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一相:管仲传
19233200000047

第47章 江河驻胸天下宽(上)(7)

管仲:你可以有另一种选择,从此另择一个男人重新成家,相夫教子。

田靖:我这七八位老人怎么办?

管仲:我想说的正是这件事。若把他们交给政府,政府是可以管你一家。一国之疆,广大无垠,政府如果顾及不到,岂不苦了老人?再说,国家的能力时强时弱,遇上战争与天灾人祸,国家尚无力维系,能顾及到你吗?

田靖:我想自己管他们,给他们养老送终,尽我一份晚辈的心。但是,如果你能准允像我这样苦命的女人,为养老人维持家业,强作欢颜卖身挣钱,苦我一人,累我一人,罪我一人,让老人们平平安安,我做什么都愿意……

好!管仲说,我思来想去,只有作出一个决定,允准青楼的存在。你想卖身救贫,可以到青楼里去,而不在乡邻间。可以吗?

田靖:当然可以,只是老人们怎么办?

是啊!那就得允许坐家接客,这又如何是好?管仲犯起了愁,他在原地踱步许久,抬头慢慢说道,夏桀既弃礼仪,淫于夫人,求四方美女积之后宫,做烂漫之乐。商汤准予妓女存在,都是有历史记载的。我朝虽没明文规定,但事实上妓女的存在,谁都不能否定。政府又没那么大的能力将这些民间之需包下来,怎么办?为良德风尚,想嫖娼之人,可以去青楼,不必伤害良家妇女;这也有利于社会风尚。只是这坐家接客之事如何处置是好?管仲走到田靖面前,对田靖道:如果有个方法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做那事的,这样好不好呢?

田靖点点头:命运让我这样,不愿意也得愿意。

管仲问她:从今往后,你走在大街上,人家都知道你是妓,你愿意吗?

田靖胆怯地问:相爷要我做什么?

管仲问她:如果在你父母给你的发肤上做个标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做那种事的人,你愿意吗?

田靖点点头:我愿意。

管仲点点头,吩咐小吏拿剪子来。下面的人迅速拿来剪子。

管仲举着剪刀来到田靖面前,面对着众人说:我,齐国宰相管夷吾,今天在酅邑,为拯救一个家庭,为保全我们齐国的风尚,作出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是,愿意事二夫者,必然这样……说着,用手做了个动作。大家都明白了,齐声叫好。管仲把剪子交给田靖,认真地叮嘱说:下面的事,由你自己决定了。

田靖接过剪刀,咬紧牙,将剪刀缓缓向自己额上而去。只见她用左手撩起前额一束头发,右手的剪刀横刺过去,咔嚓一声响,剪刀同时掉在了地上。众人朝地上看去,那儿散着一缕田靖的头发。只见田靖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管仲的声音飘过来:田靖姑娘,齐国宰相管仲给了你第二个生命,从现在起,你要有心理上的准备,你走到哪里,人家都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你额前一缕短发就是你职业的标志。你不用怕。做人做事,正大光明就好!我亦将提请主公颁布一条法令:凡是从事青楼职业的女子,额前必是剪出一缕平发。

嬴族代表叫道:你这是鼓励坐家卖屄。

管仲:她愿意去做,你愿意在她身上去花钱,两厢情愿,有什么不好?当然,我会提请主公颁布政府的管理制度,切实保证有益社会才行!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堂的人都没话说了。

田靖的身世令一堂的人唏嘘感叹,几个卫兵羞愧地低下了头。这时,外面有人报,主公派人送信于相国,请相国接受。管仲赶紧起身去接,一看,原来这里的事,已经有人报告给了齐桓公,齐桓公对田靖很是关心,要管仲带她去见面。

管仲看罢,对坐在那里的隰朋说:你看这如何是好?若是主公看中了她……

隰朋起身说:主公后宫那么多女人,会看中一个妓?

管仲觉得也对,带着田靖来见齐桓公。

齐桓公一见田靖,顿时两眼发亮,叹道:果然美貌。他问田靖:甯戚是你发现的?你可真有眼力。

田靖落落大方地回道:不是小女子有什么能耐,是甯戚将军才貌出众,还有相国慧眼识人。我只是想到主公要振兴齐国,必是急需人才。记得家父在世时教导小女,不要以人出身卑微就认为无能。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里之外,必有知音。

齐桓公连连说:说得好!说下去。

田靖果然继续说下去:太公七十岁在商屠牛,八十岁在做小商贩,周王拜他为师,灭了商,建立大周。伊尹十九岁在做奴仆,后做了商的贤相,辅弼商汤建立商朝。

那你怎么知道甯戚有才的?齐桓公问。

田靖:甯戚一句“浩浩乎白水”让我知道他的不平凡。陈国有歌曰:“浩浩白水,儵儵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所以,我能听懂。再说,我介绍给管相国,是因为相国自上任以来,为国操心,身心劳累,逐渐使得齐国富强。要是有个助手给他,岂不是更有作为?特别是有能力的才俊做助手,焉不龙乘云,虎生风,齐国富强之道一定能走得更快些。是不是这个理啊,主公!

