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一相:管仲传
19233200000042

第42章 江河驻胸天下宽(上)(2)

齐桓公把一支箭搭在弓上,对管仲说:既然如此,请抬起头来,好好看看这支箭,正是你射我的。我今天还给你!……怎么?你掉眼泪了?你射我这支箭时,可不是这样的吧!

管仲抬脸看着齐桓公,缓语道:我不是为自己的死掉泪,而是为齐国悲哀!

齐桓公一怔:何以见得?

管仲:如果我们没有忘掉,那就应该知道周昭王姬瑕与周穆王姬满的时代,“世法文武,远绩以成名。合群臾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比缀以度,竱(端,等也)本肇(正也)末。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10]

齐桓公无语。

旁边人起哄。有人大声喊:一箭之仇,先报了再说。

齐桓公闻之精神大振:寡人焉可言而无信,着鲍师去与鲁庄公要人,就是要回来报此一箭的,寡人不能失信于诸侯!来人,告诉他,寡人要射箭!

且慢!旁边有人大喊。

齐桓公大喊:谁敢抗旨!

隰朋出列施礼:是下官。下官以为不妥。

齐桓公恼道:你们一个个来阻挡,是何用意?

这时,场外一声高喊,就见鲍叔牙推辆独轮车赶到。

齐桓公不乐道:师傅想坏我事?不成。今天,你不准说话!

鲍叔牙并没理睬齐桓公,而是上前对大家说:我将这一车简牍送到这里,是想问问管仲,你如果不想留下,我可以替你在你身后烧掉,随你去另一个世界享用,因为齐侯不再需要这些治国富民的言论。

众人哗然。

齐桓公身边有人说:主公,还不快快下手。没想到齐桓公却把手一摆,大声说:大家都听着!寡人是明君,不做暗事。

鲍叔牙:既然是明君,那你就让我问了管仲,他要不要带走这一车文章。

齐桓公哈哈一笑:人都死了,文章还要吗?旋即收敛了笑容对鲍叔牙说,师傅不要勉强他,刚才我问了他,如果他告诉我治国之术,我即免他这一箭,并邀他为座上宾,他拒绝了。

鲍叔牙诧异:有此事?

我不能用他说的来赎罪抵命!管仲突然大声道,请叔牙在我死后,将这些简牍随我入棺。齐国主公不需要我,自然也不需要这些简牍,但这世上需要富国强民的主公很多!让我去为他们实现这个理想吧!说着,对天一叹,不再言语。

好!齐桓公拉起弓,大声说:好了,寡人听明白了,那就照他说的办。现在准备!

鲍叔牙大叫道:主公忘了曾对我说过的“夷吾受政,寡人胜任;夷吾不受政,寡人恐崩”[11]这话了吗?

齐桓公恼恼地回道:寡人记性很好。但寡人现在就想着复仇这一箭,要不然,我如何立命于世,威震天下诸侯!

鲍叔牙:为臣记得,在无知准备谋反时,曾借口问政管仲,对管仲说,如果以后我能主政齐国,你是否愿意在那一刻留下辅助我?如果愿意,我给你上卿地位,确保你荣华富贵。而管仲怎么回答他的?说到这里,鲍叔牙转身对大家说,管仲在这种时候,选择的却是,丢下妻儿老小,毁掉家业……

别忘了,他是护送公子纠去鲁国避难的!齐桓公大声说,接着又补上一句,他管夷吾,从来都不会忘记自己辅君的志向。

隰朋与鲍叔牙异口同声道:既如此,主公何不留下他辅助您啊!

齐桓公咬咬牙,从牙缝里迸出一句话:他念念不忘纠!想辅助他上台,甚至射我一箭,置我死地!这样的人,能留吗?说完,再度提起弓,对着管仲拉开弓。

鲍叔牙又一次大喊:且慢,让我为他送行!来酒。

旁边递上酒。

鲍叔牙端到管仲面前,大声喊:松绑,我的好兄弟上路,喝碗酒,都不能爽爽快快吗?

齐桓公示意,旁人立刻给管仲松了绑。

管仲接过酒,却没喝,而是洒在地上,嘴里念道:母亲、蕊香,还有我那三个孩子,你们可要记住,不是我不愿意将祖上之德传泽万民,实在是我太无能了,竟然射出了那不该射的一箭。但我不后悔。一日为臣,即为君存亡……

风低低地吹着,周围寂静极了,管仲的话,每个字都落在人们的心头,沉甸甸像石头,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

……先我一步的召忽大夫,我让你失望了。你说过,你死我生都是为了一个愿望。管仲说着,声音越来越大,召忽大夫,你说过,功名与德行不能同时并立,德行也不会凭空而至。公子纠有我做他的活臣,能够实现他富国强民的愿望;你去地下陪着他!你放弃万乘之国宰相之位去陪着他,把世世代代齐国列公渴望的强国之任让给了我,而我正满怀信心去赴汤蹈火时,却这样快地追随你来了!我无能啊!……

管仲大声地哭了起来。

突然天变了,狂风大作!老天似乎也在痛惜人才的失去。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齐桓公手里握得好好的弓箭,霎时冲出弓槽,落在那个刚才献计要杀死管仲的小臣腰间。只听得“啊”一声,那人倒在地上,血顿时顺着箭喷了出来。

全场惊诧。

隰朋立刻叫人去把小臣拉起,小臣已断气,再看箭,竟然进去半支之深。

齐桓公诧异地看着远处的管仲,不知该说什么。

啪!只见鲍叔牙把那酒碗朝地上一掷,大叫道:好啊!老天也在做好事啊!

