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19233000000045

第45章 出使江陵晤别刘蕡(1)

现任荆南节度使的郑肃,既是郑亚的同乡,又是郑亚的本家前辈,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李德裕当权时都比较受重用,而在大中初年则都遭到打压。郑肃被罢黜相位,到荆南当了节度使,郑亚则贬逐得更远,到了蛮荒的桂海。前不久,郑亚赴桂林任职,途经江陵(古称南郡,今湖北江陵),曾受到郑肃热情接待。现在在桂林安顿好了,便想有所回报,再一想,不如展谱联宗,进一步认了叔侄关系,今后相互间岂不也多个照应。

李商隐携了郑亚的亲笔信,带了许多礼品和桂林土产,奉命出发。任务不重不难,时间宽裕不限,一路基本上是湘江水程,正好观光览景。

这是一次相当轻松的公务旅行。

在由桂林驶向江陵的官船中,李商隐暂时放下在幕府起草文稿的繁重事务,一身轻松地饱览两岸风光,苍翠的山色,浩茫的江景,为他一洗尘襟。

几天来,他想到自来桂林,郑亚对自己确实不错,心中充满感激。便写了一首五言诗,凑足三十韵,题为《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准备寄送郑亚,题目上的“尚书”,即指郑亚,节度使带“尚书”的虚衔,是当时的惯例。诗的开篇“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一句,就把自己的身份和此次赴江陵为郑亚、郑肃认建叔侄关系讲清楚了,如此简洁的叙事只有诗歌办得到,也才被允许。以下用许多典故称颂郑亚,表达感恩和效忠之情,就不一一细说了。

在船上的大部分时间,李商隐都用来做一件事:翻阅整理多年来的文稿。

李商隐和许多文人一样,有个习惯,就是爱把起草的文稿放在一个竹箧(或布囊)里,作为自己的收藏——誊清稿是要上交了派用场的。平时因为忙,没时间清理这些稿草,也不知究竟积蓄了多少篇。这次特意带在身边,本想随便翻翻,谁知一翻就放不下来,一篇篇看过去,这十多年来的生活便一幕幕展现在眼前,心中充满了感慨。

对这些文稿,李商隐是既爱又恨。爱嘛,好理解,爱它们是因为里面浸透了自己的心血,是因为它们为自己博得了上佳而响亮的文名。恨呢?为什么要恨它们?那是因为,他不愿仅仅做一个文人,把光阴和精力都耗费在为他人代草文章上。没错,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但要像李卫公那样,才真正是把文章和经邦治国结合起来了,光会耍笔杆子,耍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啊!

自己会不会真的将终生沉沦使府,到死都实现不了拯世济民、中兴大唐的宏愿呢?

这些该死的东西,消磨了我大好的人生!

以后再不写这种尽掉书袋的劳什子了。羲叟早就劝我多写古文,韩昌黎那样言必己出的古文,记载历史、传述人物或畅抒心志的古文——我又不是写不来。

干脆,一把火把它们烧掉算了。

商隐几乎要动手了,然而,真下不了手啊。

冷静下来,转念一想:何必迁怒?不是说“人间重晚晴”吗,我难道就没有时来运转的时候?许多前辈,做了大官,成就伟业,不也是从使府幕僚做起的吗?文章何罪?

想来想去,李商隐决定,索性把它们编成集子,不管怎么说,也算一个了结。

这就是《樊南甲集》的由来。

李商隐自编的《樊南甲集》,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从他的自序中,我们知道,它总共有四百三十三篇文章,都是骈体,即四六文,按文类分卷,得二十卷。

《樊南甲集》收录的都是骈文,但其自序却是一篇古文,纪事清晰,感情充沛,还有点自我嘲弄的冷幽默:

樊南生(商隐自称)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后联为郓相国(令狐楚)、华太守(崔戎)所怜,居门下时,敕定奏记,始通今体。后又两为秘省房中官,恣展古籍,往往咽噱于任(昉)、范(云)、徐(陵)、庾(信)之间。有请作文,或时得好对切事,声势物景,哀上浮壮,能感动人。十年京师寒且饿。人或目曰:韩文,杜诗,彭阳(令狐楚)章檄,樊南穷冻,人或知之。仲弟圣仆(羲叟)特善古文,居会昌中进士为第一二,常表以今体规我,而未焉能休。

大中元年,被奏入岭当表记,所为亦多。冬如南郡,舟中忽复括其所藏,火燹墨污,半有坠落。因削笔衡山,洗砚湘江,以类相等色,得四百三十三件,作二十卷,唤曰“樊南四六”。四六之名,六博格五、四数六甲之取也,未足矜。

十月十二日夜月明序。

自序记述了学文的经过,记述了原善古文,后通今体,因从幕需要不能回归古文和致力古文创作的苦恼,最后记述了编集的缘起和集子的基本情况。

冷幽默是在“十年京师寒且饿”一段。这里首先是夸张,李商隐迁居樊南,至今尚不满十年,却凑了个整数;再说,他在京师虽然不得意,也还不到“寒且饿”的地步。正如当年的杜甫,虽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虽是过着“到处潜悲辛”的日子,却也不至于真的去吃人家的“残羹冷炙”。

关键的是下面几句:“人或目曰:韩文,杜诗,彭阳章檄”——这都是在京师文坛大名鼎鼎的人和事,而与他们同样有名,或者说我李商隐为人所知的原因,竟是“樊南穷冻”!