齐桓公乐道:好主意,正如我愿。不过姑娘,我有个更好的主意。相国需要一个好助手,这是一定的。相国更需要一位贤良的女子照顾他的起居啊!这件事,你愿意吗?

田靖连连摇头:堂堂相国焉能娶一个青楼女子?不成,不成!

齐桓公:我说你不是青楼女子那你就不是了!我颁布法令,让管仲娶你。我还要主持你们的婚礼。相国,你说句话。

管仲赶紧施礼谢齐桓公。

田靖看看齐桓公不是开玩笑,赶紧下跪谢恩,眼睛偷偷瞟看管仲,管仲也正好在看她,眼里满溢着喜悦。

有齐桓公做主,青楼女子田靖成了管仲夫人,天下还有谁敢说话。

旬首这天早朝,齐桓公问大家有什么紧要的事上奏。一群好大喜功的臣子又开始胡吹乱侃,勾起了他渐渐淡忘的宋湣公将宋妃另嫁人一事,越想越恨,声称要讨伐宋。

东郭牙看着管仲。管仲把眼微微一闭。东郭牙明白他的意思了,心里道:你不反对,我还是要说。便大声提出反对意见。甯戚与王子城父嘀咕后支持东郭牙,宾胥无见鲍叔牙支持,也拉上隰朋投反对讨伐票。国氏与高傒一派联合支持齐桓公讨伐宋国。一时,朝中乱成一团。齐桓公看看管仲,见他眼闭着,心里恼道:你闭什么眼睛,不就是不赞成吗?气呼呼站起来,走到屋中央,对大家宣布:不管朝中意见如何,寡人讨伐宋国那个子捷的事,就这么定了。退朝!

宋湣公得此消息,快马通报各诸侯,说齐桓公与他的那个哥哥诸儿一个德行,为女人疯狂得竟然动武,他想把我当鲁桓公那么捏!诸侯可不能忘掉鲁桓公怎么死的啊!诸侯各国闻听怒火中烧,个个义愤填膺,迅速达成共识,组织联军阻止齐桓公,以防鲁桓公悲剧再演。

齐国进攻宋,必借鲁国过境,鲁国不让道,齐师只好改道顺济水绕行。一路疲惫的齐师到了宋国边境,还没驻扎,早早等候着的联军立刻下战书,齐桓公头脑一热迎接战书,一开仗,齐师即大败而退。溃退的齐师回路必经谭国,依规矩,谭国应该在路边设宴或者茶水,犒赏齐师。没想到败师齐军路过,谭国表现冷冷清清。肚里憋了火的齐桓公想发作,被众人按下。回到家,齐桓公修书告各诸侯国,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讨伐宋。所说与宋湣公的说法完全两码事,诸侯各国一时难辨是非,只好派人前来问候,以明真情。这是一种礼节。偏偏谭国还是没派人。齐桓公一怒之下,挥师灭掉了谭国。

谭国国君逃往莒国。这是这年冬天发生的故事。

这个莒国,还颇有一些不凡之处。史书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一说西周封己姓(一说曹姓)小国,开国君主是兹舆期,都计斤(今山东胶州西南),春秋初迁都莒(今山东莒县)。另一说周武王封少昊之后茲舆于莒,嬴姓,后以国为姓。

齐桓公并没因灭了谭而消气,回国后把管仲喊来,用很硬的口气对他吩咐:请你立刻用你相国的权力,在全国进行备战。我们的战士没有经过训练,根本不堪一击。我们的装备太差了,无法与人家对抗,“诸侯故敢救吾仇”[20]!

管仲并不因为齐桓公的态度而退却,相反更加理直气壮回答他:照你说的去做,齐国必亡!齐桓公反问:何以见得?管仲告诉他,几任主公任意夺取民众财物,士人受勇武的鼓励,以为只有战争才是他们光宗耀祖的唯一出路!对外乱攻击别国,造成诸侯间不信任。真正行义之士也不到你身边来,民心不向君,如此下去,齐国能不亡吗?“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21]

在一旁的鲍叔牙赶紧上前对齐桓公说:请主公相信夷吾说的。

齐桓公把手一摆:送客。

鲍叔牙随管仲离开齐桓公,回到管仲的官邸。没进门,鲍叔牙就埋怨管仲说:你曾经答应过主公,也劝主公兴起霸业,现在主公想霸业了,你却打退堂鼓,这是为什么啊?

