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一相:管仲传
19233200000062

第62章 冒天下之大不韪(4)

齐桓公照办,消息传到莱国。莱国的国君对左右臣子说:钱币能在各国之间通行,是硬通货,柴薪只是我们的副产品。如果我们能用柴薪换回大量齐币,不就有了左右齐国经济的实力了吗?众臣都叫好,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齐国管仲有深谋,这种便宜事背后一定有阴谋。莱国的国君不以为然道:就是有,那又算什么事啊!我们的柴薪留着也是烧火的,换成硬通货,有什么不好?有国君此话,莱国全民放弃农耕而专事砍柴。当莱国上下都努力砍柴时,管仲让隰朋将庄山铸钱的兵统统撤回,专事农耕。两年后,齐国停止收购莱国与莒国的柴薪,同时将卖给莱国与莒国的粮价提高到三百七十钱。齐国供应本国的粮价是十钱,这相差三十七倍的粮价,让专事柴薪而放弃种粮的莱国与莒国一下子无法接受。时隔二十八个月后,莱国与莒国的主公不得不到齐都向齐桓公面北称臣。

齐国连续数年的灾荒,在管仲竭尽全力的精心谋划下,经济不但没衰竭,反而日益振兴起来。这让诸侯各国对齐国刮目相看。齐桓公自然折服管仲的能力,他提出尽快进行“盐铁专卖”整治,集中铁精与铜矿的国有化管理,强化军队的武器装备。管仲则认为:时机还是没到,眼下最要紧的事是废除奴隶,开设“女闾”。

齐桓公说:你不知道我的态度吗?

管仲说:主公要让朝堂公议决断,那也好!我认为,整治“盐铁专卖”需要社会稳定的大条件!如果我们废除了奴隶,其他国家的奴隶只要踏在齐国国土,立刻就有了身份,谁不想来啊!齐的人口增加不就快了吗?军队的兵源还用发愁吗?

齐桓公说:如此说来,倒是好事。你开设“女闾”又怎么说?

管仲:开设“女闾”是帮助你解决资力。变害为利后的齐国娼妓,能够在官府的管理下,使军资得到充分的供给。有了人力与资力的左右两臂,你那时再整治“盐铁专卖”,情况就不一样啦,成了牵动全民切身利益的事。如果有人反对闹事,全民的力量会帮助官府,支持主公,这比军队更为安全可靠。看到齐桓公点头,管仲又更进一步说道:到那时,废除奴隶后的人心,加上“女闾”钱财,算是地利吧;还有你至高无上的权力,天时、地利、人和,整治“盐铁专卖”必稳操胜券。

齐桓公思虑许久,还是提出朝议。

预谋在先,临事有衡,这是管仲几十年的经验。为了确保朝堂之上的讨论不至于偏离自己的目标太远,离开齐桓公后,管仲召集九府首官沟通。依照惯例,朝议时,首先由九府之一的归属掌管部门首官出列陈述。陈述者具有先入为主的影响力,管仲自然要在他身上多下些功夫。紧接着,管仲再一次与隰朋、甯戚、王子城父、宾胥无、东郭牙交流看法。有这五位重臣的支持与赞成,管仲的提案就更有把握在朝议中通过了。

管仲忙碌完各项事务回到家,已经上灯时分。一进门,仆人小九过来告诉他,后堂闹了几个时辰了,不可开交哩!管仲嘴里问着脚下提速朝里走:什么事,夫人不在家吗?小九回说:夫人在家也管不了啊!管仲不解地看看他,小九慌忙把脸朝边上一撇。管仲站下,诧异道:小九,你可从来没这样啊!

小九朝管仲施礼:主人在上,受小九一拜,小九这一拜,也算是尽了主仆情分,小九这就请主人给路条,小九要另寻他处谋生了。

管仲慌忙将小九拉起:起来,这是怎么回事,你可以说明白。是夫人欺负你,还是你在这里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快快说来,我好给你主持公道。

小九:主人的公道,还是留着给青楼里的人去主持吧!说完转身就走。

青楼?又是青楼!管仲怔在那里,半天才恍然大悟。仆人如此态度,夫人又怎么说呢?果然,见到田靖,田靖的第一句话就是:相国,你娶我田靖为妻,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我上街,人们指指点点,倒也算了。这几天大街小巷纷纷传说你要废除奴隶买卖,大户人家准备与你抗衡,闹得沸沸扬扬。现在又听说你真要开“女闾”,让天下女人,包括已经做了妻子的女人都去青楼接客,可有这事儿啊!

