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19233000000049

第49章 小李杜(1)

来到京师,商隐的社交活动也就多了起来。同僚们隔三差五地请他饮宴,他也经常回请他们,诗酒唱和,几乎无日无之。另外京城里需要拜访的故旧、新朋、名人甚多,商隐也得一一照顾到。

比如令狐绹,可说是商隐的通家之好,此时已由翰林学士承旨改拜中书舍人,不久又迁御史中丞,官位节节上升,眼看有拜相之望。李商隐跟他虽不敢像从前那样亲切随便,但还是经常会去登门拜访。令狐绹对商隐虽有不良看法,甚至与他心存芥蒂,但也照常接待,聊些无关紧要的杂事,说些不冷不热的闲话。

李商隐有《梦令狐学士》诗:“山驿荒凉白竹扉,残灯向晓梦清晖。右银台路雪三尺,凤诏裁成当直归。”在梦中想象令狐绹翰林学士的生活,是赞美,更充满了羡慕。令狐绹看了这诗,心中肯定是舒服的,但有没有想到照顾一下生活在荒凉山驿中的老朋友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李商隐又有《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五律诗,借着昨日令狐绹颇为得意的谈话,在末尾提问:“何时《绵竹颂》,拟荐《子虚》名?”您什么时候像古人推荐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也推荐我一下呢?这话写在诗里,题为“戏赠”,比从口中一本正经说出,要显得淡雅平和,也要进退自如些。是戏赠,是雅谑嘛,可以不让对方感到什么压力,说的人也免得难堪。果然,令狐绹装聋作哑,未作反应。

对此,李商隐早有思想准备,也就不以为意,后来仍一如既往地与令狐绹来往着。

杜牧就不一样了,那是李商隐久闻大名,早就盼望有机会结识的。

杜牧出身清贵,他的祖父是中唐著名的宰相杜佑。他本人早中进士,此前既做过朝官,又做过几任州刺史,只因他素怀中兴大唐的志向,故还是觉得仕途颇不得意。然而诗文之名好不响亮,为人又是那么风流倜傥,在当时文坛上是个活跃人物。也是在大中二年(848)秋冬,杜牧卸任睦州刺史(睦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入朝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这样,李杜二人便有了在长安见面的可能。

李商隐当时有两首诗赠给杜牧。前一首是七绝: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杜司勋》)

古今论者说此诗,大抵抓住两点,一是“高楼风雨”隐喻晚唐政局,而杜牧诗文“伤春伤别”乃对此的反映,商隐充分肯定其价值;二是全诗“推重樊川,正是自作声价”,所谓“高楼风雨,短翼差池,义山方自伤春伤别,乃弥有感于司勋之也”。[1]

应该说,李商隐此诗的确表现了对杜牧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一句“人间惟有杜司勋”,把杜牧推崇到了极致。而且,李商隐是真诚的,是自甘取下的,所谓“短翼差池不及群”,说的是自己不敢与杜牧同日而语,态度十分谦虚。

可是,杜牧的成就仅仅在于文学吗?杜牧是怎样期许自己,看待自己的?这诗赠送杜牧,效果如何?因杜牧没有反应,不得而知。是否有多种可能?似乎不妨考虑。

如果考虑到杜牧是个素抱大志奇节且以才略自负之人,他爱的是议兵论政,看重的是《罪言》《守论》《战论》《原十六卫》以及《注孙子兵法》这样的著作,就是在诗歌里,他用力且更为看重的,恐怕也是讴歌素志的“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郡斋独酌》)这样的作品。这一些,“伤春伤别”一语是否能够涵括概指?不同读者或者会有不同感受,至于杜牧本人能否认可,就难以知晓了。商隐的一番好意,究竟效果如何,还真不好说呢。

然而,也许赠诗之后久无回音,商隐又给杜牧赠送了第二首诗,这回是七律: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当然也是赞美和歌颂。李商隐具体提到了杜牧的名作《杜秋娘诗》,提到了杜牧当时正在奉命撰写的《韦丹遗爱碑》,前者是赞其诗才,后者更有以羊祜、韦丹比拟,歌颂其在地方上的德政和人品崇高之意。其中“心铁”一句涉及了杜牧的志向和才干,写得刚劲有力,写出了杜牧超越寻常文人的杰出之处。“鬓丝”句则是针对杜牧诗中“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一类话的安慰语。

但这首诗也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颔联的戏谑口吻:您的前身该是梁朝的大文人江总吧?您是名牧,字牧之,江总是名总,字总持,你们的名,都和字的第一个字相同。总——总持,牧——牧之,真好玩!