不消说,这话儿当然是李商隐有意编排的。说自己没有别的事可骄傲,只有“穷冻”够资格去和韩文、杜诗、彭阳章檄并列,也就是说自己的出名乃是因为穷冻,而且穷冻到与韩文、杜诗、彭阳章檄那样众所公认、声震遐迩的程度。这当然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含泪的冷幽默,而其中实际上深含着愤懑和不平:论文,我樊南比得上韩愈;论诗,我樊南差堪比肩杜甫;论章檄,我樊南是彭阳公的嫡传;凭什么我要挨饿受穷!俗话说,听话听音。这些才是他内心真正想说的话,真正骨鲠在喉的心声。

仅从这篇自序,也可看出李商隐是善写古文的。但《樊南甲集》以类相从,收的全部都是应用体的四六文,不知商隐把所写的古文怎么处置了。从现在留存下来的不多几篇古文来看,商隐的古文确实是很有特色的。他的论说文,《才论》《圣论》是看不到了,但从前面介绍过的《断非圣人事》《让非贤人事》,其雄辩和豪劲的文气已可略见一斑。他的纪事,特别是写人之文也很精彩,够得上史笔的标准。像《李贺小传》《齐鲁二生》(写程骧、刘叉二人)就都很简洁而传神。唐史上关于李贺和刘叉的记载,就是从李商隐文章来的。

《李贺小传》前面介绍过了,这里再看《程骧》一篇。该文的关键人物其实是程骧之母,对她的刻画已超越简单的作者第三人称直叙,而进入以动作和对话塑造形象的程度。

程父少良本是个从事掘墓的黑道人物,是程母帮他全身而退,得以善终:

少良致赀以万数,每旬时归,妻子辄置食饮劳其党。后少良老,前所置食有大脔连骨,以牙齿稍脱落,不能食。其妻辄起请党中少年曰:“公子与此老父椎埋剽夺十数年,竟不计天下有活人。今其尚不能食,况能在公子叔行耶?公子此去,必杀之草间,毋为铁门外老捕盗所狙快!”少良默惮之,出百馀万谢其党曰:“老妪真解事,敢以此为诸君别。”众许之,与盟曰:“事后败出,约不相引。”少良由是以其赀发举贸转,与邻伍重信义,恤死丧,断鱼肉葱薤,礼拜画佛,读佛书,不复出里闬,竟若大君子能悔咎前恶者,十五年死。

文中描绘当少良年老,准备金盆洗手,程骧母亲果断安排。她对同党少年说话极有策略,口气森冷,简洁明了,跃然纸上,令人不寒而栗。“毋为铁门外老捕盗所狙快”,用了民间口语,尤为生动。后来为教育儿子,程母又故意刺激程骧:“此种不良,庸有好事耶?”诱使儿子追问,她乃把其父改恶从善的事和盘托出,促其惊醒并痛下决心读书向善,终于成为一位有真才实学的地方名人。

如果李商隐听了弟弟的话,更多地从事古文创作,更多地写出《李贺小传》《齐鲁二生》这样的文章;又如果李商隐有机会进入史馆,得以充分发挥才能,他的文学成就将会是怎样的面貌?

可惜人生和历史都无法假设。

不想也罢,还是回到现实为是。

李商隐在江陵府拜见郑肃,交纳了郑亚的亲笔书信,申说了郑亚认宗拜叔的诚意,完成了使命,也受到了热情招待。公事顺利办完,郑肃派人陪他在附近游览了几处景点,李商隐便即辞去。看看快到年底,他想早点回桂林向郑亚复命,于是择日乘船离开江陵,沿江而下,打算仍由湘江返回。

从江陵南下要经过洞庭湖边的岳阳,李商隐已经不止一次路经这里,写过不止一首《岳阳楼》诗,也写过不止一首怀念屈原宋玉、咏叹楚国败亡的诗,如《楚宫》《宋玉》《梦泽》等。这次行色匆匆,一路行来还没有吟成过什么新作。谁知行到湘阴,意外地遇到一个多年不见的熟人,刘 ,却引发了他的诗兴。

刘 ,字去华,籍贯幽州昌平(今属北京)。他是个耿直的书生,曾因对策而出名,也因此而倒霉。他于宝历二年(826)中进士,比李商隐早得多,年龄也比李商隐为长。大和二年(828)他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考试,在对策中纵论朝廷积弊,极言宦官专权之害,考官虽然赞赏,却因怕宦官而不敢录取,同时中选的考生为他抱不平,为他呼吁请愿,几乎闹成风潮。刘 因此名扬天下,也被宦官恨之入骨。大宦官仇士良甚至当面质问刘 的座师、侍郎杨嗣复:“刘 是你的门生吧?你为什么把国家科第给这种疯汉!”弄得杨嗣复不知说什么好,很是狼狈,只结结巴巴地挤出一句:“我让他及第时,他,他还没有疯嘛。”

