要整范仲淹了,那么,我比你还要狠点。所以当宋仁宗上朝议处这件事时,宋庠抢班提出“请斩仲淹”的意见。顿时,事态严重,朝堂气氛一下紧张起来。那位正直敢言的枢密副使杜衍首先挺身而出,力言不可,范仲淹是依旨而行,何罪之有?不少大臣也持此论。宋仁宗为难了,就让吕夷简开口表态。宋庠满以为这次吕相可落在自己后面了,正得意间,却听吕夷简慢条斯理地说:“杜衍之言是也,止可薄责而已。”最后的“薄责”是降一级使用,“降授户部员外郎,依前充职知耀州”。这也就是《耀州谢上表》的出处。
在范仲淹看来,个人吃点亏不算什么,万千将士白白地捐命沙场,这是多大的损失啊!然而,年轻气盛的宋仁宗有些恼羞成怒,不能正确接受好水川之败和定川寨之败(这是继好水川之败后的又一个大失败,此处从略)的教训,还想着要与李元昊决一死战,以挽回大宋面子。范仲淹不顾自己新受处分,宠辱不计,再上专折《论不可乘盛怒进兵奏》。其奏文语重心长,引古比今,情真情切,披肝沥胆,高风亮节,令人动容动心,颇堪存世久读。
任福已下,勇于战斗,贼退便追,不依韩琦指踪,因致陷没。此皆边上有名之将,尚不能料贼,今之所选,往往不及,更令深入,祸未可量。大凡胜则乘时鼓勇,败则望风丧气,不须体量,理之常也。但边臣之情,务夸敢勇,耻言畏怯,假使真有敢勇,则任福等数人是也,而无济于国家。孙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今欲以重兵密行,军须粮草,动数万人,呼索百端,非一日可举。如延州入贼界二百余里,营阵之进,须是四程。况贼界常有探候,兼扼险隘,徒言密切可无喧闹。其行营名目,切恐虚有废罢。自古败而复胜者,盖将帅一时之谋,我既退衅,彼必懈慢,乘机进战,或可图之。……臣愚以为报国之仇,不可仓卒。昔孟明之败,三年而后报崤之役。孙子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兵,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故明主谨之,良将警之,安国之道也。”又曰:“利而诱之,怒而挠之,引而劳之。”今贼用此策,不可不知。若乘盛怒进兵,为小利所诱,劳敝我师,则其落贼策中,患有不测,或更差失,忧岂不大?自古用兵之术,无出孙子,此皆孙子之深戒,非臣之能言也。
以臣所见,延州路乞依前奏,且修南安等处三两废寨,安存熟户并弓箭手,以固藩篱,俯彼巢穴。他日贼大至则守,小至则击,有间则攻,方可就近以扰之,出奇以讨之。然复寨之初,犹虑须有战斗,比之入界,其势稍安。其诸路并乞且务持重,训练奇兵。先乞相度德靖寨西至庆州界,环州西至镇戎军界,择要害之地堪为营寨之处,必可久守则进兵据之。其侧近蕃族,既难耕作,且惧杀戮,又见汉兵久驻可倚,贼不能害,则去就之间,宜肯降附,庶可夺其地而取其民也。若只钞掠而回,不能久守,侧近蕃族,必无降附之理。今乞且未进兵,必恐虚有劳敝,守犹虑患,岂可深入?
臣非不知,不从众议则得罪必速,奈何成败安危之机,国之大事,臣岂敢避罪于其间哉!臣非不能督主兵官员,须令讨击,不管疏虞,败事之后,诛之何济!惟圣慈念之。
鄜延路罢行营文字,臣且令部署许怀德收掌,别听朝旨。臣一面依此关报夏竦、韩琦,商量申奏。如所议未合,乞朝廷取舍。臣方待罪,不敢久冒此职,妨误大事。
面对范仲淹这样的忠臣直议,最主要的是,面对三川口、好水川和定川寨三大败绩,面对整个西北前线唯有范仲淹统帅的鄜延路岿然不动,宋仁宗并非庸君,能不受到大触动?能不进行大反思?后来的事实是,他权衡攻守利弊,终于认识到范仲淹的积极防御战略,才是应对西夏边患的上策、良策。他颁诏将沿边陕西州府分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任用范仲淹管勾环庆路部署司事兼知庆州,韩琦管勾秦凤路部署司事兼知秦州,王沿管勾泾原路部署司事兼知渭州,庞籍管勾鄜延路部署司事兼知延州。更为重要的改变是,朝廷不再遥控指挥前线的军事行动,准许范仲淹和韩琦等(此时夏竦已调职离开)如遇紧急军情,可以便宜行事,给边帅以实际指挥权。
韩琦真不亏一代英明将帅,一旦认识到速战速决的进攻方略不可取,即刻认同并采纳了范仲淹的持久防御战略。范、韩联手加强防务,筑堡建寨,招募蕃部,屯田安民,爱抚士卒,共同探讨和议之策……使李元昊不敢轻易犯边,而渐有和谈意愿。据说当时边境地区流传一首民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尽管大有文人气味,权且信其是民谣吧。
此处要长话短说的是,在后来与西夏进行和议谈判时,朝廷采纳了范仲淹的“退让”建议,即放弃早被占领的塞门等地,速签和约,尽快休兵养民,恢复国力。庆历四年(1044)十月,李元昊向宋朝进奉誓表,情愿削去帝号称臣;大宋则向李元昊赐下誓诏,册封元昊为夏国主,赐“岁币”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等。双方握手言和,表示世代友好。
范仲淹一生这段特别的军旅生涯,也就到此光荣结束,但这段经历还能为后世诠释什么呢?