怎么会如此?管仲愤激地跺着脚,对田靖道,别信外面的传说。然后看看随夫人过来的男女仆役都站在面前,情绪与表情极为不正常。心里想,这一定是有人乱编了话来攻击我。身为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独断独行,自然得罪了许多人,他们想从我这里得到一粒芝麻,转身吹成大西瓜来攻击我,我完全不怕!但墙怕里面渗水塌,人怕家中后院火。我府上人不明白管夷吾在做什么,天下人能不胡传乱说吗?也好,我现在就从你们开始,正本清源,让你们明白是怎么回事。想到这里,管仲镇定下来,对田靖说:废除奴隶,是我提出的,目前齐国的灾荒未消,奴隶买卖市场火旺,甚至有人胆大妄为抢良民为奴隶去贩卖,官府还有人与奴隶贩子串通,造成奴隶市场需求增大。如果我们废除奴隶,人人都是民,谁还敢绑架人去充奴隶买卖?特别是女人,那些胆大妄为之徒,光天化日之下绑架路上的女人贩给青楼做妓女的事,你们听得还少吗?如果废除奴隶买卖,齐国没奴隶,如何?你们想过没有?

仆人们静下来。

……不错,是我极力主张开放青楼。但我这样做,是要用法令将青楼管起来。就好比我们城里的污水,能让它们满大街流吗?挖个沟,叫阳沟、也叫明渠,污水就被管住了。青楼也是这个理!

胡扯!有人高喊道。

管仲定神一看,就这么一会儿,大门口已经拥进了许多街坊邻居。喊话的是管仲很熟悉的邻居芈子。初时,芈子没有名姓,人们称他芋头。由于他身矮瘦弱,不能劳作,便在街头做掮客营生,日子长了,沾上一身奸诈刁钻的习气,每每犯事,他家人就来找管仲作保取释。几次后,芋头请管仲喝酒,被拒绝。芋头有一次告诉管仲,他有特别之茶,想请管仲喝一次。管仲答应了,喝了果然感觉别样清新,问其何处获得。芋头说:这是我自己采摘的茶树芽尖所做,每年春上,茶树芽发一瓣嫩叶时,取其一芽一叶,温火焙成。春上茶树发芽时,他真带管仲上山采茶芽,教管仲制茶。秋天又教管仲用茶籽榨油。芋头制茶与众不同,不用铜器,而是铁镬。关于这一点,芋头说,这些都由神农单传于他芈姓一脉。管仲知道他在拉布儿当虎皮,笑着提醒他,神农时还没铁镬。相处后,管仲教他发挥采茶制茶的手艺,从此,芋头再也不犯事儿了。芋头送了数斤好茶给管仲。管仲立刻送去给齐桓公,并建议作为齐国的特产敬献给周天子。周天子尝后十分喜欢,让厨师用肉糜做成茶羹,其味鲜美无比。卿士家父提醒周天子说,茶糜与茶羹都是伊尹的创造。管仲却另有看法,古时精湛技艺失传很正常,保留下来就是功劳!此话传回周天子那里,天子很高兴,让齐国特使带了一盒礼饼给芋头,赐芋头姓氏。管仲问芋头姓氏来历。芋头故弄玄虚,说他祖先是黄帝,他是黄帝之后,说氏,应该是神农一脉。管仲依他所说呈请周天子赐芋头芈姓。周天子赐他芈姓,并赐谓“子”。芋头有了名分,再也没人公开敢喊他芋头,而尊称他为“芈子”。管仲并不因为芈子做掮客犯事而歧视他,反而向齐桓公推荐去讲堂讲茶道。芈子很是兴奋,上过两堂课,干脆带上五个儿子都去讲堂听来自各地学者名士的讲课。

这么一个良好家庭的人,却也有不足。半年前,他最小的媳妇过门当晚夫妻吵架,第三天半夜媳妇跑了。芈子找管仲诉说,媳妇天天与儿子同床就吵,扬言宁可做妓,也不愿意死守一个蒲草塞子。管仲听这话,便明白了事由,让甯戚派卫兵在全城搜查,天亮之前将他媳妇找到。管仲提醒他:男人要爱,女人要疼,人之天性,你扼杀,自然就要造反。果然,没多久,这个媳妇又失踪了。芈子再请管仲帮忙。管仲这回从守门官那里知道,这个媳妇大白天跟一个男人出城私奔了,再也没了影踪。

现在,芈子怒气冲冲站在面前,管仲过去对他施礼,请教。

芈子回礼,语气很重地说:你说的那些大道理我不懂。草民土人,只知一女事一夫,哪有鼓动人家女子叉大腿给天下男人的,还公开报价取资!耻!耻!耻之极也!说着,转身道:与这样的相国为邻居,是我们的耻辱啊!

旁边有人响应道:衣破妇人补!匹夫何人不须妻?男人们,你们还怔着干吗?冲上去,把这个臭妓婆与坏相国赶出城去!