刘 成了宦官的眼中钉,幸好有几个地方大僚器重他,先是宣歙团练观察使王质聘其入幕,后来山南西道节度使令狐楚邀其为幕僚,都以师友之礼待之。

李商隐与刘 相识就是在令狐楚的兴元幕中。那是开成二年(837),李商隐从长安赶赴兴元府(今陕西汉中)看望病重的令狐楚,奉令狐楚之命代草《遗表》。商隐是久闻刘 大名,十分佩服刘 的政治识见,尤其佩服他在对策中痛切指陈时政、猛烈抨击宦官的勇敢无畏。当年刘

的那篇对策在士林中广为流传,李商隐也曾读过不止一遍,深深自愧不如。今日见到刘 本人,当然更少不了请教切磋。刘 也知道商隐是令狐楚的得意门生,曾不止一次听到令狐楚当着众人的面称赞商隐。这次又是令狐楚亲自派人把商隐从长安接来兴元,为的是帮他草写《遗表》,可见老人家对商隐的倚重,所以对商隐自也刮目相看。

不久令狐楚去世,他的幕府也就树倒人散。李商隐随着令狐兄弟扶柩北归,刘 则辗转去襄阳,投奔了山南东道节度使牛僧孺。

商隐与刘 在兴元分手,谁想这一别就是十年。其间李商隐只是听说,刘 在牛僧孺幕中时间不长。唐武宗登基,重用李德裕,牛党人物受到打压,牛僧孺自身难保,刘 也终于被痛恨他的宦官找到机会,横加罪名贬逐去了边远的柳州,当了个从八品下的司户参军。

刘 到了柳州,虽是司户小官,却像当年被贬于此的柳宗元一样,做了不少对民众有益的事,如劝农啦,兴学啦,很得当地百姓好感。然而,据说不多久,在一次巡行田亩时从马上跌下,不幸死去。百姓痛惜,就地为之立墓,春秋祭扫不辍。

如此说来,刘 是死于柳州、葬于柳州的了。

根据史书(如《新唐书·刘 传》)、地志(如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确有刘 葬在柳州的记载。接着,北宋皇祐年间,经由柳州知州的申奏,朝廷还批准为刘 立祠,并赐匾额。这样,柳州就有了纪念柳宗元的柳侯祠和纪念刘 的刘贤良祠,合称“唐二贤祠”,历代文人到此,往往写有缅怀咏叹的诗文,明清两代尤为繁盛。

然而,刘 倘若早已卒于柳州,李商隐怎么又会在大中元年于湘阴见到他?

原来,刘 之死本有几种说法,或曰死于使府,或曰死于柳州,或曰死于湓浦,或曰死于澧州,而以死于柳州、葬于柳州的说法根据最强,信者最多。但一篇出土唐代墓志却动摇了这个说法。那就是刘 次子刘珵的墓志。

《刘珵墓志》说到他的祖先和父亲:“曾祖晃,皇江陵府司录参军;祖俛,皇滑州胙城县丞;烈考讳 ,皇秘书郎贬官,累迁澧州员外司户。”“烈考”指父亲,由此可知刘珵之父为刘 。

可是,刘珵之父,是否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刘 呢?

再看墓志对刘 的具体叙述:“先人禀气劲挺,临文益振;平声奋笔殿廷,众锋咸挫。虽以直窒仕,而以名垂芳。”这里说得虽然简单,但显然挺符合刘 的情况。既然如此,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墓志所提供的有关信息。

根据这篇墓志,刘 最后的官职应该是“澧州员外司户”——一般墓志提到某人“累迁”某官,都是指最后的官职而言。照此说来,柳州司户似乎不是刘 的最后任职,他在柳州司户以后应该又做过澧州员外司户的官。

这是否可信呢?墓志的作者是刘珵的姨兄,如此至亲,按理不会搞错,我们自然应予采信。但“澧州员外司户”比起“柳州司户”,是从正职变成了“员外”,官职似乎愈卑,怎么能说是“累迁”呢?这倒是个疑问。不过唐朝官员的心理习惯是以离长安的远近为好坏的,澧州(今湖南澧县),比柳州离长安近,所以如果真是从柳州改澧州,也不妨视为是一种升迁吧。

《刘珵墓志》没有提供更多关于刘 的信息,我们暂时只能揣测:刘 有可能是离开了柳州的,关于他在柳州去世的说法,则还需另作考证。而刘 和李商隐的相遇,则是在大中元年(847)年末的湘阴。当时,李商隐是办完公事从江陵南下回桂林,刘 则是从柳州沿湘江北上前往澧州,这样,湘阴才是他俩都需经过的地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