话音未消,刚才还乌云密布的天空,瞬间绽开一道口子,天际迅速透开,万道金光普照大地。

那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了一群人,左边是国氏公室,右边是高傒家族,好像是商量好的,都前往齐桓公面前,齐齐施礼。齐桓公并没理睬他们,而是从他们面前走过,一路“哈哈哈”大步朝前去,来到管仲面前,以周礼施之,大声道:我也是人,我要对得起齐国列祖列宗!你昔日射向齐国国君的一箭,今天,已经还掉了。师傅。请你扶夷吾前去休息,后面的事容我考虑。

事至此,鲍叔牙这才真正明白齐桓公的意思。高傒私下对鲍叔牙说:主公想了很久,怕管仲日后有什么顾虑,“一箭还一箭”了却他的后顾之忧。只是没想到那厮怎么会突然出现,又如何白白挨那一箭,天意啊!

接下来,齐桓公没说什么时候见管仲,更没说拜他为相的事,只是提出了如何进行拜相的程序问题。参加商量的人有公室的国公、高傒以及隰朋等老臣。大家一致同意按上古之礼请管仲出任齐国相位。

上古之礼,即商代第一位国君商汤王履拜伊尹为相所用之礼。齐桓公认真听取了这个程序,还饶有兴趣地知道了汤与伊尹的故事。

齐桓公听完后半天没反应,站起来离开了。鲍叔牙立刻起身追了过去。两人在丹墀边站住。齐桓公望着远处说:我知道你会追来问我。鲍叔牙赶紧说:那您下决心啊!齐桓公回过身,看着鲍叔牙,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要我学商汤王履,我听你们的,为了齐国的振兴,我听你们的。鲍叔牙兴奋地问:是拜管仲为相吗?

齐桓公:相不相,重要吗?拜卿吧。

鲍叔牙高兴地点点头:对!上卿就是相国啊!说完,喜滋滋地离开了。刚迈步,齐桓公又说:我是认真的,你去告诉巫师,我要浸浴三天,戒斋十日,以示我对这件事的诚意。

鲍叔牙非常兴奋地告诉了管仲这个消息。管仲却很认真地问鲍叔牙齐桓公说话的语气与态度,脸面的表情,问得很细。问完,他就走了。鲍叔牙追上去拉住他,问:你怎么也这样啊!我千辛万苦争取来的,你好像无动于衷啊!

水面平静,并不是说水底也是平静的。一件事,不能单单看表面,要看以后的实质,更要看发展。管仲说。接着,他让鲍叔牙转告齐桓公:请主公放心,夷吾会真诚踏实地把自己全部交给齐国的振兴事业。话这么说,到了夜深人静时,管仲辗转反侧,思想开始活跃起来,想到众臣用汤拜伊尹为相的故事劝小白效仿,自己忍不住嘀咕起来:伊尹也不是一下子就愿意给汤出谋划策的,他用“治国如烹小鲜”的理论来引导汤,用自己对味的感觉来试探汤的决心与诚意,直到确认汤是能够肩担天下重任时,伊尹才真正接受了拜相啊!现在,凭着小白一时之情绪,他能持久吗?他会与诸儿不同吗?还有那班大臣,个个资历都比我深,我能在他们面前说一句算一句吗?一个国家的兴衰固然与国君相关,更重要的是国君周围的臣子们。臣子虽是国君的衬物,却能够影响并左右国君的啊!

就在管仲“胡思乱想”时,齐桓公认真地告诉宫中侍者,十天内不要让后宫来干扰他,让他独睡在自己的房里清静地思考一些问题。接着,齐桓公依照祝师的安排,每天大清早起来在山上的树林里静坐一个时辰,然后在艾草煮的水里浸两个时辰,食用全素的食品后,静心地诵读上古的圣贤文章……

到了祝师选择好的日子,在齐国国都东南方向的山上,架起了一座“桔槔”。浑身涂满公猪血的管仲赤裸地绑在“桔槔”竖柱上。只见祝师手里拿着上古的经文,嘴里念着咒语,大家关注地看着太阳慢慢地升起,当太阳正午时,“桔槔”活动起来,从地下抽上来的水被汲到木桶里,扬到半天中,再对着管仲冲泻而下,很快,在咒语中,管仲浑身的猪血被冲洗干净,立刻有人带他去淄水上游半个月内没人下过水的地方洗澡。

第二天,天未全亮时刻,齐桓公早早就到了宗庙,他认真地检查了一遍仪式中的各项准备工作,满意地对紧跟在身后的鲍叔牙与隰朋说:我这样对付他,应该够尊重的了吧!