冲进院子的人们响应着、高喊着向管仲拥来。

田靖见情况不妙,暗中令卫兵去喊里长搬救兵。相国府的卫兵过来阻挡。管仲拦住卫兵,大声道:让他们过来将老夫撕碎!看他们会有什么好日子过!管仲的声音不高,却很有力量,人们停下来。管仲正要站到高处进一步发表自己的看法,突然,人群后面有人朝前推拥,有个声音大喊:为了我们的老婆不上青楼,大家上啊!把他揍死!……

这时大门口又有一股人潮涌来,还没等管仲看清是什么人,脸上却挨了一拳。紧接着,拳头如雨向他袭来。好在管仲平时身体还强壮,也学过一些防身之术,能躲过重拳,但还是挨了一些。

还不住手!随着一声大喝,长戈横向众人。闹事者看清楚,此人乃卫队长。长戈横马立刀,这些人哪是对手。与此同时,门口又一股人潮涌过来,边跑边喊:不许闹事!众人顿时慌乱了,原来是里长请的百夫长到了。百夫长令兵阻住芈子等人的退路,自己上前告诉管仲:里长早就知道芈子与朝里反对相国的人勾结,想借机会置相国死地!

旁边街坊长者闻而呵斥芈子:我等早就听说你与大户们私下往来很密,平日受相国恩泽却不思报,反而做内应谋害相国,岂能容忍!老人们一起高呼:百夫长,请将他捉走吧。

管仲摆着双手对百夫长道:请把芈子放开。如果他能够允许我把话说完,他应该明白夷吾这些年所做的事,都是为民众的,都是想让我们齐国振兴富强的!

有人这时移过一块石头,让管仲站到上面。管仲抚着脸上的伤,对大家说道——

堂堂的相国,要娶女人,这天下的女人,谁不想做相国夫人?安置几房黄花闺女能是个事吗?可我偏偏娶了个青楼里的田靖。为什么?不是她忒漂亮,更不是她有钱,也不是我想做本什么轰动的大戏。田靖虽然做了妓,但她是个善良的好女人。战争与饥荒把田靖这样的好女人逼入了青楼!你们说,这是谁的责任?是我。是我这个相国没尽职。我应该把她从青楼里救出来,给她全新的生活与命运。我发誓,在我的有生之年,一定不能让这样的事再发生!所以我要废除奴隶。奴隶也是人,别小看他们。大家看我们这脚下的泥,够低卑的吧?但有一天主公天子的宫殿造墙,你能说这脚下的泥不会跑到最高处去?是人,是物,都有尽其所能之时……

众人听入了神,连连点头。

管仲见大家听入了神,他开始把话题转到“女闾”上——

大凡有良知的人,都知道娼妓之害,然而谁能禁之?男欢女爱,皆人之本性。自有人以来,男欢女爱、偷情越轨之事,上至圣人,下至民众,何能绝之?夏桀蓄女乐、倡优达三万,商纣造酒池群妓群宿……既然这个社会现象古圣贤都没法取缔,我们就能吗?既然不能,也不能任其自流,祸害苍生啊!多年来,夷吾就想,能不能像大禹治水一样,把它给治一治?虽不能变害为益,却可束其害源,正其本性呢……

是啊!相国说得对。一位老者大声对大家说,乡邻们,如果没有相国,我们今天还处身无衣遮,食不果腹的境地啊!

另一位长者过来指责芈子道:你都被尊为“子”了,如此高贵有名分之人,怎么也做武夫啊!你听到相国说的话了吗?让青楼在官家的管理下,不再让那些坏人为非作歹,有什么不好?

管仲提高嗓门道:让娼妓活动在太阳下进行,让大家都看到官府管住从事这一行当的女人,不再出现逼良为娼的事件,不再让娼妓暗地害人……话再说回来,进入青楼的女人,未必都是坏人,大多数人是生活所迫,她们也有家要养活。我们允许她们的存在,我们给她们治病,定时检查她们的身体,这有什么不好啊?你们所担心的事就完全可以避免了啊!……

芈子哪里是要听管仲这个道理,他的目的是要搅掉管仲的做法,现在大家都听了管仲的,那还了得?他大吼一声,恼道:你说的管,就是又想法子敛财啊!乡亲们,他姓管的又开始出歪点子替国君敛财了啊!我们小民的日子还怎么过啊!

不明真相的人听芈子这一吼,又开始闹起来……

芈子大闹管府的消息飞快传到宫中,长卫姬可坐不住了。

长卫姬何许人?这件事与她又有什么关联呢?

说长卫姬,要再提一下本书前面曾经提到“桐叶为珪”戏言成真的话题。

西周代商后,周王为天下共主。周武王死后,周公摄政,他吸取了商朝的教训,为了巩固一姓的统治,实行了同姓分封制,把他的同姓兄弟、功臣分封到各地去做侯。周文王第九子即周武王同母弟唐叔,在周成王时封于卫,称“卫康叔”。关于这件事,司马迁说了一段“野史”,来源即“桐叶为珪”。

某天,周成王与唐叔虞两人闲来无事在后宫花园里一起散步玩耍。走着,走着,周成王顺手摘下路边梧桐树上的一片叶子,对唐叔虞说:我把它当作珪啦!又慎重地交给唐叔虞,并正了正脸说道,我拿这个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