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迁墓乃一家一户之小事,一般不会与国家大事发生瓜葛和交集,然而,特殊情况也是有的,偏偏李商隐就遇到了这种特殊情况,迁墓之事进行得并不顺利。
这就不能不说到会昌年间的朝廷大事了。
会昌朝是唐武宗李炎坐帝位。此人喜好田猎武戏,尤迷信道教,喜欢炼丹吃药——当然不是亲自动手,而是让道士操办,那些为他求药炼丹的道士便被尊养起来,成了宫中的红人。这颇引起朝臣中一些儒家信徒的不满。就是早年学过道而头脑仍然清楚的人,如李商隐,对此也是很不以为然的。
这位武宗性格刚愎,吃了丹药后就更加卞急狂躁。他唯一的好处是充分信任李德裕,把朝政一股脑儿交给了这位雄才大略的宰相,任由持不同政见的其他宰相和大臣怎么说,他总是与李德裕保持一致。李德裕有才能有抱负,意志又坚强,虽然因被视为一党魁首(他自己并不承认)存在着强大的政敌,但他在武宗支持下,还是在外交和军事上办成了几件大事,当时颇振奋了为唐朝渐衰而忧悴的人们,也为后世的史家所赞叹。
其中的一件,是处理与回鹘的关系。回鹘是生活于唐朝北边的一个民族,其建立的汗国一直臣服于唐,关系不错,唐朝曾先后将几位公主远嫁回鹘可汗。此时生活在回鹘的,是文、武二宗姑母辈的太和公主。就在唐朝文宗武宗交替的时候,回鹘发生政变,国家大乱,各部落纷纷溃散。其中一部,首领叫乌介特勒,劫得太和公主,挟其南来向唐朝借地居住。
李德裕认为乌介的要求不能答应,但可送米二万斛予以赈济,同时遣使访慰太和公主,以示关怀。另一方面则调兵遣将加强振武、天德两军及其防地,以防乌介的骚扰。武宗对李德裕的建议一切照准,乌介之事暂告平息。
不久乌介卷土重来,求借粮食牛羊,并强烈要求借地居住。唐朝不允,乌介便干脆率军寇边,给唐朝北边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于是唐武宗、李德裕君臣决心派兵征讨。这场边境保卫战,因广征各道兵马,在内地引起不小的骚动。不过,对李商隐的迁墓之举并未带来直接影响。
但另一件事——平泽潞叛镇之战,战场就在河南和泽潞(今山西)一带,有时激烈的战斗就发生在商隐的家乡怀州。家门口打仗,李商隐就不能不深受其殃了。
泽潞节度使刘从谏,曾是李商隐极有好感的一位藩镇。当甘露之变后,宦官越发跋扈难制之际,他几次上书质询,表示要来朝“清君侧”,暂时压抑了宦官的凶焰。所以李商隐曾在《重有感》诗中发出“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的呼吁,希望刘从谏真的把誓言付诸行动。
然而,刘从谏毕竟是一方诸侯,跟所有的土皇帝一样,也是很想永享权位,传子传孙的。在他晚年,就刻意培植侄儿刘稹,储积军力粮草,配备得力辅佐人才。他一死,刘稹秘不发丧,宣布自己为“留后”,也就是自行充当“代理”,造成既成事实,以为不出百日,朝廷的正式任命就会来到。
节度使是朝廷命官,当然该由朝廷委任,自任留后显然有逼迫朝廷认可的意思,是不忠不轨的表现。但中唐以来朝廷软弱,河朔三镇带头搞父死子继,各地藩镇皆欲仿效,朝廷无力制止,有时睁眼闭眼不置可否,有时竟无奈地予以承认,最终得逞的总是那些嚣张不法的强藩。现在刘从谏和刘稹玩的就是这一手。
消息传到长安,朝廷哗然。大臣们多认为刘稹虽然不对,但目前边境正在用兵,不宜再用武力解决,不如权且让他暂代算了。
唯独李德裕认为决不能让近处心腹之地的泽潞(辖泽、潞、邢、洺、磁五州,治所在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仿效河朔三镇搞独立王国,必须坚决派兵讨伐。武宗无条件支持李德裕,于是群臣息喙,伐叛之战紧张地酝酿起来。
李德裕当然不会盲目行事,而是周密布置:首先是争取与泽潞形成辅车之势的成德、魏博两镇,通过宣谕,成德帅王元逵、魏博帅何弘敬表示听命朝廷,泽潞被孤立起来;二是诏幽州节度使张仲武加强军备,保持边塞安全无虞,以便各镇之兵专心讨伐刘稹;三是派中使到潞州宣慰,既探虚实,又给刘稹一个最后改正的机会;四是下诏为刘从谏辍朝,赠太傅,并令刘稹护丧归东都,这是恩威并施,再给刘稹一个台阶,却也是最后通牒;五是令刘稹生父刘从素(从谏兄,任右骁卫将军,在长安)以书晓谕儿子;六是诏令各节镇给泽潞写信,劝说刘稹服从朝命,同时起到向泽潞兵民宣传朝廷决心的作用。
然而,尽管朝廷仁至义尽,刘稹在大将郭谊等人的唆使下,依旧顽固不化,朝廷派兵讨伐势在必行。李德裕准备就绪,调兵遣将对泽潞形成四面包围之势。
说到这里,这场战争终于与李商隐发生了关系,也对他的迁墓之举产生了影响——那原因是,临战前,王茂元被调任为河阳节度使,其位置恰在面对泽潞的南面前线。
王茂元到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按武宗诏命,给刘稹写劝诫信。王茂元很重视这封信,不用说,在他心目中,撰写之事非李商隐莫属。正好此时李商隐为迁墓来往于郑州、怀州、河阳一带,可以就近来写此文。这既是军国大事,又是丈人嘱托,李商隐自也乐意完成。
《为濮阳公与刘稹书》是一篇用心良苦之作。文中,李商隐代王茂元对刘稹反反复复地“再陈祸福,用释危疑”,既晓之以理,亦动之以情,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其悬崖勒马,束身归朝。这时朝廷尚未下制书削夺刘从谏和刘稹的官爵,也未正式下令讨伐,所以,这封书信的口吻还是以破除幻想、打消顾虑的苦口规劝为主,从君臣大义说到家族利害,直到最后才发出严重警告,而其辞令依然十分从容文雅,显示出我国古代政治与外交举措的高度文明:
倘尚淹归款,未整来轩,戎臣鼓勇以争先,天子赫斯而降怒。金玦一受,牙璋四驰。魏、卫压其东南,晋、赵出其西北。拔距投石者,数逾万计;科头戟手者,动以千群。兼驱扼虎之材官,仍率射雕之都督。感义则日月能驻,拗愤则沙石可吞。使兵用火焚,城将水灌。魏趣邢郡,赵出洺州。介二大都之间,是古平原之地。车甲尽输于此境,糗粮反聚于他人。恃河北而河北无储,倚山东而山东不守。以两州之饿殍,抗百道之奇兵,比累卵而未危,寄孤根于何所!