鲍叔牙:是的,主公很认真,商汤待伊尹也不过如此。

齐桓公接过话:我不想做汤,更没有替代周的野心,只想请他好好帮助我将这破烂的摊子收拾得像个样,日后见了列祖列宗不挨骂就成!

很快时辰到了,仪式开始。鸣锣击鼓,三叩六拜,焚香祭祖。召见管仲,齐桓公对管仲行国礼。宣读敬贤书。拜相仪式正式进行。其中,对策是最为主要的一个程序。齐桓公站在北位向南,管仲面北而立。祝师宣布对策开始。

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

管仲回答说:应该是天吧。

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颇有不解的疑惑。

管仲答道: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民众为天。要把民众当作天。民众亲附,国家就可安宁;民众辅助,国家就能强盛;民众反对,国家就很危险;民众背弃,国家就要灭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当民众怨恨主公时,主公却不能改过自新,这样的政权,哪有不灭亡的道理啊!

齐桓公点点头,又问:千乘之国的齐,先僖公威服诸侯,号为小霸。襄公继位,政令无常,国势渐微。今寡人初为主公,面对上下人心浮动,国力不强,应该先做什么呢?

管仲答:礼、义、廉、耻、仁、爱、智、和,国之纲维。今欲强国,必先从这方面开始。

齐桓公问:“社稷可定乎?”[12]

管仲答:“君霸王,社稷定;君不霸王,社稷不定。”[13]齐桓公问:“吾不敢至于此其也,定社稷而已。”

管仲慷慨道:“君免臣于死,臣之幸也。然臣不死纠也,为欲定社稷也。社稷不定,臣禄齐国之政而不死纠也,臣不敢。”[14]说完,离开了拜相位置,朝门口走去。大家顿时吃惊了,谁也没想到管仲会这样做。鲍叔牙赶过去阻拦,管仲大声说:我要做这个相,就是要为齐国成就霸业,主公不想,我做什么相,忙什么社稷!

其音绕梁,嗡嗡然。

请先生留步,容我三思。齐桓公说。

管仲停下,回言:没有退路,唯有称霸可走。

齐桓公满额大汗,面对管仲。

管仲回过来,看了看齐桓公,器宇轩昂道:主公不想霸业,这相我不任,请放我走!

齐桓公双手施礼道:“勿已,其勉强乎!”[15]

管仲听他这么说,倒也放下了先前的气势,重新施礼,以臣子礼对齐桓公道:今日主公愿意为成就霸业而努力,我就贪图你这一点,承受你拜相之情,暂且先在相位上待几日吧!

到这时,一堂的人,这才缓缓松下一口气。

齐桓公转身对百官宣布:即日起,管仲为相。

百官参见管相。

仪式结束,齐桓公拉着管仲的手,一起离开宗庙,邀管仲与他同乘一车。管仲欣然而从。车上,齐桓公对管仲说:你是我哥哥的师傅,又是我父亲看中的老师,以后,我称呼您为师傅吧!管仲点点头说:称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人的尊敬要发乎于心,坦然于胸。许多人,表面待人真诚,内心里却算计着对方,所谓玩朋友于肱掌。主公要成大业,不可学那些市侩之术!齐桓公连连称是。

管仲做了相国,却并不能掌握话语权。齐桓公希望他能顺着自己的心意,但管仲并不顺从。桓公新立,趋炎附势者如蚁附膻似蝇逐臭。齐桓公在堂上叹口气:这灾年……这朝外的乞讨……顿时就有人迎合而上,边看眼色边试探着说:主公说宫外大街上的乞讨……受灾之年……啊,以前都是用兵缓解灾荒的……

好!齐桓公大声道,你说出了我的心事。那你说,这眼下的灾年如何过?

那情绪,那语言,那激情,谁能不知道他小白想什么?顿时,一朝上下,都主张用兵对外,特别是国氏族人众多,谁都想挂帅出征,谁都称自己是将才。高傒一族更不示弱,大堂之上瞬间居功自傲的情绪大展。这架势,齐桓公也不得不让几分。

这一切,管仲看在眼里,遇事朝后退一步,不与他们争高下,且看他们表演。

有一天,齐桓公对管仲说:我想乘着诸侯之间没有战争的空隙,在国内进行军备训练。

管仲:不可以。国家动荡刚刚平息,不说民众,就是百官也都疲惫不堪啊!与其这个时候动兵,还不如给民众一些养息。民众富足了,百官才有兵力与财力去为你征战。现在,齐国没有完全稳定,您不思考给民众养息,却动兵,这样做,对外不利于诸侯之间的交往,对内更不利于稳定民众。[16]还是请主公再三考虑!

齐桓公点点头,温和地问道:你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