管仲面对鲍叔牙,一脸的怒气:你知道现在的国家是什么状况吗?国库拿不出半个月的军备开支,后宫的俸禄已经再一次由主公自己减了一半。你知道主公休宋妃为什么事吗?就是宋妃每天一只小雌鸡的事儿。主公认为她太奢侈!主公半月才一只鸡!……

鲍叔牙:你说得都对。依你看,怎么办?

管仲:你别问我怎么办。你要想一想,襄公为什么会垮掉?难道就因为减了公孙无知的俸禄吗?用公孙无知这种手段夺取国家权力、活得很滋润的诸侯多得是,为什么公孙无知就垮了?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你说呀!

鲍叔牙喃喃道:我说不出,我如果能说得出,我就当相国了。

管仲说:我来告诉你。就是因为民众不支持。多年的战乱,国家支撑不住了。国家支撑不住,就是民众不支持。国家是靠民众存在的。民众不支持,国家这个大厦焉能不倾。如此之下,你有何法?可怕的是,没人看到!还在想着学诸儿的方法,靠侵略别人掠夺别国的财物来杀鸡取卵、饮鸩止渴!这更可怕。

鲍叔牙一把抱住管仲,着急地问:你说怎么办?

管仲想了想,说: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这个希望正在主公身上。他有才智,但他心急,想一天就让他的国家富强起来。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睿智的启动,只能耐心等待,别无选择!

鲍叔牙:再等,国家就要亡了!

管仲摇摇头,拍拍鲍叔牙的手背,笑道:我不是吃饭不干事,我在暗中整理着国家的秩序。你看朝上为争夺俸禄而互相刺杀的事屡见不鲜,这可不是好事!只有这样的人越来越少,朝廷上的忠义之士才有可能出现,正气才能真正得到张扬!

鲍叔牙:已经死了好多人啊!再这样下去,传遍诸侯各国,谁还来啊。

这也是我担心的。管仲说,我最担心这种事情的负面效应,诸侯各国中的义士不愿意来齐国,齐国真正的有识之士也不愿意出来做官。

鲍叔牙把他与管仲说的话,向齐桓公作了传达。

齐桓公鼻子哼哼,说:我才不信他的哩,他就只知道天天跑城外那些庄园,找种地的做工的!我告诉你,没他这个相国,我这个齐国一样能够强大起来。

管仲再一次见到鲍叔牙时,鲍叔牙告诉他:主公已经下了三道战备训练的文书。管仲说:我也知道了。我也下了三道关于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文书,都挂到稷门去了。

[1]见《管子·小匡》。

[2]此处指百官或者王亲国戚。“百姓”用于民众是后世,先秦时均不指民众。

[3]见《管子·小匡》。

[4]见《管子·枢言》。

[5]见《管子·牧民》。

[6]见《管子·枢言》。

[7]见《管子·禁藏》。

[8]见《管子·轻生甲》。

[9]见《管子·小匡》。

[10]见冯梦龙著《春秋衡库》,大意为:周昭王和周穆王世代效法文治武功的远世业绩,因而成就了他们的名声。集合各诸侯国的人才,比较出有德行的人,树立典范作为百姓学习的榜样。准备好契券表格让百姓填写,编纂而成书简,推究百姓表现的好坏。用庆贺、赏赐来勉励表现好的,用刑罚来纠正表现坏的。用剪除顶发或赐予来镇定安抚百姓,以此作为对百姓经常实行的政策。

[11]见《管子·小匡》,大意为:管仲如果接受做相国,我就接受做这个主公;管仲不做相国,我接受做主公,这个国家就一定搞不好的。

[12]见《管子·大匡》。

[13]见《管子·大匡》。

[14]见《管子·大匡》。

[15]见《管子·大匡》。

[16]见《管子·大匡》:“不可。百姓病,公先与百姓,而藏其兵,与其厚于兵,不如厚于人,齐国之社稷未定,公未始于人,而始于兵,外不亲于诸侯,内不亲于民。”

[17]见《管子·枢言》:“王主积于民,霸主积于将士,衰主识于贵人,亡人识于妇女珠玉。”

[18]见《左传·庄公十年》。

[19]见《管子·大匡》。

[20]见《管子·大匡》。

[21]见《管子·牧民》,大意为:政令能够推行,在于它顺从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因为它违背民心。百姓厌恶劳苦忧患,我就要使他们安逸快乐;百姓厌恶贫困低贱,我就要使他们富足显贵;百姓厌恶危险灾祸,我就要使他们生存安定;百姓厌恶灭种绝后,我就要使他们生养繁衍。能使百姓安逸快乐,他们就会为此任劳任怨;能够使百姓富足显贵,他们就会为此暂处贫贱;能够使百姓生存安定,他们就会为此赴汤蹈火;能够使百姓生养繁衍,他们就会为此献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