一番言说,意谓:倘若执迷不悟,便将落入四面楚歌的可怕境地,但写得形象生动、音节铿锵,竟是一篇气势磅礴的美文。接着语意推进一步,在这种情势下,我王茂元也将无从坐视,只能加入,给你致命一击:
则老夫不佞,亦有志焉。愿驱敢死之徒,以从诸侯之末。下飞狐之口,入天井之关,巨浪难防,长飙易扇。此际必当惊地底之鼓角,骇楼上之梯冲。丧贝跻陵,飞走之期既绝;投戈散地,灰钉之望斯穷。自然麾下平生,尽忘旧爱;帐中亲信,即起他谋。辱先祖之神灵,为明时之戮笑。静言其渐,良以惊魂。
如此说来,今日苦口相劝者,异日也将兵戎相见,那时你必然早已众叛亲离,无路可走,除了投降就只有灭亡。劝诫信写到这个份上,堪谓理透、情深,无以复加矣!而如果你还是冥顽不灵、一意孤行,那么,这封信也就成为讨伐你的檄文,勿谓我言之不预也![1]
李商隐的信写得极好,然而,文字的力量终究有限,利害的驱使才最难抗拒,利欲熏心并已走得太远的刘稹悍然拒绝一切规劝挽救。
会昌三年(843)五月,朝廷正式下达削夺刘从谏、刘稹一切官爵的制书,向天下宣示其罪恶,同时令各道进军,合力攻讨刘稹。
泽潞顿时陷入四面包围之中,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部队负责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
朝廷的决心很大,战争形势显然对刘稹不利。李商隐这时仍在为迁墓奔忙,一天在长安东面的昭应县(今陕西临潼)遇到一位赶赴前线的官员,那人姓李,是一名文官,原在户部任郎中,正为能够参军打仗而兴奋不已,对战争前景一片乐观,跟商隐谈得眉飞色舞。临别,他要求李商隐送他一首诗。商隐当场挥毫,写道:
将军大旆扫狂童,诏选名贤赞武功。
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丰。
鱼游沸鼎知无日,鸟履危巢岂待风?
早勒勋庸燕石上,伫光纶 汉廷中。[2]
诗中称赞李郎中是一位“名贤”,祝愿他此去立功树勋,荣获君王的嘉奖。对刘稹则表示了高度的蔑视,用两个浅显的比喻,预言他不久就将败亡。商隐的诗和书法本就堪称一流,今天兴会淋漓,挥洒得格外自如,李郎中捧着墨渖淋漓的诗稿高高兴兴地与商隐辞别,相约日后聚首,再作畅叙。
但是,李商隐的诗人豪言,在现实中是要大打折扣的。平泽潞之战一开始就不顺利。几乎是当年平淮西之战的重演,奉命进讨的各路兵马缺乏统一指挥,有人心怀鬼胎,故意逗留观望,以致朝命下达好久,战场上却迟迟没有进展。非但没有进展,还被刘稹以攻为守抢占了先机,对离泽潞最近、兵力最弱的王茂元部发起了攻势。
原本两军在天井关对峙,一边是河阳大将马继,一边是昭义大将薛茂卿。八月中,薛茂卿率军攻破河阳军驻守的科斗店大寨,焚烧小寨十七座,河阳军大败,大将马继当了俘虏。泽潞军逼近王茂元驻节的怀州,只是没有刘稹的命令,没敢攻城,要不,连主帅王茂元都岌岌可危。王茂元此时六十九岁,身体一向还好,但受此惊吓,加上劳累,竟很快垮了下来。消息传到朝廷,姑息派立刻活跃起来,甚至出现了刘稹不可战胜的舆论。幸赖李德裕坚定,武宗支持,才将甚嚣尘上的谬论硬压下去,同时调整部署,派王宰率忠武、义成二军增援河阳,捍卫洛阳。
刘稹方面初战告捷,又见王茂元无用可欺,竟加派兵力,会同薛茂卿进攻王茂元所在的河内县万善镇,拟一举歼之。泽潞军的一支偏师先潜过万善,从南面包围万善,顺手就把离万善仅五里的雍店小镇焚烧了;另一支则直扑万善,正面攻击。眼看敌军来势凶猛,万善行将不保,王茂元哪肯吃眼前亏,准备弃城逃跑。幸亏部下劝阻,说援军将到,无论如何再坚持一下。就这样,万善总算没有落入敌手,而王茂元也幸免临阵脱逃的丑名。
这些事跟李商隐又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