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一相:管仲传
19233200000057

第57章 小谋初展试大图(5)

宾胥无这才明白管仲要他来看现场的煞费苦心,心里更是敬佩管仲做事的深思熟虑。管仲趁势对他说:齐桓公是我们难以得到的知人善任宽宏大度的君主,这样的君主并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先贤说得好,良臣遇明主,几百年才能相逢。逢上了,就是人世间的幸事。那些乱事的诸侯国,包括周天子那里都是一样的。良臣遇昏君、仁君逢奸臣,这样的事是朝朝都有,代代不绝!那是多数。正因为是多数,人们才知道太平的可贵,才明白珍惜生命的可贵,才需要律与法来约束行为不端之举……

宾胥无看看周围没有人,悄悄问:相国如此忠心耿耿于主公,让齐国强大,是不是有商汤履与周武王之心啊!

管仲严厉地警告:你等万万不可有此念头。作为臣子有此念头必会殃及明主。明主也是人,一棵好树,常有煦风雨露相伴,必可成荫庇护路人,造福世人。如果常在恶劣环境之中挣扎,它自己也会损伤,更无益于世!作为臣子,首先要心明臣子的作用。现在不是伊尹出世,是管仲在世。管仲受上天的遣派,来维护周天子四海安泰、八方和睦,制裁楚狼秦虎,扶弱护微!让我们每个来到世上的人都能有快乐与安康。周天子的微笑与福泰,正是我们的春风与雨露。

宾胥无战战兢兢地说:相国,请你原谅我的无礼与胆大!我现在明白了。但我还想问一句,你的这些想法,主公能明白,或者说,能与你想到一块吗?

那当然。管仲脸色温和起来,如果主公没有与我一样的想法,他能够宽恕我对他的一箭之仇吗?你再想,如果他胸怀不宽,他能够将曹刿剑逼咽喉时答应的事,事后仍然兑现吗?换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到!上苍啊,你太伟大了,你派管仲来,就为相遇明主齐侯的啊!说着,“扑通”跪下,嘴里念念有词。宾胥无吓得赶紧也跟着下跪,学管仲的样子朝天祷告……

果然如管仲所说,这一天大清早,天气就很好,多日阴雨后出现了难得的晴天。齐国都城的大街小巷显得格外热闹,四方大户,个个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横排着走进宴会场。幸好,每个区块的进口都有人把守着,告诉他们应该到哪里就座。有人不高兴,想随便坐,侍卫低声提醒他:这是主公宴请你们,他想一眼就能看到你,与你共酌几盏,你乱坐了位,届时如何找你啊!有这话,那想乱坐的也不敢了,怕失去与齐桓公碰杯互敬的好机会。当高台上出现齐桓公与管仲等满朝文武,太阳正升到三竿高,时辰进入巳初。巫祝手里拿着两根槌上台来,径直走向高台左边的青铜大钟,嘴里嘀咕着什么,然后扬手展臂高高地在半空划出一道弧形,随着那两槌的落下,整个天地顿时被震荡,敲响的钟发出的声音悠悠而高亢、激越、洪亮、广阔。台下众大户赶紧入座,迅速安静下来。接着齐乐奏响,歌舞翩跹。齐桓公高高举着祭器,朝着周天子的方向,再三祷告,感谢周天子的恩泽,让齐国能有这么多的大户相聚在都城,这让他看到了齐国的明天,更坚定了“尊王攘夷”事业必达的信念……

所有参加者都随着齐桓公的祷告而礼拜或祈祷……

司仪宣布宴会进入正式程序,即开始饮酒。

酒过三巡,置于台上右侧的鼓被击响,发出沉闷的吼响。这鼓声如拳击人心窝,在场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有人端着的酒器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谁都知道,鼓声代表着庄严,代表着与酒宴完全不同的仪式的开始。

果然,管仲走到了台前,说:倕作耒耜,乃按神农之意,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兆示国安民富。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我说这些,是希望在座的大户都能明白农作之艰,民耕之苦。然而,就有一些人过惯了华灯映月、钟鸣鼎食日子,一点也不思民耕之苦,借机勒索……

管仲说话间,大司理宾胥无出场,在他的后面,卫兵搬出绞刑架具。全场气氛顿时紧张。紧接着,卫兵押出了几位命案在身的人,五花大绑,他们看着台下,大叫主人救命!

台下的人都站起来,他们想看清楚那些被五花大绑的是什么人。

你们不用站起来看。管仲说,请大司理宾胥无将他们所犯罪行一一通报,并请所归属大户的主人也到台上来。大户们个个不想上去,但又不敢。其中国氏、高氏两族的大户不动。齐桓公对着在台上就席的国氏与高氏两卿发话:应该听命相国的号令,他代表着我,代表着齐国,代表着正义的周天下。如果你们不让他们出来,那就由我来替代你们发令,不然,相国的令还怎么在齐境内通行?