我们相信,拿杜牧比江总,在李商隐完全是善意,而且有点调皮。拿人家名字逗趣,这对极相熟的朋友自无不可,但李商隐与杜牧是否已熟稔到这个程度?似乎尚无把握。再说,江总可不是普通人,他固然是南朝最著名的文人之一,但同时还是个身居高位的官僚,拿他来作比不论是从文名还是官位的角度,应该不算辱没对方。也许商隐这样写纯粹是开个玩笑,也许此类用典本来允许“取其一点,不计其余”。

然而,你这么想,人家是否也一定这么想呢?说不定你想的是这一点,他想到的却是另一点呢?江总可不单纯是个文学家哦,他由梁入陈,又由陈入隋,做了几次亡国之臣。他最辉煌是在陈代。陈后主宠信他,而他呢?请看《陈书·江总传》怎么说:“(江)总笃行义,宽和温裕。好学,能属文,于五言七言尤善;然伤于浮艳,故为(陈)后主所爱幸。多有侧篇,好事者相传讽玩,于今不绝。后主之世,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共陈暄、孔范、王瑳等十馀人,当时谓之‘狎客’。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有言之者,辄以罪斥之,君臣昏乱,以至于灭。”[2]

很显然,江总的文学造诣是高的,但政治作为和大节却不怎么样,陈之速亡,他不但躬逢其事,而且有一定的责任。李商隐在咏史诗《南朝》中曾有“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之句,对他采取的便是批评谴责的态度。万一杜牧朝这方面一想,那感觉将会如何呢?会不会有什么不开心呢?

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猜测,也许根本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李商隐热情赠诗,杜牧没有回应,今杜牧集里不见他与商隐的来往,却也是事实。如果考虑到杜牧鲜明的牛党色彩,两人交游圈的差异,杜牧的文艺观与商隐不同(如商隐尊敬白居易而杜牧痛诋元白诗风),以及他们各自出身、个性和仕途遭际的悬殊,那么,他们之没能成为朋友,或一方有交友的意愿和行动,一方未予积极响应,那其实是并不奇怪的。

关键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各自的成就,特别是文学成就。两个齐名的诗人,成为朋友固是美事,不成朋友也无损于他们的人格、形象和成就。这样的例子在古今文学史上不胜枚举。我们评价文学家在历史上的地位,衡量的主要是他们的创作业绩,没有必要对并不肯定存在的友谊多作渲染,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凸显其人品心灵之美似的。

实事求是地说,李商隐和杜牧在政治观点和处世态度上确有不少差别。

以对牛李党魁牛僧孺和李德裕的态度看。杜牧刚出道时在扬州做过牛的幕僚,那时杜牧年少浪漫,生活放荡,牛僧孺对他呵护备至,这使杜牧终生感激。而李德裕做宰相时,杜牧在州刺史的位置上,曾给他上书论用兵,论江贼,提出过许多很不错的意见,希望得到重视和重用。李德裕实际上采纳了杜牧的一些建议,却始终未能认真提拔他,这使杜牧深感失望,不免怨恨。

大中二年(848),牛僧孺去世,次年落葬,杜牧为之写《墓志铭》。此文今存,其中歌颂牛僧孺“佐四帝、十九年宰相”、公忠体国、廉洁谦退。在维州的弃取问题上,牛李有原则分歧,杜牧肯定牛僧孺强调“诚信”而放弃领土的做法。《墓志》对李德裕有明显攻击之词:“时李太尉(德裕)专柄五年,多逐贤士,天下恨怨。”并将牛李对比,从而褒牛贬李,如说李德裕曾恶意加害牛僧孺,平泽潞役起,李向武宗进谗说牛僧孺曾庇护过刘从谏;刘稹平定,又密报牛曾“出声恨叹”,等等,以至于牛僧孺被远贬循州,“天下人为(牛)公挼手咤骂。公走万里瘴海上,二年恬泰若一无事”。又说“李太尉志必杀公,后(德裕)南谪过汝州,(牛)公厚供具,哀其穷,为解说海上与中州少异,以勉安之,不出一言及于前事”。总之,在杜牧笔下,李德裕阴险狠毒,牛僧孺则是以德报怨的仁人君子。[3]杜牧的牛党面目是明显的,派性是很强的。

李商隐则不同。他与牛僧孺、李德裕二人都无接触,只是作为一个士人或者下级官僚遥望朝廷政治。他对李德裕的会昌之政给予了很高评价,在《太尉卫公会昌一品集序》中把李德裕赞为“万古之良相,一代之高士”,岂不与杜牧笔下的李德裕判若两人?

这还不算,在大中三、四年(849、850)因河湟收复、维州来归而朝野欢呼之际,真正的功臣、当年为此辛苦谋划的李德裕却被迫害得九死一生,李商隐对此大鸣不平。他写了《李卫公》《旧将军》《漫成五章》等一系列作品,提醒世人:今日的辉煌实乃会昌之政的远期效果而已!后世史家和研究者都认为李商隐的态度更客观公正,反映了历史事实,也代表了更多中下层士人的心声。

可惜的是,李商隐大中三年为牛僧孺葬礼所写的《祭文》已经佚失,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措辞的,有没有在文中涉及牛李之争。但这篇《祭文》确曾得到京兆尹的激赏,事后,京兆尹亲口对商隐说:“吾太尉之薨,有杜司勋之《志》与子之《祭文》,二事为不朽!”[4]可见十分尊崇牛僧孺的京兆尹对商隐的《祭文》是满意的。

据此可以猜想,李商隐在《祭文》中对牛僧孺的赞颂和哀悼一定很充分很到位,而牛李之争的种种问题则很可能巧妙地回避了,至少不会像杜牧那样刻意通过贬李来褒牛。

政治观点不同,因而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和评价不同,这并不奇怪,各人申述自己的立场,表达自己的态度,本也无可厚非。但他们的差异还是应该指出,不能因为他们是杰出诗人,而且有齐名之雅,就用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的友谊去掩盖这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