32.“重文轻武”之辩
在大宋朝的脸面上,一直贴着不光彩的两大标签,一曰“积贫”,一曰“积弱”。何以造成?不少学者斩钉截铁地说,“关键”是“重文轻武”的国策所致,要害就是说,宋朝太重视和太重用知识分子了!真是这样吗?笔者大不以为然。不过,笔者不是善于辩冤平诬的历史学家,前文书中虽对“积贫”一说略陈史实以辩,那完全是放羊拾柴——捎带的事;现在不妨故伎重演,再为“积弱”和“重文轻武”顺便说几句公道话。当然,《苏三起解》中崇公道说得好: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
持大宋“积弱”说者,一般列三条:老打败仗;割地赔款签屈辱条约;皇帝做俘虏。
先说老打败仗。这话也对也不对:说对,三川口之败,好水川之败,定川寨之败,连战连败,说你老打败仗也不冤你;说不对,这跟大宋宏观史实不符。《水浒传·引言》说赵匡胤“一根杆棒,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虽是小说家言,但一个人能够结束五代十国长达半个世纪的血腥战乱局面,建立起国祚最长久的统一国家,老打败仗怎么行?就说边境战争吧,赵太宗对辽国作战,虽说有“高梁河之败”,但战满城,辽军惨败,被斩首万级,俘三万,败敌约八万人。再战雁门,破敌二十五寨,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万人。三战于徐河,辽军更惨,“战神”耶律休哥的手臂差点被砍断。《宋史》记载:“杀其将皮室一人。皮室者,契丹相也......寇兵随之大溃,相蹂践死者无数。”宋军追击几十里,在曹河再来一伏击,又使辽军死伤不少。徐河战后,宋辽战争的形势为之一改,此后十年中辽军不敢言战。就说与西夏对阵,历史上也不是屡战屡败,真要这样,也不会逼得西夏王一会儿归宋,一会儿称臣装孙子。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元昊的爷爷李继迁又叛宋,诱杀宋军名将曹光实,攻陷河西三寨、银州等地,进围抚宁。但战胜过辽国“战神”耶律休哥的大宋名将李继隆出马,和大将王诜一道并肩出击,浊轮川一战,杀敌五千。李继迁狼狈逃窜。收复银州后再破悉利族,斩三千余级,出开光谷西杏子坪,降服三族首领析八军等三千余众。这不过是胜仗中的一例罢了。后来面对范、韩防线,西夏一筹莫展。到宋神宗元丰伐夏,名将章楶发明了堡垒推进的“浅攻”战术,一度将西夏帝国逼入绝境。最后将强大的西夏帝国打得“不复成军”。况且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三代扰边而终未得逞,其实他们也不敢有太大野心,不过是想让大宋承认自己的独立罢了,可到了最后还是俯首称臣,于大宋国祚丝毫无碍,要真“积弱”会是这种结果吗?
后世人多诟病“澶渊之盟”,认为那是屈辱的“卖国条约”。其实澶渊之役,宋军是打了胜仗的,宋军勇夺瀛、莫二州,那仗打至白热化时,胆子小点的宋真宗一经亲临前线,宋军士气大振,小将石保吉阵斩契丹名将南院大王萧挞凛,迫使萧太后签订城下之盟,承认宋朝占有关南三州,这就是“澶渊之盟”。现在,有相当多的学者专家认为,“澶渊之盟”是一项对宋朝非常有利的条约,契丹帝国正式割让战略要地瀛、莫二州归宋,而宋朝付出的只是每年三十万贯“岁币”而已,双方约为“兄弟之国”,也迎来了长达一百二十年的和平时期。认真钻研过《宋史》《三朝北盟会编》《金佗稡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籍的当代作家黄如一先生说:奇怪死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却无视宋军从契丹帝国手中夺取的国土,而将比现代援外资金还少得多的‘岁币’作为一种耻辱并极力夸大。更有甚者,宋辽两国约为兄弟之国,分明是以宋真宗为兄,辽圣宗为弟,这些人却偏偏要说是宋真宗认了萧太后为叔母,却不说辽圣宗认了宋真宗他爸为伯父,以此误导读者,以为宋朝的辈分更低,其心何其阴毒?”作家嘛,说话感情有点冲。
不错,宋有“靖康之耻”。宣和七年(1125),金兵灭辽后南下攻宋,宋徽宗慌忙让位给太子宋钦宗,但也无济于事。靖康元年(1126)闰十一月,金兵攻陷首都汴梁,北宋亡。次年五月,虏走徽、钦父子二帝,连同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皇室少女、妇女、宫女、官女、民女等一万五千多人,最初关在金上京城(今哈尔滨阿城市白城),再改囚于五国城(今哈尔滨依兰县城北)。徽、钦二宗先后死于此。这样的奇耻大辱十分罕见,但在中外历史上不算孤例。晋惠公韩原一战,兵败被擒,无人敢笑晋国贫弱;勾践失国,在吴国监禁三年,也无人敢笑越国怯弱;汉、唐帝国和罗马、波斯帝国,也都有过都城被攻陷,被迫迁都,君王蒙受羞辱的大同小异的不光彩记录,可谁又不夸它们的强盛与伟大?怎么轮到大宋朝,这点皇族的“奇耻大辱”就能与整个国家的“积贫积弱”“重文轻武”画等号呢?
笔者以为,即便宋朝越往后越有点“积贫积弱”,但也绝不能把病根归结到“重文轻武”上,倒是恰恰相反,太宗以降,历代宋君对太祖的“祖宗家法”,即“重文轻武”,重用文人的国策,虽则始终没有背弃,但越来越理解偏差,执行走样,严重脱离实际,不会活学活用,不会光大创新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