高氏与国氏见状,赶紧让下属大户上台。丁惠见状,跑上台就下跪,请求齐桓公宽恕。

齐桓公:要宽恕?依照夏商的法律,你们与这些虐待民众致死的罪犯一起上绞架!

台上靠得最近的国氏、高氏闻后惊恐万状,他们看看四周,自己的护卫只有寥寥几人,还站在远处,如果真的要被绞死,护卫是救不了自己的。怎么办?好汉不吃眼前亏。他们赶紧上前对齐桓公行大礼,承认自己平时对下管教不严,造成大户们狗仗人势、欺压民众……

管仲插话道:欺压民众事小,坏了主公“尊王攘夷”事大。依周律,你们这几大家族的大户都应该上那边的架子!大司理依周律处置,只是大家都要口服心服才是。

国氏与高氏一听,明白了,连连说:应该应该!

齐桓公:仲父,你定夺吧。

命系到了管仲手里,国氏、高氏以及丁惠一族都明白,死罪一定没有了,没有了死罪,那就是万幸。赶紧跪拜,请求最好的出路!

大司理宾胥无提出他的判决:齐国不搞株连,杀人者处斩首示众,主人处以罚款,在朝庇护下人犯罪的公卿国戚文武官吏应以降职削俸禄以示警告。请求主公与相国同意本官裁定。

齐桓公看看管仲,管仲赶紧奏请主公定夺。齐桓公将手中的酒器朝案几上一掷,怒道:大司理的裁决太轻了。本朝推行管相国的一系列治国方略,作为我,只有助力之能,而你们却在破坏!一两条人命事小,毁我齐国事大!是可忍,孰不可忍!……

带着几分酒意,齐桓公尽情地发挥着他的表演。管仲趁势朝国氏、高氏、丁惠一族等大户暗示,快快下跪求饶,请求主公宽恕!

众人在此时只有听从的份儿,一排跪在台上,齐声请求主公宽恕。

齐桓公站起来,走到他们面前,咄咄逼人道:怎么个宽恕法?

跪拜的众人七嘴八舌,乱成一团。

管仲过来对大家说:你们各自取一签,将愿意赎罪的方法写上,然后递给大司理,由他定夺。众人见状,赶紧起身。

齐桓公迎着喝道:谁叫你们起来的!

众人赶紧再次跪好。旁边有人递上削好的签、笔。每人抖动着手,在签上写下愿意献出多少粮食等。丁惠一族先递上。宾胥无看后,怒道:你拿多少钟?是想塞人牙缝吗?说着,将手里的签一掷!丁惠族赶紧取回,改成一万钟。宾胥无这才稍稍平缓些:还是太少,比起人命,还是太少!众人又纷纷加码改写……

很快,认定的数字出来了,管仲暗示宾胥无不要报。齐桓公看到管仲的表情,知道自己的“表演”有了效果,便缓缓语气,对宾胥无道:依卿判决处理。把他们搬下去,别扫了我们喝酒的兴。仲父以为如何?

管仲赶紧回说:甚好!

台上的国氏、高氏、丁惠及大户们纷纷回到自己席位上,酒宴继续。那酒还是原来的酒,菜还是原来的菜,但人人都夹不起菜,端不稳酒器。这一切管仲都看在眼里,他明白效果出来了,赶紧暗示齐桓公走下步棋。下步棋,就是齐桓公率领公卿国戚文武大臣到大户们桌上去敬酒压惊。

齐桓公端酒来到犯错大户桌前。那大户赶紧先敬。齐桓公笑盈盈问:你用献粮食抵了朝廷对你的惩罚,那是朝廷啊,我可是帮你说话的。如果不是我说话,你还能坐在这里喝酒?

旁边有人暗中拱拱大户,让他谢不杀之恩。

齐桓公摇摇头:我要实惠。嘴上的甜头,就好比梦里吃蜜,那能真吗?说着,他问左右:你们没听说我的后宫都喜欢织有乐器兵器花纹的美锦吗?

左右赶紧说:知道知道,想献礼给主公的,可谁能寻到那美锦啊!

齐桓公装作没听到,敬着酒:就送那,我就满足了。太大的礼,我也不要。

管仲派人在一边直接就记下了需要的人名与数量。

大户中,不乏聪明才智过人者,自然看出管仲与齐桓公演的“双簧”,不但不反感,而是加倍高兴,连连对左右称:齐国有望!齐国大幸!

齐桓公端着酒对大家敬酒,告诉大家:国家的税收,你们要带头!

众大户谁敢说个不?巡敬一周,回到台上的齐桓公依然是千杯不醉之态。

大户们开始排队上台敬酒,齐桓公凭借酒量再次应付裕如。

众人敬酒差不多时,管仲宣布主公有重要的话说。

齐桓公端着酒走到台前,对大户们说:关于征税一事,你们也知道了。我自己是不可能有时间去的,南方委派的是宾胥无,他到了那里,你们要像见到我本人一样如实缴纳!

台下一片欢呼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